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连阴雨

连阴雨

连阴雨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51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2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69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浙江气象、干旱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连阴雨的相关文献由1007位作者贡献,包括时凤云、陆魁东、黄晚华等。

连阴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2 占比:81.80%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6.24%

专利文献>

论文:69 占比:11.96%

总计:577篇

连阴雨—发文趋势图

连阴雨

-研究学者

  • 时凤云
  • 陆魁东
  • 黄晚华
  • 刘静
  • 娄小芬
  • 孔海江
  • 方建刚
  • 王正旺
  • 白爱娟
  • 魏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连伟
    • 摘要: “虽然播种期推迟将近1个月,但俺们家庭农场的200亩小麦目前长势良好,根系发达,分蘖达到了4到6个,不像其他地块的麦苗出现了‘土里捂’。”邯郸市成安县书平家庭农场李书平说,对于今年的冬小麦产量,他很有信心。2021~2022年度的冬小麦受秋季多轮持续性连阴雨影响,播期普遍推迟15~30天,部分产区播种时间推迟到11月上中旬,播种时又因土壤湿度大,加大了整地难度,整出的地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出苗后弱苗、黄苗等三类苗比例加大,出现一定比例的2叶1心、1叶1心以及“一根针”苗越冬。
    • 尚潇瑛; 曲艳; 辛琛; 刘俊
    • 摘要: 2021年9月16日到10月8日渭河中下游接连出现的3次连阴雨过程,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本文统计渭河历史(1960年~2021年)秋汛连阴雨过程,按连续降雨天数、雨区的形状和范围对2021年渭河秋汛连阴雨过程进行分类;此次连阴雨天气产生的气象成因主要是贝加尔湖高压脊偏强,西南地区低涡稳定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偏北,加上印缅槽活跃,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形成了极为罕见的秋雨。分析结果对渭河流域防洪决策可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
    • 姜楠; 袁淑杰; 刘芷含; 阮迪陈; 彭映杰; 王劲松
    • 摘要: 利用四川省水稻种植区2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日降水量等气象资料,按照水稻低温、连阴雨和低温连阴雨标准,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水稻分蘖-拔节期低温、连阴雨和低温连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轻度和中度低温灾害发生最多的年份分别为1985年、1983年,发生最少的年份分别为2015年、201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等级低温灾害发生站数的年际均值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灾害发生频率范围分别为23.3%~100.0%、1.7%~100.0%和0%~96.0%,高值区分布在川西南山地的雷波、越西、木里、盐源和昭觉,低值区分布在盆周边缘山区和盆中浅丘区的广元和资阳,呈现“山区多,盆地少”的空间分布特征。(2)连阴雨灾害发生最多的年份为1973年,最少的年份为2020年。在空间分布上,轻度、中度和重度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范围分别为8.3%~48.3%、1.7%~25.0%和0%~11.7%,高值区分布在盆南丘陵区和川西南山地的宜宾、昭觉和越西,发生频率由高值区向南北方向递减。(3)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最多的年份为2004年,21世纪00年代中期以来,低温连阴雨发生站数的年际均值逐渐减小,近10 a平均发生站数为3.9。在空间分布上,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高值区分布在川西南山地北部的雷波、越西和昭觉,发生频率范围为50.0%~65.0%,向南北方向递减。(4)除重度连阴雨灾害外,1991年以后各等级低温、连阴雨和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均略低于1990年以前;相较于低温灾害,连阴雨和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站数少,灾害范围小。
    • 杨会利; 杨俊梅
    • 摘要: 种甘薯都希望风调雨顺,管理到位,病虫害发生轻,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如果雨水偏多且过于猛烈,陆续出现连阴雨、暴雨甚至大暴雨天气,一些排水不畅、地势低洼的甘薯田出现暂时性或长期性的积水、淹水现象,对甘薯生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1土壤淹水对甘薯的不良影响淹水后,土壤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主要就是土壤中含氧量显著降低,严重影响甘薯根系呼吸活动及植株上部的正常生长。
    • 李鑫京; 李苏霞; 原廷泽; 李红珍
    • 摘要: 连阴雨是对稷山板枣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枣田开展田间试验,并对气象要素进行研究论证,对稷山县稷山板枣成熟期连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确定稷山板枣成熟期连阴雨成灾指标。稷山板枣成熟期连阴雨成灾指标的确立还可以为以后开展稷山板枣成熟期连阴雨灾害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 温丽叶; 靳莉君; 刘静; 王鹏
    • 摘要: 黄河源区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东南部雨水丰沛,是黄河流域的多雨中心之一。年内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占年降水量的57.1%,汛期(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雨季、旱季分明。黄河源区主要有连阴雨和强降雨两种典型降雨类型,连阴雨平均每年出现1.8次,持续时间长、强度小;区域强降雨持续时间短,平均只有1 d,主要集中在7—8月,突发性强。形成典型降雨的200 hPa环流形势表现为南亚高压异常强大,黄河源区处于南亚高压中心区域或北部边缘的强高空辐散区内。500 hPa高度场分析发现,连阴雨期间6—8月主要受新疆低压槽、高原槽、印缅低压和高原切变线等系统影响,由副高影响形成的连阴雨主要出现在9月;形成强降雨的500 hPa天气系统与连阴雨相似,但副高对强降雨的影响更为明显,7—9月都可由副高形成强降雨天气。物理量场上,典型降雨期间,黄河源区处于湿度、气流垂直速度和假相当位温场大值区内,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非常有利,强降雨发生时,气流上升速度、比湿、假相当位温等都较连阴雨期间更强,更有利于降水。
    • 张泽瑾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2.5°×2.5°)等,应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系统发展演变、物理量场等方面,对2019年5月5—8日宁夏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乌拉尔山高压脊和巴尔喀什湖低涡的稳定存在和“东高西低”形势的建立与维持为连阴雨过程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中低层持续的切变线活动有利于降水的持续,符合宁夏连阴雨的预报模型。低层能量锋区和不稳定层结的存在、下负上正的涡度平流垂直分布和整层持续的上升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热动力机制;地面洄流形势和偏东南大风速带对水汽有较好的输送作用。
    • 赵存鹏; 耿军义; 吴晋宁; 周建峰; 王密; 温晓涵
    • 摘要: 1发生情况棉铃疫病(烂铃)是棉花花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连阴雨严重年份烂铃率可高达80%以上,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从今年气候条件来看,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河北主产棉区棉花普遍长势较好。但近一段时间,降雨偏多,棉田湿度大,已经出现了烂铃现象。
    • 狄啸; 时冬头; 夏晓敏; 陆一磊; 孔维财
    • 摘要: 花期是油菜生长的关键时期,为定量评估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灾害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70—2019年高淳油菜产量和灾情数据,构建了油菜气候产量与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指数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1970—2019年高淳油菜产量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油菜花期低温天数呈下降趋势,≤10°C的低温天数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油菜花期低温天数与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花期最低气温及油菜花期低温天数的变化趋势,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有关,油菜花期平均气温的升高和低温天数的减少有助于提高油菜产量;近50 a中有1/5的年份未出现连阴雨,这些年份油菜生长较好;油菜花期连阴雨日数和低温连阴雨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指数与气候产量存在明显的反比关系。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对油菜品质等特征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 阮迪陈; 袁淑杰; 姜楠; 苏丽欣; 袁东升; 彭映杰
    • 摘要: 【目的】为研究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四川省水稻不同生育期低温连阴雨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地形地貌类型将水稻种植区划分为6个区域,即盆周边缘山地区、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南丘陵区、盆中浅丘区、盆西平丘区和川西南山地区,利用1961-2020年四川省2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低温连阴雨评估指标,分析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1)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分别为:0%~32.5%、0%~44.8%和0%~50.3%,大值区均在川西南山地区,虽然轻度和中度低温冷害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轻度低温冷害分布区域最广,中度低温冷害次之,重度低温冷害分布区域最小,只在川西南山地区;(2)轻度、中度和重度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分别为:0.4%~3.8%、0%~5.2%和0%~0.5%,轻度和中度连阴雨灾害大值区均分布在盆南丘陵区;(3)1961-2020年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为0%~9.1%,1991-2000年发生频率最高,为0%~9.1%,1961-1970年发生频率最低,为0%~3.3%;(4)1961-2020年低温冷害和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随时间均通过0.05显著性检验,为下降趋势;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结论】川西南山地区为低温连阴雨灾害发生频率高值区;四川省水稻孕穗—抽穗期低温连阴雨灾害近年来呈减少趋势,这与气候变暖大背景下,低温冷害和连阴雨灾害减少的结果一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