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然牧草

天然牧草

天然牧草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4243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内蒙古气象、青海草业、内蒙古草业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等;天然牧草的相关文献由513位作者贡献,包括贾玉山、格根图、王伟等。

天然牧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3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4243 占比:99.66%

总计:64465篇

天然牧草—发文趋势图

天然牧草

-研究学者

  • 贾玉山
  • 格根图
  • 王伟
  • 颜亮东
  • 刘书杰
  • 周天荣
  • 柴沙驼
  • 李凤霞
  • 买买提·阿布来提
  • 肖燕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芬; 胡德奎
    • 摘要: 【目的】为兴海县及类似地区牧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9-2020年三江源地区兴海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天然牧草返青期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构建返青期预测模型。【结果】1999-2020年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返青期随年代延长呈不显著的推迟趋势;西北针茅牧草平均返青期为4月12日,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达33 d;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日期与3月中旬和4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1—4月各旬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与3月中旬平均气温关系模型为y=97.53-1.916T_(3中),模型预测牧草返青期与实际值误差6~8 d。【结论】三江源区兴海高寒草原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以3.2 d/10a的气候倾向率呈不显著推迟趋势,建立的返青日期预测模型可为及时、准确地开展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刘乌云; 萨如拉; 齐澈力木格; 杨景峰; 董武; DARDINSUREN Gurbazar; 牛化欣
    •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索麻叶荨麻与尖头叶藜混合干草替代天然牧草干草对蒙古公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重[(197±10) kg]相近的健康蒙古公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分别饲喂以天然牧草干草、混合干草A(麻叶荨麻干草与尖头叶藜干草以3∶10混合)和混合干草B(麻叶荨麻干草与尖头叶藜干草以1∶1混合)为粗料的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混合干草A组和混合干草B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天然牧草干草组(P0.05),且混合干草A组和混合干草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开始时,蒙古公牛各项体尺指标3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混合干草B组蒙古公牛的体斜长和髋骨宽显著高于天然牧草干草组和混合干草A组(P0.05)。3)混合干草A组和混合干草B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天然牧草干草组(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麻叶荨麻干草与尖头叶藜干草以3∶10或1∶1混合后替代TMR中的天然牧草干草可提高蒙古公牛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生长性能,改善其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 张瑾; 王建和; 余隽勇; 滕思翰
    • 摘要: 内蒙古草原广袤辽阔,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区草地面积81561.26万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1%。其中,天然牧草地71882.99万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8%,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分布在全区33个牧业旗和21个半牧业旗县。
    • 张雷; 群力; 包龙山; 田彦军; 春梅; 杨溢文; 李娜
    • 摘要: 内蒙古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面积为81561.26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71882.99万亩,占88.13%;人工牧草地190.74万亩,占0.23%;其他草地9487.53万亩,占11.63%。内蒙古草原绵延2000多公里,它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气候干旱以及人为不合理利用等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逆向演替、环境恶化、草原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系统结构失调和功能下降。20世纪60年代中期,内蒙古草原退化比例为18%,80年代达到39%,90年代高达73%,21世纪初退化比例已近90%。草原退化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所引起的沙尘暴、风蚀和水蚀等生态后果也严重威胁着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 韩国栋; 王明玖; 高翠萍
    • 摘要: 根据国家建设双一流学科的战略安排,2013年,草学学科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草学学科获得B;的好成绩。完成了第一部省级《内蒙古自治区志:草原志》第一轮和第二轮编纂工作,第一轮于2015年出版,第二轮正在出版中。设置草地资源与管理、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饲草加工与高效利用、草地鼠类生态与防治4个学科方向。在新的学科构架建设与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累计培育苜蓿、冰草等牧草新品种39个,在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生态修复中广泛使用;长期的放牧实验研究表明,草地载畜率是草地合理放牧利用的关键因素,保守性夏季家畜放牧和冷季舍饲是我国北方牧区乃至世界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经;阐明了增温和氮添加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累加负效应,气候变化下水分调控了草地温室气体排放、氮磷循环和凋落物分解,自然降水增加激发了气候变暖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正效应;宏观上探索了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和草地畜牧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和适应策略;攻克了天然牧草青贮调制难、干草贮存时间短、成型加工技术缺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创制出系列产品和标准化技术体系;创新性提出草原鼠害防控的“标准鼠单位”,并制定了不同放牧方式下草原害鼠防治的危害阈值及经济阈值,成功研发鼠类不育剂ND-1(农大-1号),为揭示草原鼠害形成机制及精准和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草原大型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起草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 辛慧慧
    • 摘要: 新疆野生沙芦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属于冰草属多年生丛生牧草,抗寒、抗旱、耐盐碱性强,营养丰富,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改良天然牧草和人工草地的适宜草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等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随处可见成片的沙芦草,而这些正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珍贵的抗旱耐寒野生牧草资源,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遗传价值的植物材料。
    • 张佳伟; 贾玉山; 格根图; 王志军; 包健; 李宇宇; 彭冬; 王宇; 孙鹏波; 岳晓明
    • 摘要: 为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研究不同丙酸浓度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确定天然牧草青贮丙酸最适添加量。试验以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的牧草为原料,共设四个处理组,丙酸添加量分别为0 mL·kg^(-1)(CK,对照组),2mL·kg^(-1)(T1),4mL·kg^(-1)(T2),6mL·kg^(-1)(T3),在厌氧发酵60天后测定其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丙酸浓度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含量(P<0.05)、提高了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各丙酸浓度处理组中乳酸菌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有氧稳定性均显著提高。说明添加丙酸可以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且提高有氧稳定性,在丙酸添加量为2mL·kg^(-1)时即可达到较好效果。
    • 刘丽英; 杨溢文; 包龙山; 塔拉; 田彦军; 春梅
    • 摘要: 草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在生态保护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草地总面积26453.01万公顷。内蒙古作为草原主要分布区,天然草地类型多样,饲草资源丰富,全区草地面积约5437.42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45.96%,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0.56%,拥有天然牧草地4792.20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88.13%,是我国畜牧业主要生产基地和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 王嘉智; 俄么足
    • 摘要: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北部,境内的热尔大坝草原是我国仅次于呼伦贝尔的第二大草原,是中国最平坦辽阔的湿地草原。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若尔盖县有天然牧草地680.91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4%。若尔盖县草地不仅是长江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生态地位突出,也是四川重要的草食畜牧业基地。近年来,受气候变暖、过度放牧等影响,若尔盖县草原鼠害严重。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在全县草原均有分布,危害区植被稀疏低矮、杂类草多,草原生产力下降,严重危害区草原退化、沙化,局部形成连片的鼠荒地,使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防治草原鼠害是当前和今后摆在林草和畜牧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
    • 王伟; 周天荣; 肖燕子; 张培青; 唐佳新; 孙林; 常春
    • 摘要: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分别于2017年7月20日、8月1日、8月10日、8月20日和8月30日收获,分析不同收获时间对草产量、营养物质和风味的综合影响,以确定当地合理收获时间。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收获时间,8月30日收获草产量最高,为625.52 kg/hm^(2);粗蛋白含量较高,为10.21%DM;挥发性物质成分中醛类含量适中,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巴林左旗天然草地在8月30日左右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以及品质和风味适宜的牧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