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工艺美术、文物考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6716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文博、中国集体经济、茶博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1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第八届全国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报告会、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等;越窑青瓷的相关文献由287位作者贡献,包括涂师平、竺济法、沈岳明等。

越窑青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8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6716 占比:98.86%

总计:27024篇

越窑青瓷—发文趋势图

越窑青瓷

-研究学者

  • 涂师平
  • 竺济法
  • 沈岳明
  • 何伟
  • 冯向前
  • 冯松林
  • 吕成龙
  • 徐清
  • 权奎山
  • 李辉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冉
    • 摘要: 中国人从商代开始掌握釉陶技术,到东汉末年完成由陶向瓷的转变。此后两千年中,先民们点土成金,烧造出一幅光辉灿烂的瓷业地图。在这幅地图上,越窑青瓷“夺得千峰翠色来”;定窑白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钧窑瓷釉具五色,艳丽绝伦:建窑黑釉布满天赐偶得的窑变之美;而广彩瓷,则展现了银瓷飞春花的干般热闹。
    • 摘要: 千年秘色瓷文化如何在今天传承光大?这一曾经深深困扰过越窑青瓷传承人施珍的“千年之问”,也横亘在每一位文艺家的心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该如何保护与传承?施珍用其美术青瓷的开创之作《上林随想》作了回答--作品采用的是越窑青瓷的传统器型,呈现的是越窑青瓷的清雅釉色。但是,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简约的青花设计和抽象流动的彩绘手法,一向素净清丽的越窑瓷瓶就这样生动活泼起来。这以后,施珍以釉上加彩、绘画的方式,对青瓷进行了全新改造,将现代意趣与古典审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 陈沁园
    • 摘要: 作为即将步入一线的美术教师,更应该开展高品质的美术教学,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向学生们传递美术价值与力量,特别是当地的非遗传统等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增长人们对绍兴上虞地区青瓷文化的重视和关注,还可以通过本门课程激发学生对于青瓷艺术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和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了解到越窑青瓷的发展渊源、艺术特色、教育价值、传承现状,以及师生对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现状的看法,对于将越窑青瓷教学纳入高中美术课程的接纳度及意见建议,初步设定校本教材的开发方向、指导理念、内容设计、实施方式,并对越窑青瓷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了展望与设想。
    • 姚炬炜
    • 摘要: 越窑青瓷的文化交流研究是中国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越窑青瓷作为重要的生活器皿,受到贵族与平民等各个社会阶层的喜爱而广为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它不仅改变了东南亚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还曾经作为重要的文化礼器被朝鲜、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模仿制作。本文通过对传统越窑青瓷的文化交流概述,文化交流途径,文化交流影响三方面进行探究,挖掘越窑青瓷在与国内外贸易交流活动中的文化价值,并梳理出较为完整的文化交流途径,为当代越窑青瓷文化发展提供传统资源与开发价值。
    • 徐周萍
    • 摘要: 越窑青瓷是中国最早烧造瓷器的名窑,是所有青瓷的母亲瓷,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窑系之一。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温润莹亮,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就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瓷器的美。
    • 高倩倩
    • 摘要: 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慈溪市上林湖在五代时归于越州,是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与笔者所在学校相距只有十几分钟车程的上林湖畔已发现的古窑址有104处,陶瓷遗存丰厚。越窑青瓷有着似冰似玉的青色面貌,也有着极为精美的造型与纹饰,是极好的美术教学资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 陈旭伟
    • 摘要: 匡堰镇位于慈溪城区东南近郊,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是富硒杨梅的主产区,也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匡堰逐步成为城区周边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和休闲胜地,特别是南部三个村,游客纷至沓来。但同时,游客来了留不住、有流量无增量等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注意。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南部三个村地缘相近、产业相似、人文相连的实际,我产生了打破原有村际发展边界、整合各村资源实行片区组团的想法。
    • 章运
    • 摘要: 浙江是我国古代瓷业的主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之一,而越窑青瓷是世界公认的"瓷母".但对于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无论在人民审美认同的观念还是行为层面,都更容易受到全球化、发展差异和生活境遇等因素干扰,从而使青瓷文化的传承逐步倒退.因此,越窑青瓷传统技艺的文化保护与再生,实现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成为阐释中国特色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文章将以越窑青瓷传统技艺文化在近现代的发展为例,通过对其现状、转型、背景的调查研究,尝试进行越窑青瓷的生态文化景观现代化构建,对其本土性的现代化实践与转型及越窑青瓷技艺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将如何生活化传承与旅游活化,以及本土性的现代化实践的转型等展开探索.
    • 徐秀娟; 冉红艳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窑鼎盛时期的瓷业现已衰落,越窑青瓷艺术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失.文章从越窑青瓷主要瓷器的特色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提出以数字影像手段展示表现越窑青瓷的艺术特点,研究如何通过数字影像相关知识运用和设计方法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将越窑青瓷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突出越窑青瓷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多样性,通过致力于研究越窑青瓷艺术与现代数字化设计的结合,对越窑青瓷技艺以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起到助推作用.
    • 陈震
    • 摘要: 徐周萍,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以发扬失传久远的越窑青瓷工艺而闻名,现担任杭州厚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合伙人及艺术总监。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技艺”名副其实的传承者,徐周萍掌握着深厚的传统青瓷装饰技艺和雕刻技艺,运用了她在越窑青瓷艺术设计领域的丰富经验和资源积极推动着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工艺设计水平与应用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这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也用她灵敏的创作思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瓷技艺,丰富着大众对于越窑青瓷的理解与认知,致力于打造瓷器界的“施华洛世奇”,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越窑青瓷和它背后的文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