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再生稻

再生稻

再生稻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211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8152篇;相关期刊301种,包括福建稻麦科技、中国稻米、作物研究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云南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福州市科协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等;再生稻的相关文献由344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经勇、熊洪、徐富贤等。

再生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3 占比:2.6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8152 占比:97.34%

总计:70011篇

再生稻—发文趋势图

再生稻

-研究学者

  • 李经勇
  • 熊洪
  • 徐富贤
  • 卓传营
  • 姜照伟
  • 屠乃美
  • 李耀明
  • 林文雄
  • 任天举
  • 唐永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杨晨; 郑常; 袁珅; 徐乐; 彭少兵
    • 摘要: [目的]探明肥料管理、品种及其互作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以4个华中地区主推的再生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种肥料管理方法,分别测定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干物质生产及相关农艺性状等.[结果]相比推荐施肥对照(CK),全生育期施用再生稻专用缓释肥(SRF)使两季施肥的次数从5次减少到3次,而且产量在头季和再生季分别达8.86和6.39 t/hm2,较CK仅降低了6.2%和9.1%.SRF在头季减产主要归因于较低的结实率,而在再生季减产是每穗颖花数和总颖花数共同下降的结果.促芽肥施与不施对再生季产量没有影响.再生稻两季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肥料处理及其与品种的互作影响很小.相比其他3个品种,甬优4949的头季和再生季产量最高,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最好.[结论]施用专用缓释肥和省施促芽肥均能够在不大幅损失稻谷产量的同时减少施肥次数促进再生稻轻简化栽培.
    • 蒋艳方; 陈基旺; 崔璨; 王晓玉; 陈平平; 周文新; 易镇邪
    • 摘要: [目的]探究杂交稻头季与再生季镉积累分配特性差异,为再生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Y两优9918和甬优414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比较头季与再生季产量与镉积累分配特性.[结果]1)甬优4149再生季产量显著低于头季,而Y两优9918表现相反;两品种再生季有效穗数、结实率显著高于头季,而千粒重显著低于头季;2)两品种头季成熟期根、茎、叶、穗镉含量均显著低于再生季,再生季糙米镉含量为0.13~0.17 mg/kg,显著高于头季;3)再生季各器官镉含量、镉积累量、日均镉积累速率、镉转移系数与富集系数均大于头季,Y两优9918与甬优4149再生季镉总积累量分别是头季的4.28和2.67倍,再生季糙米镉含量分别是头季的1.63和1.42倍;4)头季穗部镉主要来自灌浆中期-成熟期,而再生季主要来自齐穗前,镉积累最快阶段存在品种间差异;5)两品种稻桩镉积累量在再生季全生育期内表现累积趋势,但各生育阶段的表现存在品种间差异,Y两优9918以灌浆中期为界先降后升,甬优4149表现先降后升再降趋势.6)本研究条件下,Y两优9918头季产量低于甬优4149,但再生季产量表现相反,两品种全年产量差异不大;甬优4149器官镉含量、积累量、日均积累速率及富集系数一般高于Y两优9918.[结论]再生季镉超标风险大于头季,在镉污染稻作区应慎重发展再生稻,同时再生季降镉措施的应用应以齐穗前为重点.
    • 丁紫娟; 李锦涛; 胡仁; 徐洲; 张丁月; 曹玉贤; 田应兵; 侯俊
    • 摘要: 通过研究控释尿素不同的根区施肥方式对根区土壤无机氮含量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为实现再生稻轻简化施肥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CK)、农民常规分次施氮(FFP)、一次性根区5 cm浅施控释尿素(RF1)、一次性根区10 cm深施控释尿素(RF2)、一次性根区分层5和10 cm施控释尿素(RF3),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FP处理相比,RF1、RF2和RF3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根区土壤的NH_(4)^(+)-N含量,且可保持到再生稻腋芽生长期(120 d)仍具有和FFP相似的NH_(4)^(+)-N含量,其中RF3处理在根区土壤出现NH_(4)^(+)-N分层,最利于再生稻生长。与FFP处理相比,RF2和RF3处理在两季成熟期株高上差异不显著;头季成熟期RF1、RF2、RF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比FFP处理高3%~8%,且RF3与FFP处理差异显著,但再生季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FFP处理相比,RF3处理显著提高了头季和再生季齐穗期茎、叶和穗的氮积累量。在再生稻头季,RF1、RF2和RF3处理较FFP处理增产了1%~10%,且RF3处理显著高于FFP处理,但再生季的产量与FFP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控释尿素的一次性根区施用通过根区集中施氮并维持氮素的持久释放能够满足再生稻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轻简化施肥模式,其中根区分层施控释尿素效果最佳。
    • 王继红
    • 摘要: 近几年来,芜湖市农业技术部门大胆探索,从优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紫云英-中籼稻-再生稻”模式,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2017年种植再生稻65.4 hm^(2),2018年179hm^(2),2019年1000hm^(2),2020年2000hm^(2),2021年再生稻面积达到2700hm^(2),预计粮食单产突破13500kg/hm^(2),产值31032元/hm^(2),纯收益11832元/hm^(2),较传统的“油-稻”、“麦-稻”模式纯收益9405元/hm^(2)、7477.5元/hm^(2),增收2427元/hm^(2)和4354.5元/hm^(2)。
    • 何英才; 阙兴贵; 官占军; 付文华; 万治国; 胡国银
    • 摘要: 为确保粮食安全,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帮助大户调整种植结构以取得较好的种粮效益,以甬优4949、Y两优911为试验品种开展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探讨品种与栽培方式相结合并取得高产高效的模式。栽培方式为软盘育秧抛栽和种肥药一体机直播,每个品种同一栽培方式面积16.67 hm^(2)。结果表明,甬优4949、Y两优911作再生稻种植,采用软盘育秧抛栽和机直播均可获得比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Y两优911头季产量略低于甬优4949,再生季产量相当,生育期比甬优4949要短,考虑到再生季的安全齐穗问题,建议桃源县推广再生稻品种以Y两优911为主;栽培方式上软盘育秧抛栽和机直播均可推广应用。
    • 李博; 杨帆; 秦琴; 钟晓媛; 李秋萍; 曾玉玲; 卢慧; 陈勇; 王丽; 陶有凤; 李娟; 冯炳亮; 任万军; 邓飞
    • 摘要: 【目的】明确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次适宜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川优6203、宜香优2115和F优498等3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的隆昌和犍为设置播期试验,通过对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和综合评分等指标的分析,研究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食味品质受生态点、播期、品种及其互作共同调控。(2)在再生稻次适宜区,播期对不同品种食味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点有差异,2年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滋味,以及2018年适口性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隆昌生态点显著低于犍为生态点。与常规播期相比,适当推迟播期能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改善适口性和滋味,进而提高综合评分,使食味品质更为接近再生稻。(3)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适口性和滋味与抽穗后20 d至成熟阶段的日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以及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评分则与日均最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4)GGE双标图分析表明,隆昌生态点采用第3播期,犍为生态点采用第2、第3播期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结论】在确保水稻产量基础上,隆昌生态点在第3播期(5月初)进行播种,犍为生态点在第2播期(3月20日至25日)进行播种,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改善杂交籼稻的食味品质,优质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川优6203与适当推迟播期结合效果更好。
    • 段秀建; 张巫军; 姚雄; 刘强明; 唐永群; 李经勇; 肖人鹏; 张现伟
    • 摘要: 【目的】探讨中稻季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及组配对长江上游杂交籼稻中稻—再生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缓控释肥及施肥方式,为长江上游再生稻的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中稻季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中稻再生稻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处理(CK)、传统施肥模式(CF)、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和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BT-SRFB)。对比分析各处理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中稻产量为6.8~8.9 t/ha,表现为BT-SRFB>B-SRFB>CF>BT-PCU>B-PCU>CK,其中B-SRFB和BT-SRFB处理的中稻产量较CK显著提高(P0.05,下同);再生稻产量为1.5~2.6 t/ha,表现为BT-SRFB>B-SRFB>BT-PCU>B-PCU>CF>CK,各施肥处理的再生稻产量均较CK显著提高,且缓释掺混肥BT-SRFB和B-SRFB处理显著高于CF处理;不同施肥方式中,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表现为一基一蘖施肥>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处理中稻拔节期、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成熟期表现为一基一蘖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性施肥和传统施肥;再生稻抽穗期、成熟期各施氮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缓控释肥施用提高了中稻—再生稻两季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以BT-SRFB处理增幅最高,与CF处理相比,BT-SRFB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5 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5.5 kg/kg,氮肥生理利用率提高0.6 kg/kg,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24.4%。【结论】长江上游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在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中,采用缓释掺混肥并配合一基一蘖施肥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中稻—再生稻群体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 文衍荣; 周艳萍
    • 摘要: 为稳定粮食生产,推广“中稻+再生稻”这种高效种植模式,以壮香优1205品种为实验材料,开展不同留茬高度对再生稻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对再生稻产量以及经济性状有明显的影响,水稻结实率以及其产量和留茬高度是成正比的,千粒重相互间差异较小,结实率以留茬高度25~30 cm的处理比较高,其他处理比较低,留茬高度30 cm处理的结实率最高为66.6%,比最低的留茬高度0 cm的9.5%高出了57.1%,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 郑雪彬; 谢非; 周琳
    • 摘要: 以13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品种间头季稻与再生稻产量及其穗粒结构。结果表明,品种间头季稻、再生稻及两季总产的差异显著,头季稻高产品种有野香优3306、川康优673,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再生稻高产品种为内6优丝苗、绵优7353、川康优787和宜香优2115,产量超过200 kg/667 m^(2);两季总产较高品种有绵优7353、野香优3306、内6优丝苗、川康优673和宜香优2115,产量在800 kg/667 m^(2)左右。穗粒数多、千粒重高并兼顾一定有效穗数的品种有利于头季稻高产,在提高有效穗和穗粒数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结实率,是再生稻高产的主攻方向。
    • 林强
    • 摘要: 2021年11月11日,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基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召开优质稻“内6优7075”百亩示范片再生季现场测产验收会。经过验收专家组现场测产,“再生稻内6优7075”再生季干谷平均每667m^(2)产量324.63 kg,加上头季验收产量664.50 kg,两季合计产达989.13 kg。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