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轮轨力

轮轨力

轮轨力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9431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东交通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MSC.Software虚拟产品开发(VPD)中国用户大会、2000年度转向架及动力学仿真学术会议等;轮轨力的相关文献由5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旭伟、冯毅杰、刘庆杰等。

轮轨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431 占比:99.82%

总计:69559篇

轮轨力—发文趋势图

轮轨力

-研究学者

  • 李旭伟
  • 冯毅杰
  • 刘庆杰
  • 张骞
  • 凌烈鹏
  • 柴雪松
  • 王国宏
  • 雷晓燕
  • 王开云
  • 田德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新荣
    • 摘要: 2万t列车通过重载铁路更换道岔、道床清筛后岔区须在现有限速标准下提速运行,为此制定了提速方案——将现有限速标准中第二阶段限速由45 km/h提至55 km/h,第三阶段限速由60 km/h提至65 km/h。在岔区选定两个区段分别进行更换道岔、道床清筛施工,施工结束达到开通条件后,5 000 t、1万t、2万t列车通过,按“4 h+24 h+4 h制”分四个阶段连续测试轮轨力和轨道静态沉降。结果表明:提速运行条件下列车经过更换道岔区段时轮轨力大于道床清筛区段,但其均小于限值;更换道岔和道床清筛施工稳定后轨道静态累计沉降分别为5.1、7.8 mm,两种作业工况都具备安全行车条件。优化相关运营标准时须将岔区道床清筛和更换道岔施工限行分开考虑,以实现精细化提速和运营维护。
    • 冯海龙; 王博; 李红梅; 王域辰; 史伟华; 张骞
    • 摘要: 站台雨棚作为铁路重要基础设施,当动车组正线通过时会激扰雨棚造成结构损伤。为研究外部载荷激励下雨棚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某高铁车站站台雨棚结构动力仿真模型,仿真计算CR400AF型动车组以不同车速在雨棚中交会时的气动载荷和轮轨力。结果表明:动车组交会时产生的气动载荷和轮轨力与车速有关,随着车速提高气动载荷和轮轨力增大,且气动载荷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雨棚靠近线路中心位置处所受的气动载荷最大,雨棚宽度、长度方向所受气动载荷极值近似于呈对称分布,气动载荷随雨棚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雨棚振动响应与车速有关,随着车速提高雨棚振动响应增大;同等速度级交会工况下,雨棚端部振动响应比中部大;气动载荷和轮轨力对雨棚振动响应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气动载荷起主要作用。
    • 高闯; 孙守光; 任尊松; 任君临
    • 摘要: 在考虑轮对的弹性建模基础上,分别建立拖车和动车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实测武广线随机不平顺激励波形,研究轨道随机不平顺和扭曲不平顺对拖车和动车车轴动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轨道随机不平顺对拖车、动车车轴动应力的影响均较小,且垂向不平顺对车轴动应力的影响略大于横向不平顺对车轴动应力的影响。扭曲不平顺通过速度及幅值的改变对车轴动应力及其沿轴向分布有明显影响,轮对内侧截面的动应力及其变化幅度均比轮对外侧截面的大得多,且轮对一位端截面动应力均大于二位端对应截面动应力。此外,扭曲不平顺幅值的增加,会造成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显著增大,根据轮轨垂向力安全限值,400 km/h行车速度下,应严格控制扭曲不平顺幅值在5 mm以下。
    • 刘浪; 王安斌; 高晓刚; 鞠龙华; 李炜
    • 摘要: 为了研究轨道交通动态客流对轮轨力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列车实际线路进行试验分析动态客流对列车轮轨力、脱轨系数及频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在线路曲线段位置钢轨上粘贴应变片,获得列车在不同客流工况下通过该区间段时的轮轨力大小,分析比较客流高峰期、客流非高峰期典型工况下轮轨力幅值大小、幅值变化趋势、脱轨系数大小及主频范围与频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动态客流对轮轨力幅值影响较大,随着客流增大轮轨垂向力幅值增大12.9%,轮轨横向力幅值增大7.5%。列车正常运营状态下脱轨系数在0.12~0.16之间变化,动态客流对脱轨系数影响较小,均在安全行车范围内。动态客流引起轮轨力主频幅值大小变化,钢轨内轨横向力共振频率由175 Hz偏移到155Hz,共振频率出现了偏移,但轮轨力频谱特征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 马飞; 高常君; 胡波; 周宇航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试验方法无法对车辆转向架主动径向系统运用性能进行测试的问题,本文采用实时仿真与产品实物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完整的主动径向系统试验平台,模拟车辆曲线通过过程。同时对主动径向系统产品样机进行试验,以验证产品的控制逻辑和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动径向系统样机的控制逻辑准确,径向作动器驱动轮对实现预期径向位置,改善了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
    • 谭琪; BEKHZAD Yusupov; 邱延峻
    • 摘要: 由于沥青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黏弹性和温度敏感性,其力学性能随着荷载和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有必要研究在不同温度和荷载下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支承层的高速铁路轨下基础结构的减振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轮轨三维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温度和荷载对沥青混凝土层加速度和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温度下,沥青混凝土层加速度随着荷载增加而增大,在较高温度(40°C)时加速度出现了不规律的变化,可见沥青混凝土层在高温时力学性能的不稳定性;(2)沥青混凝土层竖向位移与温度和荷载成正比关系,且在较高温度(40°C)时荷载对沥青混凝土层位移的影响明显高于较低温度时,且竖向位移出现了最大值0.36 mm。
    • 赵正阳; 王冰; 李洋; 王文斌; 麻全周
    • 摘要: 轨道动态几何状态与轮轨力是服役状态的重要指标,对这两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价轨道质量,但由于轮径值偏差、线路长短链、车辆运行中产生滑动摩擦等原因,检测结果里程与线路真实里程偏差较大,影响数据分析应用的准确性,且难以对两种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本文提出了统一采集和分散采集模式下轨道动态几何状态与轮轨力检测数据的里程校准方法。统一采集模式下,先校准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数据的里程,再将轮轨力检测数据的里程与之同步对齐校准。分散采集模式下,采用特殊区段、线路要素与检测波形关联分析的方法,实现对轮轨力检测数据的里程校准。对某地铁线路真实检测数据进行校准验证,结果表明:统一采集模式下校准后误差小于0.6 m,分散采集模式下校准后误差小于2.0 m。将该校准方法应用于轨道动态几何状态与轮轨力检测数据可视化展示软件,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
    • 杨爱红; 杨飞; 孙加林; 刁洪宝; 徐井芒; 李红艳; 常文浩
    • 摘要: 以高速铁路18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利用京广、京哈高速铁路的动态检测数据对道岔区与正线区轨道几何不平顺和轮轨力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道岔区的轨道几何和轮轨力比正线更恶劣,道岔区不宜和正线采用相同的不平顺管理限值标准。通过建立车辆-道岔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道岔区几何不平顺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道岔区轨道几何不平顺限值。结果表明:对于350 km/h速度等级的18号道岔,建议水平不平顺管理标准严于正线,偏差等级Ⅰ—Ⅳ级对应限值3、5、6、8 mm;对于250 km/h速度等级,建议轨向、水平不平顺管理标准严于正线,轨向不平顺偏差等级Ⅰ—Ⅳ级对应限值5、6、8、9 mm,水平不平顺偏差等级Ⅰ—Ⅳ级对应限值3、5、9、13 mm。
    • 林凤涛; 万晟阳; 胡伟豪; 刘宝臣; 张海; 杨洋
    • 摘要: 道岔区的动力学性能是决定行车速度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车轮多边形磨耗会显著影响轮轨相互作用力及转向架关键部位的振动特性.以18号可动心轨道岔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列车侧向过道岔区的实测振动数据,并分析不同多边形幅值车轮对车体各部位振动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通过道岔心轨区段时,增加多边形幅值对各关键部位减振效果影响较大;多边形幅值为0.14 mm时,动力学响应幅度较大,横向力接近侧向通过道岔的限值;脱轨系数最大值发生位置随多边形幅值增加而变化;一系悬挂不能有效降低多边形车轮引起的振动,二系悬挂可以消除一部分的振动能量,但在心轨区段,横向减振效果仍不理想.
    • 刘红军; 刘鹏飞; 高昊; 赵宇航; 郝凯
    • 摘要: 为了研究轮对弹性振动模态阶数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以国内某型30 t轴重重载货车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不同模态的弹性轮对模型,在动力学软件中进一步集成为货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时域、频域以及统计最大值的方法对比分析,发现轮对一阶横弯和车轮伞形振动模态能缓和轮轨横、垂向力,与此同时一阶横、垂弯模态会产生较大的纵向蠕滑力。最后分析了不同速度下各阶模态对动力学的影响。当轮对的一阶扭转、横弯以及二阶垂弯模态被激发时,速度变化对轮轨蠕滑力影响较大。对于轮轨横、垂向作用力,当轮对发生以一阶、二阶垂弯为主的振动时,速度对轮轨横向力的影响较为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