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率市场化
费率市场化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61451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经济研究导刊、金融与经济、中国保险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中国保险业青年论坛等;费率市场化的相关文献由115位作者贡献,包括潘兴、卿前海、孙强等。
费率市场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1451篇
占比:99.98%
总计:561547篇
费率市场化
-研究学者
- 潘兴
- 卿前海
- 孙强
- 陈慧颖
- 陈秀娟
- 陈谦
- 马飞孝
- 骆桂娣
- 付立
- 伍爽
- 何民
- 刘兴丽
- 刘旖彤
- 刘欣琦
- 包晓
- 卫新江
- 叶其蕃1
- 周彬
- 周苒
- 姚冬琴
- 姜兴坤
- 屈燕
- 常光宇
- 张兰英
- 张卓
- 张卓12
- 张子刚
- 张建鹏
- 张昭霖
- 张月飞
- 张继儒
- 张连增
- 张雪昆
- 张颖
- 徐一竞
- 徐秀虹
- 戎锋
- 方蕾
- 施建祥
- 易珊梅
- 晓伊
- 曲鹏飞
- 曹祯
- 朱万里
- 李冰
- 李延霞
- 李文卉
- 李琳
- 李红娟
- 李红杰
-
-
薛梅;
毕昌峰
-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私家车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相应的则是对汽车保险的需求量的剧增。但是,车险产品自推出以来,一直存在着部分产品定价方式粗略、条款设置大同小异等问题,社会对于车险费率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促进我国车险市场乃至整个保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
-
刘欣琦;
谢雨晟
-
-
摘要:
一、车险综合改革目标探析(一)费改思路费改思路:保险公司、渠道与消费者的利益再分配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市场主体尚处于形成阶段,车险作为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产品,费率受行政指导程度较高。在此背景下,我国车险市场呈现两大主要现象:一是车险行业普遍实现承保盈利,车险综合成本率普遍优于海外成熟市场;二是渠道费用过高,部分消费者利益被渠道吞噬,行业成本结构尚有改善空间。
-
-
汪青
-
-
摘要:
《办法》落地最大的影响就是通过监管手段,淘汰赔付率低、定价不合理、渠道當用虚高的产品,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规范意外险市场秩序,促进意外险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主打“低保费、高保额”的意外险,一度因强制搭售、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问题,被推向风口浪尖,由此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
-
王力楠
-
-
摘要:
我国从2015年开始实施深化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各保险公司通过价格争取更大市场份额是当前的主要手段,人保公司和平安公司是辽宁车险市场份额较大的两大寡头.本文梳理了目前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运用博弈论,通过伯川德模型对双寡头竞争情况进行分析,为采取策略赢得竞争做了一些思考.大公司应本着为行业发展负责的态度,加强与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主体的沟通,掌握好市场节奏,主动争取行业规范的时间和空间,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应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创新服务,创造价值等.
-
-
王小利
-
-
摘要:
2020年9月19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短期内对于整个财产险市场的冲击是较大的,尤 其是对一些车险保费收入占比较重的财产险公司影响显著,但长期来说,车险综合改革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影响应该是积极健康的。 基于此,本文将从消费者角度、产险公司角度以及行业角度分别分析车险综合改革带来的影响。
-
-
牟晖;
袁胜轩;
赵尚梅;
陈胜良
-
-
摘要:
以2002~2016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向面板模型对法制与保费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法治与保费收入水平呈负向关系,即社会法制进步在当前阶段抑制了保险业的发展,多次的稳健性检验可以证明实证结果的可信度.究其原因在于,受费率非市场化、社会对保险的认知不充分、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保险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规范的展业与销售,而非产品与服务.在此约束条件下,越是加强法治越会削弱保险业不规范的发展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保费收入.因此,在加强法治的情境下,保险业应当紧随国有企业改革,着力于加快费率市场化进程和加强民众与企业的风险与保险意识培育,从而为法治规制提供更加具有适应性的配套条件.
-
-
-
牟晖1;
袁胜轩1;
赵尚梅1;
陈胜良2
-
-
摘要:
以2002~2016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向面板模型对法制与保费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法治与保费收入水平呈负向关系,即社会法制进步在当前阶段抑制了保险业的发展,多次的稳健性检验可以证明实证结果的可信度。究其原因在于,受费率非市场化、社会对保险的认知不充分、国有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保险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规范的展业与销售,而非产品与服务。在此约束条件下,越是加强法治越会削弱保险业不规范的发展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保费收入。因此,在加强法治的情境下,保险业应当紧随国有企业改革,着力于加快费率市场化进程和加强民众与企业的风险与保险意识培育,从而为法治规制提供更加具有适应性的配套条件。
-
-
付立
-
-
摘要:
费率市场化和企业财产保险需求有之间关系,因为在保险费率发生一定变化基础上,企业就要跟着适当变更投保决策.对企业的财产保险需求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价格因素,企业实现投保具体费率主要是结合保险公司实际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和有效厘定的.本文通过对费率市场化进行概述,有效分析费率市场化与企业财产保险需求两者之间存在的价格方面与非价格方面具体关系.
-
-
王鹏
-
-
摘要:
汽车保险属于财产类保险,适用于财产保险产品管理模式。在我国的财产保险领域中,近几年,伴随着公共车辆制度改革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带来的机遇,汽车保险发展较快,已成为财产保险中主要的结构性险种。中国汽车强制保险制度和法国的车辆强制保险制度类似,都以车辆的第三者责任险为主险,国内的商业保险主要涉足汽车保险本身的物质损失的保险保障。
-
-
陈秀娟;
陈谦
- 《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 2015年
-
摘要:
随着外部经济的发展与寿险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的提高,延续了14年之久的预定利率管制逐渐放开,这对于今天的寿险业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产品是公司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载体,在费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寿险产品从费率、到利润会受到哪些影响,如何应对费率市场化、实现产品平稳过渡,都是摆在各寿险公司面前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费率市场化的进程、影响的基础上,对寿险公司产品开发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面对挑战进行了思考,提出要积极着手产品升级,应对新的挑战,还要理顺市场化下的产品开发流程,并且产品定价尝试引入目标利润法,以及加强资债的匹配与联动是产品开发管理的重要一环。
-
-
李琳
- 《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 2015年
-
摘要:
通过国十条的颁布,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放开寿险产品的定价利率、实现费率市场化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本文通过概述保险定价原理及其扩展理论,为费率市场化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探讨了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
-
-
王绪瑾;
易珊梅
- 《2015第8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中国大陆自1980年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以来,车险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4年其保费收入达到5515.9亿元,是中国大陆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本文分五部分论述了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改革,分别为中国大陆车险市场的发展状况;中国大陆车险市场发展中面临的矛盾;中国大陆化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以及实现中国大陆市场化的路径.
-
-
-
-
陈书涵
- 《中国保险学会2011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基于1963-2007年的台湾寿险业与经济数据、2000-2009年的大陆寿险业与经济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台湾和大陆寿险业发展状况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着重考察了二者在保险保障功能上的差异.保险的基本职能就是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积累和应用保险基金只是建立在基本职能基础上的派生职能。寿险的保障功能迷失,将最终导致寿险业的社会价值迷失,使寿险业在金融竞争中丧失立足之本。因此,回归保障本质,是现阶段内地寿险发展的根本道路和迫切需求,所以,不仅要明确监管部门定位,还要逐步推进费率市场化,以及转变寿险公司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