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22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285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父母必读、现代企业教育、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第一届第二次全国护理伦理学术年会等;语言暗示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娟、兰政文、刘金成等。

语言暗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1.8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285 占比:98.08%

总计:11506篇

语言暗示—发文趋势图

语言暗示

-研究学者

  • 丁娟
  • 兰政文
  • 刘金成
  • 张明梅
  • 李庚山
  • 李晓燕
  • 李朝
  • 王学义
  • 韦民
  • 韩元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慧; 张淑利; 陈亚丽; 秦颖颖; 高彦良
    • 摘要: 目的 探讨音乐放松干预联合语言暗示对白内障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白内障患者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择期行白内障局麻手术治疗,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音乐放松干预联合语言暗示.比较术前1 d、术前1 h、手术开始10 min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程度,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定睡眠状况,应对方式问卷评定应对方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术前1 h、手术开始10 min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水平均较术前1 d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放松干预联合语言暗示可以显著缓解白内障局麻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及应对方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李进
    • 摘要: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生活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失眠现象,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下面九个妙招,有利于缓解失眠。语言暗示语言是第二信号系统,具有强大的心理效应,不发声的脑语可以直达人的潜意识层而发挥作用。暗示自己:"睡,想睡,很想睡,一会儿就睡。"反复想直至入睡。不要用"一定入睡,马上入睡"这样生硬的词汇,容易引起焦虑而无法入睡。条件暗示床铺是睡眠信号,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用来睡觉的枕头,睡觉之前洗洗热水澡、泡泡脚,保持卧室的安静,放一点轻音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 朱静刘明洁
    • 摘要: 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指出:“儿童心理是在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发展的,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其所具有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前提。而儿童生活所处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教育等这些心理反应内容,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则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语言环境”,对教师的语言暗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剧透重要意义。
    • 宋阳玲
    • 摘要: 关键词:想象勇气自信近日,科学家针对儿童的自控力,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发现,受测试的儿童面对枯燥的任务会倦怠,当研究人员用语言暗示说"想一想,如果你是蝙蝠侠,你会怎么做?"后,他们的任务完成度就会大幅提高。它的核心原理是,把自己不当自己,而是某个更加理想化的形象,焦虑会减轻,勇气和责任感会提升。
    • 刘淑平
    • 摘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教师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较为少见了,但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仍然存在.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教师的伤害性语言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些赞扬和尊重的语言,少一些刻薄和辱骂的语言,用美丽的语言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 张飞飞
    • 摘要: 目的:探究语言暗示及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35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象,随机划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加行积极暗示性语言和细节护理服务,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麻醉前、术后1d,观察组的SAS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7.06%,优于对照组82.09%.结论:积极暗示性语言和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邓苗
    • 摘要: 目的 探究积极性语言暗示和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63例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135例,给予积极性语言暗示和细节护理服务)与对照组(128例,实施常规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1 d、麻醉前、术后1 d的S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S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1 d与观察组(P<0.05);术后1 d,对照组患者SAS评分较麻醉前有显著改善,但仍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血压波动值也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和细节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郑道伟
    • 摘要: 目的 探究语言暗示及细节护理对手术患者生理指标、负性情绪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3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4月—6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语言暗示及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理指标、麻醉前焦虑情绪与术后疼痛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HAMA评分与术后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水平与技能、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应用语言暗示及细节护理可缓解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稳定心率与血压,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减轻术后麻醉,提高护理质量.
    • 周礼
    • 摘要: 通常情况下,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多采用简单直白的方式,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做得不对或不好,即批评和说教。事实上,这种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批评太多,说教太多,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无益,还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激起孩子本能的反抗,甚至造成孩子叛逆、厌学。其实,暗示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
    • 顾鑫
    • 摘要: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每个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人的心态变得积极起来,行动变得主动起来。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体育课堂的心理暗示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积极心理暗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