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教育、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819479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师版)、中国校外教育(美术)等;
金属活动性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兵、周春元、易容等。
金属活动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9479篇
占比:99.99%
总计:819556篇
金属活动性
-研究学者
- 吴兵
- 周春元
- 易容
- 李志强
- 郑韶花
- 不公告发明人
- 乔金锁
- 于海民
- 何世图
- 何事彤
- 何忠国
- 何蜀湘
- 佟昌进
- 刘丽纯
- 刘健
- 刘烨
- 加兵
- 卢宗柳
- 叶龙贵
- 吴梅芬
- 吴海洋
- 周奇明
- 姚锦其
- 姜英华
- 孙晋
- 孟德丽
- 岳敏
- 左万永
- 师殿峰
- 康永军
- 廖跃生
- 张文伟
- 张新中
- 张玲
- 张耘美
- 张英
- 德格吉玛
- 朱万菁
- 朱世友
- 朱冠军
- 朱向阳
- 朱孝斌
- 朱桂华
- 李俊
- 李迪
- 李鑫
- 李静萍
- 杨利平
- 杨增义
- 杨显江
-
-
岳敏
-
-
摘要:
提出一种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判定的量化模型,通过直观的图示模型演示不同量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过程完整,逻辑清晰,生成物一目了然。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在该知识点的单元练习正确率明显提升,验证了该模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该方法易学易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量化分析能力。
-
-
苌青;
刘健
-
-
摘要:
采用实验探究和计算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或“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的体系模型化,浅显直观地展示了该过程中各种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只是由于活动性差异、离子扩散和原电池效应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优先性”的效果。模型真实地再现了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体系的动态平衡,直接观察到充分反应后固体和溶质的微粒种类,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析出固体枝状结构的形成过程。
-
-
李鑫
-
-
摘要:
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学生对于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与滤液的分析比较困惑,主要原因是对于成分的多种情况推导思路不清晰,经常因为遗漏导致分析错误。在介绍"推小火车法"之前,先介绍一下这类题的解题思路。要想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之后滤渣与滤液的情况分析(下文简称为渣液分析)弄清楚,把所有可能的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会更清晰明了。但是列表并不简单,下面以一个例题为例进行说明。若将一定量的金属A与金属B加入金属C的盐溶液中,金属活动性为A>B>C,在列表之前.
-
-
朱桂华
-
-
摘要:
以金属活动性等核心概念为载体,分析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结点。基于知识关联设计实验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头脑中逐步建立知识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素养得到发展。
-
-
-
申燕;
杨显江;
李迪
-
-
摘要: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对其教学实施流程、设计意图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力求还原真实的科学探究情境,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以及能力的进阶式提升.
-
-
-
-
陆桂斌
-
-
摘要:
围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考点,近两年典型的中考试题,一般都是从正确理解基本要义、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中试剂的选择、判断金属与盐反应生成物组成等方面入手,考察学生对这一知识要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
-
李志强
-
-
摘要: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以及对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将有关一种较活泼金属将两种较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类型题,采用分步列表定量法加以剖析,归纳其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