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末
超微粉末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电工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2633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艺、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第四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等;超微粉末的相关文献由258位作者贡献,包括洪广言、董相廷、景晓燕等。
超微粉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633篇
占比:99.85%
总计:62730篇
超微粉末
-研究学者
- 洪广言
- 董相廷
- 景晓燕
- 严红革
- 张密林
- 陈振华
- 周铭
- 肖军
- 黄小英
- 于德才
- 云月厚
- 刘双怀
- 周根陶
- 李国栋
- 李永祥
- 辛艳凤
- 郭奕柱
- 伴一
- 傅君
- 储刚
- 刘书珍
- 刘振锋
- 刘雳
- 史中夏
- 史立人
- 司徒满泉
- 吴国江
- 吴春光
- 吴贞
- 姚熹
- 屈平
- 崔文博
- 巫雨婷
- 张伟
- 张凤
- 张常在
- 张良莹
- 张金辉
- 徐济仓
- 徐静莉
- 月桥文孝
- 朱果逸
- 朱骏
- 朱鸿民
- 李云辉
- 李熙
- 李雪梅
- 杨双艳
- 杨叶昆
- 杨建红
-
-
周昆;
陈永宽;
王超;
杨继;
杨柳;
赵伟;
沈艳飞;
汤建国;
段沅杏;
巩效伟
-
-
摘要:
为研究胶基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中烟碱的口腔溶出规律,开发了一种新型口腔模拟溶出装置,并建立了烟碱体外模拟溶出研究方法.以市售胶基型嚼烟中烟碱的体内溶出量为参照,确定了该装置的咀嚼力度、咀嚼频率和唾液量等模拟溶出参数,考察了不同配方设计和制作工艺的典型胶基型嚼烟产品中烟碱的体外溶出规律.结果表明:①该装置可较好地模拟胶基型嚼烟中烟碱的体内溶出行为.②胶基型嚼烟中烟碱的溶出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咀嚼15 min时,烟碱的溶出率在80%左右.③在溶出的初始阶段,胶基型嚼烟的包衣对其烟碱的体外溶出有明显延缓作用.④酒石酸-烟碱复合盐形式烟碱的溶出率在8 min内明显低于烟草超微粉末形式,且复合盐中烟碱的总体溶出率低于超微烟草粉末,表明复合盐具有明显的烟碱缓释效果.该方法为胶基型嚼烟的加工制作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
-
张胜来
-
-
摘要:
本文主要将黄豆和红茶作为主要材料,研制新型的红茶超微粉末豆腐脑.这种方式采用了正交试验和感观评价的方式,对豆腐脑研磨中使用的水量、葡萄糖酸和内酯添加剂进行确定,然后确定红茶超微粉豆腐脑产品的质量.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明确了豆腐脑加工工艺后,在研磨的环节中,在每3000毫升的水中加入3克内酯,红茶超微粉末加入6克,这时豆腐脑的味道最好.
-
-
范梅红;
司徒满泉;
赖健
-
-
摘要:
以英德红茶、脱脂奶粉及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超微红茶粉末乳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及感官评定方法,研究了超微红茶粉末、脱脂奶粉及白砂糖用量等3个主要因素对该饮料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了该饮料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的基础上,当产品配方中的超微红茶粉末用量为0.4%、脱脂奶粉添加量为5%、白砂糖添加量为4%时,超微红茶粉末乳饮料的感官品质最佳.
-
-
司徒满泉;
吴成见;
刘叶骏南;
赖健
-
-
摘要:
以黄豆及英德红茶为主要原料,以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红茶超微粉末豆腐脑.通过正交试验及感观评定方法,研究了磨浆时的加水量、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及红茶超微粉末添加量3个主要因素对红茶超微粉豆腐脑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了豆腐脑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的基础上,当磨浆时加水量为3 000 mL/kg、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为3g/L,红茶超微粉末添加量为6g/L时,红茶超微粉末豆腐脑的感官品质最佳.
-
-
-
-
-
-
雪人;
郭艳丽
-
-
摘要:
每次看到MM热情洋溢为我们写来自己成功减肥的信件,编辑都非常的感动!同时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有信心,本期的主角——郭艳丽,为我们讲述自己成功摆脱产后肥胖的减肥方法,希望对更多的幸福妈妈有所帮助!
-
-
朱骏;
马春红;
郭晓菲;
朱鸿民
-
-
摘要:
在氩气气氛中,在950°C条件下用氢气还原相应的气态氯化物分别制取了铌和钽的超细微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五氯化铌还原产物为金属铌与铌氢化物的混合物,对于五氯化钽还原产物则为金属钽;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显示,粉末产物颗粒细小且分布比较均匀,粉末产物的粒径在30-40 nm之间。
-
-
-
云月厚;
张常在;
李国栋
-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元素镧的钡铁氧体超微粉末,就镧元素的掺杂含量对钡铁氧体吸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表明,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的BaLaFeO超微粉末,当x为0.03时,对微波吸收效果最佳.在涂层厚度1.0mm,测试频段为7.5~11.9GHz内,吸收量均在25dB以上,在11.6GHz处,吸收峰值达41.4dB.
-
-
梁雅琼;
李国栋
- 《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铁氧体超微粉末,在其中掺杂不同摩尔比的稀土元素,用功率比法在厚度为1mm时测试它们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掺杂稀土元素会明显地改变锂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掺杂铈的锂铁氧体在整个测试频段内没有显著的吸收峰,28dB带宽4.1GHz;掺杂镧的锂铁氧体在频率为11.2GHz时出现一明显的吸收峰,吸收值达到37.69dB,在高频区吸波性能较好,25dB带宽1GHz;掺杂铈的锂铁氧体的吸波性能要优于掺杂同摩尔镧的锂铁氧体.
-
-
朱妙琴;
朱长江
-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用催化相转化回流法制备了Mn-Zn软磁铁氧体超微粉末。该方法是以氯化铁、二价金属离子(锰、锌、镍)的硫酸盐为原料,在微量相转化催化剂FeSO的作用下,通过沸腾回流反应获得高性能纳米级软磁铁氧体。用磁滞回线法分析了铁氧体的磁滞现象,用扫描电镜法(SEM)证实了所制备得到的产物为理想的纳米级产品。
-
-
朱骏;
李宏杰;
孙根生;
朱鸿民
- 《第四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氩气气氛中,用氢气还原五氯化铌和氯化亚锡的混合蒸汽制备出了一种黑色粉末。XRD的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黑色粉末是Nb3Sn及其氢化物(Nb6Sn2H1.98)的混合物;TEM分析显示,该粉末颗粒细小且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30-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