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当量比

土地当量比

土地当量比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农学(农艺学)、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947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2009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等;土地当量比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华、张立峰、柴强等。

土地当量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947 占比:99.23%

总计:12040篇

土地当量比—发文趋势图

土地当量比

-研究学者

  • 刘玉华
  • 张立峰
  • 柴强
  • 孙建好
  • 李隆
  • 冯良山
  • 刘灵艳
  • 孟维伟
  • 张正
  • 李伟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伟伟; 李娜; 陈丽珊; 吴则焰; 林文雄; 沈荔花
    • 摘要: 研究玉米||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特定作物间套作模式的产量效应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应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玉米与大豆以最佳间作比例(2:3)条件下,采用无隔(无隔离)、网隔(尼龙网分隔)、全隔(塑料薄膜分隔)3种种间根系间隔处理,并以两作物的单作为对照,借助BIOLOG和T-RFLP技术对不同处理下间作玉米与大豆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种间互作对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复合作物群体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下,无隔、网隔和全隔的根际土壤阻断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9、1.13和0.98,同一间作模式下种间根系互作加强,土地当量比随之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无论是间作玉米还是间作大豆,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随根系互作加强而明显提高.AWCD分析根际微生物生理种群差异的结果显示,在玉米与大豆间作体系中,无隔和网隔处理的根际微生物对底物碳源利用能力分别占据第1和第2位;全隔和单作下,根际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能力相应降低;而加强种间根系互作(即从网隔到无隔),大豆根际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底物中酚类碳源和羧酸类碳源利用能力有所下降,对胺类碳源、聚合物类碳源、氨基酸类碳源和碳水化合物底物的利用能力分别提高181.01%、32.6%、37.84%和78.28%;而玉米根际微生物对酚类碳源、聚合物类碳源和氨基酸类利用能力有所下降外,对羧酸类碳源、碳水化合物类碳源和胺类碳源等底物利用能力分别提高46.26%、6.54%和15.84%.T-RFLP分析结果发现,与全隔处理比较,无隔处理的大豆根际红球菌属和喜盐芽孢杆菌属等优势菌群丰度明显增多.而玉米根际微生物中也发现相似生理功能红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有益优势菌群的丰度增多现象,最终导致间作作物地上部产量和土地当量比提高.
    • 刘洋; 董智; 董俊; 苏建党; 张晓鹏; 孙继军; 蔡广兴; 侯志研
    • 摘要: 为挖掘玉米间作花生模式的生产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2019年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设置了玉米间作花生2∶4(M2P4)、8∶8(M8P8)和玉米单作(SM)、花生单作(SP)4种种植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土地当量比(LER)及水分利用当量比(WER),以期为筛选出适宜在辽西旱作农业区应用的玉米间作花生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玉米间作花生模式中玉米的穗长、穗粒数,百粒重和穗重增加均显著高于玉米单作,且M2P4增加幅度大于M8P8;间作花生由于受玉米遮阴的影响,荚数、粒数、籽粒产量比单作降低,百仁重和饱果率比单作增加;按密度均一化进行计算,单位面积M2P4和M8P8的玉米产量比单作分别比下降49.3%和41.7%;M2P4和M8P8的花生产量比单作分别下降35.7%和51.0%;但M2P4和M8P8两种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M2P4的LER为1.15,比M8P8高7.25%;并且,M2P4和M8P8的WER分别为1.17和1.07,显著提高了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辽西旱作农业区2019年的年型条件下,采用玉米间作花生2∶4和8∶8种植,是显著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种植模式,且M2∶P4优于M8P8,更适合于辽西旱作农业区。
    • 唐柳办; 王家豪; 王雷挺; 王普昶; 赵丽丽
    • 摘要: 以推广种植范围广的玉米和适应性较强的白三叶为对象,初步探讨玉米白三叶间作模式在岩溶山区的生产优势。设置行距30cm(JBY30)、50cm(JBY50)、70cm(JBY70)玉米白三叶间作,以相应行距(DY30、DY50、DY70)的单作玉米和行距30cm(DB30)单作白三叶为对照,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JBY30(蜡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DY30(P<0.05);JBY50(灌浆期)全磷含量显著高于DY50(P<0.05);JBY30(抽穗期和灌浆期)、JBY50(灌浆期)和JBY70(抽穗期)全钾含量显著高于相应行距玉米的单作(P<0.05)。间作下玉米粗蛋白(除JBY30外)、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除JBY70外)含量均高于相应行距的单作,而粗纤维含量低于单作。间作白三叶粗灰分含量均高于单作。单作白三叶第一茬产量显著高于间作白三叶(P<0.05)。JBY30玉米地上总干物质产量比DY30显著提高了32.23%,比JBY50和JBY70分别显著提高了47.63%和45.20%(P<0.05)。随行距的增大,土地当量比(LER)、间作系统生产力(SP)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玉米相对白三叶的资源竞争力(Am)和间作优势则呈下降趋势。JBY30的间作优势最大,LER、SP显著高于JBY50和JBY70(P<0.05)。因此,认为JBY30是适宜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系统的最佳间作模式。
    • 刘启宇; 云岚; 陈逸凡; 郭宏宇; 李珍; 高志琦; 王俊; 石凤翎
    • 摘要: 为了解在内蒙古中部轻度盐碱地上建植豆禾混播草地的牧草产量及各混播组合物种的竞争关系,以草原3号苜蓿分别与新麦草、缘毛雀麦和长穗偃麦草3种禾草以不同比例(1∶1,1∶2,1∶3)混播建植人工草地,研究不同刈割期、不同混播方式下的牧草产量、土地当量比(LER)、相对产量(RY)、相对密度(RD)、相对产量总值(RYT)和种间竞争率(CR)等。结果表明,混播物种、混播比例和刈割时期对混播草地的产量和种间竞争关系有直接影响。在3个刈割时期,所有混播组合的牧草产量均高于单播,且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相对产量、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总值除个别1∶3组合外也均大于1,根据物种竞争模型对混播组合中各物种竞争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除豆禾1∶3组合外,苜蓿与3种禾草均分布在双方受益区域,表明各草种混播组合基本呈共存状态。除苜蓿与缘毛雀麦1∶1组合外,苜蓿在其余各混播组合中种间竞争率均大于1,且在同一刈割期随禾草比例的升高而增大。从牧草产量和种间关系的稳定性综合考虑,在上述地区苜蓿与缘毛雀麦以1∶1或1∶3混播,苜蓿与新麦草、苜蓿与长穗偃麦草以1∶1或1∶2混播更有利于建立高产稳定的人工草地。
    • 满本菊; 王建鹏; 刘吉利; 吴娜
    • 摘要: 为减缓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本试验于2020年3―10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单作蚕豆(IB)、单作大豆(IS)、单作马铃薯(IP)、马铃薯间作大豆(PS)、马铃薯间作蚕豆(PB)5种不同种植模式,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马铃薯氮素含量、土壤氮素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宁南山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间作整体上提高了马铃薯根、茎、块茎的氮素含量和分配比例,降低了叶部氮素含量和分配比例。PS有效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全氮含量,降低了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碱解氮含量除苗期和成熟期外均以PS最高,现蕾期至块茎膨大期在0~20、20~40、40~60 cm土层分别较IP和PB高出14.14%~26.19%、2.25%~24.59%、1.54%~29.18%和1.02%~3.45%、2.08%~2.85%、2.73%~3.23%;全氮除苗期外均为PS最高,现蕾期至成熟期在0~20、20~40、40~60 cm分别较IP和PB高出8.00%~21.93%、15.46%~59.2%、19.44%~54.41%和6.05%~14.48%、4.41%~36.23%、12.24%~28.08%;硝态氮从苗期至成熟期均为PS最低,在0~20、20~40、40~60 cm分别较IP和PB降低30.37%~63.11%、15.92%~67.81%、31.93%~79.56%和8.06%~63.11%、3.35%~67.81%、13.08%~35.18%;铵态氮从苗期至成熟期均为PS最低,在0~20、20~40、40~60 cm分别较IP和PB降低14.21%~39.76%、31.69%~57.46%、44.09%~52.98%和4.91%~37.25%、4.91%~37.59%、1.39%~37.51%。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为PS处理综合评价最优,且其土地当量比最大,种间竞争最小,在生产中宜推广的种植模式为马铃薯间作大豆。
    • 辛忠民; 卓红花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间作模式下,在田间土壤含水量与温度、超早熟型玉米九玉201和马铃薯陇薯7号的农艺和经济性状、土地当量比(LER)、种间相对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相对于马铃薯的种间竞争力A mp=0.83>0,土地当量比LER=1.25>1,玉米的种间竞争能力强于马铃薯、间作土地利用率优于单作。因此,玉米间作马铃薯值得在内蒙古推广。
    • 蔡倩; 孙占祥; 王文斌; 白伟; 杜桂娟; 张悦; 张哲; 冯晨; 向午燕; 赵凤艳
    • 摘要: 为探明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增产、土地生产力提升和水分高效利用机理,优化辽西半干旱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于2018−2019年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设置了玉米大豆间作2行﹕2行(M2S2)、4行﹕4行(M4S4)、6行﹕6行(M6S6),玉米单作(M)和大豆单作(S)5种种植模式,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土地生产力、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间作模式作物总产量表现为M>M6S6>M4S4>M2S2>S,间作模式中作物对总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玉米>大豆,玉米贡献率为79.0%~87.3%,大豆贡献率为12.7%~21.0%;M6S6和M4S4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3~1.19和1.06~1.07,均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其中M6S6间作优势最强;M2S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小于1,表现为间作劣势;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0−50cm土层间作玉米与大豆存在水分竞争,60−100cm土层玉米和大豆存在水分互补;3种间作模式均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除M6S6间作模式外,M4S4和M2S2间作模式均降低了大豆水分利用效率;M6S6和M4S4间作模式水分当量比(WER)分别为1.18~1.21和1.05~1.06,水分生产力提高5%~21%,均具有间作水分利用优势,其中M6S6间作优势最强,M2S2间作模式水分当量比(WER)为0.99~1.01,间作水分利用优势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中M6S6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最强,能够显著提高农田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在辽西半干旱区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王国平; 刘连涛; 雷亚平; 冯璐; 张永江; 王占彪; 李小飞; 李亚兵; 李存东
    • 摘要: 【目的】研究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模式下麦棉配置方式对麦棉产量和棉花早熟性的影响,为麦棉配置方式下的全程机械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76 cm机采棉标准行距的麦棉两熟制下,在河南安阳开展了2年田间试验(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采用中棉所79和中棉所50,设置W2C1(2行小麦1行棉花)、W3C1(3行小麦1行棉花)和W6C2(6行小麦2行棉花)3种麦棉配置方式,比较和分析了小麦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麦边行效应,以及棉花生物量,伏前桃、伏桃、秋桃比例,霜前花率和纤维品质主要指标等。【结果】W3C1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W2C1和W6C2,分别高16.2%~43.3%和28.4%~52.3%;有效穗数分别高出29.2%~47.5%和34.9%~53.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W3C1小麦边行与内行的产量(2019年)、单位面积有效穗数(2018年)等指标的差异均显著低于W6C2。不同配置方式间棉花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2年试验中,中棉所50的籽棉产量和收获指数在3种配置方式间均无显著差异,但中棉所79在W3C1下收获指数低于W6C2和W2C1。W3C1配置下,中棉所50较中棉所79节枝比低,生殖生长快,伏桃占比高,壳铃比低,收获指数高,霜前花率高出38.7~54.2百分点;该配置的土地当量比达1.689~1.697,显著高于其他配置方式。【结论】黄河流域麦棉两熟模式下采用W3C1配置与短季棉中棉所50搭配,麦棉系统的土地当量比高,棉花霜前花率高,小麦群体一致性好,增产显著;该配置方式有助于提高麦棉机械化管理水平和种植效益。
    • 张昆; 万勇善; 刘风珍; 张秀荣
    • 摘要: 试验于2019、2020年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不同行比间作共6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饱果期花生冠层微环境、光合特性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花生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显著增加花生饱果期的冠层透光率,其中玉米‖花生2:4模式的透光率最高;间作显著降低花生冠层温度和CO2浓度,其中玉米‖花生3:4模式的最低,玉米‖花生2:6模式的最高.玉米花生间作显著降低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其中玉米‖花生2:6模式的最高.玉米‖花生2:4模式、3:4模式的土地当量比两年均低于1,系统无间作优势;玉米‖花生2:6模式、3:6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2019年分别为1.09、1.11,2020年分别为1.11、1.12,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花生3:6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有助于稳粮增油生产.
    • 金晶; 余常兵; 庞静; 李必钦; 吕典
    • 摘要: 为探讨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单作玉米、单作大豆为对照,设置5种带宽行比处理,处理1: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处理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处理3:2.4 m带宽,玉豆行数为2:4;处理4:2.8 m带宽,玉豆行数为2:3;处理5: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结果表明,玉米、大豆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单作>套作,套作干物质积累速率分别在60%和50%以上;与处理1相比,大豆、玉米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处理2最大,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65.81%和19.33%;处理2大豆的分枝数、穗粒数、主茎节数较高,玉米的穗粒数、有效株数、千粒重较高,系统产量为14886.85 kg/hm2,土地当量比为1.63,产值和经济效益为31498.90元/hm2和20513.90元/hm2,高于其他处理.因此,玉米大豆套作带宽为2.4 m,玉豆行比为2:3时,有利于系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增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