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质年代学

地质年代学

地质年代学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文物考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35838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等;地质年代学的相关文献由10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惠民、刘春茹、尹功明等。

地质年代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35838 占比:99.18%

总计:36134篇

地质年代学—发文趋势图

地质年代学

-研究学者

  • 李惠民
  • 刘春茹
  • 尹功明
  • 张泽明
  • 李献华
  • 耿建珍
  • 刘敦一
  • 刘汉彬
  • 叶丽娟
  • 周红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向飞; 李文昌; 杨镇; 王裕琴; 严桃桃; 张军军
    • 摘要: 休瓦促钨钼矿区位于义敦地体南段,是该区域唯一存在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和新生代酸性侵入体直接接触形成复式岩体的矿区。目前尚未对该复式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开展过系统深入研究,限制了对该矿区及区域构造事件和岩浆演化的认识。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东矿段黑云母花岗岩,西矿段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休瓦促复式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其对区域构造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东矿段黑云母花岗岩结晶年龄为205.4±4.3 Ma,属高钾的钾玄质系列,偏铝质,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Nd、Sm等,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等,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氧逸度较高(f_(O2)=-22.8~-6.8,平均-12.2),ε_(Hf)(t)为正值(0.0~3.9),ε_(Nd)(t)=-2.11~-1.18,^(87)Sr/^(86)Sr=0.707248~0.708070,锆石Hf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1.32~1.68 Ga;西矿段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和细晶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和极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花岗斑岩年龄为80.2±1.5 Ma,与黑云母花岗岩相比,具有更强烈的负Eu异常,更低的氧逸度(f_(O2)=-33.2~-3.2,平均-23.0),更低的ε_(Hf)(t)值(-8.4~-2.1)、ε_(Nd)(t)值(-8.59~-5.14);更高的^(87)Sr/^(86)Sr值(0.709987~0.713559),更老的锆石Hf二阶段模式年龄(1.62~2.36 Ga)。研究认为:晚三叠世黑云母花岗岩在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的开放系统中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和少量俯冲洋壳物质;晚白垩世岩体物质来源于区域拉张环境下的古老下地壳和少量幔源物质,在相对封闭系统下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同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围岩同化混染作用影响。与成矿相关花岗岩的成因研究对揭示区域构造和成矿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唐聪; 潘家永; 闵壮; 黄广文
    • 摘要: 粤东北长田盆地是广东省重要的能源盆地之一.为详细了解该区地质结构、沉积物质特征、示踪砂岩物源等信息,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等方法,对长田盆地南雄群典型砂岩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白垩系上统南雄群上亚群主要为(含炭质)岩屑石英砂岩,其次为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砾岩及杂砂岩,普遍发育明显的次生变化和金属矿化现象.南雄群碎屑锆石研究显示,样品中大部分碎屑锆石具有较好的振荡环带且Th/U值常大于0.4,指示锆石主要为岩浆结晶成因,有少量复杂成因变质锆石. U-Pb谐和年龄可大致分为2506~1666 Ma、1815~941 Ma、510~434 Ma、308~234 Ma、172~99 Ma五组,可与粤东北已知大地构造运动事件相对应,表明研究区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受中国东部岩浆构造活动控制,并具有阶段性幕式发展演化的特点.通过对南雄群碎屑岩岩相学、锆石U-Pb年龄、稀土元素特征的系统分析,并与可能物源区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南雄群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长田盆地西缘的中生代岩浆岩侵入体.
    • 李发桥; 唐菊兴; 张静; 宋扬; 李海峰; 林彬; 王楠
    • 摘要: 改则地区闪长玢岩位于藏西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缘,呈岩脉状侵位在成岩于浅海环境的沙木罗组地层中,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造山消减过程的产物,而其岩石成因、地质意义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等尚欠缺详细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发育于改则地区的闪长玢岩,对其开展了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以及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对其岩石成因、成岩构造地质背景、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含矿性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了初步的设想。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试显示闪长玢岩具有较多锆石结晶年龄段,相较于研究区出露的沙木罗组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其最新年龄段(117~1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20.4Ma,可代表其结晶年龄。元素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闪长玢岩具有弧岩浆的典型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系列岩石,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等指标综合判断其属于I型花岗岩类岩石。本文综合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等分析认为,闪长玢岩形成于新生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源区残留相以角闪岩相为主,源区物质有少量沉积物组份的参与,侵位过程中分离结晶和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通过多种方法判别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我们认为闪长玢岩成岩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折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由于地处俯冲板片后端根部,改则地区闪长玢岩俯冲角度小于成岩于俯冲板片前端同时代的多龙矿集区中酸性岩浆岩,亦小于成岩于相同板片构造位置的103.5Ma的革吉闪长玢岩,暗示120.4~103.5Ma时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仍处于持续折返阶段。由于其俯冲角度较小以及岩浆源区低氧逸度等因素导致其无法成矿。因此建议在多龙矿集区和改则县中间位置寻找可能的与俯冲背景有关的成矿靶区,但是否见矿还应考虑构造、围岩、后期保存等条件的影响。
    • 李雨柯; 张德军; 韩科胤; 曹会; 温秋园; 任传涛; 邹常伟; 王群
    • 摘要: 上二叠统哲斯组广泛出露于东北地区南部,主要由砂岩、泥岩、灰岩、页岩组成,含腕足、苔藓虫和腹足化石.对内蒙古索伦地区的哲斯组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细粒长石砂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数据记录了4个年龄区间:(265±2)~(348±8)Ma,峰值年龄为(272±2)Ma;(358±3)~(453±4)Ma,峰值年龄(403±3)Ma;(470±6)~(555±4)Ma,峰值年龄为(511±3)Ma;剩余的前寒武纪锆石(693±7)Ma,(834±9)Ma,(854±6)Ma,(886±5)Ma,(1175±7)Ma,(1440±8)Ma,(1748±17)Ma和(2150±13)Ma.其中峰值年龄为272 Ma的锆石年龄占绝对优势(达到51%),并与大石寨组火山岩和北侧的岛弧岩浆岩一致,403 Ma和511 Ma峰值年龄为东北地区泛非期变质杂岩的年龄范围,其余古老年龄也均为大兴安岭变质基底的年龄范围.上述年龄特征显示,哲斯组物源主要来自相邻地区分布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少量来自东北相邻地块的变质基底.鉴于东北地区哲斯组分布范围广,岩性多为碳酸岩和碎屑岩,古生物化石保存完整,沉积环境稳定,证明哲斯组应为大陆边缘沉积.
    • 陈威; 曹晓峰; 吕新彪; 杨文; 卢友月; 李通国; 吴义布
    • 摘要: 与已报道的岩浆型和沉积型铌钽矿床含矿岩石特征不同,甘肃余石山铌钽矿化体呈层状产在熬油沟组变粒岩中,为探讨该铌钽矿化变粒岩的原岩岩性、原岩成岩年龄及形成构造背景,本文运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进行研究。镜下观察及EDS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矿化变粒岩和浅粒岩中含铌钽的独立矿物主要为铌铁矿、褐钇铌矿、烧绿石、铌钽金红石、铌钇矿及锆英石等。不活动元素指标和图解显示变粒岩和浅粒岩原岩为中酸性火成岩,结合变粒岩的变余火山碎屑结构,指示变粒岩和浅粒岩原岩为粗面岩或碱流岩。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变粒岩与浅粒岩都富集Th、U、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和Sr;富集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P和Ti。变粒岩和浅粒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812±5 Ma和814±3 Ma,指示变粒岩原岩形成年龄为812~814 Ma。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变粒岩和浅粒岩样品都投在板内构造花岗岩区域,结合前人对该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推测变粒岩原岩应喷发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 叶枫; 董国臣; 任建勋; 龚杰立; 李猛兴; 王权; 张兆琪; 赵三波
    • 摘要: 为深化对华北克拉通破坏机制的认识,选取山西黄榆沟岩体中较新鲜的石英二长斑岩开展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榆沟岩体由石英二长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49.3±0.9)Ma,是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二长斑岩富碱,为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属于准铝质花岗岩类.相对富集K、Sr、E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Ce、Zr、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具弱正异常,为I型花岗岩成因.具高Al2 O3、Sr、Ba、高Sr/Y比值和低Yb、MgO等特征,具埃达克岩性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榆沟岩体总体为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成因,并有幔源物质成分的加入和遭受岩浆混合作用,推测其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 朱江; 吴波; 王光洪; 陈超; 邓新
    • 摘要: 文章对西大别山腹地的仙居顶安山岩开展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锆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该安山岩的w(SiO2)为59.98%~61.40%,w(K2O)为5.03%~7.40%,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为15.16~18.62),Eu异常不明显;岩石属于钾玄岩系列.通过锆石U-Pb同位素分析,获得26个测点表面年龄在2727~123Ma之间,具有5组谐和的锆石,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第1组,(2416±120) Ma(n=6);第2组,(730±13) Ma(n=5);第3组,(430±9)Ma(n=2);第4组,(224±15) Ma(n=3);第5组,(128±2) Ma(n=9).通过锆石成因和区域地质分析认为:第1组年龄反映了大别地区新太古代物质基底;第2组年龄记录了扬子北缘新元古代强烈岩浆事件;第3组年龄暗示了古生代岛弧岩浆作用;第4组年龄记录了早中生代扬子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变质作用;第5组最年轻的岩浆锆石年龄代表了安山岩形成年龄.仙居顶安山岩可能起源于西大别地区白垩纪下地壳拆沉后、受到流体/沉积物熔体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形成于约128Ma的陆壳伸展环境;其中俘获锆石记录了大量太古代—中生代U-Pb年龄信息,暗示了元古代—晚中生代多期构造-热事件.
    • 王新雨; 祝新友; 李加多; 王玉往; 蒋斌斌; 吴锦荣; 黄行凯; 赵子烨
    • 摘要: 牛苦头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中段,目前已探明Pb+Zn资源量116万吨(推断及以上),为祁漫塔格地区探明的最大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之一.M1、M4以及M2三个磁异常区(矿段)为牛苦头矿区主要的矿段(点),矿区发育大量与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质岩体.本文通过对M1、M4以及M2三个矿段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蚀变与矿化分带空间关系的研究,初步确定了 M1和M4矿段钻孔底部的花岗闪长岩、M2矿段钻孔底部的二长花岗岩为成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牛苦头矿区花岗质岩浆岩主要分为两期:M1和M4矿段的花岗闪长岩,其时代为375~353Ma,对应于海西期;M2矿段钻孔底部的二长花岗岩,其时代为216~212Ma,对应于印支期.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M1和M4矿段海西期花岗闪长岩为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Ⅰ型花岗岩,Mg#值相对较高(平均44.23),含有大量暗色包体,具有弱的δEu负异常(0.68~0.87),以上特征暗示其源区形成过程中存在地慢物质的参与,类似于变玄武质角闪岩源区.其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后碰撞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性质.M2矿段钻孔底部的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Ⅰ型花岗岩,Mg#值相对较低(平均27.05),不含暗色包体,较为明显的δEu负异常(0.11~0.56),∑REE为113×10-6~512×10-6,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Rb/Sr比值高,代表了较高分异的岩体,其源区类似于变砂岩源区.综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地质背景,本文认为牛苦头海西期花岗闪长岩形成于晚泥盆世始特提斯洋闭合后的后碰撞阶段背景下,地幔底侵古老陆壳,由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而形成.而晚期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则形成于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闭合后的后碰撞环境,类似于变砂岩岩性地壳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较强分异演化而成.结合矿床地质及矿物学特征,本文初步将牛苦头矿区划分为两个成矿系统:即M1、M4海西期成矿系统和M2印支期成矿系统,分别对应海西和印支两期岩浆成矿作用.
    • 常健; 邱楠生; 朱传庆
    • 摘要: "地质年代学"课程是地质学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其知识体系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阐述地质年代学技术在石油院校开设必要性的基础上,调研了国内外知名大学"地质年代学"课程开设情况,发现以沉积盆地和油气勘探研究作为对象的"地质年代学"课程知识体系还没有.考虑到石油院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地质年代学"课程知识体系,并探索性地提出了理论授课+实验教学+软件培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有力地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
    • 罗绍强; 唐华; 肖进; 刘大明; 代伦
    • 摘要: 甘孜-理塘结合带作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与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的洋岛-海山岩石组合,洋岛玄武岩的存在标志着洋盆已发育成熟的洋壳.木里地区的洋岛-海山岩石组合由"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构成,对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基性火山岩SiO2含量为40.17%~49.19%,TiO2含量1.77%~4.86%,Al2O3含量9.67%~15.39%,MgO含量3.85%~17.75%,全碱含量(K2O+Na2O)0.87%~6.33%,属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总量∑REE值较高,为106.21×10-6~378.83×10-6,(La/Yb)N比值为9.23~39.41,为轻稀土富集型,Eu、Ce无异常,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微量元素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富集,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与标准洋岛型玄武岩相近,源区为软流圈地幔石榴石橄榄岩,且部分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形成于洋岛台地环境.玄武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18.96~221.71 Ma,表明洋岛型玄武岩形成于晚三叠世中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