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昆虫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9607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昆虫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新疆动物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马铃薯甲虫的相关文献由417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文超、何江、李超等。

马铃薯甲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9607 占比:98.04%

总计:9799篇

马铃薯甲虫—发文趋势图

马铃薯甲虫

-研究学者

  • 郭文超
  • 何江
  • 李超
  • 付开赟
  • 吐尔逊·阿合买提
  • 丁新华
  • 吐尔逊
  • 张云慧
  • 程登发
  • 付文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202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计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20.26亿亩次,比2021年和2016-2020年均值分别增加13.8%和10.1%,对70%以上的粮食作物产区构成威胁;预计柑橘黄龙病、梨火疫病、红火蚁、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等重大检疫病虫发生面积989万亩,比2021年和2016-2020年均值分别增加11.9%和8.7%,部分地区存在重发和扩散的风险,需加力加密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防止蔓延危害,努力减轻产量损失。
    • 廖江花; 刘娟; 刘霞; 胡恒志; 牛平; 韩露露; 孙函函; 李超
    • 摘要: 【目的】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对茄科植物危害严重。本研究旨在明确出现倒春寒短时低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增长的影响。【方法】马铃薯甲虫卵在8°C下分别处理1,3和5 d,以27°C下饲养的卵作为对照,调查卵孵化率及孵化后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成虫繁殖情况,用种群参数评估短时低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马铃薯甲虫卵经8°C短时低温处理后,随着低温胁迫天数的增加,卵期显著延长;3 d和5 d处理组中卵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1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对照,但8°C低温处理对2,3和4龄幼虫历期以及蛹期均无显著影响。马铃薯甲虫卵经8°C低温处理5 d后,1龄幼虫和成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而其余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在各处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8°C低温处理3 d时马铃薯甲虫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_(0))显著低于对照和低温处理1 d时,但平均世代时间(T)在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短时低温胁迫对马铃薯甲虫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延缓和降低了马铃薯甲虫种群增长。
    • 摘要: 本期特邀嘉宾: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技术员阿尔孜姑丽·肉孜、郭文超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虞国跃研究员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地蛋、山药蛋等,原产南美洲,我国已有300~400年的栽培历史。我国于2016年把马铃薯提升为主粮之一,2016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4800 hm2,近年来面积略有减少,但总产量稳步上升。在日常生活中,马铃薯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尤其在北方地区,食用方法很多,深受人们的喜爱。
    • 摘要: 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计2021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14.28亿亩次,同比增加17.5%。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柑橘黄龙病、梨火疫病等检疫性病虫害有扩散风险。一、虫害1.马铃薯甲虫。全国发生面积10万亩次。新疆北疆局部区域发生,部分点片发生较重,黑龙江、吉林等毗邻俄罗斯边境地区存在境外虫源迁入可能。
    • 摘要: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202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计2021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14.28亿亩次,同比增加17.5%。其中,草地贪夜蛾、草地螟、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小麦蚜虫等害虫,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将在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70%以上的产区构成安全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努力减轻产量损失;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柑橘黄龙病、梨火疫病等检疫性病虫害有扩散风险。
    • 周晓静; 黄未末; 李超; 刘娟; 廖江花
    • 摘要: 为明确野生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繁殖及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天仙子、刺萼龙葵2种野生寄主对马铃薯甲虫产卵量、孵化率、发育历期以及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马铃薯甲虫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卵期无显著差异(P>0.05),取食天仙子的雌虫产卵量显著低于取食马铃薯和刺萼龙葵雌虫产卵量;1龄幼虫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取食天仙子的雌虫的下一代1龄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寄主植物1龄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下一代马铃薯甲虫种群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都有显著差异(P<0.05),世代平均周期(T)无显著性差异(P>0.05);取食天仙子的马铃薯甲虫下一代种群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显著小于取食马铃薯、刺萼龙葵的下一代种群.由此可知,天仙子作为马铃薯甲虫野生过渡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繁殖策略的作用弱于马铃薯和刺萼龙葵.在马铃薯甲虫前沿分布区,应进一步加强对刺萼龙葵野生寄主的铲除,防止马铃薯甲虫种群进一步扩散,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
    • 郑海霞; 高玉林; 张方梅; 杨超霞; 蒋健; 朱勋; 张云慧; 李祥瑞
    • 摘要: [目的]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生物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生物体遭受不利环境条件胁迫时,其迅速产生可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本研究以重大检疫害虫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为研究对象,对其热激蛋白HSP70基因(Ld-hsp70)进行克隆,并对其在温度胁迫下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明确HSP70在马铃薯甲虫温度胁迫中的作用.[方法]基于NCBI数据库检索筛选马铃薯甲虫HSP70的cDNA序列,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Ld-hsp70的全长cDNA进行克隆;利用DNAMAN软件对其全长序列进行拼接;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Ld-hsp70及其编码氨基酸的序列特性进行分析;使用MEGAX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马铃薯甲虫HSP70与其他昆虫HSP70的系统进化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Ld-hsp70在不同温度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试验所用的特异性引物.[结果]基于NCBI数据库获得3类马铃薯甲虫HSP70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HSP70a、HSP70b和HSP70c,经克隆、拼接获得其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 Ld-hsp70a、Ld-hsp70b和 Ld-hsp70c,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 KC544268、KC544269和 KC544270.序列分析表明,3个Ld-hsp7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了完整保守结构域和3段保守的HSP70家族签名序列,且在氨基酸C末端具有保守的亚细胞定位基序.Ld-hsp70a和Ld-hsp70c的氨基酸C末端具有保守基序EEVD,属于胞质型热激蛋白;Ld-hsp70b的氨基酸C末端具有保守基序KDEL,属于内质网型热激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Ld-hsp70a和Ld-hsp70b与其他物种的HSP70分别聚为一支,Ld-hsp70c与已报道的马铃薯甲虫HSP70聚为一支.其中,Ld-hsp70a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的 Pj-hsp70,Ld-hsp70b 与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的Lo-hsp70,Ld-hsp70c与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的Cb-hsp70同源性最高.qRT-PCR结果表明,高、低温均能诱导马铃薯甲虫雌、雄成虫的3个Ld-hsp70的表达.不同温度胁迫处理1 h后,马铃薯甲虫雌、雄成虫体内3个Ld-hsp70的相对表达量未见显著变化;而4h后,马铃薯甲虫雌、雄成虫Ld-hsp70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在低温-10°C和高温44°C时显著上调至2.24和2.41倍,Ld-hsp70b和Ld-hsp70c相对表达量在胁迫4h后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另外,无论是雌虫还是雄虫,3个Ld-hsp70的相对表达量在同一温度不同的胁迫处理时间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Ld-hsp70a可以响应高、低温胁迫,可能在马铃薯甲虫抵御温度胁迫中发挥作用,而Ld-hsp70b和Ld-hsp70c对高、低温均不敏感,表明马铃薯甲虫3个Ld-hsp70在抗温度胁迫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 于昕; 王玉晗; 薛腾; 李红卫; 郑超; 石旺鹏; 于艳雪
    • 摘要: 为促进马铃薯甲虫嗅觉行为及生物防治研究,本文对马铃薯甲虫成虫饲喂抗生素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健康和取食抗生素后成虫头部的嗅觉基因差异.结果表明:通过Illumina HiseqTM测序和差异基因的筛选富集,发现饲喂抗生素后,在代谢途径上的相关基因显著上调(q-value≤0.05),并且筛选出4种差异显著的气味分子结合蛋白(OBP),分别是LdecOBP6、LdecOBP11、LdecOBP26和LdecOBP28;利用实时荧光PCR和数字PCR验证了健康与饲喂抗生素的嗅觉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饲喂抗生素后LdecOBP6、LdecOBP11、Lde-cOBP26和LdecOBP28这4种基因的表达量确有显著变化.
    • 黄未末; 周晓静; 李超; 刘娟; 廖江花
    • 摘要: 在农田尺度下,如何提升农田生态系统自身的控害能力,探索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农田种植模式是时下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间作作为一种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控害能力的种植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在马铃薯甲虫发生期,对马铃薯-玉米2:2间作、马铃薯-玉米4:2间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2:2:2间作、马铃薯单作4种作物种植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第一代高龄幼虫为害高峰期(6月28日-7月19日)与第一代高龄幼虫为害末期(7月26日-8月16)时,单作田高龄幼虫数量均高于3种间作田,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12日-8月2日)与第一代成虫羽化末期(8月2日-8月23日)时,单作田成虫数量均高于3种间作田,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调查期间,就高龄幼虫与成虫而言,3种马铃薯间作田虫量均小于单作田.此外,对3种间作田的天敌昆虫种群调查表明,优势天敌多异瓢虫的平均虫量马铃薯-玉米-马铃薯2:2:2间作田比马铃薯-玉米4:2间作田高,且差异显著(P<0.05).在马铃薯-玉米间作后期,间作田的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低于单作田,通过间作会对迁移能力较强的高龄幼虫与成虫有一定阻隔与调控作用.
    • 廖兰兰; 王俊; 付开赟; 丁新华; 何江;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 摘要: [目的]研究LdATPaseE通过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通路,调节马铃薯甲虫幼虫化蛹的分子机制.[方法]LdATPaseE cDNA序列通过马铃薯甲虫转录组数据分析和RT-PCR克隆获得;qPCR检测其在马铃薯甲虫各发育阶段,以及四龄幼虫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喂食幼虫dsRNA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在马铃薯甲虫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并测定类胰岛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通路基因对该基因的表达响应机制.[结果]喂食二龄幼虫dsLdATPaseE后,成功敲低了靶标基因,阻止二龄幼虫的生长,显著增加了二龄幼虫的死亡率.三龄和四龄幼虫喂食dsLdATPaseE-1和dsLdATPaseE-2,在极低浓度下即敲低了靶标基因,阻止了幼虫生长,显著降低马铃薯甲虫幼虫的化蛹率.敲低LdATPaseE还显著升高了LdInR与Ld4EBP的表达量,抑制一个蜕皮激素合成基因的转录,降低20E滴度并降低了一个20E响应基因的表达.敲低LdATPaseE还抑制了一个JH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了JH滴度,下调了一个JH早期响应基因的表达量.[结论]沉默LdATPaseE后,其可能通过抑制IIS信号途径,降低20E和JH的滴度、下调20E和JH信号从而影响幼虫生长和发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