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四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第四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第四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7-09-27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会议文集:第四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天然地区别于其他(保险标的)保险业务。农业风险多,农业保险难,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这是导致商业保险公司不敢也不能大规模做纯粹农业保险(种养两业保险)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解决农业风险的技术手段仍然是传统的,商业保险公司做的是“三农”保险,且主要是农村农民保险,这与城市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没有本质差异,严格意义的农业保险是种养两业险,不是“三农”保险。农业保险的世界性难题在混业经营趋势下已有解决的物质技术和组织制度环境的支持。如果利用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间的互动,就能设计出有别于传统农业保险的新产品,让农业风险在更广阔的范围得到削解。
  • 摘要:渔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渔业保险历来是商业保险不愿涉足的领域。渔业互助保险不仅为渔民提供了财产和人身伤害经济保障,同时这种互助模式能够减少保险经营中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本文对浙江渔业互助保险制度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 摘要:2004年,中国开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通过财政补贴激励农户参保。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意愿成为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浙江省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决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保费补贴政策的了解对参保决策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保费补贴激励和风险厌恶激励成为推动农户参保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完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政府在处理风险过程中的角色,提出建立科学的风险转移或分散制度,探讨了不同风险承担者的行为约束措施。
  • 摘要:台湾保险业严格的法规环境为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提供了特殊的研究环境,本研究基于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文献架构下,检视保险业在大股东与小股东间以及保险业股东与经理人间所产生之代理问题,对保险业在经营上所产生之风险承担结果。本研究选取台湾寿险与产物保险公司2000年至2002年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量,采用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的公司治理构面对于其整体风险、业务风险与资产风险承担之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寿险业与产险业公司治理结构对于风险承担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现金流量权越高,董事会规模越大、内部人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越低:另外,大股东投票权越偏离现金流量权,其整体风险、资产风险行为越高。
  • 摘要:巨灾风险债券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它的定价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过并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定价模型。在理论定价层面,参数不确定性、巨灾损失的描述、随机利率、汇率及债券评级四个方面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实证的定价模型对投资者的指导意义很大,却受限于较少的数据,外推时准确性较差,不宜用于初始定价。从另一个角度看,债券合成的方法成为巨灾风险债券定价研究的热点,但对市场不完全问题的处理上稍显简单。
  • 摘要:本文分析了四个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制度在制度模式、财政补贴、以险补险、保障对象、保障程度、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异同点,考察了各地不同做法背后的原因,并基于制度比较的视角考察了不同制度安排的绩效。rn 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设计必须坚持“统一制度框架与分散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将制度的自然演进和人为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散决策形成的多样化的制度结构在相互学习、借鉴和竞争进行“优胜劣汰”和“收敛”的自发演进。政府主导下的“统一制度框架”的人为制度设计则能够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过程,弥补仅靠制度演进难以满足社会对有效制度需求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纠正农业保险制度自发演进中的路径依赖现象。
  • 摘要:农业本身是一种依恃天时地利的产业,特别易于感受来自天然灾害的威胁,灾害一旦发生,则农民的财产、生命与身体以及农业的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实质损失(physical loss)与经济损失(economic loss)。从农业对台湾之经济面与非经济面之重要性,以及农业经营上事实的需要,台湾实有实施农作物保险之必要:为配合总体经济之发展与农业政策之推行,农作物保险更是有其实施之必要。但台湾对此一关系民生之农村社会安全制度却迄今尚未实施,此乃台湾农业经济目前所存在且极待解决之一重大问题,根据此问题所衍生的次问题有台湾实施农作物保险之理论基础为何?尚未实施之原因为何?存在之困难为何?必要条件与应循原则为何?保险费率结构为何?保险制度如何规划?应有配合措施为何?等之问题都有深入研究之必要,本文乃针对前述问题中有关农作物保险经营成败关键的保费率之厘订,进行研究。
  • 摘要: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组织资源是十分缺乏的,但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设计与建设还是应当充分挖掘现有的农村各种可能的组织资源,并对此进行整合重组。本文将在梳理现行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各种组织资源的基础之上,比较各类组织模式的制度特征,从而提出重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体系及其几种可能的发展模式。
  • 摘要:国外非纳费型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金制度的组成部分,对减少发展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贫困、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保障功能和社会保护功能扩展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农村非纳费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制度基础和必然选择。论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建立非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必然性和国外非纳费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农村非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架,并预测该制度运行的财政成本。
  • 摘要:因子分析是分析公司经营业绩时所采用的成熟方法。本文在对寿险公司经营业绩的因子分析基础上,借鉴因子分析的结果构造了评价寿险公司经营业绩的模型,并根据2002-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寿险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寿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5年,我国寿险公司的经营业绩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其中,投资能力有着明显的提高。另外,就公司的所有制结构而言,外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好,而中外合资公司的表现不是非常好。就单个的公司而言,友邦广州和友邦上海的经营业绩都非常好。
  • 摘要: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过去人们往往较多地关注养老保险。本文关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类似,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有“系统老龄化”的问题,即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参保人群中,缴费人群相对缩小,享受人群相对扩大的趋势。由于这种趋势的存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n 本文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浙江省某城市的真实数据,揭示“系统老龄化”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基与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城市基本医疗保险“系统老龄化”趋势明显,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能力将逐步下降,15年后将出现基金赤字,以后赤字越来越严重。研究还发现,该城市的大额医疗补助基金在近几年已经赤字的基础上将继续赤字并且会变得更加严峻。rn 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额医疗补助制度。本文建议:(1)设置基本医疗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2)建立提前退休者医疗保险成本分担机制;(3)研究鼓励推迟退休、鼓励退休人员再就业的医疗保险政策。
  • 摘要:本文对农民对于新农合的需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运用农民收支状况,特别是线形扩展支出模型,定量研究了农民的支付能力。研究发现,农村贫困人群确实存在支付能力问题。政府应对贫困人群的合作医疗筹资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同时,穷人面临的生存约束妨碍了其参加合作医疗的决策,贷款能减低生存约束的抑制效应。但对于绝大数农民而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支付能力,而在于支付意愿。本文对农民的支付意愿,则构造了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四维解释框架。在国家层面,影响农民对合作医疗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是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的“机构能力”以及补贴的力度大小;在社区层面,社会资本在社区健康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对合作医疗的支付意愿主要取决于其对参与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同时,家庭成员内部风险分担机制和家庭之间风险分担机制也会对家庭的支付意愿产生影响;另外,支付意愿还和农民的个人特征相关。
  • 摘要: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健康保险列为我国保险市场近期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公众对健康保险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发达国家为鼓励人们对健康保险的购买,一般都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加以扶持。而相关税收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健康保险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系统介绍美国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究国内目前健康保险市场的需求情况,采用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模拟分析,对国家未来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 摘要:本文探讨台湾商业性保险业健康险承保周期的存在性及其可能形成的原因。二阶自我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台湾的商业性健康险确实存在有周期为5.56年的承保周期。另外,以时间序列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人寿保险业整体健康险进行估计的结果显示,理性预期/制度性因素干扰假说和预期变动假说是造成台湾商业性健康险呈现承保周期的主要原因。而非理性行为观点的外推法假说、利率变动假说和承保能量限制假说则非造成台湾商业性健康险呈现承保周期的原因。
  • 摘要:健康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健康保险要进一步发展,需走专业化道路,专业化健康保险必须要具有经营特色,而通过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打造专业化健康保险经营特色,降低投保人患病的风险,减少赔付,强化风险控制,达到服务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改变健康保险被动的经营管理模式,最终提高健康保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摘要:灾害损失补偿功能是保险最本质的功能。补偿灾害损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及保险活动的根本目的。本文在客观描述我国灾害损失严重性的情况下,对商业保险补偿灾害损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有商业保险补偿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如何有效发挥商业保险灾害损失补偿作用的建议。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保险中介入能力学程之内涵,让学术的基础与企业实务研究结合并密切配合,以了解学生对学程的服务学习意愿,并依据研究发现加以分析诠释,提出具体的研究结论与规划内容。rn 本研究采用文献探讨及致理技术学院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对象系针对保险学系相关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其中获有效问卷197份。研究发现学程内容规划区分成三个构面,可提升学生学习意愿,其中以财产经营与寿险经营最受学生重视,且以保险金融系学生服务学习意愿最显着、动机受系所及班级影响最具显着性、师资及教学影响服务学习意愿之生涯规划具显着性。
  •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当前企业经营的一大课题,保险业取自保户的资金来源,已表达出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特性,若商业保险公司能配合微型贷款及微型保险的发展潮流,发展及开拓帮助贫穷族群的商品及市场,同时在贫穷族群的新BOP(bottom of the pyramid)保险市场中赚取利润,是社会事业的表现。本文利用文献回顾及市场调查方法,探讨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微型保险的关键所在,本文建议从经营策略、核保准则、收费技术等三大构面,探讨贫穷族群客户需求,商品设计及行销通路的配合,从而达成社会,政府、保险公司的多赢局面。
  • 摘要:本文在梳理有关衡量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程度的传统比较方法及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险基准深度比”这一新方法,并在新的方法体系下,对中国保险业的区域发展程度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测算和比较,最后提出了若干有关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的新判断、新解释和新启示。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从真正意义的“相对于经济发展的保险业发展水平”来衡量,中国保险业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较为均衡的;在过去一段时期,这种均衡状态不仅较为稳定,而且有所改进。第二,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区域群聚现象,“非饱和市场”也许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第三,中国保险业的相关产业政策导向不应是简单地向中西部倾斜,保险公司的区域布局也不应是简单地优先考虑中西部地区,而是需要作更细致的区分和讨论。
  • 摘要:政府与市场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由于市场和政府都可能失灵,两者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因而,在分析中国保险资源配置时,应正确地看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及缺陷,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建立政府适度介入的工具体系,健全配套的政策环境,保障中国保险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金融业融合经营的趋势,为保险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在金融融合经营的趋势下,整个保险行业必然对保险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险人才培养教育形式中最全面、最系统的保险高等教育,也必须要适应这种趋势的变化,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手段,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保险人才,为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最终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业融合经营的趋势,探讨了保险高等教育发展。
  • 摘要: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做大做强保险专业,建立和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保险教学团队是其根本途径,改善师资结构,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机制,以教研室为依托,整合教学资源,给教研室一定的自主权,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
  • 摘要:随着保险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湖南保险业在保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应该强化一个制度、抓好两个重点、统筹协调三个层次,发挥四方面作用。
  • 摘要:胜任特征的研究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管理学,尤其在人力资源领域一直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该领域的研究也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识别和验证那些“能够将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胜任特征的方法体系。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保险人才短缺的问题,而同时国内保险公司的培训体系建设又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引入胜任特征模型优化保险公司的培训管理,构建出我国保险公司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模式模型。
  • 摘要:上海市保险精算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成立。本文介绍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及其近十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通过对专业委员会所起作用的回顾,指出保险学会可以在促进保险精算界的团结合作及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本文认为,在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教学应试化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以学生为教师打分为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指标的制度的普遍实施。大学教学应试化背离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存在诸多弊端,且有蔓延的趋势,应当加以改变。基本思路是改变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重新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 摘要:风险是任何管理活动必要的成本,风险管理已成当今的显学,目前,风险管理在英美加等西方国家公部门领域的应用范围极广。反观,同属华人的两岸在公部门领域风险管理的发展与英美加等国的发展相比,逊色太多。rn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论中的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内外文献,从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而响应本文所要初探的议题如下:第一,公共风险的特质与类别为何?与私部门风险有何差异?第二,公共风险与私部门风险性质上如有差异,那么管理公共风险的哲学与操作手法是否该改变?如何改变?两者如无差异,私部门风险管理哲学与操作手法完全套用在公共风险上会如何?第三,公共风险沟通是甚么?有何作用?rn 针对上述议题,本文结论如后:rn 1.第一,公共风险具高度不确定与争议,有别于私部门风险,其特质是:1)透过自由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将风险的负担,分配至应负责或有能力承受风险的一方时的风险;2)透过自由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合理反应风险所导致的成本时的风险;3)源自政治操作过程的风险;4)源自对基本人权保护的风险;5)处于不确定最高层的风险;6)已成公共议题的风险。rn 2.公共风险可分两大类:一类为社会风险;另一类为组织风险。组织风险可进一步分成政策风险,营运风险与系统风险。rn 3.评估公共风险的基本概念式是“损失的可能性t损失的严重度+民众的信任·风险责任的分摊·社会群体的同意”。rn 4.公共风险管理的目标在提升公共价值,因此不论是评估公共风险或管理公共风险,方法论上需传统与另类方法论混合,不能完全套用传统私部门风险管理的作法,否则容易低估公共风险,产生争议。rn 5.风险沟通是指所有风险信息,在所有利害关系人间,有目的的流通过程;其作用旨在改变人们的风险知觉态度与行为,有助于完成风险管理的目标。rn 最后,以公共风险管理教材的初步内容作为本文的建议,提供同好们参考。
  • 摘要:伴随近年来利率持续下降和人口死亡状况的不断改善,养老保险中蕴含的长寿风险日益显现。本文对长寿风险的死亡率规划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综述了长寿风险管理工具的发展,介绍了一类长寿风险管理工具一死亡率指数衍生产品;讨论了风险中性定价方法和Wang转换的风险定价方法在长寿风险及其衍生证券的定价中的应用;分析了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长寿风险,初步探讨了长寿风险的管理策略;最后,对长寿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摘要:自从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费规模迅速增长、资产规模不但扩大、保险公司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如何控制保险公司也成为急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引致的原因;第二部分评析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环境变化对保险公司面临风险的影响;第三部分提出了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对策。
  • 摘要:本研究探讨人口风险对于确定提拨退休计划的影响,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方法找出人口因素对于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发现台湾地区人口结构对于台湾股市超额报酬具有影响,而此影响可能具有局限性,透过全球分散的投资方式可以避免资产报酬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本文另针对劳退新制进行研究,发现各种常见之投资策略都会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个人帐户价值,若忽略人口因素会导致所得替代率高估及补贴成本被低估的结果,最后、劳工可以透过收益率保证获得规避人口风险的效果,而得以维持较高的所得替代率。
  •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出台,保险业作为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可竞争行业也会受到影响。国际经验显示反垄断对保险业的态度经历了从完全豁免到具体问题具体讨论的转变。在我国《反垄断法》和《保险法》是一般法和特殊法的关系,二者的互补可促进保险业反垄断。由于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性和我国特殊的保险行业形成路径,《反垄断法》对我国保险业反垄断的适用性有一定限制。
  • 摘要:本研究利用资料包络分析法(DEA)评估台湾地区28家寿险公司之经营效率,并依据修正模型探讨寿险公司是否存在投入过多之拥挤效果问题。结果显示,本地寿险公司经营效率普遍较优于外商寿险公司,而在要素投入方面具有拥挤效果之寿险公司为本国排名前面之二家公司,显示这两家公司若缩减其投入要素,反而可以提升其经营效率。
  • 摘要:本文着眼于人口供养结构变动和养老资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Davis改进的Cobb-Douglas函数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尝试性地将人口供养结构变动率纳入方程,在对德国20年的发展路径和完整的养老金资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向量自相关模型,利用葛兰杰因果检验从统计上验证Davis将养老金资产纳入方程的可行性,并进一步通过脉冲反应实验得出养老资产对经济促进作用具有延迟性、阶段性特征;人口供养结构变动率与养老资产可形成新的均衡状态关系;人口供养结构变动率可以通过养老资产这一中间变量对经济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构建农保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即当前我国可以充分利用2013年前后农村人口供养结构正向变动这一有利且有限的时段,积极地创新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考虑农村居民缴费能力较低的现实,政府可以通过有限财政责任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快速建立。
  • 摘要:2001年台湾金控公司制度实施后,金融整合是否使得金融市场产生经营综效,向来是众所关注的研究议题。台湾在这波金融整合活动中,尤以银行与保险业间的跨业合作最为显著。因此本研究利用1994年至2005年台湾保险业及银行业的产业营收资料,以及具有代表性个别寿险公司的月营收资料,利用单根检定、AR模型及Chow Test等方法,采结构变化(structureChange)观点,比较了台湾金控公司制度建立前后,银行业与保险业由业收入的变化,验证两者是否随着台湾金控公司制度成立而有显著的改变,藉此间接探索台湾实施金控公司制度后,是否真的会对市场产生预期中的综效效果。结果发现,截至2005年资料显示,透过银行与保险间的跨业整合,从寿险公司的角度来看,除了2002年营收成长率有显著正向成长外,其余年度并未有显著改变,但是从银行的角度而言,则从2001年至2004年的营业收入成长率具有显著正向改变,显示金融整合对银行业正面之影响优于寿险业。另个别寿险公司加入金控公司也显示出业绩有正面显著效果。
  • 摘要:本文概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面临的机遇,并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区域财政不平衡角度对未来社会保障财政负担率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实行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还面临着财政困难,但随着经济逐年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在未来的五年内,无论从农民人均收入还是从政府财力的角度来衡量,实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仅有广泛的经济基础,而且还有政府财力的保障。
  • 摘要:本文采用聚类的方法和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世界上35个国家的养老金投资收益与政府管理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政府管理作用与养老基金投资收益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即政府管理作用越强,其养老金实际投资回报率越高;对一个国家而言,随着政府管理作用的逐渐增强,其对养老金投资回报率的提高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rn 本文聚类分析还表明,我国政府综合管理作用的各项指标处于中等水平,聚类结果显示其管理作用尚显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农保基金的运作和管理有重要的启示:我国农保制度建设除了要注意基金运营制度和投资管理制度等内在因素的改革和完善外,还要特别注意加强我国政府的管理作用,尤其是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保基金的运营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 摘要:本论文系分析健康需要之定义与其涉及健康分配的三种伦理准则,包括功利主义、平等主义与公平正义,期能针对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在伦理性分析上能提供规范性之了解。本文首先探讨健康需要及三种伦理准则,并剖析健康需求之伦理性,进而讨论台湾地区全民健康保险制度之内含及其适用之伦理准则。
  • 摘要:本文在分析介绍英国健康保障制度和中国健康保障制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中英两国实际国情、人均医疗卫生资源的对比得出结论,中国不宜完全模仿英国的健康保障体系,但可以在结合实际国情的基础上,借鉴英国健康保障制度中的某些优点,特别是全科医生制度,进而完善中国的健康保障体系。
  • 摘要:或许是几年前被容许经营伤害保险先例的鼓舞,产险业近一、二年来又持续向主管机关争取经营建康保险的机会,保险主管机关金管会保险局也慨然予以正面响应去积极修法,就在上个月(2007年六月)十四日“立法院”通过了此修正案,产险业者无不欣喜,准备大展身手积极投入健康保险的经营。对于这样的商机产险业者充满无限的憧憬与期待,然而站在关心同行(保险)的立场,作者不禁为他们担忧。理由是,从许多岛内外经营健康保险的经验显示,对保险经营者而言,它并不是一个良质的险种业务,再相上倘若与现行已在经营此业务的寿险业者比较,产险业者明显居于劣势,故如不谨慎因应,只有赔钱的份。本文介绍了健康保险并非良质险种、寿险业者沉默以对、长期保险期间有保证费率水准不变的竞争优势,以及采附加险策略有剔除逆选择的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从公共物品视角,以医疗保障为例,深入的分析我国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所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本文实证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应用DEA方法计算1998-2004各年健康生产效率,并以此为基础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各省分为三类。基于此,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保险对健康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此间接研究社保与商保的关系。基本结论为全国范围内商业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障存在竞争关系。若考虑地区差异,则高水平健康生产效率的地区已经实现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健康保险的良性合作,而在中等水平以及低水平地区商业保险与社会健康保障的竞争关系更加突出。
  • 摘要:本文对农业保险福利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进行了分析。尤其对于农业保险是否具有外部性、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对农业保险使用消费者剩余的福利分析方法是否合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消费行剩余福利分析方法由于忽略了农户的风险态度而不适用,同时,使用农业保险外部性以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理论基础并不严密。并通过引入效用最大化的方法分析了农业保险在不影响与影响作物曲线右移两种情况的福利变化情况。最后,本文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
  • 摘要:责任保险是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后的产物,其法律责任起始于无过失责任基础,而历经过失责任基础,发展迄今又逐渐走向无过失的赔偿责任主义,责任保险业务的发展与其社会的进化程度是息息相关。本研究发现:在今日尙以推定过失责任为主的社会中,存在相对过失分摊比例不易达成共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rn 本研究也指出:加害人的法律贡任,由汉摩拉比法典、罗马十二表法的绝对责任开始,逐渐走向「无过失,无责任」的过失责任主义,再走向由加害人负举证责任的推定过失责任主义,一直到今日部分采严格责任基础的无过失制度。侵权行为责任基础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对加害人课以绝对责任,其吓阻与惩戒的功能远超过其民事的赔偿责任;2.对加害人课以民事的损害赔偿责任远超过其刑事责任的吓阻与惩戒;3.专注于加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4.侵权行为赔偿责任的社会化。
  • 摘要:2010年的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是上海代表我国举办的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由于博览会从筹建、会展到撤展的全过程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风险,这些风险设计的大型保险项目过于巨大,甚至于没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能承保得起。因此,引入再保险机制可以为世博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与支持。本文总结了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上海世博会可以采用再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分散,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非寿险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非寿险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我国保险公估业在新世纪市场化竞争环境中获得高速发展,在推进保险市场的规范化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但市场导向等因素使其产生的由发展初期的传统型财险公估高端市场的缓慢增长向车险公估低端市场迅猛增长的模式变迁,导致早期公司崭露头角的专业技术优势弱化,而能充分体现公估专业技术稀缺性核心价值的高、大、精、尖非车险公估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却被行业公司普遍忽视。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我国保险公估行业应当着眼国际国内,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潜心培养核心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以适应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发展的趋势以及展开与外资保险公估的高端市场的竞争。
  •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旅游保险的发展却不如想象中的快速,反而在实际操作中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根据我国旅游保险市场发展现状,运用SWOT模式分析旅游保险业的发展态势,并从SO、ST、WO、WT四个方面来阐述旅游保险的发展策略。
  • 摘要:本文从应用经济学科发展特点和国外高校学科发展经验入手,探讨保险业与高校合作的自身规律,梳理国内保险界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并在典型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保险业与教育界合作,完善高校保险学科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 摘要:中国大学的保险专业本科课程基本以财产保险为基础进行设置,比较能够满足财产保险公词的知识需求,但是却不能满足寿险公司的知识需求。在我国人寿保险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财产保险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根据保险市场的变化调整我国大学中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一些寿险公司迫切需要的课程,如增加寿险营销、保险医学、投资理财等课程。同时需要对一些市场需求度不高的课程进行调整。
  • 摘要:本研究目的系针对寿险业外派大陆的人员,以问卷调查之方式,探讨与了解其工作特性、海外适应性与工作态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为何。期望对于寿险业者能根据研究结果适切地做出人力资源的规划,进而提升外派大陆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增强组织的管理效能。rn 本研究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定、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外派人员的工作特性中的工作自主性对离职倾向呈负向非常显著的影响性;外派人员的适应性中的生活适应性与互动适应性对离职倾向呈负向非常显著的影响性:本研究也发现寿险业外派人员的外在满意度对离职倾向呈负向显著的影响性;外派人员的工作绩效中的工作投入与出缺勤对离职倾向呈负向显著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研究结果上对于日后接受公司外派大陆之寿险业人员能给予其最大的帮助与支持,使员工不仅对自己的工作绩效获得公司肯定,对寿险业者未来外派人员至大陆亦有其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据。
  • 摘要: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经营行为,遵循投入产出法则是一个重要原则。构建我国保险人才培训体制,必须贴近市场,提高其市场价值。从教学目的看,必须确立教育培训是现代保险企业经营中投资回报最高项目的观念;从教学内容看,必须满足保险企业的迫切需要,重点搞好现代经营理念教育;从教学资源看,必须实现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教学管理看,宜推行制式教育,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 摘要:中国金融市场正在以跳跃式的发展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速度过快与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滞后必然产生矛盾。为此,有必要通过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来加以解决。本文正是从中国金融混业趋势呼唤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大背景下,通过对中外保险精算教育比较的差异性分析,提出金融保险教育的改革建议。
  • 摘要: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已经引起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它要求教育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将大工程思想引入保险精算教育中,提出了我国保险精算教育在知识系统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教师队伍、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室建设等角度,探讨了保险精算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
  • 摘要:近年来台湾金融环境因加入WTO与金融相关法令的修订之故变迁甚巨,寿险业务员面临比以前更为严峻的竞争。因此寿险业必须设法教育其业务员使之具备应有技能,并进一步增进其业务绩效。本研究先以德怀术与专家之访问调查找出业务员在接受训练课程之教育后应具备之技能为何,再使用AHP法评估目前在台湾较为流行之三大训练课程计划。研究结果显示LOMA之训练方案比较能够训练出符合专家所期待之业务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