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基硫脲
酰基硫脲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24641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第十四届全国农药交流会、第九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等;酰基硫脲的相关文献由36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幸海、谭成侠、翁建全等。
酰基硫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4641篇
占比:99.96%
总计:224736篇
酰基硫脲
-研究学者
- 刘幸海
- 谭成侠
- 翁建全
- 覃章兰
- 张有明
- 魏太保
- 吴叔文
- 周海兵
- 汪焱钢
- 许智超
- 贡云芸
- 叶文法
- 孙召慧
- 宋纪蓉
- 薛思佳
- 黄伟
- 任莹辉
- 傅颖
- 吴玮琳
- 曹成
- 肖彩琴
- 傅丁薇
- 吕献海
- 孙娜波
- 徐志红
- 李燕萍
- 杨曼丽
- 武宏科
- 王明安
- 王芬华
- 蓝健
- 魏薇
- 黄琴
- 刘斌
- 刘欣瑾
- 唐文明
- 孙传文
- 张怀远
- 张杜蓓
- 张欣
- 张袖丽
- 徐抗震
- 曾振芳
- 李正名
- 李英俊
- 沈钟华
- 王积涛
- 王胜
- 翟志文
- 胡雪梅
关键词
-
合成
(61)
-
生物活性
(22)
-
杀菌活性
(9)
-
晶体结构
(7)
-
除草活性
(7)
-
抑菌活性
(6)
-
阴离子识别
(6)
-
相转移催化
(5)
-
1,3,4-噻二唑
(4)
-
1,3,4-噁二唑
(3)
-
二茂铁
(3)
-
比热容
(3)
-
氢键
(3)
-
氨基安替比林
(3)
-
配合物
(3)
-
量子化学计算
(3)
-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2)
-
4-氨基安替比林
(2)
-
α-萘乙酸
(2)
-
三氮唑
(2)
-
分子内氢键
(2)
-
分子对接
(2)
-
单晶
(2)
-
取代苯甲酸
(2)
-
合成工艺
(2)
-
吡唑
(2)
-
噁二唑
(2)
-
噻二唑
(2)
-
噻唑
(2)
-
抑菌率
(2)
-
杀虫活性
(2)
-
植物生长调节剂
(2)
-
烟酸
(2)
-
细胞分裂素
(2)
-
自然键轨道
(2)
-
超声辐射
(2)
-
进展
(2)
-
酰基脲
(2)
-
(口恶)二唑
(1)
-
1,1'-二茂铁二甲酸
(1)
-
1,2,3,三唑
(1)
-
1,2,4-三唑
(1)
-
1,3,4-(口恶)二唑
(1)
-
1-二茂铁甲酸
(1)
-
1-甲基环己基
(1)
-
1-苯甲酰基-3-对甲基苯基硫脲
(1)
-
1、2、3-三唑
(1)
-
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
(1)
-
2,4-咪唑啉二酮
(1)
-
2-氨基-4-对硝基苯基噻唑
(1)
-
-
杨兰西;
秦婷;
安雪婕;
陈治明
-
-
摘要:
吡唑啉酮环化合物因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等多种特性和用途,被认为是极具价值的结构基元之一,吡唑环上易形成氢键等特性使得药物分子中的吡唑啉酮结构能够发挥生理活性。合成了多种以3,3′-二羧酸-1,1′-联萘酚为手性骨架、结构上下对称的新型多活性中心C_(2)轴手性氢键型双酰基硫脲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合成吡唑啉酮衍生物。实验结果表明:在35°C下,以10 mol%(R)-N_(3),N_(3)′-双(4-甲基苯乙基)-2,2′-二羟基-[1,1′-联萘]-3,3′-二甲酰基硫脲为催化剂,底物物质的量比为1∶1.5,于10 mL CH_(2)Cl_(2)溶剂中回流反应24 h后,目标产物吡唑啉酮获得了良好的产率(89%)及e.e.值(91%),并对底物进行了扩展,其范围较广,有较好的普适性。
-
-
王将;
张如松;
王明慧;
许良忠
-
-
摘要:
以虱螨脲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并合成了6个含氟苯基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并对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及HRMS结构表征,以及杀虫、杀螨活性测试,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对小菜蛾3龄幼虫,化合物I-3b、I-3c的生物活性最高,在10 mg/L的测试浓度下均达100%,在1 m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I-3b、I-3c的杀虫活性也能达75%以上。化合物I-3b对朱砂叶螨也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施药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其杀螨活性为66%。
-
-
郑广进;
曾振芳
-
-
摘要: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糠酰肼经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N-取代苯甲酰基-N'-(2-呋喃甲酰胺基)硫脲类化合物6a~6g,其中5个未见文献报道.通过1 H NMR、13 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采用油菜平皿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6a在100 mg·L-1下对反枝苋、鬼针草、稗草和龙爪茅的根抑制率均达90%以上.
-
-
郑广进;
曾振芳;
张海全
-
-
摘要:
[目的]寻求具有除草活性的酰基硫脲类先导化合物.[方法]以芳氧乙酸和异烟肼为原料,经卤化、取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6个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并进行除草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 mg/L质量浓度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4c~4f对龙爪茅根和鬼针草根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结论]化合物4c~4f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结构优化.
-
-
-
黄运瑞;
张廉奉;
陈欣;
王春丽;
侯雪
-
-
摘要: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id-liquid phase transfer catalysis,the double(N-p-chlorobenzoyl)N'-ethylene diaminethiourea (compound 1)was synthetised using 4-chlorobenzoyl chloride,ammonium thiocyanate and ethylene diamine. Its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lting point,1HNMR,elementary and IR spectra.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ound 1 and anions(F-、Cl-、Br-、CH3COO-、H2PO4-)were investigat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n dimethyl sulfoxid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1 : 1 stoichiometry complex was formed between compound 1 and F -,CH3COO- by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以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以对氯苯甲酰氯、硫氰酸铵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一种对称的双硫脲化合物双(N-对氯苯甲酰基)N'-乙二胺硫脲(化合物1).产品经熔点、1H NMR、元素分析及IR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该硫脲化合物与CH3COO-、F-、C1-、Br-、H2PO4-等阴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1只对CH3COO-、F-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实验表明化合物1与CH3COO-、F-通过氢键形成1 : 1的稳定配合物.
-
-
李英俊;
王思远;
靳煜;
高立信;
盛丽;
张楠;
杨凯栋;
赵月;
李佳
-
-
摘要:
采用超声波辐射与固-液相转移催化联用技术合成出了一系列新型含咔唑基团的酰基硫脲衍生物3,利用IR、1H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高等优点.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抑制活性筛选,实验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3对Cdc25B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对PTP1B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1-(4-硝基苯甲酰基)-3-(9-乙基-咔唑-3-基)硫脲(3n)对Cdc25B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0.49±0.12) μg/mL],1-(2-硝基苯甲酰基)-3-(9-乙基-咔唑-3-基)硫脲(3l)对PTP 1B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3.59±1.15) μg/mL].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3n对Cdc25B和PTP1B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的初步研究结果揭示了此类抑制剂的结构活性关系.这些活性目标化合物是潜在的Cdc25B和PTP1B抑制剂,在癌症和糖尿病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孙光文;
覃章兰
-
-
摘要:
为了寻找更好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从α-萘氧乙酸出发合成酰基异硫氰酸酯,然后与2-氨基-5-芳基-1,3,4-噁二唑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同时对6种病原菌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mg/L下,有6个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达50%以上;特别是Ⅱ.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率达91.3%.
-
-
刘娟娟;
卢言菊;
王婧;
毕良武;
赵振东
-
-
摘要:
To develop isopimaric acid derivatives with high bioactivity,fifteen acyl (amide) thiourea derivatives containing isopimaric acid skeleton were synthesized and confirmed by FT-IR,1H NMR,13C NMR and HRMS or elemental analysis.All th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nd anticancer activity.Most of the compounds showed sigi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sopiamric acid against the Candida Albicans.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0 μmol/L,many compounds exhibited pronounc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human melanoma cells (A375) and prostatic carcinoma (PC-3) cell lines,especially compounds N-isopimaric acyl-N'-(3-methylphenyl)sulfourea (3e) and N-isopimaric acylamino-N'-(4-fluorophenyl)sulfourea (6b) have the best anticancer activity,both with the inhibitory rate of over 90%.%为了开发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异海松酸类衍生物,将硫脲结构拼接到异海松酸骨架上,设计合成了15个未见报道的异海松酰(胺)基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FT-IR、1H NMR、13C NMR和HRMS或元素分析确证.对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抑菌和抗癌活性测试,大多数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且活性高于异海松酸.在浓度为100μmol/L时,部分化合物对人黑色素瘤(A375)和前列腺癌(PC-3)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尤其化合物N-异海松酰基-N'-(3-甲基苯基)硫脲(3c)和N-异海松酰胺基-N'-(4-氟苯基)硫脲(6b)对癌细胞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
-
-
孙娜波;
沈钟华;
翟志文;
韩亮;
翁建全;
谭成侠;
刘幸海
-
-
摘要:
以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乙酯、甲基肼等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吡唑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将高活性化合物N-(2,6-二乙基苯基)-1,3-二甲基-1H-吡唑-4-酰基硫脲(6k)与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对接.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6k能与琥珀酸脱氢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形成氢键和π(σ)-π相互作用.%A series of novel acyl thiourea derivatives containing pyrazole moiety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rom ethyl acetoacetate,triethyl orthoformate,methylhydrazine by multi-step reactions.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13C NMR and HRMS.The target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fungicidal activit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me of the title compounds displayed certain fung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Botryospuaeria berengeriana.The dock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ydrogen bond and π(σ)-π interaction formed between N-((2,6-diethylphenyl)carbamothioyl)-1,3-dimethyl-1H-pyrazole-4-carboxamide (6k) and succinodehydrogenase.
-
-
韩金涛;
王进敏;
董宏波;
徐志红;
王明安
- 《第九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为了发现低毒、高效的高活性化合物,本文模拟AdSS天然抑制剂的活性结构,以苯丙氨酸和乙酰苯胺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5-(4-氨基苯/苄基)-2,4-咪唑啉二酮,最后与取代酰基异硫氰酸酯进行加成反应,合成了2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他们的结构经过IR、1H NMR、元素分析的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100 μg/mL的浓度下,化合物5h和5n对油菜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6.8%和94.2%;在50 μg/mL的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表现出70—80%的抑制活性.
-
-
-
LAN Jian;
蓝健;
GONG Yunyun;
贡云芸;
SUN Zhaohui;
孙召慧;
LIU Xinghai;
刘幸海;
TAN Chengxia;
谭成侠
-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为寻找高效的农药先导化合物,采用亚结构拼接法,将苯氧乙酸类结构引入到酰基硫脲中,设计合成了8个新颖的硫脲类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关环形成8个含1,3,4-噻二唑的酰胺类化合物,采用1H NMR和MS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其合成机理,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g在500 mg/L时对粘虫的抑制率为80%.
-
-
谭成侠;
蓝健;
贡云芸;
孙召慧;
刘幸海
- 《第十四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为寻找高效的农药先导化合物,采用亚结构拼接法,将苯氧乙酸类结构引入到酰基硫脲中,设计合成了8个新颖的硫脲类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关环形成8个含1,3,4-噻二唑的酰胺类化合物,采用1H NMR和MS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探讨了其合成机理,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g在500mg/L时对粘虫的抑制率为80%。
-
-
王成菊;
李常平;
王孝云;
司宗兴;
张文吉;
蒋家珍
- 《第二届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采用浸种法测定了酰基硫脲类化合物CAU9901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U9901对水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0~150μg/mL可使水稻鲜重、株高和根长都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不同浓度处理与清水对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CAU9901对水稻生长促进作用与叶绿素含量无关.
-
-
张杜蓓;
任莹辉;
傅丁薇;
宋纪蓉;
徐抗震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运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对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乙氧酰基)硫脲与CuCl2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进行比热容测定,在所测温度范围284~344K内,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2.712+2.160×10-2T-2.792×10-5T2J·g-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计算出了此配合物以298.15K为基础在284~344K温区的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
-
张杜蓓;
任莹辉;
傅丁薇;
宋纪蓉;
徐抗震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运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对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乙氧酰基)硫脲与CuCl2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进行比热容测定,在所测温度范围284~344K内,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2.712+2.160×10-2T-2.792×10-5T2J·g-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计算出了此配合物以298.15K为基础在284~344K温区的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
-
张杜蓓;
任莹辉;
傅丁薇;
宋纪蓉;
徐抗震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运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对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乙氧酰基)硫脲与CuCl2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进行比热容测定,在所测温度范围284~344K内,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2.712+2.160×10-2T-2.792×10-5T2J·g-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计算出了此配合物以298.15K为基础在284~344K温区的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
-
张杜蓓;
任莹辉;
傅丁薇;
宋纪蓉;
徐抗震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运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对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乙氧酰基)硫脲与CuCl2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进行比热容测定,在所测温度范围284~344K内,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2.712+2.160×10-2T-2.792×10-5T2J·g-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计算出了此配合物以298.15K为基础在284~344K温区的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
-
张杜蓓;
任莹辉;
傅丁薇;
宋纪蓉;
徐抗震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运用Micro-DSCⅢ微热量仪对N-(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乙氧酰基)硫脲与CuCl2所形成的金属配合物进行比热容测定,在所测温度范围284~344K内,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为:Cp=-2.712+2.160×10-2T-2.792×10-5T2J·g-1·K-1。根据测定的比热容方程,计算出了此配合物以298.15K为基础在284~344K温区的热力学函数: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
-
-
-
-
-
-
-
-
- 华中师范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5.05
-
摘要:
本发明涉及N‑取代芳基(芳甲酰氨基)‑N'‑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在蓝藻生长抑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式ⅠN‑取代芳基‑N'‑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以及通式Ⅱ所述N‑取代芳甲酰氨基‑N'‑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对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的抑制。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酶体实验表明:此类化合物对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式I所示的结构为:
-
-
-
- 华中师范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7-08-15
-
摘要:
本发明涉及N‑取代芳基(芳甲酰氨基)‑N'‑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在蓝藻生长抑制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式ⅠN‑取代芳基‑N'‑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以及通式Ⅱ所述N‑取代芳甲酰氨基‑N'‑取代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对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的抑制。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酶体实验表明:此类化合物对蓝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式I所示的结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