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成形
金属成形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9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385413篇;相关期刊133种,包括锻造与冲压、金属加工:热加工、模具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2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坛、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等;金属成形的相关文献由6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安峰、李涤尘、赵国群等。
金属成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5413篇
占比:99.90%
总计:385790篇
金属成形
-研究学者
- 张安峰
- 李涤尘
- 赵国群
- 齐俊河
- 董湘怀
- 胡忠
- 陈军
- 卢秉恒
- 吴欣
- 阮雪榆
- 同治强
- 张晨阳
- 朱刚贤
- 李从心
- 王建宏
- 管延锦
- 解瑞东
- 赵升吨
- 赵震
- 路桥潘
- 郭桐
- 韩晓兰
- 何少华
- 俞才王
- 刘明俊
- 北村仁
- 大原利信
- 孙友松
- 庄新村
- 李尚健
- 王卫东
- 王晓燕
- 种池正树
- 胡正寰
- 藤原宏介
- 谷川秀次
- 郇淑萍
- 骆少明
- 鲁洁
- 黄建科
- A·皮斯帕仁
- Bernhard Ewald
- B·J·麦克格罗瑞
- B·高德克
- C·勒利希
- C·哈恩
- C·普洛茨恩尼克
- F·雅梅
- H·斯蒂芬斯
- J·沙普
-
-
张婉琪;
尹冠生;
姚如洋
-
-
摘要:
研究薄壁圆管圆角模翻转过程有助于其在金属成形和能量吸收领域的应用。基于变形区曲率连续变化的几何模型和能量法建立一种新的描述薄壁圆管圆角模外翻过程的理论模型,得到成形半径、临界位移和稳态翻转力的理论公式并考虑摩擦效应的影响,其中临界位移为首次提出的用以描述翻转过程的物理量。分析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得到的理论结果与数值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成形半径、临界位移和稳态翻转力理论预测与数值结果的相对误差均低于5%;摩擦因数对成形半径和临界位移的影响可忽略,对稳态翻转力的影响大。
-
-
齐俊河;
刘永胜
-
-
摘要:
金属成形是指利用有源动力,在工装模具的限制范围内,使金属材料发生变形而得到所需形状零件的过程。金属成形零件主要包括锻件、冲压件、钣金制作件等,消耗金属板材、管材、棒材、线材和型材等所有金属材料总量的70%。整个金属成形行业从业大军1000多万人,每年创造工业增加值达2万亿元,采购成形技术装备800亿元,消耗工模具1000亿元。
-
-
孙晓光;
荣琦;
何佳捷;
刘磊;
石朱生
-
-
摘要:
文章介绍了蠕变时效成形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工艺装备及应用案例.依托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通过建模仿真分析优化了蠕变时效成形工艺及模具,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蠕变时效工艺可大幅减少蒙皮分块数量,减少焊接热输入量,控制残余应力水平,表面质量良好,成形精度高.对比传统的轨道客车司机室蒙皮生产工艺,蠕变时效工艺在减少材料损伤、改善材料综合性能、提升组装效率、提高结构完整性方面具有潜在技术优势,在轨道客车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前景.
-
-
张学舟;
张华;
黄顺利;
宫敬海;
张会焱;
陈启锐
-
-
摘要:
某产品常用1060铝作为模拟料进行压力成形工艺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产品特性的分析,确定了热反挤压的工艺方式.根据1060铝的物理性质对变形程度、挤压件圆角半径、挤压斜度、挤压速度、挤压力进行了计算,根据加热方式及传热特性确定了模具材质.采用1060铝坯料对模具结构及热反挤压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过程平稳,产品质量可靠,符合生产要求.
-
-
谭征;
孙晓光;
王礼良
-
-
摘要:
铝合金以其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轨道客车的各类结构部件.然而,高强度铝合金在室温下的成形性较差,阻碍了其在复杂结构部件中的进一步应用.文章以动车组前照灯结构的成形为例,采用热成形-淬火(HFQ)工艺进行了仿真分析、工艺参数优化及试验验证,并展望了HFQ工艺在动车组典型复杂结构件中的工程化应用前景.
-
-
舒勒
-
-
摘要:
辽宁大连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重型机械制造工业的中心,拥有便利的物流运输条件。德国金属成形专家——舒勒正立足当地,全面开发中国的金属成形市场。舒勒大连现代化工厂完全按照德国标准与安全准则打造,是舒勒全球生产基地的重要基石,也是集团生产力的关键支柱。
-
-
聂天(编译)
-
-
摘要:
本在工业生产中,反馈非常重要,因此闭环控制生产应运而生。由于需要对用于闭环控制的金属成形过程进行快速建模,研究解析模型与标准有限元计算方法间的差异非常有必要,本文以金属带材轧制为例,分析了较标准有限元计算方法相比解析模型的优缺点。在本中,将种不同的解析模型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它们均适用于闭环控制的结论。
-
-
邓正华;
温彤;
游建豪;
杜康康;
孙嫘
-
-
摘要:
超大型平板锻件是重型机械工业的基础,但由于其在尺寸和质量要求方面具有极限制造的特点,许多类型的零件无法采用传统方法制造。本文系统介绍了一种称为筒体展开法(CUM)的方法,可以通过对马杠扩孔得到的过渡厚壁圆筒进行劈开、展开和压平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大型板锻件生产。以水平尺寸6100 mm、厚度300 mm的板锻件为例,详细介绍了CUM的工艺路线,分析了圆筒马杠扩孔过程的变形特点,介绍了筒体劈开、展开与展平等后续处理步骤以及辅助工序。生产实践证明,CUM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超大型平板锻件生产方法,可在无需增加设备和模具投资的同时,满足制件几何和机械性能的要求。
-
-
王祝堂
-
-
摘要:
德国金属成形公司(Profilmetall GmbH)位于希尔林根,采用辍压成形法(Roll Fonning)以薄板(钢板、铝板等)生产难于挤压的型材,其中铝合金(1×××系、3×××系、4 ×××系及5×××系)的占20%以上。不过此法只适于生产批量大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不排放温室气体。
-
-
汤槟晖;
徐婷;
孙志丹;
田晋;
谭业发
-
-
摘要:
金属激光三维打印技术以其高柔性化特点,在整体成形复杂的高性能零件时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成为机械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金属激光三维打印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概述了预合金粉末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金属激光三维打印技术中的研究现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
-
-
-
赵应忠
- 《2008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会议》
| 2008年
-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的模拟金属成形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无网格再生核质点法(RKPM)的研究进展及基本原理。对于金属塑性大变形问题,探讨了刚塑性无网格RKPM模拟分析的关键技术处理。忽略弹性变形,把刚塑性材料的力学模型和无网格RKPM相结合来模拟分析金属塑性大变形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计算效果。并给出了刚塑性材料数值模拟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李晶;
杨玉英
-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对改进的刚塑性不可压缩无网格法在金属成形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在对刚度矩阵和力矢量进行积分改进的基础上,无网格Galerkin法被用来分析金属成形过程。首先,基于移动最小二乘近似,推导了刚塑性材料的系统离散方程,并在数值实施中引入了本征边界和摩擦约束条件。其次,采用了罚函数法来满足体积不可压缩约束,避免了体积闭锁现象,特别地,构建了与形函数的局部影响域一致的积分网格,提高了积分精度。最后通过金属成形算例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改进的刚塑性无网格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吴欣;
赵国群;
管延锦;
王卫东
- 《第九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第二届全球华人先进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在中高温条件下的塑性成形过程模拟中,考虑温度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非常重要.基于刚粘塑性材料假设,提出了金属成形过程的无网格热力耦合分析方法,推导给出了无网格方法应用于金属成形过程热力耦合分析的理论公式及相应的模拟分析步骤,采用集中热容方法解决了在瞬态温度场分析中的温度常震荡的问题,并编写了相应的分析程序.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典型塑性成形过程进行了无网格方法分析,并与有限元方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
-
-
-
智旭鸽;
王家宣;
艾云龙;
晏建武;
熊洪淼
- 《第二届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在材料加工领域,功率超声主要应用于超声金属成形、超声焊接、超声波加工、复合材料的制备、液态金属成形等方面,介绍了其原理、方法及应用.分析了功率超声在粗密加工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功率超声在液态金属成形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