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成苗率

成苗率

成苗率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608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8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23192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耕作与栽培、种子、种子科技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十次全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第十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等;成苗率的相关文献由1632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等。

成苗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8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3192 占比:99.57%

总计:123724篇

成苗率—发文趋势图

成苗率

-研究学者

  • 宋润刚
  • 路文鹏
  • 沈育杰
  • 李晓红
  • 冯林剑
  • 张丽霞
  • 张庆田
  • 方福钟
  • 李昌禹
  • 江凤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娜; 薛婉钰; 陈盼盼; 张婷婷; 李娟; 陈书霞
    • 摘要: 【目的】筛选适宜于黄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培养条件,为完善黄瓜胚状体再生途径及建立黄瓜优良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奠定基础。【方法】以8份不同基因型黄瓜种质Q24、Q16、9930、No.26、Gy14、No.14、S63和16F7-2-8为材料,研究基因型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胚状体诱导率及成苗率为考察指标,以Gy14和9930为材料,探讨苗态(子叶未展开,子叶即将展开,子叶展开)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以Gy14为材料,从子叶切割方式(不保留下胚轴及保留约1,2 mm下胚轴)、无菌苗培养阶段光照与否、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2,4-D的质量浓度(0.75,1.00,1.50,2.00 mg/L)以及胚性愈伤的诱导时长(20,30和60 d)等方面,对黄瓜胚状体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基因型选择结果显示,Gy14和9930比其他基因型黄瓜种质更易诱导出较明显的胚状体。与子叶即将展开和子叶已展开2种苗态相比,子叶未展开时,Gy14和9930的胚状体诱导率较高,分别可达39.3%和38.7%。子叶节保留约1 mm下胚轴处理的胚状体诱导率最高,可达85.2%。无菌苗培养阶段每天进行16 h光照和全天暗处理2种方式,对于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不显著。适宜胚状体诱导的2,4-D质量浓度为1.00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31.6%。与诱导20和60 d相比,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30 d的愈伤组织胚状体诱导率和成苗率较高,分别为39.6%和65.6%。【结论】黄瓜Gy14的无菌苗处于子叶未展开、仍呈抱合状态时,对其采取保留约1 mm下胚轴的切割方式,置于含1.00 mg/L 2,4-D的培养基上培养30 d后,可较为高效地产生胚状体,并获得完整的植株。
    • 唐玉英; 施颖红; 费燕萍
    • 摘要: 作者以结球甘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常规基质中添加不同肥料对结球甘蓝出苗率及秧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基质(泥炭和珍珠岩按体积比4∶1配制)中添加蚯蚓有机肥100 g/L,可提高结球甘蓝的出苗率,用其培育的结球甘蓝幼苗生长迅速、健壮,总体质量较高。建议在育苗生产中推广应用该基质配方。
    • 齐飞
    • 摘要: 水稻两段育秧是利用薄膜覆盖、温室、温床、露地等培育秧苗,然后在大田中育成大秧,长至20~30 cm高时再移栽到大田中,把育秧的任务分成两段的一种育秧方式。它的优点有:一是可以提前育苗,有利于培育壮秧苗;二是集中催芽,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成苗率;三是秧龄弹性大,可缓解季节矛盾;四是秧苗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籽粒增加,可提高产量。水稻两段育秧主要有地池小拱棚两段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和地膜育秧三种育秧方式。
    • 王亚梁; 李慧; 兰天明; 朱德峰; 陈惠哲; 武辉
    • 摘要: 【目的】为明确水稻机插育秧覆盖土厚度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甬优1540和天优华占为材料,利用9寸标准机插秧盘进行试验,利用基质和稻田土进行播种,设置3个育秧土覆盖厚度处理(T_(1),底土2L+覆盖土2L;T_(2),底土3L+覆盖土1L;T_(3),底土3.6 L+覆盖土0.4 L),考察秧苗成苗率,苗高和叶龄、以及干质量和秧苗充实度的变化。【结果】(1)秧盘覆盖土过厚不利于秧苗成苗,T_(2)处理秧苗成苗率最高,采用基质育秧的种子成苗率要好于采用稻田土育秧。(2)叶龄变化和育秧土覆盖厚度密切相关,叶龄表现由高到低依次为T_(1)、T_(2)和T_(3),同时基质育秧的叶龄大于稻田土育秧。T_(1)和T_(2)处理苗高差异不明显,但均高于T_(3)处理,2个品种间以及基质类型间趋势一致。(3)T_(2)处理秧苗均匀度平均比T_(1)和T_(3)处理高33.8%和41.0%,T_(2)处理弱苗比例最低,分别比T_(1)和T_(3)处理平均降低51.7%和74.3%,2个品种趋势一致,其中基质育秧秧苗均匀度高于稻田土育秧。(4)基质育秧秧苗干质量高于稻田土育秧,其中T_(1)和T_(2)处理干质量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T_(3)处理。T_(2)处理秧苗充实度最高,两个品种在两种育秧土间的表现趋势一致。【结论】在水稻机插育秧时,秧盘覆盖土要有适当的厚度,9寸盘播种底土3L,覆盖土1L有最佳的效果。
    • 熊志坚; 杨开正; 刘赫荣
    • 摘要: 地膜覆盖砧木后进行柑橘苗嫁接,保温、保湿、透光,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柑橘苗嫁接后快速生长,有效提高柑橘嫁接成苗率23%,提升苗木质量,出圃率提高了36%。同时,还可以减少柑橘苗炭疽病、潜叶蛾及蚜虫的发生和为害。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柑橘嫁接苗地膜覆盖繁育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 王刚; 周娜娜; 伍思儒; 夏儒俊
    • 摘要: 在大棚内盆栽扦插“波姬红”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苗,覆盖遮阳网,研究无花果1年生插条的直径大小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花果插条直径的增大,成苗率以及插条的新梢长度、叶面积指数和根质量密度都呈直线上升趋势,各指标在插条直径为20 mm时最大,分别为87.5%、27.6 cm、0.192和3.225 g·dm^(-3)。无花果枝条作插条繁殖时,插条的直径对无花果的扦插繁殖影响较大,推荐采用直径为20 mm的插条进行扦插,成活率高,也有利于扦插苗的生长。
    • 徐晓强; 舒月文; 俞春英; 江建铭
    • 摘要: 本研究采用浙产道地多花黄精种子为材料,开展了6-苄氨基嘌呤(6-BA)与不同低温沉积处理方法对种子萌发与成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种子经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及6-BA(200μg·mL^(-1))溶液4 h处理后,不同的低温沉积处理方法对多花黄精种子开口及根、芽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经室外自然变温沉积处理的种子开口率和成苗率分别为91.7%和85.7%。同时观察到,室外自然变温沉积处理后的开口种子经6-BA(100μg·mL^(-1))溶液浸种20 min,成苗率提高至92.3%,且出苗快速整齐,幼苗叶大色绿,生长健壮,完全能满足多花黄精种子繁育产业化的需求,有效支撑多花黄精产业高效发展。
    • 摘要: 冬至节气过后,将迎来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段。当前正值大棚番茄定植,瓜类蔬菜播种育苗的关键期,对当前蔬菜生产要强化管理。一要科学播种育壮苗播种时,应避开阴冷天气,抢晴天在大棚内采用电热丝等加温设施和控温仪,增加苗床地温、催芽等措施,提高出苗率;播种后要及时搭建小拱棚,加盖无纺布保温增温,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即将定植的大棚早熟栽培番茄、茄子等秧苗,选温度较高晴天及时移栽,浇好定根水,灌根防病,搭内棚保温促成活发根。
    • 尹秀; 张二豪; 李芳; 杨雪; 蔡皓; 禄亚洲
    • 摘要: 探索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运用于大花黄牡丹的繁育,以期提高其成苗率并缩短育苗周期.将分离出的种胚直接接种到添加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研究其萌发率和成苗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胚培养的最优激素配比为:MS+0.5 mg/L 6?BA+0.5 mg/L IAA+0.2 mg/L GA3,萌发率和成苗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25%和70%.将种胚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上培养,3~5 d种胚开始萌动,7 d种胚萌发,15 d子叶抽出,长1~4 cm,30 d胚根抽出,然后将大花黄牡丹的无菌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1/2 MS+1 mg/L IBA+0.2 mg/L NAA)培养生根,待无菌苗苗龄达到2~3个月,幼苗高约5 cm时可先炼苗一周,然后移栽,2~3个月成苗,与周期为两年的传统播种育苗相比,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
    • 敖礼林(文/图); 鄢用亮(文/图); 陈彬(文/图); 刘贤友(文/图)
    • 摘要: 红叶石楠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枝梢生长快、再生力强、耐修剪,春、夏、秋季嫩枝叶生长时为红色,色彩靓丽,可与其他绿化植物搭配种植,美化环境,愉悦人们的心情。红叶石楠适应性强,广泛栽植于全国多地,是一种苗木需求量很大的绿化树种。红叶石楠扦插育苗,节本省工、易操作、成苗率高、经济效益好,能较快培育出大量优质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