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稻瘿蚊

稻瘿蚊

稻瘿蚊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6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6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植物保护、广西植保、福建稻麦科技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重大农业害虫频振诱控技术国际研讨会、2005年全国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湖南省昆虫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研讨会、陈常铭教授夫妇八十寿庆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等;稻瘿蚊的相关文献由492位作者贡献,包括韦素美、黄凤宽、黄炳超等。

稻瘿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6 占比:93.7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90%

专利文献>

论文:16 占比:4.34%

总计:369篇

稻瘿蚊—发文趋势图

稻瘿蚊

-研究学者

  • 韦素美
  • 黄凤宽
  • 黄炳超
  • 张扬
  • 黄所生
  • 肖汉祥
  • 陈观浩
  • 李青
  • 林成豹
  • 罗善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柏亦; 蒋哲; 鄢柳慧; 钟小惠; 李晶莹; 黄福钢; 李发活; 莫德原; 邱永福
    • 摘要: 【目的】筛选出同时响应褐飞虱和稻瘿蚊取食的基因,揭示水稻幼苗应对2种害虫时基因表达层面的差异,为后续挖掘广谱抗虫基因和解析水稻抗虫机制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水稻品种9311为供试植物,分别对15日龄的水稻幼苗进行褐飞虱和稻瘿蚊接虫处理,观测幼苗表型,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对褐飞虱接入后24 h和稻瘿蚊接入后7 d的水稻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以水稻日本晴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进行对比,利用F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设定参数(|log_(2)FC|>1且P<0.05)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研究水稻响应2种害虫的机制异同点。【结果】鉴定出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差异表达基因3963个,响应稻瘿蚊取食的差异表达基因1206个,有251个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响应2种害虫,其中108个具有相同表达模式,143个具有相反表达模式。GO功能注释分析表明,褐飞虱取食显著影响植物体内细胞壁合成和缺水响应,而稻瘿蚊取食则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更显著,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水杨酸合成、茉莉酸信号转导和伤害响应等生物学功能,而具有相反表达模式的差异表达基因仅富集在乙醛酸循环。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褐飞虱和稻瘿蚊取食均显著影响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相同表达模式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及光合作用等6个通路,而相反表达模式的差异表达基因没有富集的通路。【结论】水稻应对褐飞虱和稻瘿蚊的基因表达调控存在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共响应2种害虫的调控通路可能在水稻抗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郭辉; 冯锐; 陈灿; 张宗琼; 夏秀忠; 杨行海; 张晓丽; 徐志健; 李丹婷; 农保选
    • 摘要: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结合抗性鉴定培育抗稻瘿蚊水稻新品系,为水稻抗虫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以广西高抗稻瘿蚊水稻种质GXM-002-1为抗源供体亲本,以优质恢复系R553为受体(轮回亲本),采用杂交、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抗稻瘿蚊水稻新品系.[结果]经分子标记M12-29检测,获得4个稻瘿蚊抗性基因纯合改良株系R553GM-15、R553GM-19、R553GM-31和R553GM-47,其中R553GM-47对稻瘿蚊的抗性达抗水平,其余3个改良株系对稻瘿蚊表现为中抗水平;在农艺性状表现方面,4个改良株系的有效穗数与千粒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粒长和粒宽等性状中,至少有1个株系与轮回亲本R553无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抗性鉴定方法,可从高抗稻瘿蚊材料GXM-002-1与高感稻瘿蚊水稻优质恢复系R553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抗稻瘿蚊新品系.
    • 摘要: 2021年我国水稻一类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面积8.68亿亩次,其他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稻曲病和华南、西南局部稻区的三化螟中等发生,大螟、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稻秆潜蝇、稻瘿蚊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1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 陈灿; 冯锐; 张宗琼; 夏秀忠; 杨行海; 农保选; 张晓丽; 徐志健; 李丹婷; 郭辉
    • 摘要: [目的]筛选稻瘿蚊(RGM)侵染下抗、感水稻材料差异代谢物,揭示水稻抗虫靶标化合物,为解析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及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抗RGM水稻材料GXM-001-2和易感RGM水稻材料TN1进行RGM接虫胁迫,接虫后48 h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RGM侵染及未侵染抗、感水稻材料的代谢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RGM侵染下抗、感水稻材料的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LC-MS共检测到330种代谢物,其中155种为已知代谢物;被RGM侵染后,GXM-001-2中上调代谢物种类远少于其下调代谢物种类,也远少于TN1中的上调代谢物种类.RGM侵染下水稻潜在生化标识物种类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分为抗性特性(n=16)、易感特性(n=16)、侵染特性(n=7)和宿主特性(n=3)等4类.生化标识物及差异倍数分析表明,抗性特性物包括1-氨基环丙烷羧酸、3-磷酸甘油酸和二十烷酸等物质,其中6-甲基维生素D、谷氨酸、叶绿醇和酪氨酸等物质上调表达;易感特性物包括2-己酮酸、3-苯基乳酸和6-羟基己酸等物质,其中6-羟基己酸、葡萄糖和白皮杉醇等7种物质下调表达;侵染特性物包括γ-氨基丁酸、半乳糖酸和丙醇二酸等物质,其中腺嘌呤、尿苷、丙醇二酸和γ-氨基丁酸在抗、感材料中变化趋势一致;宿主特性物包括异亮氨酸、十六烷酸和环亮氨酸,前2种物质在GXM-001-2中显著高于TN1(P<0.05).[结论]RGM侵染后从抗、感水稻材料中筛选到抗性特性物、易感特性物、侵染特性物和宿主特性物,其中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六烷酸、二十烷酸、十四烷酸和β-羟基十四烷酸)、氨基酸(谷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γ-氨基丁酸)、酚类(阿魏酸)、萜类(叶绿醇)和胺类(乙酰苯胺、苄胺和乳酰胺)可能在植物抗虫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RGM侵染水稻最重要的潜在生化标识物.
    • 吴碧球; 黄所生; 李成; 凌炎; 黄芊; 龙丽萍; 黄凤宽
    • 摘要: 为了明确广西稻瘿蚊生物型的变异动态和发掘广谱抗源和品种,采用国际稻瘿蚊苗期群体鉴定法研究了368份稻种资源对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并监测了广西大新、乐业、岑溪和马山稻瘿蚊的生物型.研究发现大新和马山稻瘿蚊的生物型属于中国Ⅳ型,乐业稻瘿蚊的生物型属于中国Ⅱ型,岑溪稻瘿蚊的生物型属于中国Ⅲ型.发掘出对稻瘿蚊具有广谱抗性的高抗稻种资源13份、抗稻种资源4份和中抗稻种资源1份.
    • 摘要: 据预测,202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次,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偏重流行风险,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等次要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0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 摘要: 据预测,202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次,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偏重流行风险,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等次要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0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 陈玉冲; 龙梦玲; 冯锐; 郭辉; 陈灿; 温国泉
    • 摘要: 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国内稻瘿蚊研究现状,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5—2019年国内发表的稻瘿蚊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1)在2000年前,发文量随着年份推移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40篇,之后在2004和2007年有2个小高峰;(2)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稻瘿蚊、水稻害虫、水稻、标葱率、秧田、晚稻、益舒宝等;(3)近10年来,与水稻抗稻瘿蚊育种有关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抗性、抗性鉴定、选育、区试、抗性基因、转导、水稻品种、遗传分析以及Gm6基因等进入高频关键词之列;(4)在稻瘿蚊研究领域,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黄凤宽,共发表稻瘿蚊研究论文25篇;(5)刊登稻瘿蚊论文的主要期刊有《广西植保》、《福建农业科技》和《广西农业科学》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水稻抗虫育种都将是稻瘿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 陈玉冲; 龙梦玲; 冯锐; 郭辉; 陈灿; 温国泉
    • 摘要: 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国内稻瘿蚊研究现状,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5-2019年国内发表的稻瘿蚊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1)在2000年前,发文量随着年份推移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40篇,之后在2004和2007年有2个小高峰;(2)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稻瘿蚊、水稻害虫、水稻、标葱率、秧田、晚稻、益舒宝等;(3)近10年来,与水稻抗稻瘿蚊育种有关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抗性、抗性鉴定、选育、区试、抗性基因、转导、水稻品种、遗传分析以及Gm6基因等进入高频关键词之列;(4)在稻瘿蚊研究领域,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黄凤宽,共发表稻瘿蚊研究论文25篇;(5)刊登稻瘿蚊论文的主要期刊有《广西植保》、《福建农业科技》和《广西农业科学》等。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水稻抗虫育种都将是稻瘿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