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秆潜蝇
稻秆潜蝇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1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672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耕作与栽培、种子科技、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等;稻秆潜蝇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华弟、纪谷芳、王德生等。
稻秆潜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672篇
占比:99.43%
总计:13750篇
稻秆潜蝇
-研究学者
- 王华弟
- 纪谷芳
- 王德生
- 蒋际清
- 何忠全
- 刘刚
- 叶成磊
- 吴承龙
- 官建国
- 廖华明
- 张洪
- 徐宏辉
- 朱金星
- 林邦宜
- 梁梅新
- 涂建华
- 王成良
- 郑庆伟
- 陈安平
- 陈银方
- 丁文兵
- 丁朝晖
- 付法林
- 任加诚
- 何树林
- 傅志华
- 冯忠民
- 况敬梅
- 刘兴云
- 刘圣河
- 刘玉彬
- 刘祝龙
- 刘芬
- 刘莉
- 包玲玲
- 卓要
- 叶逢恩
- 向占群
- 吕仲贤
- 吴明志
- 吴社高
- 周学斌
- 周年标
- 周检军
- 周沛涛
- 唐德敏
- 唐珊秀
- 夏建平
- 孟妮
- 季家敏
-
-
田萍;
王建田;
张政兵;
李新文;
丁文兵;
贺华良;
李有志;
潘峰
-
-
摘要:
为比较不同剂型呋虫胺制剂对稻秆潜蝇的防治效果,在多地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前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作为送嫁药可有效防治稻秆潜蝇,保苗效果达93.1%;直播稻田苗期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1.2和1.5 L/hm2的保苗效果在90%以上;中稻田晒田前撒施3%呋虫胺颗粒剂7.5 kg/hm2防治稻秆潜蝇的效果好,防效达92%以上;当有效成分呋虫胺的用量相同时,颗粒剂撒施的防效显著高于悬浮剂喷雾的防效;同时,相同药剂相同剂量处理晒田前施用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晒田后施用的防效.综上所述,20%呋虫胺悬浮剂作为送嫁药在秧苗移栽前喷雾或直播稻田苗期喷施可有效防治苗期稻秆潜蝇;中稻田在晒田前撒施3%呋虫胺颗粒剂(7.5 kg/hm2)并保水3~5 d可有效防治该虫,从而达到保穗保产的目的.
-
-
张夕林
-
-
摘要:
许多地方水稻已进入栽插期,水稻秧田“送嫁药”是一种治小田、保大田,有效控制水稻前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送嫁药”的功效稻蓟马、稻瘻蚊、稻秆潜蝇等虫害的为害时期以秧苗期至分麋期为主,打好“送嫁药”能减少大田分菓期用药。秧苗移栽过程中由于机插或人工栽插会对秧苗造成损伤,“送嫁药”可加快恢复自身系统和秧苗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给秧苗提供各方面的保护和增强抵抗力,移栽后能快速适应生长。
-
-
-
-
-
摘要:
2021年我国水稻一类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面积8.68亿亩次,其他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稻曲病和华南、西南局部稻区的三化螟中等发生,大螟、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稻秆潜蝇、稻瘿蚊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1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
-
邓海波
-
-
摘要:
现如今,水稻在农作物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成群的稻秆潜蝇对稻田有着非常大的为害,因此受到很多农业工作者的关注.通过对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为关注稻秆潜蝇的人群带来帮助.
-
-
-
-
摘要:
据预测,202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次,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偏重流行风险,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等次要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0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
-
-
-
摘要:
据预测,202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次,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偏重流行风险,穗腐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根结线虫病、细菌性基腐病、大螟、稻秆潜蝇、稻瘿蚊等次要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呈上升态势。为做好2020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
-
薛智平;
丁朝晖;
韩永强;
文吉辉;
彭兆普
-
-
摘要:
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 is one of the major insect pests of rice in the mountainous and semi-mountainous regions in south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C. oryza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Taojiang County, which has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ric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C. oryzae,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C. oryzae were described. Then,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utbreak cause of C. oryzae in Taojiang County in 2017 were analyzed. Finally, the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hysical,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high-effective, low toxicity, low-residue pesticides were put forward.%稻秆潜蝇是我国南方山区、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桃江县稻秆潜蝇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稻秆潜蝇的发生与危害,介绍了稻秆潜蝇的主要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分析了2017年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策略.
-
-
-
王国军
-
-
摘要:
大部分水稻种植户对稻杆潜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由稻杆潜蝇引发的现象误认为是水稻品种或是不良气候所致,由此分析稻秆潜蝇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以保证水稻生产安全,仅供参考.
-
-
唐德敏
- 《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稻秆潜蝇属双翅目秆蝇科,别名稻秆蝇、稻钻心虫、双尾虫.该虫近几年来在勐董河流域早中稻区暴发成灾,大大超过螟虫和稻纵卷叶螟为害,上升为除稻飞虱以外的第二大水稻害虫.通过分析其为害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重点总结了其发生规律,指出防治稻秆潜蝇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稻秆潜蝇发生危害特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少虫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统防统治,才能做到安全有效,确保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
-
-
-
-
-
-
-
-
-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8-22
-
摘要:
稻秆潜蝇是近几年在国内大部分稻区暴发成灾,危害严重的虫害。现有杀虫剂,除禁用的剧毒农药呋喃丹有一定防治作用外,其它药剂均无效果。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专用防治稻秆潜蝇害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本发明的杀虫剂,由氟虫腈和吡虫啉两种药剂按1∶0.1-0.1∶1重量比混合配制,可制成种衣制、拌种剂、悬浮剂、粉剂、乳油等多种剂型。优点在于:对稻秆潜蝇杀虫效高,试验表明平均效果为87.5%,施药对人、畜、稻田有益昆虫及鱼类等水生物不产生毒害,无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