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机插

机插

机插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工程、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28195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福建农机、农机科技推广、浙江农村机电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等;机插的相关文献由335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德峰、陈惠哲、任万军等。

机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1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28195 占比:99.96%

总计:2529179篇

机插—发文趋势图

机插

-研究学者

  • 朱德峰
  • 陈惠哲
  • 任万军
  • 丁艳锋
  • 李刚华
  • 张玉屏
  • 向镜
  • 徐一成
  • 王亚梁
  • 张洪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亚梁; 朱德峰; 张玉屏; 陈若霞; 向镜; 陈惠哲; 谌江华; 汪峰
    • 摘要: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PS-16的缓苗返青期最短,生育期因秧龄延长而推迟的天数最少。(4)精准条播有效促进分蘖,其中PS-16效果最好,PS-16机插10 d分蘖数平均比PS-18和BS高16.4%和20.8%。机插秧龄延长降低群体分蘖高峰苗数,各秧龄下高峰苗数PS-16>PS-18>BS。成穗率在不同播种方式处理间差异不大。(5)秧龄延长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PS-16下降幅度最小。(6)不同机插秧龄下,精准条播通过增加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有效降低了机插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各机插秧龄下产量PS-16>PS-18>BS。试验说明,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增强了秧苗素质,提高了机插质量,缩短了长秧龄下的返青时间,促进了分蘖早发,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有效减少了连作杂交晚稻因机插秧龄延长而引起的产量损失,其中精准16条条播效果好于18条条播。
    • 王亚梁; 朱德峰; 张玉屏; 陈若霞; 向镜; 陈惠哲; 谌江华; 汪峰
    • 摘要: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PS-16的缓苗返青期最短,生育期因秧龄延长而推迟的天数最少。(4)精准条播有效促进分蘖,其中PS-16效果最好,PS-16机插10 d分蘖数平均比PS-18和BS高16.4%和20.8%。机插秧龄延长降低群体分蘖高峰苗数,各秧龄下高峰苗数PS-16>PS-18>BS。成穗率在不同播种方式处理间差异不大。(5)秧龄延长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PS-16下降幅度最小。(6)不同机插秧龄下,精准条播通过增加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有效降低了机插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各机插秧龄下产量PS-16>PS-18>BS。试验说明,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增强了秧苗素质,提高了机插质量,缩短了长秧龄下的返青时间,促进了分蘖早发,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有效减少了连作杂交晚稻因机插秧龄延长而引起的产量损失,其中精准16条条播效果好于18条条播。
    • 沈丽华
    • 摘要: 嘉丰优2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粳稻三系不育系嘉禾212A与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P025配组育成的偏籼型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8年建阳区引进嘉丰优2号作烟后稻机插示范种植,经过3 a的示范种植,结果嘉丰优2号表现出良好的农艺性状,群体长势均衡,剑叶卷曲、挺直、深绿,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抗逆性较强等特点。总结了嘉丰优2号在建阳区作烟后稻机插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摘要: 一、总则本规范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主体科学规范建设“安全、先进、适用、高效、宜机”的水稻育秧中心(以下简称“育秧中心”),促进农业生产主体培育出适合机械化移栽的秧苗,便于机插、机抛秧技术的推广,补齐湖南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
    • 蒋明金; 徐文波; 王荣基; 罗德强; 江学海; 周维佳; 徐富贤; 孙永健; 李敏
    • 摘要: 【目的】研究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为机插杂交籼稻合理减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试验材料,基于品种高产栽培施氮量(180 kg/ha,CK),在贵州贵阳和湄潭2个试验点,研究不同减氮量[减氮30 kg/ha(N_(-30))、减氮60 kg/ha(N_(-60))和不施氮(N_(0))]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贵阳和湄潭试验点,减氮后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减氮程度的增加,机插杂交籼稻群体颖花量和实际产量均逐渐降低,稻谷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稻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而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均逐渐增加,综合食味值评分提高。与CK相比,减氮后机插杂交籼稻群体颖花量和实际产量分别降低4.43%~35.08%和1.76%~38.77%,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分别降低2.08%~29.58%、3.57%~45.33%和3.10%~21.37%,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分别提高3.89%~49.28%、0.52%~13.24%和0.25%~5.67%;同一减氮处理下两试验点稻谷加工品质变化趋势略有不同,但整体上差异较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实际产量与群体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且实际产量和群体颖花量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胶稠度、碱消值和食味值)大多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负相关,与稻米加工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适宜的减氮量(N_(-30))能改善稻谷加工品质、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且产量仍能维持在9.80 t/ha以上,协同实现机插杂交籼稻稳产和优质;而过量减氮(N_(-60)和N_(0)处理)虽能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但稻谷加工品质有变劣趋势,且产量显著降低,难以实现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稳产。
    • 王亚梁; 朱德峰; 陈若霞; 方文英; 王晶卿; 向镜; 陈惠哲; 张玉屏; 谌江华
    • 摘要: 【目的】明确杂交稻低播种量下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育秧提高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的效应,创建杂交稻毯苗稀播少本机插理论与技术。【方法】选用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在余杭区崇化村和富阳区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试验。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育秧机插为对照,设计标准9寸秧盘横向取秧18穴,纵向取秧40穴的精准条播育秧机插方式,机插每穴播种量为2.5粒(T_(1),43.2 g/盘),3.5粒(T_(2),60.5 g/盘),4.0粒(T3,69.1g/盘),考察种子分布均匀度、秧苗素质、机插质量、机插群体干物质生产、有效穗数均匀度及产量结构的变化。【结果】(1)与BS相比,PS提高了种子分布均匀度。(2)PS显著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加了秧苗的干物质积累和秧苗均匀度。与BS相比,不同播量下PS的秧苗均匀度平均提高47.5%,播量越低,PS对秧苗均匀度的提高作用越明显。(3)与BS相比,PS的机插漏秧率平均降低了8.9个百分点。同时PS使机插苗数均匀度平均提高了87.8%,其中T_(2)处理PS机插每穴2—3苗比例最高,机插苗数均匀度最好。(4)PS通过提高机插群体的分蘖高峰苗数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在不同播种量下,PS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平均增加6.7%,同时使有效穗数均匀度提高40.2%,其中T_(2)处理下PS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和有效穗数均匀度最高,同时PS提高了机插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5)不同播量下PS通过增加机插群体的有效穗数使产量平均增加9.0%,其中T_(2)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播量的增加,PS机插相对于BS机插的产量增加幅度下降,同时机插苗单株对产量的贡献率降低。(6)相关性分析表明,机插群体有效穗数均匀度和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准条播育秧机插通过提高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苗数均匀度,进而提升了杂交稻机插群体均匀度和产量,是在毯苗条件下实现杂交稻低播量丰产种植的有效方式。
    • 谈海红; 雍娟; 焦杨; 张驰; 吴国顺; 胡明根; 陈英豪
    • 摘要: 为探索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四唑虫酰胺茎叶喷雾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持效期,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句容市后白良种场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5055,试验田水稻实行统一集中育秧机插,2021年5月13日育秧,6月15号移栽,统一肥水运筹.
    • 季林章
    • 摘要: 水稻机械插秧同步进行稻侧方施肥技术的实施与传统插秧机施肥技术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施肥量的节约、工作量的减少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为水稻的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以及方向,在多地水稻栽培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从水稻机械插秧同步进行稻侧方施肥技术的实施特点以及其特有的优势方面进行了综合总结,并对当前该技术实施过程中所配套的设施设备、施肥特性以及施肥方式等进行了综合介绍,总结了实际施肥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改进对策的分析,以期能够促进该先进技术在水稻栽培中的大面积推广实施。
    • 张明全
    • 摘要: 七彩稻米具有绿色安全、养生保健等特殊功效,深受百姓喜爱和市场青睐。本文作者从基地选择、培育壮秧、大田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了江苏地区麦茬七彩稻机插生产技术,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 黄程宽; 孙桂琴; 胡永德
    • 摘要: 以通过江西省级审定和引种的早熟晚粳品种镇稻11号为研究对象,设计1.05、1.44、1.83、2.23 cm^(2)等4个不同取秧面积,探究镇稻11号在江西作为双季晚稻种植适宜的机插参数。结果表明,在宽窄行插秧机设置行距26.9 cm、株距11.5 cm条件下,适宜取秧面积为1.44 cm^(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