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
运动控制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60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0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4763593篇;相关期刊297种,包括实验技术与管理、中国电力教育、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5年年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等;运动控制系统的相关文献由3218位作者贡献,包括俞立、张文安、董辉等。
运动控制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63593篇
占比:99.99%
总计:4764232篇
运动控制系统
-研究学者
- 俞立
- 张文安
- 董辉
- 朱俊威
- 雷明方
- 吴祥
- 徐建明
- 陈伟
- 崔佳
- 胡小春
- 余国俊
- 徐华勇
- 王佳斌
- 谢丽蓉
- 顾曹源
- 黄登聪
- 夏国清
- 安宸毅
- 张旨光
- 张鹏
- 李宁
- 李磊
- 沈艳霞
- 王瑶为
- 胡睿
- 丁建伟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永成
- 孙好春
- 孙红涛
- 孟杰
- 张永生
- 张涛
- 张鑫
- 李运厂
- 李鑫
- 毛健民
- 玛依拉·赛依拉
- D·K·格林
- W·张
- 丁新宇
- 刘厚德
- 刘振
- 卡洛琳·弗拉泽
- 史伟民
- 吴珺
- 大沼丰
- 姜军
- 帕斯卡尔·拉罗斯
- 帕特里克·舒伊纳德
-
-
陈昊
-
-
摘要:
随着数控系统往总线化方向发展,数控系统与伺服驱动器间因总线协议而绑定。在机床动态性能不理想时,无法区分是数控系统运动控制上的原因,还是伺服驱动电机系统响应性的原因。为排除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算法等的影响,将耦合问题解耦,研发了一款基于嵌入式硬件的支持EtherCAT总线和MetroLink-Ⅲ总线的机床动态性能测试工具。该测试工具可替代数控系统控制伺服驱动器的运动,可自由配置总线过程数据,可自由调整运动控制参数,并存储机床位置反馈元件反馈位置信息,对典型运动进行直观的图形化显示,便于测试结果的呈现和运动控制参数的调优。
-
-
李萍;
厉虹;
王丽婕;
祁鲲;
刘思嘉
-
-
摘要:
高校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人才需求,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运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专业综合性、实践性强的核心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新工科倡导的创新型、综合型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依托,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当前行业技术发展要求。在配置虚拟仿真与硬件实验系统相结合的快速控制原型运动平台基础上,提出采用分学科实验解析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并匹配渐进式、分层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达到综合设计与运用的目的,形成体系化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案。
-
-
葛家安;
胡玲艳;
王维壮;
毛银杰
-
-
摘要: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已成为当今热点主题,自动化生产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崛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PLC与运动装置的广泛使用[1-2],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伴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号传输方式逐渐被现场总线数字技术所代替,使现场设备级组网更加快捷、高效。CAN总线为运动控制系统各节点之间实现实时、可靠的数据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基于CAN总线自主设计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利用多主方式、非破坏性仲裁技术、CRC校验及实时错误校验等技术,完成现代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总线集成.
-
-
江春冬;
刘斌;
杨旭东;
贾海朋
-
-
摘要:
为了响应国家课程思政的号召,以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课程思政为基础,从教师角度探讨工科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需要做的工作。首先要深入理解课程思政意蕴内涵及其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并以此为根基,教师为了做好思政工作,需要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后,以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思政为例,得出专业课的思政工作可以于点滴之处体现,并与教师个人优势相结合,利用时事和网络用语辅助思政的结论。
-
-
谭树彬;
关守平;
常玉清;
徐林
-
-
摘要:
课程设计是高校工科专业必要的教学环节。为改进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方法,该研究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过程考核和内容答辩相结合,将教师考核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小组整体成绩,以贡献率等差异化权值计算学生个人成绩,最后加上个人的实验平时表现成绩,即可得到学生的最后等效成绩。该成绩评定方法将课程考核和课程设计整个过程紧密结合,评分标准统一,评定模块固定,操作过程规范,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
-
赵甜;
张飞飞
-
-
摘要:
为了减少机器人运动轨迹误差,实现对机器人的精准控制,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采用了NI公司的控制板卡,选用了Odriver驱动器作为主控制器,选用大力矩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的设计;通过脉冲信号驱动电机运动,获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数据,通过进行对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编程,获取了机器人实际运动轨迹和理论轨迹,最终实现机器人实际轨迹与理论轨迹的拟合,减少了运动轨迹的偏离程度,完成对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表明,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控制,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效率。
-
-
付鸿泽;
许子杰;
曲培健;
李子豪;
魏仁哲
-
-
摘要:
随着传感器技术以及伺服高精度脉冲电机的不断创新,现代工业系统中高精度的定位需求逐渐上升,基于步进电动机或伺服电动机为执行元件替代三相异步电机的定位系统因响应快、精度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控制系统,以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驱动十字滑台作为执行机构。通过对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以及相关控制系统的分析,通过系统设计、参数设定以及相关的程序设计以定位系统和随动系统为实例展开相关的研究。所设计系统可以精准控制伺服电动机的运动,实现其应用价值。
-
-
佟伟
-
-
摘要:
最初的运动控制起源于数控装置(NC)技术,那时大部分的运动控制产品作为数控机床的一部分进行生产和销售,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伺服技术的发展,运动控制产品开始脱离数控机床,成为独立的产品门类。根据1989年美国电机制造商协会(NEMA)的标准MG-7标准,运控控制系统包括运动、位置控制电机、控制和反馈器件,标准涉及用于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和反馈器件等。
-
-
厉登敏;
朱永远;
张伟(指导)
-
-
摘要:
对于一些自然灾害产生后,传统式救援方法效率不高、非常容易引起二次伤害的状况,融合复杂的地势环境与生物在繁杂地貌中机动灵活的特性,设计了一种用以灾后救援的仿生机器人,它主要是由远程监控站和机器人本身构成。远程监控站关键承担接受机器人送回的救援现场画面,远程监控和遥控机器人的下一步工作。机器人的核心由运动控制系统、感应器采集系统和数据通讯系统等构成。
-
-
杨帆
-
-
摘要: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革命呈现蓬勃之势,而作为产业革命直接参与者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各国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关键点,在企业以及国家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重视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重要工作内容。就当前而言,我国部分高校自动化专业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质量待提升等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究高质量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重点。本文以“运动控制系统”课程为代表,从该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现状入手分析高校“运动控制系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翻转课堂的应用优势,并以电动汽车驱动技术为例分析“运动控制系统”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可行策略,以期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
-
-
-
-
Yanfen Wang;
王艳芬
- 《2017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至关重要.但是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本文针对运动控制系统的教学现状,提出采用项目驱动的MATLAB仿真辅助教学模式,探讨了该模式下教学项目的设计原则,分析了项目的实施过程,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实践表明该成果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对整个专业的改革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
汪潇
- 《2018西门子工业专家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IMOTION运动控制系统的高强钢热成形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箱体炉中的热成形材料对于空气暴露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而材料的输送搬运又完全依赖于外部机械手设备,所以对于机械手的速度、精度、可靠性都有很高的要求.SIMOTION丰富的运动控制功能配合SINAMICS S120驱动系统使得单一控制器就能满足该设备各工位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及同步插补等多种运动控制的需要.同时SIMOTION强大的运算能力更是满足了设备的生产精度和运行速度的要求.高级编程语言的引入方便了程序架构的组织和状态机的应用.而PROFINET总线应用也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SIMOTION的以太网接口又能够方便地实现与上位系统的通信,满足上位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统一控制管理的要求.
-
-
-
朱梁
- 《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前3D砂型打印在中国发展进程缓慢.主要由于设备成本过高(主要采用进口打印喷头),打印速度慢,使用成本高,远不能满足快速制造的需求.爱司凯使用自主知识产权喷墨打印头,完成了高速ONEPASS机型的初步探索,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打印速度,降低核心部件的服务成本.此技术有望把3D砂型打印的效率提升到真正能小批量工业生产的程度,从而推动铸造装备的工业4.0进程.
-
-
朱梁
- 《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前3D砂型打印在中国发展进程缓慢.主要由于设备成本过高(主要采用进口打印喷头),打印速度慢,使用成本高,远不能满足快速制造的需求.爱司凯使用自主知识产权喷墨打印头,完成了高速ONEPASS机型的初步探索,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打印速度,降低核心部件的服务成本.此技术有望把3D砂型打印的效率提升到真正能小批量工业生产的程度,从而推动铸造装备的工业4.0进程.
-
-
朱梁
- 《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前3D砂型打印在中国发展进程缓慢.主要由于设备成本过高(主要采用进口打印喷头),打印速度慢,使用成本高,远不能满足快速制造的需求.爱司凯使用自主知识产权喷墨打印头,完成了高速ONEPASS机型的初步探索,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打印速度,降低核心部件的服务成本.此技术有望把3D砂型打印的效率提升到真正能小批量工业生产的程度,从而推动铸造装备的工业4.0进程.
-
-
朱梁
- 《第十四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前3D砂型打印在中国发展进程缓慢.主要由于设备成本过高(主要采用进口打印喷头),打印速度慢,使用成本高,远不能满足快速制造的需求.爱司凯使用自主知识产权喷墨打印头,完成了高速ONEPASS机型的初步探索,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打印速度,降低核心部件的服务成本.此技术有望把3D砂型打印的效率提升到真正能小批量工业生产的程度,从而推动铸造装备的工业4.0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