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余辉发光材料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45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83111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功能材料、新材料产业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相关文献由83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成宇、王育华、郑子山等。
长余辉发光材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83111篇
占比:99.98%
总计:783245篇
长余辉发光材料
-研究学者
- 李成宇
- 王育华
- 郑子山
- 庞然
- 姜丽宏
- 张粟
- 刘应亮
- 武秀兰
- 雷炳富
- 任强
- 海鸥
- 陈国良
- 苏锵
- 徐旭辉
- 王静
- 肖志国
- 刘泉林
- 常程康
- 白文妮
- 曾巍
- 李烨
- 耿秀娟
- 胡义华
- 陈文波
- 陈永杰
- 孙文周
- 林飞
- 焦叶辉
- 王兵
- 王银海
- 郑明涛
- 郭海洁
- 余爱民
- 余雪
- 刘晓瑭
- 夏昌奎
- 宋振
- 庄逸熙
- 方显峰
- 林秋惠
- 梁小平
- 石明明
- 肖勇
- 谢伟
- 邱建备
- 陈雯
- 余剑峰
- 卢佃清
- 吴梅华
- 孙文芝
-
-
李慧;
何静怡
-
-
摘要:
广东欣红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粤科欣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耀欣,持续关注技术创新,将传统陶瓷和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相结合,研发出一系列发光陶瓷工艺品,实现了交通安全道路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等多场景、多需求应用。
-
-
陈永飞;
刘杰胜;
武肖雨;
卢雨婷
-
-
摘要:
采用对照试验分析自发光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发光砂掺量以及反光粉掺量两个因素对自发光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这两个因素的比例,既可以改变自发光水泥基材料的发光强度又可以对其力学强度施加影响.在发光砂掺量为8%时,自发光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最佳,而随着反光粉掺量的增多,自发光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逐渐下降.
-
-
陈永飞;
刘杰胜;
武肖雨;
卢雨婷
-
-
摘要:
采用对照试验分析自发光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发光砂掺量以及反光粉掺量两个因素对自发光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这两个因素的比例,既可以改变自发光水泥基材料的发光强度又可以对其力学强度施加影响。在发光砂掺量为8%时,自发光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最佳,而随着反光粉掺量的增多,自发光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逐渐下降。
-
-
黄玲凤;
谢鑫鑫
-
-
摘要: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Zr_(1-x)SiO_(4)∶xYb^(2+)蓝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对材料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荧光、热释、余辉衰减等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测定.材料在400~560 nm有一个很宽的发射峰,主峰位于480 nm处,归属于Yb^(2+)和Zr^(4+)共同贡献,而516 nm肩峰由Yb^(2+)及材料中的Si-O缺陷所贡献. Yb元素既作为发光中心又作为缺陷提供者. Yb掺杂能有效提高材料的缺陷浓度并改善材料的发光性能.利用缺陷理论对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探讨.
-
-
黄玲凤;
谢鑫鑫
-
-
摘要: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Zr1-xSiO4:xYb2+蓝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对材料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荧光、热释、余辉衰减等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测定.材料在400~560 nm有一个很宽的发射峰,主峰位于480 nm处,归属于Yb2+和Zr4+共同贡献,而516 nm肩峰由Yb2+及材料中的Si-O缺陷所贡献.Yb元素既作为发光中心又作为缺陷提供者.Yb掺杂能有效提高材料的缺陷浓度并改善材料的发光性能.利用缺陷理论对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探讨.
-
-
-
-
谢婷;
马喜宁;
王永鹏;
周红丽
-
-
摘要: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以缺陷为发光中心的淡蓝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MxZn3-0.5x(PO4)2(M=Na,K).XRD分析结果表明,MxZn3-0.5x(PO4)2的主要衍射峰与α-Zn3(PO4)2的值相吻合.Na0.08Zn2.96(PO4)2激发峰位于332 nm处,发射峰在420~550 nm,最大值位于460 nm处,目测余辉时间达4 h.通过热释光曲线表征分析陷阱数量并计算了陷阱深度,分析表明,Na+掺杂可以增强Zn3(PO4)2在低温处的氧空位缺陷浓度,改善材料的陷阱深度,从而使材料发光.
-
-
王岳;
武鑫江;
蔡永丰;
黄春草;
徐自林;
沈毅
-
-
摘要:
硅酸镁锶(Sr2MgSi2O7)作为目前常用的一种长余辉发光材料基质,性能稳定,耐酸碱性能良好。本文介绍了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综述了近年来Sr2MgSi2O7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以及稀土掺杂Sr2MgSi2O7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制备Sr2MgSi2O7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和燃烧合成法,其中最常用的为高温固相法。通过掺杂稀土离子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发光特性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稀土掺杂Sr2MgSi2O7材料作为一种储能、节能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
-
周永强;
田一光;
应河珊;
孙洁
- 《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用燃烧法合成了Sr2-xCaxMgSi2O7:Eu2+,Dy3+(x=0-1.955)长余辉发光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Ca2+取代Sr2+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合成的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物相单一,结构疏松,易于研磨获得超细粉。加水量、还原剂用量、凝胶颗粒大小、装入量、点燃温度和燃烧时间对合成样品的发光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加水量R≥39,还原剂用量H=2-3,凝胶颗粒大小为1-10 mm,凝胶的装入量要适当,点燃温度为600 °C左右,燃烧时间1-3min。少量钙取代锶可以提高合成材料的发光性能,钙取代量为0.5时,发光材料的性能最好,余辉时间达7 h。随着钙取代锶量的增加,其发射峰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发光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与高温固相法制得的样品相比, 燃烧合成的样品激发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
-
臧其威;
陈辉
- 《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
| 2010年
-
摘要: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放射性、新型的绿色发光材料,用它制成的发光标志可不用电和电线.当材料受到太阳光、天空扩散光、人工光照射后,它能持续地向周围空间自动地发射光,可周而复始地循环使用,不需要维修,可以连续工作,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介绍了长余辉材料的发光机制,概括了常规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合成法、燃烧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微波法等,指出了长余辉发光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
-
-
应河珊;
孙洁;
周永强;
田一光
- 《2009第八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湘潭)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用燃烧法合成了Sr2-xCaxMgSi2O7:Eu2+,Dy3+(x=0-1.955)长余辉发光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等研究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Ca2+取代Sr2+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合成的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物相单一,结构疏松,易于研磨获得超细粉。加水量、还原剂用量、凝胶颗粒大小、装入量、点燃温度和燃烧时间对合成样品的发光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加水量R≥39,还原剂用量H=2-3,凝胶颗粒大小为1-10 mm,凝胶的装入量要适当,点燃温度为600 °C左右,燃烧时间1-3min。少量钙取代锶可以提高合成材料的发光性能,钙取代量为0.5时,发光材料的性能最好,余辉时间达7 h。随着钙取代锶量的增加,其发射峰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发光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与高温固相法制得的样品相比,燃烧合成的样品激发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
-
王光辉;
梁小平;
顾玉芬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用固相法制备出了Eu2+,Dy3+共掺杂Sr4Al7O25:Eu2+,Dy3+、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硼酸含量对其制备过程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RD对所合成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光谱仪记录其发射光谱,并在暗室里拍摄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照片.结果表明:随着硼酸加入量的不同,Eu2+、Dy3+共掺杂铝酸锶的发光效果、形貌特征均不同.在某一范围内,随着硼酸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发光性能、发光亮度均有所提高,烧结温度有所降低.
-
-
柳成;
王银海;
陈仁;
赵慧;
胡义华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以高纯度的硝酸锶、硝酸钙、硝酸铝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以硼酸为助溶剂,采用燃烧法在600°C的低温条件下合成SrxCa1-xAl2O4:Eu2+,Dy3+(x=0、0.6、1.0)长余辉发光材料。光致发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发光光谱均为宽带谱,样品CaAl2O4:Eu2+,Dy3+和样品SrAl2O4:Eu2+,Dy3+的发射谱峰值分别位于442和511nm左右,样品Sr0.6Ca0.4Al2O4:Eu2+,Dy3+有两个发射峰,分别位于442和507nm左右.余辉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余辉衰减都是由初始的快衰减过程和其后的慢衰减过程组成,但不同样品衰减快慢不同.利用热释光检测结果对样品中存在的陷阱能级进行了计算,讨论了样品的余辉衰减机制.通过对锶钙配比(x值)不同的样品余辉发光性能的比较分析,研究锶钙配比对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调节锶钙配比(x值)的方法,能有效调控余辉发光颜色和衰减快慢.
-
-
Xia Changkui;
夏昌奎;
Lei Fang;
雷芳;
Shi Ying;
施鹰;
Xiao Weiqin;
肖维勤;
Lu Tao;
陆韬;
Yu Aimin;
余爱民
- 《第十届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科技发展高层论坛》
| 2017年
-
摘要:
以分析纯SrCO3、CaCO3、SiO2、Eu2O3、Dy2O3为原料,采用低温预烧-还原气氛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Eu2+、Dy3+共掺杂Sr2-xCaxSiO4∶Eu2+,Dy3+(0≤x<2)陶瓷粉体,系统研究了Sr/Ca原子比、Eu、Dy掺量对所得粉体结晶特性、光致发光、热致发光、余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掺杂粉体主晶相为斜方晶系α-Sr2SiO4,且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晶体结构发生畸变,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Dy3+掺杂能够显著提高光致发光性能,最佳掺杂浓度为0.04mol%.从热释光与余辉分析表明,Ca2+掺杂可引入新的陷阱能级,增强余辉发光,当Ca2+掺杂浓度低于0.8%时,以Eu2+取代Sr2+的陷阱能级对余辉发光起主导作用;当Ca2+掺杂浓度高于0.8%时,Eu2+取代Ca2+离子陷阱能级在余辉发光中起主导作用.
-
-
-
潘文;
宁桂玲;
林源;
杨雪峰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研究溶胶-凝胶法合成Sr2Al2SiO7:Ce3+,Tb3+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鉴定Sr2Al2SiO7晶型结构的形成。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以观察到合成粉体的微观结构,是由0.5~1μm烧结良好的规则颗粒组成。荧光分光光度测定了光谱特性。Ce3+,Tb3+共激活的Sr2Al2SiO7白色长余辉材料有4个发射光谱,其中包括:在414nm Ce3+的特征光谱和在482,543和588nm Tb3+的特征光谱.通过改变激活离子的组成可以观察到Tb3+和Ce3+之间的能量转移。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磷光体形成晶相更加完全,颗粒直径小、粉体松散,具有更强的发光起始强度和更优异的余辉性能。
-
-
陈仁;
王银海;
胡义华;
柳成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采用燃烧合成方法,在600°C温度条件下,首次合成镱/钕掺杂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发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镱或钕的掺杂几乎没有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Eu2+发光中心电子的4f65d→4f7的跃迁环境.余辉衰减特性曲线显示,与SrAl2O4:Eu2+,Dy3+相比较,SrAl2O4:Eu2+,Dy3+,Yb3+的初始发光亮度有明显提高,余辉时间略微减小,而SrAl2O4:Eu2+,Dy3+,Nd3+的初始亮度却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余辉时间也降低.热释发光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发光体存在不同深度的陷阱能级,而且陷阱能级的深度与余辉时间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