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寿险业

寿险业

寿险业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50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525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集团经济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福建金融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北大赛瑟(CCISSR)论坛、第七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暨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十周年大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等;寿险业的相关文献由55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振华、偶见、刘玉焕等。

寿险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2 占比:11.98%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3525 占比:87.58%

总计:4025篇

寿险业—发文趋势图

寿险业

-研究学者

  • 郭振华
  • 偶见
  • 刘玉焕
  • 劳有法
  • 吾不言
  • 李文卉
  • 李玲
  • 温海红
  • 王永昌
  • 王福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腾; 朱晶晶
    • 摘要: 利差损风险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许多国家保险业面临着承诺收益高于实际投资收益的风险。从国际和国内的历史经验来看,利差损风险爆发后对保险业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虽然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投资收益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中国人民银行在2019年11月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提到,要警偈利差损风险重现。
    • 郭振华
    • 摘要: 近年来,寿险业发展遭遇困境,新业务价值持续减少,公司股价持续下行,不少寿险公司纷纷提出要从原来的以销售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不少咨询公司专业人士、寿险公司领导认为,以客户为中心是寿险业转型发展的唯一出路。
    • 郑军; 伍安琪
    • 摘要: 通过构建包含实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生态产业体系理论模型,基于2004年至2019年全国农村和保险业相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了生态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通过OLS回归实证研究了寿险业资金运用创新对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政策引导寿险业保险资金配置有利于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寿险业将保险资金余额投资于银行存款既可以保障资金安全,也可以通过银行对生态产业的支持,有效促进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相反,寿险业将资金配置于债券投资对生态产业的促进效率较低,不利于生态产业发展。因此要加大力度研究寿险业助力生态产业发展的资金余额配置方式,提高寿险业资金对生态产业的投资规模,丰富和完善其投资结构,针对生态产业发展实施精准服务和精准补偿,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 杨颂强
    • 摘要: 在金融业协同发展与监管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保险业合作销售保险产品,拓展金融保险服务,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金融需求,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天津为例,银保渠道保费收入长期稳坐寿险业半壁江山,业务收入在"十三五"期间从30亿元连续跨越100亿元、200亿元平台。当前,银保深化合作已呈现出新态势、新特点,为金融综合经营和风险防控一体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 徐东华
    • 摘要: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寿险公司个险销售队伍流失率高、稳定性差,这跟我国寿险公司个险营销队伍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培训体系、薪酬体系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在诸多因素中普遍较为忽视的是准主管培育体系问题。本论文对我国寿险公司个险渠道准主管培育体系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准主管培育体系的个险业务员留存率提升的实施路径。
    • 周多光
    • 摘要: 新时代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寿险业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作为现代服务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是寿险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作为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行业和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
    • 郭振华
    • 摘要: 近几年,尤其是近几个月的行业数据和市场乱象,显示出我国寿险业从2018年开始步入了衰退期,到现在已经走入低谷,寿险业面临利润下滑、估值下降、队伍流失、内勤员工收入下降、偿付能力下滑的巨大风险。本文认为,寿险业走入低谷的根本原因,是过去10年的支柱业务重疾险触及天花板,而进行中的数字化经营和医、养、保组合战略还难扛行业发展重任,行业急需找到另一个具备"三高"特征,即需求量高、创造的费用高和新业务价值(或剩余边际)高的支柱业务,筑牢行业未来增长根基。做大养老保险业务是一条可能的路径。针对其需求疲弱特征,建议寿险业改进养老保险产品,通过提高资产投资能力和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来显著提高人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进而做大做强养老保险业务,带动寿险业走出低谷,实现转型升级。
    • 郭振华
    • 摘要: 近几年,尤其是近几个月的行业数据和市场乱象,显示出我国寿险业从2018年开始步入了衰退期,到现在已经走入低谷,寿险业面临利润下滑、估值下降、队伍流失、内勤员工收入下降、偿付能力下滑的巨大风险.本文认为,寿险业走入低谷的根本原因,是过去10年的支柱业务重疾险触及天花板,而进行中的数字化经营和医、养、保组合战略还难扛行业发展重任,行业急需找到另一个具备"三高"特征,即需求量高、创造的费用高和新业务价值(或剩余边际)高的支柱业务,筑牢行业未来增长根基.做大养老保险业务是一条可能的路径.针对其需求疲弱特征,建议寿险业改进养老保险产品,通过提高资产投资能力和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来显著提高人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进而做大做强养老保险业务,带动寿险业走出低谷,实现转型升级.
    • 严智康
    • 摘要: 寿险业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应对周期性问题,实现转型发展,要有效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调优存量、做优增量,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从行业增长来看,增量驱动已转向存量驱动.保费增长从"新单拉动"转向"续期拉动",应当以继续率指标为核心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利润增长从"向规模增长要效益"转向"向存量管理要效益",应当加强对营运偏差的管控,通过考核引导夯实基础管理,为公司盈利构建底层支撑;客户经营从"拓展增量"到"深挖存量",当前转型关键是加快提升从1张保单到N张保单的营销和服务能力.从行业转型来看,要注重增量与存量并举.在人力层面,应"存量提质"与"增量保质"并举;在产品和服务层面,应加快存量优化,聚焦增量创新,以解决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矛盾.在机构布局层面,应合理优化存量,按需发展增量,推动机构差异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而不再单纯依靠机构数量增加推动业务增长的模式.从行业稳定来看,要内外兼修、联合治理,消除滋生于存量、危害于增量的破坏性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