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量形成

产量形成

产量形成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58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11870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种业导刊、中国棉花、作物研究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等;产量形成的相关文献由1551位作者贡献,包括屠乃美、易镇邪、张洪程等。

产量形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9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1870 占比:99.49%

总计:112449篇

产量形成—发文趋势图

产量形成

-研究学者

  • 屠乃美
  • 易镇邪
  • 张洪程
  • 戴其根
  • 林文雄
  • 潘晓华
  • 许轲
  • 陈平平
  • 霍中洋
  • 周文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陶士宝; 柯健; 孙杰; 尹传俊; 朱铁忠; 陈婷婷; 何海兵; 尤翠翠; 郭爽爽; 武立权
    • 摘要: 探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产量成因及高产品种群体共性特征。以120个中籼杂交稻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安徽舒城农科所开展品种评比试验,并根据每穗粒数排序将供试品种均分为大穗型(193~270)、中穗型(167~191)和小穗型(108~166)3类,比较不同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及构成、生育进程、日产量、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穗型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各穗型下水稻产量变幅均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进一步分别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3种类型。高日产量是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共性指标,其中大穗型与增加叶面积指数有关,而中、小穗型可能与促进光能转化效率有关。除日产量外,不同穗型品种高产形成极具差异。从产量构成来看,大穗型品种主要依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增产;中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而小穗型品种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这种穗型间的差异与分类方法和大穗型水稻灌浆障碍有关。从物质积累来看,与小穗型高产品种较高的收获指数不同,大、中穗型水稻要依靠生物量增加来提高产量。各穗型下不同产量水平的穗位枝梗分布与穗长均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大穗型高产品种主要表现为日产量高、生物量大、穗多粒重、叶面积指数高;中穗型高产品种表现为日产量高、穗数多、生物量大;而小穗型高产品种则为日产量高、收获指数大、穗粒兼顾、结实率高。总的来说,大穗型高产品种的共性指标为:日产量107.0 kg hm^(-2)d^(-1)、生物量20.2 t hm^(-2)、有效穗数229.8 m^(-2)、叶面积指数6.1;中穗型高产品种为:日产量95.3 kg hm^(-2)d^(-1)、有效穗数253.9 m^(-2)、生物量19.5 t hm^(-2);小穗型高产品种:日产量79.6 kg hm^(-2)d^(-1)、收获指数61.0%、有效穗数239.0 m^(-2)、结实率84.6%。此外,应该根据品种穗型大小针对性进行高产氮肥管理。
    • 饶翠婷; 罗凤君; 王亮; 郭仁松
    • 摘要: 为探讨干旱地区土壤深松条件下灌溉定额对棉花农艺指标和产量的影响,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深松40㎝的条件下设置灌溉定额为2400 m^(3)/hm^(2)、3000 m^(3)/hm^(2)、3600 m^(3)/hm^(2)、4200 m^(3)/hm^(2)(以W1、W2、W3、W4表示)4个处理于棉花全生育期内分10次滴水灌溉。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与棉花株高呈正相关,但W4与W3差异不显著;干物质积累量以W3最高,分别较W1、W2和W4处理增加27.08%、17.35%和3.57%,且W3蕾铃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最高,为60.9%;随着灌溉定额增加籽棉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灌溉定额高于3600 m^(3)/hm^(2)时,籽棉产量开始下降,主要是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显著下降,而衣分的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在阿克苏地区土壤深松条件下适宜的灌溉定额为3600 m^(3)/hm^(2)。
    • 李瑞雅; 孙敏; 任爱霞; 林文; 秦基伟; 李蕾; 卢鹏飞; 高志强
    • 摘要: 于2015—2017年在山西省闻喜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以耕作模式为主区,设休闲期深翻和免耕两种模式,以播种方式为副区,设探墒沟播、膜际条播和常规条播3种方式,研究旱地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显著提高旱地小麦播前0~300 cm土壤蓄水效益,达46.97%~240.44%;提高旱地小麦生育时期土壤耗水量,达6.48%~13.07%;提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达3.32%~7.22%、3.67%~6.53%、1.11%~3.61%、10.23%~13.16%。探墒沟播和膜际条播较常规条播显著提高了旱地小麦茎蘖成穗率,达5.99%~16.87%,显著提高穗长0.8~1.7 cm,提高可孕小穗数1~3个;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分别达5.28%~15.75%和1.51%~11.25%,此外,休闲期深翻后采用探墒沟播较膜际条播减少投入1200元·hm^(-2),主要是旋耕机械投入、地膜和回收地膜人工投入,增加经济效益622~754元·hm^(-2)。休闲期深翻后采用探墒沟播较常规条播减少投入300元·hm^(-2),主要为耕地机械投入,增加经济效益1430~1899元·hm^(-2)。总之,休闲期深翻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水,改善底墒,且结合探墒沟播更有利于提高0~300 cm土壤蓄水量,从而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实现增产增效。
    • 刘雪静; 鲍晓远; 候晓阳; 甄文超
    • 摘要: 海河平原冬小麦生产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亟需建立限水灌溉制度,实现丰产与水分高效的协调统一。于2018—2020年冬小麦生长季,选取旱地组(石麦22、衡观35和冀麦418)和水地组(石农086、冀麦585和石新828)2种类型小麦品种,设置适期播种和晚播2个播期以及春季2次灌水、不灌水和春3、4、5、6叶龄1次灌水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冬小麦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春季限水灌溉下,0—60 cm土层为主要供水层,其含水量(SWC60)变化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形成;春4叶龄为冬小麦春季1次灌水的最佳灌溉时期,灌水前干旱程度较轻,灌水后直至乳熟末期SWC60才低于60%,干旱胁迫也相对较轻;春季限水灌溉下,冬小麦产量显著降低,旱地组品种产量降幅低于水地组品种。不同春季叶龄1次灌水处理总体表现为春4叶龄灌水产量降幅最小,平均减产约10%。春季1次灌水晚播处理的产量水平与对应的适期播种处理无显著差异。春4叶龄灌水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其他春季1次灌水处理,其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更为均衡协调,最终在实现7502.9~8050.0 kg·hm^(-2)产量水平的同时,WUE达17.5~20.1 kg·hm^(-2)·mm^(-1),较春季2次灌水节水70.1 mm。上述研究结果为构建精量高效的小麦春季限水灌溉制度提供了依据。
    • 张军; 刘忠红; 周冬冬; 方书亮; 周年兵; 李必忠; 张永进
    • 摘要: 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2728和徐稻9号为材料,机插条件下,通过设置常规高产施肥(CK,施纯氮300 kg/hm2),同时设置较CK减氮20%的缓混肥料一次性基施(B-BBF)和有机硅高塔肥加尿素分次施肥(HTC-U)2种新型肥料处理,来研究新型肥料处理对机插优质粳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新型肥料处理对2个水稻品种均有一定的增产效应,B-BBF处理实际产量分别较CK增加2.35%、2.61%,HTC-U处理分别较CK增加1.36%、1.27%,增产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增加,进而增加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与CK相比,2种新型肥料处理的水稻群体茎蘖消长动态平稳,最终成穗率较高,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慢,最终干物质积累量较高.2个品种的氮素积累总量表现出B-BBF>HTC-U>CK的趋势;2个品种B-BBF处理的氮素利用率分别较CK高49.76%和50.51%,HTC-U处理分别较CK高40.82%、43.84%.新型肥料较CK可以改进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但使得稻米营养品质变劣.
    • 井水华; 范建芝; 冯维清; 王洪芹; 郑鹏; 段成鼎; 黄成星
    • 摘要: 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徐薯32为材料,在当地甘薯田氮肥常规施用量(纯氮90.0 kg/hm2)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用量,研究减氮条件下腐植酸尿素和普通尿素对甘薯生长、产量形成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尿素、普通尿素处理比常规施肥量减少15.38% ~24.61%条件下,甘薯鲜薯产量显著提高8.47% ~12.06%,商品薯产量显著提高5.08%~17.38%;等氮量条件下,腐植酸尿素处理的鲜薯、商品薯产量最高比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3.31%、11.70%,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9.99%~52.98%;在等氮量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腐植酸尿素不仅能保障甘薯高产稳产,还能提高其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达到节肥增效、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 吕伟生; 黄天宝; 肖富良; 郑伟; 肖小军; 李亚贞; 韩德鹏; 肖国滨
    • 摘要: 为明确红壤旱地直播油菜(Brassica napus L.)缓释肥(N-P_(2)O_(5)-K_(2)O=25-7-8)一次性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2017—2020年在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开展缓释肥施用方式对比试验(不施肥、一次性土表撒施和一次性侧位深施)和施用量试验(0、300、450、600、750和900 kg·hm^(-2)),研究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及不同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土表撒施,侧位深施显著促进了N、P、K的吸收,同步提高了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且对晚熟油菜影响更为显著。菜籽产量与缓释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适宜施肥量可保证较大的收获密度及较多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从而协同提高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维持较高的肥料利用率。晚熟和早熟油菜缓释肥侧位深施的适宜用量分别为720和605 kg·hm^(-2),产量潜力可分别达2 500和1 750 kg·hm^(-2)。因此,一次性侧位深施适量缓释肥可显著提高红壤旱地直播油菜生产力,建议结合机械化种植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 张迪; 吕思琪; 徐文越; 梁世鹏; 姜佰文
    • 摘要: 为了解不同控释肥料一次性侧深基施对寒地粳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养分吸收利用特征的影响,以绥粳18为供试粳稻品种,探讨46%普通掺混复合肥(CG)、48%日本氮控释掺混肥(T1)、52%国产氮控释掺混肥(T2)、52%树脂包膜控释肥(T3)、48%(8%尿素控释)掺混肥(T4)对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源库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施肥处理产量均与CG处理呈显著差异,T1处理产量较CG处理高14.34%,T3处理较CG增产11.26%.各处理分蘖成穗率较CG处理增加6.7%~17.9%.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期至孕穗期较其它生育期积累多.T1、T2、T3处理库容量与CG和T4处理呈显著差异.各处理百千克籽粒吸氮量较CG处理增加1.88%~13.75%,CG处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T1处理呈显著差异.T1、T3处理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显著高于CG处理,表明T1、T3控释特征在寒地粳稻免追侧深施肥下是可行的.产量与收获指数、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拔节期氮素积累量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T1、T3肥料养分释放特征满足粳稻养分吸收特征,是减氮高产的保证.
    • 冯悦晨; 于志勇; 周怀平; 解文艳; 杨振兴
    • 摘要: 为明确在氮肥调控和地膜覆盖措施下冬小麦的产量形成变化规律和氮肥利用效率情况以及为晋南旱地小麦减少氮肥施用量及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2019年在晋南旱地小麦种植区设置农户种植模式(T1)、测土配方施肥模式(T2)、测土配方+垄膜沟播模式(T3)、测土配方+全膜穴播模式(T4)和不施肥(CK)5个处理,具体分析了在氮肥调控与地膜覆盖条件下连续2年的冬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量积累和产量情况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T2在2年总施氮量减少23%的情况下,收获期冬小麦的群体总茎(穗)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且产量增加了2.4%,氮肥收获指数提高了6.0%,氮生理效率降低了3.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34.4%;(2)在T2基础上进行覆膜种植后,T3和T4较T2可使冬小麦群体结构分别增加5.1%~16.8%和14.3%~30.8%,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5.7%~21.8%和9.3%~31.4%,产量分别增加18.5%和33.6%,氮肥收获指数分别提高3.2%和3.6%,氮生理效率分别降低5.0%和9.7%,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提高79.7%和198.1%,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8.2%和33.0%.因此,在晋南旱地冬小麦种植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在保证冬小麦产量的同时减少氮肥施用量,该种植模式可在晋南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 朱元刚; 朱勇; 王运智; 刘慧; 吴儒刚; 肖岩岩; 王士岭; 戴忠民
    • 摘要: 小麦栽培技术的更新对于保证小麦高产稳产至关重要.立体匀播作为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具有高产、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该文探讨了小麦立体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特点及对小麦光合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以期为丰富小麦栽培理论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