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缩节胺

缩节胺

缩节胺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4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2457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石河子科技、棉花科学、中国棉花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2017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等;缩节胺的相关文献由1036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晓莉、王俊刚、李召虎等。

缩节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6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2457 占比:99.54%

总计:92884篇

缩节胺—发文趋势图

缩节胺

-研究学者

  • 田晓莉
  • 王俊刚
  • 李召虎
  • 杜明伟
  • 张巨松
  • 曹续
  • 杜平
  • 段留生
  • 黄晓莉
  • 何海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特; 王蜜蜂; 赵强
    • 摘要: 为探明缩节胺与氮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互作效应,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50(N1)、300(N2)、450 kg hm–2(N3)3个施氮(纯N)水平,525(D1)、1050(D2)、2100 g hm–2(D3)3个缩节胺水平,交互共9个处理.研究滴施不同剂量氮肥与缩节胺对棉花农艺性状、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与氮肥互作效应对棉花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在低氮状态下缩节胺对棉花生长的延缓作用减弱甚至消失.N1处理下,D3处理相比D1处理棉株的株高、果枝始节高、第4果枝长、第7果枝长分别增加12.07、1.54、1.28和1.20 cm.在正常或高氮状态下缩节胺对棉花生长产生一定的延缓作用,其控制效果并不随缩节胺剂量增加而增强,N3处理下,D3处理相比D1处理棉株的株高、第1果枝长、第2果节间平均长度分别降低1.05、1.68和1.52 cm.棉株的株高、茎粗与果枝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3处理相比N1处理分别增加3.30 cm、0.75 mm与0.29台;其果枝长与果节间长在不同施氮量间无明显差异.D2处理相比D1与D3处理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向生殖器官的转运,促进伏前桃与伏桃的生长,但滴施缩节胺不同剂量对棉花的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方面无明显影响.N1处理下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处理13.14%~44.50%;生殖器官占比较N3处理增长2.05%~6.30%.D3处理与N1处理下棉花纤维品质较好,籽棉产量、单株铃数与单铃重最高、增产效果较好.因此,北疆棉区推荐随水滴施用量为1050~2100 g hm–2缩节胺与150 kg hm–2氮肥.
    • 莫善平; 陈荣发; 范业赓; 丘立杭; 周慧文; 周忠凤; 闫海锋; 邓宇驰; 罗霆; 吴建明
    • 摘要: 旨在挖掘影响甘蔗节间伸长的生理因子,揭示影响甘蔗节间伸长过程发生的生理机制。以桂糖42号为研究材料,在伸长初期叶面喷施200 mg/L的赤霉素(GA3)和缩节胺(DPC),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于第3、6、12和24天采取甘蔗的+1叶,测定信号传导相关酶、糖苷酶和细胞壁松弛因子相关酶活性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GA3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株高,提高了NAD激酶(NADK)、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α-甘露糖苷酶(α-Manase)、β-甘露糖苷酶(β-Manase)、木葡聚糖内糖基水解酶(XTH)和纤维素酶(CL)酶活性,且随着甘蔗节间伸长生长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而DPC处理抑制了甘蔗的伸长,株高明显低于对照;DPC处理提高了钙调素(CAM)、α-葡萄糖苷酶(α-GC)、β-葡萄糖苷酶(β-GC)、过氧化氢酶(CAT)和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XET)活性。而3个处理的POD酶活性在处理前期逐渐升高,到处理后12天逐渐下降,到处理后24天又达到高峰;GA3处理明显提高了P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DPC处理。甘蔗节间伸长过程与甘蔗体内相关酶活性密切相关,GA3通过提高NAD激酶(NADK)和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促进GA20-氧化酶(GA20ox)和GA3-羟基化酶(GA3ox)活性GA的合成,通过提高α-甘露糖苷酶(α-Manase)、β-甘露糖苷酶(β-Manase)、纤维素酶(CL)和酶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活性促进节间细胞壁的松弛,从而促进甘蔗节间伸长;而DPC则对节间调控伸长起负调控作用。
    • 摘要: 2021年11月25日,欧盟发布条例(EU)2021/2068,继续延长乙丁氟灵等9种活性物质的批准期限,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据条例,醚菌胺(dimoxystrobin)、精2甲4氯丙酸(mecoprop-P)、代森联(metiram)、杀线威(oxamyl)和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的批准期限延长至2023年1月31日。乙丁氟灵(benfluralin)、氟啶胺(fluazinam)、氟酰胺(flutolanil)和缩节胺(mepiquat)的批准期限延长至2023年2月28日。
    • 张丽娟; 陈俊英; 秦宇坤; 刘慧君; 柯兴盛
    • 摘要: 以中早熟棉(赣杂棉0906)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于2017—2018年在江西省九江市研究了种植密度(5.25万、6.75万和8.25万株/公顷)和缩节胺(DPC)调控(0、210和420 g/hm^(2))对油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DPC会使棉株的纵向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降低株高,但不会影响果枝数,同时有降低衣分而使籽指增加的趋势。在丰水年份,适量使用DPC可使高密度群体拥有较多的群体成铃数,而在枯水年份,使用或过量使用DPC会显著降低群体的成铃数而影响产量。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中早熟棉的种植密度为6.75万~8.25万株/公顷,缩节胺用量在0~210 g/hm^(2)可获得较高产量。
    • 摘要: 据《中国果树》2022年第4期《调环酸钙和缩节胺对赣南纽荷尔脐橙幼树晚秋梢生长的影响》(作者柳嘉程等)报道,为探究调环酸钙和缩节胺对赣南脐橙晚秋梢的抑制效果,以2年生纽荷尔脐橙幼树为材料,在第1批秋梢老熟、晚秋梢尚未萌发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调环酸钙(75、100、125、150 mg/L)和缩节胺(50、75、100、125 mg/L),另喷施多效唑(750 mg/L)进行控梢效果对比,在晚秋梢老熟后调查了晚秋梢的数量、长度、节间长度、粗度、叶片数、叶片SPAD值,并统计了晚秋梢长度分布。
    • 刘帅; 吴洁; 孙巨龙; 胡启星; 白志刚; 崔爱花
    • 摘要: 为简化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种植方式,促进植棉高效化,研究缩节胺(DPC)与整枝打顶互作对棉花冠层光能分布、产量、品质等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免整枝打顶和整枝打顶2个处理,副区设DPC用量为0、90、180、270 g/hm^(2)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免整枝打顶和整枝打顶条件下DPC用量为90、180 g/hm^(2)时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PARI)较高;免整枝打顶处理籽棉产量在相同DPC用量下较整枝打顶高;不同处理对棉花纤维整齐度有一定影响,但对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长江流域直播棉田在免整枝打顶条件下,DPC用量为270 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简化田间管理,达到高效植棉提供理论依据。
    • 何庆雨; 张巨松; 代建敏; 窦巧巧; 谢玲
    • 摘要: 【目的】研究干旱复水背景下的化学调控棉花增产稳产可行性,为农业植棉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模拟田间干旱背景条件,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人工打顶与化学封顶2种打顶方式,副区设置干旱复水后3、6、9 d喷施低量缩节胺和无缩节胺喷施对照处理,分析延迟化控条件下,棉花的株型结构及产量变化。【结果】棉花的株高、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倒四叶叶面积、株宽横截面面积及籽棉产量均与喷施缩节胺延迟天数呈负相关,延迟6 d缩节胺处理棉花相较于延迟9 d处理和对照处理增产显著,株型更为紧凑,在棉花茎粗、果枝夹角等指标上优于延迟3 d处理,可有效防止棉花早衰。相较于人工打顶,化学封顶提高了棉花主茎叶片数、倒四叶叶面积、伏桃个数和籽棉产量,在棉花株高及其他农艺指标上与人工打顶差异不显著。【结论】棉花蕾期受干旱胁迫后,适当延迟6 d喷施低量缩节胺,采用化学封顶,能够激发受干旱胁迫后棉花的补偿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棉花增产稳产的潜力,棉花产量最高。
    • 刘文林; 成晓华; 杜国强; 王莉; 师校欣
    • 摘要: 为有效延长葡萄试管苗种质离体保存的继代间隔时间,降低接种频率,本试验以‘巨峰’‘赤霞珠’‘四倍体玫瑰香’‘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培养基中附加缩节胺或烯效唑及培养基表面覆盖无菌水对葡萄试管苗延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附加250 mg/L缩节胺可用于‘赤霞珠’试管苗延缓生长保存,接种后180 d存活率由对照的零存活提高到100%,去掉缩节胺后试管苗当代即恢复生长。培养基中附加0.5~1.0 mg/L的烯效唑对延长‘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葡萄试管苗继代间隔时间有良好作用;培养基表面覆盖20~40 mL无菌水能有效减少培养基水分蒸发,延长继代间隔时间,且对‘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试管苗生长状态无显著影响;培养基附加1.0 mg/L烯效唑及表面覆盖40 mL无菌水的组合处理有效延长了‘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试管苗保存时间,180 d时,3个品种试管苗存活率分别由只加烯效唑单一处理的55%、50%和70%提高到组合处理的100%。附加烯效唑处理的试管苗除‘巨峰’试管苗在第1代恢复正常生长外,其它品种在常规培养第2代恢复正常生长。
    • 彭增莹; 申莹莹; 段松江; 吴一帆; 李宗润; 郭仁松; 张巨松
    • 摘要: 为研究缩节胺对不同施氮量棉田的调控作用,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20(N)和480 kg·hm^(-2)(N)2个纯氮水平和67.0(H1)、150.0(H2)、260.5(H3)、371.0 g·hm^(-2)(H4)4个缩节胺剂量水平,研究不同处理下机采棉的株高日增量、株型、叶面积、比叶重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冠层株型指标无显著差异,叶面积指数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多而增大;上部主茎节间长度、中上部果枝长度随缩节胺剂量增多而降低。N320水平下棉花叶片SPAD值和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C)较高;且在H3处理下,主茎叶片比叶重、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最大,施氮量和缩节胺用量对籽棉产量存在互作效应。综上,施氮量增多使棉花徒长,中期通风透光差;缩节胺剂量增多对棉花株型有明显抑制效果,但会降低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因此,施氮量和缩节胺用量分别为320.0 kg·hm^(-2)和260.5 g·hm^(-2)时有利于塑造良好株型,既可以保持棉花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又可使田间中期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增加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进而提高产量。
    • 刘松年; 王朋成; 夏新发; 陶珍; 田红梅; 张建
    • 摘要: 为探讨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对夏季辣椒育苗的影响,该研究于辣椒幼苗不同发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测定辣椒株高、茎粗、干重,并计算壮苗指数。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缩节胺、胺鲜脂、烯效唑喷施辣椒幼苗,对幼苗生长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缩节胺浓度为300mg/L、胺鲜脂浓度为40~60mg/L、烯效唑浓度为0.9mg/L时,利于辣椒壮苗。将3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复配后,其壮苗效果优于单施,其中缩节胺300mg/L+胺鲜脂40mg/L+烯效唑0.9mg/L可用于夏季辣椒育苗调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