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分条件

水分条件

水分条件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54043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山东气象、浙江气象、干旱气象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世界大会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等;水分条件的相关文献由67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昌毓、张健、张军涛等。

水分条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4043 占比:99.53%

总计:54296篇

水分条件—发文趋势图

水分条件

-研究学者

  • 陈昌毓
  • 张健
  • 张军涛
  • 张冬梅
  • 张家诚
  • 樊修武
  • 池宝亮
  • 董文渊
  • 郭志华
  • 黄学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农珺清; 刘广路; 徐瑞晶
    • 摘要: 棕榈藤是热带森林中兼具经济、生态价值的一类攀援植物,水分是棕榈藤分布和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系统总结水分对棕榈藤分布和生长的影响对棕榈藤培育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水分对棕榈藤分布和生长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棕榈藤幼苗阶段和萌蘖阶段应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水分和光照的交互作用对棕榈藤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藤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棕榈藤抗性生理和分子机制、影响棕榈藤生长的水分及其他生态因子耦合作用、棕榈藤高效育苗体系和不同区域棕榈藤地理分异规律等4个方面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解决棕榈藤高效培育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供参考。
    • 梁源芳; 李晓清; 吴启堂; 陈杨梅; 高婷; 林贤柯; 卫泽斌
    • 摘要: 为探讨不同Mn肥在淹水和落干条件下对水稻Cd累积的影响,分别于这两种水分管理条件下,对两个水稻品种施加MnCO_(3)、MnSO_(4)、MnCl_(2)、杨木屑吸附MnCl_(2)肥(PS-Mn)、米糠吸附MnCl_(2)肥(RB-Mn),进行温室盆栽试验。3种无机Mn肥施用量为250 mg∙kg^(-1)(以Mn计,下同),2种有机Mn肥施用量为25 mg∙kg^(-1)(对应的Mn施用量为PS-Mn:380 mg∙kg^(-1),RB-Mn:177 mg∙kg^(-1))。试验所用土壤中Cd含量为0.75 mg∙kg^(-1),pH 6.33。结果表明,持续淹水条件下水稻Cd含量明显低于落干条件(P<0.05)。落干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籽粒Cd含量均为MnSO_(4)、MnCO_(3)处理最低,RB-Mn处理最高。研究表明,持续淹水能显著降低水稻Cd含量,使之低于食品安全限值0.2 mg∙kg^(-1),但持续淹水可能使水稻减产;在落干条件下,施加MnSO_(4)、MnCO_(3)能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至0.2 mg∙kg^(-1)以下,但施加MnCl_(2)和2种有机Mn肥没有明显的降Cd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郭妍
    • 摘要: 1技术提出背景当前,兴平有0.56万hm^(2)果树,其中20年以上树龄的果园有将近0.47万hm^(2)。苹果主要是矮化中间砧果园,由于栽植密度较大,兴平地区水分条件好,树体较大,果园多有密闭情况,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的集约化程度低。
    • 王婧; 郑粉莉; 赵苗苗; 魏晗梅; 焦健宇; 王雪松
    • 摘要: 【目的】根系是作物氮素吸收的主要器官,研究CO_(2)浓度倍增和增温对根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养分管理策略。【方法】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盆栽试验。设置对照(大气CO_(2)浓度400μmol/mol+正常环境温度,CK)、CO_(2)浓度倍增(CO_(2)浓度800μmol/mol+正常环境温度,ECO_(2))、增温4°C(CO_(2)浓度400μmol/mol+增温4°C,ETem)和CO_(2)浓度倍增+增温4°C(CO_(2)浓度800μmol/mol+增温4°C,ECO_(2)+ETem)4种气候情景,每种气候情景设置充分供水(80%田间持水量)和轻度干旱(60%田间持水量)两个水分条件。调查了冬小麦根系生长(根生物量、根冠比、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和氮素吸收的情况,分析冬小麦氮素吸收与根系生长的关系。【结果】1)CO_(2)浓度倍增对冬小麦各生育期根系生长均无显著影响,而增温4°C和轻度干旱显著抑制了开花和灌浆期的根系生长。2)CO_(2)浓度倍增、增温、轻度干旱共同作用均显著抑制了冬小麦根系生长,其中增温和轻度干旱对根系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3)CO_(2)浓度倍增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灌浆期根氮含量,而对地上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增温4°C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生育期根氮含量和地上部氮含量;轻度干旱增加了根氮含量和地上部氮含量,且仅对地上部氮含量有显著影响;CO_(2)浓度倍增与增温交互作用仅对根氮含量增加有显著促进作用;增温与轻度干旱交互作用对根氮含量和地上部氮含量增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CO_(2)浓度倍增与轻度干旱交互作用,以及CO_(2)浓度倍增、增温和轻度干旱三者交互作用对根氮含量和地上部氮含量增加均无显著影响。4)根氮积累量及地上部氮积累量均与根系形态指标对CO_(2)浓度倍增、增温、轻度干旱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具有相同变化特征,且根氮积累量和地上部氮积累量与各生育期根系形态指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增温和轻度干旱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二者对根系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CO_(2)浓度倍增对冬小麦各生育期根部和地上部氮素吸收的影响总体不显著,而增温和轻度干旱对根部和地上部氮含量增加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根部和地上部氮积累量增加均有抑制作用,增温是影响氮素吸收的主导因子。
    • 高惠君; 刘金铜
    • 摘要: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典型生态脆弱带,对其科学合理的界定对基于资源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的最基本条件是水分条件,但是前人的界定均以降水作为水分条件,均没考虑灌溉对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在传统界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灌溉条件订正,以订正后的水分条件作为界定指标,并结合水分变率和干燥度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界定,并进一步结合行政边界进行农牧交错带县域的划分。结果显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总面积65.90万km^(2);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市、旗)共有123个,总面积66.08万km^(2),分布于北方的9个省(自治区),农牧交错带县数量以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居多,农牧交错带县总面积以内蒙最大。本研究的界定结果在位置上比农业部指定范围略向西北方向偏移,范围上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扩展,增加了黑龙江、吉林、青海3个省份,去掉了辽宁省;在县域总数上有所减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的农牧交错带县域(市、旗)总数有所增加,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农牧交错带县域(市)总数有所减少;部分位于内蒙河套灌区和宁夏河套灌区的县域被划入。由对农牧交错带水热条件的分析可知,农牧交错带大部分地区的年积温为2000~3500°C,空间上呈中间高,东北、西南低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的水分条件(降水和灌溉)为300~450 mm,空间上沿东南-西北方向递减;大部分地区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1%,空间上呈中间低,东北、西南高的趋势。本研究将灌溉指标纳入农牧交错带的界定指标系统,弥补了传统气候界定方法的缺陷,是对农牧交错带界定工作的科学补充和发展,得到的县域尺度的农牧交错带结合农牧交错带水热条件分布研究,可为农牧交错带区域农牧结构调整和精准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 高惠君; 刘金铜
    • 摘要: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典型生态脆弱带,对其科学合理的界定对基于资源利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的最基本条件是水分条件,但是前人的界定均以降水作为水分条件,均没考虑灌溉对农牧交错带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在传统界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灌溉条件订正,以订正后的水分条件作为界定指标,并结合水分变率和干燥度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界定,并进一步结合行政边界进行农牧交错带县域的划分.结果显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分布,总面积65.90万km2;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市、旗)共有123个,总面积66.08万km2,分布于北方的9个省(自治区),农牧交错带县数量以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和青海省居多,农牧交错带县总面积以内蒙最大.本研究的界定结果在位置上比农业部指定范围略向西北方向偏移,范围上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扩展,增加了黑龙江、吉林、青海3个省份,去掉了辽宁省;在县域总数上有所减少,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的农牧交错带县域(市、旗)总数有所增加,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农牧交错带县域(市)总数有所减少;部分位于内蒙河套灌区和宁夏河套灌区的县域被划入.由对农牧交错带水热条件的分析可知,农牧交错带大部分地区的年积温为2000~3500°C,空间上呈中间高,东北、西南低的趋势;大部分地区的水分条件(降水和灌溉)为300~450 mm,空间上沿东南—西北方向递减;大部分地区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1%,空间上呈中间低,东北、西南高的趋势.本研究将灌溉指标纳入农牧交错带的界定指标系统,弥补了传统气候界定方法的缺陷,是对农牧交错带界定工作的科学补充和发展,得到的县域尺度的农牧交错带结合农牧交错带水热条件分布研究,可为农牧交错带区域农牧结构调整和精准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 朱启林; 刘丽君; 张雪彬; 伍延正; 汤水荣; 曹明; 柯用春; 孟磊; 何秋香
    • 摘要: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对海南热带水稻土氮淋失的影响。物料添加设对照(CK)、添加生物炭(B)、生物炭+水稻秸秆(BCS)、水稻秸秆(CS)4个处理,培养水分设75%田间持水量(WHC,模拟旱作土壤)和淹水(模拟水田)2个水平。结果表明,生物炭和秸秆添加均可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75%WHC条件下,相比CK,BCS和C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NH_(4)^(+)—N的淋失量,分别增加16.30%和48.56%,B处理无显著差异;CS处理增加土壤NO_(3)^(-)—N淋失,BCS处理降低土壤NO_(3)^(-)—N淋失,B处理对硝、铵态氮淋失无显著影响;BCS和C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硝、铵态氮总量(S)淋失,B处理对S无显著影响。淹水条件下,相比CK,B处理降低土壤的NH_(4)^(+)—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6.30%和12.81%,而对NO_(3)^(-)—N淋失量无显著影响;CS处理土壤降低土壤NH_(4)^(+)—N、NO_(3)^(-)—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9.26%,33.96%和22.37%;BCS处理降低土壤NH_(4)^(+)—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4.52%和14.19%,但对NO_(3)^(-)—N淋失影响不显著。综上,海南热带地区稻菜轮作种植模式下,旱作条件秸秆还田增加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失,但生物炭对硝、铵态氮淋失无影响;水田时,生物炭添加可以降低土壤NH_(4)^(+)—N淋失,对NO_(3)^(-)—N无影响,秸秆还田后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失均降低。
    • 李谦维; 高俊琴; 梁金凤; 冯久格; 张晓雅; 盖凌云
    • 摘要: 生物炭能改良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氮素吸收,但其作用效果是否受水氮条件的影响尚不清楚.以湿地植物芦苇为研究对象,在3种氮添加水平(无添加,30 kg hm-2 a-1和60 kg hm-2a-1)和两种水分(淹水和非淹水)条件下分别进行生物炭添加和不添加处理,结果表明:(1)生物炭添加能促进芦苇根系生长,在非淹水条件下根系生物量增加了40.5%,在淹水条件下根系生物量增加了20.1%.(2)生物炭添加能促进非淹水条件下芦苇的氮素吸收,能提高淹水条件下芦苇的氮素生产力.(3)生物炭添加加剧了土壤氮素损失,且在非淹水高氮条件下作用最强,可能是由于生物炭促进了芦苇的氮素吸收.芦苇氮素吸收速率与土壤氮损失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添加生物炭时,需要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和氮素富集程度以及植物的氮素吸收偏好.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苗英豪; 刘卜宁; WANG Linbing; 武佳祺
    • 摘要: 影响公路的气候条件变化状况是制定公路工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文章收集了中国699个气象站点1959年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以年≥20°C相对积温(TRA20)、年冰冻指数(IF)、年非冰冻期降水量(PNF)和年冰冻期降水量(PF)4个指标,考察了影响公路的中国气候条件客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从各指标全国平均值随年份的变化来看,水分条件相对稳定,温度条件呈单调变化,40年间TRA20的20年滑动平均值增长了19.32%(1979—2019年),IF的20年滑动平均值下降了16.64%(1978—2018年);气候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大部分区域气候条件的变化幅度足以对公路工程产生显著影响,应当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
    • 赵玉山
    • 摘要: 本刊讯广东是我国柑桔重要产区之一,2020年广东柑桔种植面积19.5万hm^(2),总产量388.2万t,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5%和6.7%,柑桔产量占全省水果总产量22.1%。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1年广东柑桔种植面积预计为20.2万hm^(2),产量将达到393.0万t。2021年广东各柑桔主要产区较历史同期呈现积温充足,降水减少的状态。截至10月中旬,各产区有效积温较历史同期高5%~10%。除四会市产区积雨较历史同期增多31.7%,其他主要产区积雨较历史同期减少15%~40%。水源充足且及时通过灌溉设备补充水分条件下,柑桔生长得到保障,预计今年广东柑桔皮更薄,甜味足而酸度低,风味更浓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