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诊
转诊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18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0篇、专利文献44281篇;相关期刊266种,包括医院管理论坛、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等;
转诊的相关文献由1451位作者贡献,包括崔树起、梁志强、罗丹等。
转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281篇
占比:98.77%
总计:44831篇
转诊
-研究学者
- 崔树起
- 梁志强
- 罗丹
- 赵亚利
- 于峰
- 宋涛
- 常青
- 张华
- 曹晓娜
- 李力
- 李娜
- 李晓梅
- 李艳
- 李莉
- 杜娟
- 王晶
- 董晓静
- 路孝琴
- 郑志红
- 马莉
- 严利南
- 严春泽
- 任丽娟
- 何兰青
- 何智昊
- 何杰
- 何涛
- 余燕萍
- 倪钰飞
- 冯运
- 刘健
- 刘剑君
- 刘勋
- 刘友元
- 刘小红
- 刘峰
- 刘帅
- 刘松山
- 刘艳
- 刘鹏
- 卫志干
- 吕明华
- 吴学东
- 吴晓琳
- 周丽平
- 周国萍
- 周晓军
- 周晓梅
- 周柳斯
- 周汝宝
-
-
栗林;
徐娜;
武文贤;
赵青;
郭万鹏
-
-
摘要:
背景主动脉夹层是最危急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快速、有效地就诊及转诊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现阶段国内外关于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就诊、转诊的研究多为调查性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转诊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及需求值得关注。目的了解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转诊过程中的经历及心理体验,挖掘其需求,为完善我国主动脉夹层救治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的15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定性资料,运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对就诊、转诊过程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不同阶段的内心体验(发病时的困惑,就诊、转诊过程中的复杂内心活动,术前的内心冲突),主动脉夹层诊疗系统存在的问题(诊疗质量待改进,就医程序存在“短板”),患者及其家属的真实需求(对疾病知识与获取途径的需求,经济相关的需求)。结论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转诊过程中内心体验复杂,存在多重需求,并面临诸多困难,我国主动脉夹层诊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应通过开展主动脉夹层规范化诊疗培训、形成主动脉夹层诊疗绿色通道、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完善资助体系等路径,提高主动脉夹层急救与诊疗质量。
-
-
-
陈坛鹏;
何永红;
杨礼腾
-
-
摘要:
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筛查出COPD的高危人群和规范化管理COPD人群至关重要。初级保健机构或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能更广泛的接触到COPD的高危人群,所以应该在COPD的早期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患者积极参与社区COPD的长期管理计划可减少急性发作,及时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COPD的社区筛查和规范化管理对COPD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国内相关文献,对COPD社区筛查及管理现状展开论述。
-
-
孙棋圻;
石燕;
王燕飞;
李强健;
马延镇
-
-
摘要: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康复期老年慢性病患者向下转诊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394例康复期老年慢性病患者就医意愿与行为,探究向下转诊意愿影响因素。结果256例患者“不愿意”向下转诊,主观原因为不信任医务人员技术(37.50%)和担心病情反复(30.86%),独立影响因素为不知晓分级诊疗制度、各级医疗单位功能认知差、心理弹性评分<54分、慢性病自我效能<6.1分(p<0.05)。结论康复期老年慢性病患者向下转诊意愿偏低,与其认知水平及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有关。
-
-
杭宇;
贾振宇;
曹月洲;
赵林波;
周春;
祁涛;
施海彬;
刘圣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卒中防治中心静脉溶栓后转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和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41例AIS-LV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预后良好组16例(39.0%)。将单因素分析中变量(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卒中症状发作至卒中防治中心就诊时间(ODT)长以及卒中防治中心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长,均为AIS-LV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术前NIHSS评分、ASPECTS、ODT、DPT是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素。
-
-
-
-
摘要:
聚焦门诊质量管理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自2022年6月6日起施行。《规定》共36条,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门诊(不含急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互联网门诊)质量管理。涵盖医务人员出诊管理.号源管理.预检分诊、门诊医疗文书管理、多学科门诊.特需门诊.门诊转诊.门诊手术管理,以及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
-
-
李瑜;
曾威;
曾凡胜;
张红军;
刘蓉
-
-
摘要:
由于社会医疗资源有限,通过分级制诊疗制度能够对医疗资源分配进行调节,优化资源配置。通常情况下,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而提升当前人们医疗的整体水平。从具体表现上来看,分级诊疗制度主要包含了急慢分治疗、一体联动、加强基诊以及双向转诊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基层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使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减轻。因此,文章通过针对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建议,进而提升当前分级诊疗的工作效率,从基于分级诊疗的视角总结县域医联体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刚好地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医联体建设的具体情况,找到有效突破点来对其进行整体优化。
-
-
翟婷婷;
丁云龙;
刘艳;
王文娟;
赵江华
-
-
摘要:
目的:评估转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内治疗(EVT)各时间节点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EVT的AIS患者257例,根据入院方式分为直接入院组156例和转诊组101例,比较两组EVT各时间节点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直接入院组入院-穿刺时间为84.8±42.5 min,长于转诊组的72.2±3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直接入院组发病-穿刺时间为180.2±54.0 min,短于转诊组的218.5±57.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入院组3个月时预后良好率42.9%,高于转诊组的3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结论:行EVT的转诊AIS患者发病-入院时间更长,但入院-穿刺时间更短,直接入院患者表现出预后较好的趋势。
-
-
陈佳艳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究在6岁以下儿童屈光常规保健及转诊中应用视力筛查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岁以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70例,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儿童国际视力表以及视力筛查仪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屈光参差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6岁以下儿童屈光常规保健、转诊中应用视力筛查仪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查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
许占斌;
徐小晶;
王飞英;
王莹燕;
倪钰飞
-
-
摘要:
目的:了解2017—2018年南通市高危儿转诊及管理情况,为相关部门加强高危儿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转诊到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高危儿资料,对性别、转诊时间、高危因素构成比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8年南通市共转诊高危儿559例,2017年368例,两年各区转诊的高危儿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8年基层通知高危儿转诊的平均日龄为32 d,较2017年提前3 d,2018年高危儿就诊的平均日龄为56 d,高于2017年的44 d(均P<0.05);2018年高危因素中异常妊娠及分娩、新生儿窒息、运动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的比例高于2017年,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所占的比例低于2017年(均P<0.05);2018年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异常妊娠及分娩、母孕期代谢性疾病、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2017年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异常妊娠及分娩、母孕期代谢性疾病、新生儿窒息;2017、2018年基层转诊高危儿诊断结果为正常的比例最高,分别占71.4%、73.4%,其次为肌张力异常,分别占6.3%、5.8%.结论:2018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人数较2017年明显增加,提高了51.9%,但两年间转诊的高危儿中超过70%儿童诊断结果均为未见异常,经诊断肌张力异常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基层社区卫生中心通知高危儿家长转诊的时间有所提前,但家长带孩子就诊的时间明显落后,需提高家长对高危儿转诊必要性的认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对高危儿早期识别和处理能力,完善高危儿管理制度,提高高危儿专家门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