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群特征

种群特征

种群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61832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兽类学报、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5年全国绿色公路发展论坛、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4年大会暨青年科学家论坛等;种群特征的相关文献由778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沙舟、董元火、高远等。

种群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1832 占比:99.67%

总计:62038篇

种群特征—发文趋势图

种群特征

-研究学者

  • 安沙舟
  • 董元火
  • 高远
  • 刘金平
  • 孙宗玖
  • 游明鸿
  • 董乙强
  • 赵萌莉
  • 邓贤兰
  • 于鹏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广宇; 刘霞
    • 摘要: 以“种群”概念为核心,引导学生沿着概念学习进阶的途径,通过资料分析、模型建构等方式,探索种群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达成对“种群”概念的深刻理解。
    • 李兵
    • 摘要: 深度学习指的是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自主思考知识,掌握核心内容,以此提高科学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知识内化及迁移能力.以"种群的特征"为例,分析学生如何在体验中实现深度学习.
    • 陈光丽; 余德会; 袁丛军; 谢涛; 吴运辉
    • 摘要: 为了解贵州不同流域分布的青钱柳群落植物区系特征。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种群结构和区系特征。研究表明:(1)贵州分布的青钱柳种群属于衰退型;(2)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0%的有青钱柳、水青冈和白栎,为分布区的优势种;(3)研究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51科467属1039种,其中以乌江流域分布种类最多(133科390属792种),最少是赤綦流域(CQ)有52科76属94种;(4)分布区科属地理区系类型多样,各流域分布的科都是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最多,属的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为辅,呈现从温带型向热带型过渡的植物类型特点;(5)南北盘江流域(NB)青钱柳群落原生植被人为干扰程度最为严重,受到外来物种的竞争较明显,而沅江流域(YJ)保留的原种比例最大,区系次生度最小,青钱柳群落具有一定的原生性。
    • 王彩玲; 景嘉慧; 许嘉巍; 靳英华; 张英洁; 陈雪莹
    • 摘要: 本研究通过植被调查,从密度、胸径、树高、树龄、世代和种群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长白山北坡与西坡岳桦(Betula ermanii Cham.)种群的坡向差异及随海拔变化的坡向差异,探讨植被坡向差异的干扰因素。结果显示,整体上北坡岳桦种群胸径、二代木比重显著大于西坡,一代木比重则相反,说明尽管西坡生境优于北坡,但西坡植被演替落后于北坡,同时受干扰的因素多于北坡。北坡与西坡岳桦种群特征随海拔变化的趋势存在统一性,岳桦种群密度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单峰”型变化;其中北坡岳桦胸径、树高、树龄、二代木比重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随机-聚集变化趋势,说明在较低和较高海拔岳桦只能占据部分生境,符合一般山地植被特征。西坡岳桦树龄、树高随海拔波动减小,种群呈聚集分布;同时不同海拔的岳桦种群特征坡向差异也不同,海拔1600~1700 m,西坡岳桦胸径、树高、树龄小于北坡,而种群密度大于北坡;海拔1800~2100 m,西坡岳桦胸径、树高、树龄大于北坡,而种群密度小于北坡。研究结果说明西坡的干扰随海拔呈随机性,具有风干扰的特征,推测除已知的火山喷发、火山灰侵蚀干扰以及生境条件差异外,风干扰也是产生岳桦种群坡向差异的重要因素。
    • 候伟峰; 其格其; 董乌云嘎; 温丽; 李凤娇; 赵力兴; 毕盛楠; 姜昕禹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处理对大针茅草原种群特征和产草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图牧吉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施有机肥、施化肥、放牧和对照(无管理措施)对草原种群特征及产草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比较对4个处理下的草原种群特征和产草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不同处理对草原种群特征和产草量的影响程度不一。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化肥和放牧处理均提高了羽茅的重要值,化肥处理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而大针茅和毛秆野古草的重要值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一定程度上,有机肥处理提高了草群高度,而化肥和放牧处理降低了草群高度。草群盖度变化数据显示,与对照相比,化肥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草群盖度,而有机肥和放牧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草群盖度。产草量变化情况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化肥处理均提高了产草量,化肥处理达到了极显著(P<0.01)水平,而放牧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鲜草产量。[结论]有机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羽茅的重要值、草群高度和产草量;化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羽茅的重要值、草群盖度和产草量。
    • 许凯; 马英; 陈三雄; 骆金初; 黄伟城; 郭微; 王龙远
    • 摘要: [目的]分析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种群结构特征和种群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对广东省德庆县香山森林公园黄牛木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利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度指标,对样地内的物种组成、年龄结构、空间结构、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7种,隶属38科62属,植被分层明显,各层级的植物种类表现为灌木层(21种)=乔木层(21种)>草本层(15种)>层间层(10种);黄牛木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纺锤型”,为稳定型种群,绝大部分个体尚未进入生理衰老期,且样地幼树数量少,表明样地中黄牛木的更新和生长压力较大;样地各层植物的丰富度指数以灌木层最大,为3.48,草本层和层间层的物种丰富度相对小;均匀度指数中灌木层植物最大,其次为草本层,分别为0.76、0.72,乔木层和层间层植物较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是以灌木层最大、草本层次之,分别为2.32和2.08;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发现,黄牛木种群为聚集分布,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群为均匀分布。[结论]该研究可为广东德庆县黄牛木的经营管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林广旋; 朱耀军; 郭嘉; 徐卫刚; 陈粤超; 何韬; 许方宏
    • 摘要: 雷州半岛曾有小花老鼠簕(Acanthus ebracteatus)分布的历史记录,但无详实资料可考。本研究采用野外勘察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雷州半岛小花老鼠簕资源状况及其生长区域沉积物特性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小花老鼠簕仅分布于九洲江入海的安铺河、营仔河河口滩涂的较小范围,呈块状,多为单优种植物群落,总面积9083 m^(2),平均密度14株/m^(2),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天然分布面积最大的种群;分布区沉积物的pH值为6.30,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別为31.97、1.59、0.78、14.5 g/kg,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別为49.77、25.64、435.13 mg/kg,雷州半岛小花老鼠簕分布于微酸性和养分较高的环境中。小花老鼠簕极易受人类活动干扰,亟需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
    • 王东; 薛盼盼; 李桾溢; 孙浩然; 张远东; 王丽; 缪宁
    • 摘要: 【目的】探索坡向对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var.faxoniana)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设置的阴坡3000 m^(2)(30 m×100 m)和半阴坡4200 m^(2)(30 m×140 m)样地内进行种群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阴坡和半阴坡岷江冷杉的形态大小(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用卡方检验,比较了阴坡和半阴坡岷江冷杉幼树和大树(胸径≥15 cm)在种群内的占比。基于林线交错带不同坡向样点的年轮树芯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阴坡和半阴坡岷江冷杉大树的径向生长速率差异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1)半阴坡样地内的岷江冷杉大树的胸径和树高均显著大于阴坡样地(P0.05);而半阴坡样地的岷江冷杉径向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阴坡样地(P<0.05),前者是后者的1.68倍。【结论】坡向对川西亚高山林线岷江冷杉的生长特征有明显的影响,半阴坡岷江冷杉大树的胸径、树高、幼树密度以及径向生长速率都高于阴坡。
    • 李建林; 杨海裕; 贠慧玲
    • 摘要: 为了解丝带凤蝶形态、习性及种群特征,通过野外调查、标记重捕和样方调查法,结合试验地人工饲养,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高桥林场调查研究了丝带凤蝶成虫、卵、幼虫、蛹的形态、生活习性及种群特征。调查结果:丝带凤蝶在小陇山林区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越冬蛹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两代夏季蛹期7 d左右;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共5龄,取食北马兜铃,历期约1个月;成虫雌雄异型,飞行缓慢,飞行距离最远300 m,寿命6 d左右;寄主植物北马兜铃平均密度为0.55株·m^(-2),有虫株率11.24%,虫口密度0.24头·株^(-1)。丝带凤蝶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种群有减少趋势。
    • 周世强; 张晋东; Vanessa HULL; 刘巅; 周腾龙; 黄金燕; 张和民
    • 摘要: 种群特征是植物最为直观、可测度的生物学指标,是植物适应外部干扰和环境波动的功能性反应,通过分析冷箭竹(Bashania faberi)无性系种群在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放牧家畜采食后的种群特征,以便了解大熊猫与放牧家畜对冷箭竹无性系种群变化的影响强度,以及冷箭竹无性系种群对不同动物采食的响应策略。为此,采用样方法测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大熊猫与放牧家畜利用后的冷箭竹无性系种群特征,并与对照样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都降低了冷箭竹层片的覆盖度,分别为对照的87.85%和52.95%,放牧家畜的影响强度是野生大熊猫的1.66倍。放牧家畜的采食阻碍了1年生竹的萌发更新和生长发育,与对照相比,1年生竹密度减少了97.07%、基径小了27.78%、株高低了87.93%,对其余年龄和种群的基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植株的高度生长(P<0.05)。野生大熊猫的利用主要影响1年生竹的数量增长,密度降低了28.13%,且有利于2年生竹、多年生竹和种群的数量维持,以及各年龄分株的基径与株高生长。因此家畜放牧样地的种群结构中径级分布与对照相似,呈正态分布模式,峰值处于3.1~6.0 mm,数量占比为82.21%;而其高度级的分布截然不同,峰值偏向于低阶植株,株高60 cm以下植株的数量占比达到41.21%。野生大熊猫利用样地的种群结构(径级和高度级)与对照样地具有相似的正态分布格局,基径2.1~6.0 mm和株高61~140 cm的数量占比最大,径级为79.44%、高度级为70.01%。可见放牧家畜对冷箭竹无性系种群的影响远大于野生大熊猫采食,过渡利用将造成冷箭竹资源的衰退,因此加强家畜放牧数量和放养区域的管控是保护野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有效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