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淹水

淹水

淹水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5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0年作物栽培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等;淹水的相关文献由15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杜何为、黄敏、刘玉芳等。

淹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62.96%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97%

专利文献>

论文:185 占比:36.06%

总计:513篇

淹水—发文趋势图

淹水

-研究学者

  • 杜何为
  • 黄敏
  • 刘玉芳
  • 张祖新
  • 李迎春
  • 毛志泉
  • 王矿
  • 郭子武
  • 陈双林
  • 丁小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冬梅
    • 摘要: 玉米容易受到涝渍胁迫的影响,严重限制植株生长和降低产量。为研究拔节期淹水对玉米生理特征的影响,以不淹水为对照,设置3个淹水持续时间,研究玉米在淹水处理下光合、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淹水显著降低玉米叶绿素含量和气体交换参数,随淹水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淹水显著提高了保护酶活性,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低7.38%、9.77%和17.47%。因此,拔节期淹水影响玉米生长,淹水持续时间越长,对玉米的危害越大,应在发生淹水时及时排水,以保证玉米生长和产量。
    • 张丽; 李正丽; 蒙辉
    • 摘要: 以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_(2)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为科学合理使用CaCl_(2)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CaCl_(2)对番茄幼苗淹水胁迫的缓解程度存在差异,浓度过低或过高均无显著变化,10 mmol/L CaCl_(2)显著提高淹水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降低膜脂过氧化伤害,说明浓度为10 mmol/L的外源Ca^(2+)能够提高番茄幼苗淹水耐性。
    • 里程辉; 王杰; 王宏; 于年文; 宋哲; 张秀美; 李宏建; 韩丽红
    • 摘要: 以一年生盆栽岳华/辽砧2号/山荆子、岳华/GM256/山荆子、岳华/77-34/山荆子和岳华/山荆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持续淹水胁迫下,不同中间砧对岳华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非酶类抗氧化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淹水过程中,各砧穗组合叶片和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树体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和非酶类抗氧化物含量来抵抗氧化胁迫和增加渗透调节;各组合的保护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淹水后7~14 d出现差异,且淹水后7 d岳华/GM256/山荆子显著高于其他组合,辽砧2号组合最低。在淹水后7~14 d,GM256作为中间砧抗淹水能力最强,建议在降水量较多的辽宁丹东、大连等地优先考虑该组合。
    • 杨会利; 杨俊梅
    • 摘要: 种甘薯都希望风调雨顺,管理到位,病虫害发生轻,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如果雨水偏多且过于猛烈,陆续出现连阴雨、暴雨甚至大暴雨天气,一些排水不畅、地势低洼的甘薯田出现暂时性或长期性的积水、淹水现象,对甘薯生长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1土壤淹水对甘薯的不良影响淹水后,土壤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主要就是土壤中含氧量显著降低,严重影响甘薯根系呼吸活动及植株上部的正常生长。
    • 王成雨; 慕丽; 李森郁; 鲁溢超; 陈飞; 吕秋实; 乔明辉; 晏小凤; 李欢; 朱英华
    • 摘要: 为探明拔节期涝渍灾害对淮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形成机制的影响,以登海605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水分处理为对照(CK),在夏玉米拔节期设置淹水和渍水2个水分胁迫处理,于2018年和2020年在安徽农业大学皖北试验站进行了大田试验,分析了水分冗余胁迫对夏玉米生育进程、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抗倒特性、雌雄间隔期、叶粒比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淹水处理和渍水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拔节期-吐丝期的天数和雌雄间隔期,且淹水处理显著大于渍水处理。2)淹水处理在大喇叭口期至蜡熟期的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CK;渍水处理的单株叶面积显著低于CK,但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仅大喇叭口期显著低于CK。3)淹水与渍水处理在大喇叭口期至完熟期夏玉米的叶片、茎、穗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低于CK;整株干质量是影响产量的最关键生理指标,淹水处理整株干物质质量降幅为53.99%,渍水处理为23.65%。4)淹水处理的茎粗、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低于CK,倒伏率显著高于CK,增幅为78.53%。5)淹水与渍水处理的空秆率显著高于CK;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最关键产量构成因素,淹水与渍水处理的穗粒数和产量均显著低于CK,穗粒数降幅分别为44.48%和30.61%,产量降幅分别为57.26%和34.68%。与CK相比,渍水处理千粒质量和叶粒比显著增加,淹水处理则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涝渍灾害易发生地区夏玉米安全生产调控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常春英; 曹浩轩; 陶亮; 刘丽丽; 陈文洁; 吕贻忠
    • 摘要: 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修复后的场地和土壤因其污染物未彻底清除而备受关注,外界环境胁迫下重金属存在再活化的风险,但再活化的速率和形式尚不明确.我国华南地区高温多雨,水热交换频繁剧烈,固化/稳定化后修复场地的安全利用面临更大的潜在风险.以珠三角地区2个典型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淹水和干湿交替对土壤重金属铬(Cr)的释放、形态转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淹水和干湿交替可提高已固化/稳定化土壤中Cr的浸出浓度.场地A和B土壤Cr的浸出浓度较淹水前分别上升了1.32和8.72倍,干湿交替后场地A土壤Cr的浸出浓度略有下降,场地B土壤Cr的浸出浓度则增加了4.32倍.②淹水和干湿交替促使已固化/稳定化的Cr从酸可提取态向相对稳定的可氧化态等转化.场地A和B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r含量较淹水前的变化率分别为-60.17%和-14.34%,可氧化态Cr含量的变化率分别为2.71%和13.30%;干湿交替后土壤可提取态Cr含量的变化率分别为-28.78%和-2.13%,可氧化态Cr含量的变化率分别为5.48%和10.22%.③淹水通过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点位(E_(h))、pH和无定形氧化铁等影响Cr的稳定性,促使Mn^(4+)、Fe^(3+)的还原和Cr的重新释放;干湿交替较淹水处理对固化/稳定化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显示,水分胁迫可提高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Cr的浸出浓度、改变赋存形态,但其浸出浓度远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和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规定的浸出液浓度限值;鉴于外界环境胁迫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当前“一评定终身”的效果评估管理模式对未彻底清除污染物场地后期监管的无力性,持续关注和系统管控是实现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场地可持续安全利用的必要途径.
    • 吴拓铮; 詹娟; 周嘉文; 蒋玉根; 胡鹏杰; 骆永明; 黄化刚; 张锡洲
    • 摘要: 采集浙江杭州郊区富春江沿岸镉(Cd)污染水稻土,选择前期试验筛选的对土壤Cd钝化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稻米Cd的4种调理剂,开展室内培养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探讨不同调理剂种类(袁梦YM、祝天峰ZTF、天象一号TX1、永清YQ)、用量(推荐用量、3倍推荐用量)和调理剂与生石灰配施对污染水稻土Cd的稳定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和糙米Cd含量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结果发现,添加调理剂能使土壤pH显著升高,落干条件下土壤pH增幅较淹水条件下更为明显;施用推荐用量调理剂,土壤硝酸铵提取态Cd显著下降,调理剂推荐用量+生石灰处理较调理剂推荐用量处理下降更为显著;总体上,同一调理剂3倍推荐用量处理下硝酸铵提取态Cd降幅更大,表明硝酸铵提取态Cd受土壤pH影响显著,且YM、TX1调理剂对硝酸铵提取态Cd的降低效果较好。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石灰和商品调理剂均可实现水稻稳产或增产,并显著降低水稻糙米Cd含量,与调理剂施用后土壤Cd有效性降低相一致。含钙、能调节土壤pH并辅以有机质和养分的复合调理剂因兼具养分作用,对水稻稳产增产、糙米Cd含量降低更为有效。
    • 梁源芳; 李晓清; 吴启堂; 陈杨梅; 高婷; 林贤柯; 卫泽斌
    • 摘要: 为探讨不同Mn肥在淹水和落干条件下对水稻Cd累积的影响,分别于这两种水分管理条件下,对两个水稻品种施加MnCO_(3)、MnSO_(4)、MnCl_(2)、杨木屑吸附MnCl_(2)肥(PS-Mn)、米糠吸附MnCl_(2)肥(RB-Mn),进行温室盆栽试验。3种无机Mn肥施用量为250 mg∙kg^(-1)(以Mn计,下同),2种有机Mn肥施用量为25 mg∙kg^(-1)(对应的Mn施用量为PS-Mn:380 mg∙kg^(-1),RB-Mn:177 mg∙kg^(-1))。试验所用土壤中Cd含量为0.75 mg∙kg^(-1),pH 6.33。结果表明,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Cd含量明显低于落干条件(P<0.05)。落干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籽粒Cd含量均为MnSO_(4)、MnCO_(3)处理最低,RB-Mn处理最高。研究表明,持续淹水能显著降低水稻Cd含量,使之低于食品安全限值0.2 mg∙kg^(-1),但持续淹水可能使水稻减产;在落干条件下,施加MnSO_(4)、MnCO_(3)能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至0.2 mg∙kg^(-1)以下,但施加MnCl_(2)和2种有机Mn肥没有明显的降Cd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胡宏远; 耿康奇; 张晓煜; 王静; 李红英
    • 摘要: 试验以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采用田间模拟淹水处理的方法,设置淹水3、6、9、12、24、48 h共6个处理,以淹水0 h为CK,系统探究了淹水对采收期赤霞珠葡萄主干茎流规律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导致赤霞珠葡萄主干茎流速率和单株茎流量响应敏感性下降、峰值降低、变化趋势整体推后,且在夜间存在明显且有规律的反向茎流现象。随着淹水后时间的推移,赤霞珠葡萄浆果横纵径、百粒重显著增加,果形指数总体呈现缓慢下降的波动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淹水9 h,赤霞珠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花色苷、单宁及总酚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淹水48 h,赤霞珠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恢复了103.66%、总酸恢复了91.19%、总花色苷恢复了111.33%、单宁恢复了97.45%、总酚恢复了90.60%。由此可知,淹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赤霞珠葡萄主干茎流速率和单株茎流量,导致其启动时间推后、响应敏感性下降、峰值降低、变化趋势整体推后3 h。淹水9 h,赤霞珠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花色苷、单宁及总酚含量均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淹水48 h,浆果内含物含量总体恢复了9成以上,其中,单宁及总酚对淹水的响应更迅速,恢复更缓慢。建议葡萄园在淹水后9 h内或48 h后采收对浆果的品质影响相对较小。
    • 王丽; 郑怡晖; 冯木彩; 曹旖旎; 邸东柳; 陈光才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杞柳(Salix integra)‘一支笔’在淹水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生理适应性以及元素积累特征,为杞柳在污染湿地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d-Zn重度污染土壤盆栽培养并模拟淹水试验,比较研究淹水/非淹水90 d后杞柳的生长、光合生理和重金属积累的响应差异。【结果】(1)土壤淹水降低杞柳7.70%光合速率,但未对杞柳生长造成显著影响。(2)淹水增加了杞柳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如茎内Fe浓度增加了2.71倍、Mo浓度增加了2.62倍,插条内Fe、Mn和Mo的浓度分别增加了7.50、3.05、2.50倍,根内Fe、Mn和Mo的浓度分别增加了2.71、6.48、4.91倍,淹水条件下杞柳体内微量元素(除B外)相关性加强。(3)淹水抑制杞柳对Cd的积累和转运能力,地上部及根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降低74.39%、29.94%,而转运系数(TF)降低63.46%。淹水增加了根对Zn的吸收,BCF值提高27.06%,抑制了Zn的转运能力,TF值降低80.56%。【结论】杞柳‘一支笔’在Cd-Zn复合污染土壤中经较长时间淹水后,表现出良好的光合能力和生理适应性,表现出较强的重金属耐受性和重金属富集转运能力,说明其在淹水区域仍然具有较强的植物修复潜力,具有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湿地和水系消落区植物修复的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