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79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工艺美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0642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文艺生活·文海艺苑、美术教育研究、艺术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四川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5年年会、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11年苏州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008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等;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文献由639位作者贡献,包括殷石、黄南南、吴佩平等。
设计心理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642篇
占比:99.61%
总计:121120篇
设计心理学
-研究学者
- 殷石
- 黄南南
- 吴佩平
- 庞峰
- 徐明霞
- 万骁乐
- 何玉莲
- 何艳婷
- 刘作存
- 刘国苹
- 刘巍
- 刘明国
- 刘雁
- 吴企帅
- 吴天宇
- 吴绍兰
- 周永宏
- 和超
- 宋洋
- 宿效文
- 巩熠
- 彭朋
- 徐娜子
- 徐小宁
- 戴敏
- 李健
- 李帅
- 李柏林
- 李瑞
- 李程
- 李虹
- 李鹏
- 柯茜
- 欧阳娴
- 毛昕
- 江伟
- 王效孟
- 王珊
- 盛弘哲
- 秦洁
- 程望舒
- 章熙悦
- 胡熔
- 薛雨
- 谢强
- 贺伟
- 贾羽佳
- 赵倩雲
- 郭琳琳
- 郭琳琳1
-
-
李悦玲
-
-
摘要:
交互设计这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在一次设计会议上正式提出,这是一个涉及人类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心理层次的需求,而设计心理学正是交互设计中的重要基础。文章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读交互设计与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析人们在交互设计中因设计心理学产生的行为表现、操作方式,探究交互设计如何实现其基本功能,满足人类需求。在对现状进行一定审视与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交互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其提出展望。
-
-
郭元烁
-
-
摘要:
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媒体、广告还是商品,情绪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富有情感的设计也有意唤起人们的积极情绪,以达到唤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针对情感化设计三要素进行设计实践,思考该如何在儿童绘本设计中利用情感化设计来创造出既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又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优秀绘本。
-
-
刘伟雪
-
-
摘要:
受社会环境影响,消费模式有所改变,产品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如何在众多产品中进行选择,本文依托了设计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把握影响消费者心理的设计因素,通过分析色彩、形状、材质、比例等因素来影响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引起消费者本能层次的刺激,探索更多实践方式,使产品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
-
-
薛梦涵;
钟锦芳
-
-
摘要: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凭借多年的高质量笔记和视频分享,满足了用户的审美和生活需求。2019年11月,小红书月活跃量突破一亿,成为潮流App。特别是网红与明星的加入,让小红书更加火爆。它从最初美妆、美容等方面的分享,到后面视频、直播、绘画等内容的加入,提高了用户参与度。小红书App本身就是优秀的设计,其成功的背后少不了设计心理学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深入分析小红书App的界面设计。
-
-
陈雨欣
-
-
摘要:
一款优秀的游戏,需要设计、创作、修改多方面共同协作,其中设计心理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玩家的心理是掌握游戏体验的核心。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化设备应用的普及,助推沉浸式体验游戏成为游戏产业最重要的部分。文章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玩家在沉浸式体验游戏中的心理以及如何优化游戏产品,以满足玩家的心理需求,为今后沉浸式体验游戏产品的设计、创作、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
-
任和
-
-
摘要:
目的 在中国初步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的当下,以包装设计师的角度探析提升包装分类友好程度的实操型方法,旨在以包装设计的改进消除用户分类困惑和畏难情绪、引导用户正确分类,进而通过“分类友好”的形象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价值判断。方法 基于国际上各领域学者对包装设计与用户环保行为的关系、包装设计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国内外市面上产品包装阻碍或促进用户垃圾分类的问题或优势特征。结论 结合设计实例分别从简化包装废弃物分类程序、视觉提示及恰当的图示引导、用设计弥补轻量包装的廉价感等方面阐明更具实操性的包装设计方法。
-
-
齐伟民;
雍楠
-
-
摘要:
设计心理学是在设计中研究人的心理因素,从而引导设计结果更加科学化、有效化。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心理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工具,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文章就设计心理认知中知觉的恒常性特征为研究依据,探讨已有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知觉恒常性概念的应用、知觉恒常性对建筑设计的意义以及知觉恒常性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
-
何焯庭
-
-
摘要:
为创建以人为本、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文章以江苏常州“花开西庄”美丽乡村为例,探究设计心理学在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以设计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探讨设计心理学与美丽乡村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从“花开西庄”感官层面的细节设计、效能层面的可持续设计、体验层面的情感设计等方面,阐释设计心理学在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思考与应用。总结建设生态适宜、以人为本的美丽乡村之法,打造出切合乡村居民自身利益、符合当代审美的美丽乡村,帮助设计师更加合理地制订打造美丽乡村的方案,让乡村振兴之路越来越美好与繁荣。
-
-
刘静
-
-
摘要:
对设计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分析与设计。介绍了设计心理学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优势,论述了设计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原则,探讨了设计心理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及其教学设计,以明确设计心理学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合的必要性,转变传统的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实现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效益最大化。
-
-
廖梦颖
-
-
摘要:
当今社会,包装不再仅是以实用性而存在,而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刺激消费。因此,包装设计师要想提升包装设计效果,运用设计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的包装设计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贴近消费者的审美,才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效果。所以,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包装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
-
-
DU Xiaojiao;
杜晓娇;
LI Yan;
李彦
- 《四川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15年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大数据将在众多领域掀起变革的巨浪.通过对大数据概念及内涵的认识,提出传统设计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在大数据时代面临极大挑战,心理学与生物学的联系将进一步明晰化,透过大数据去寻找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人类心理,将降低研究过程中的人为参与程度.最后,给出设计心理学领域在大数据运用上的探索实例. 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面、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设计心理学势必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例如,大数据将弥补传统心理学研究模式的不足、改善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加强了心理学与生物学的联系、降低传统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人为参与程度。只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创新,为产品设计师提供更全面的有关心理学应用理论,设计心理学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问。
-
-
-
-
-
-
-
-
-
江潞
- 《2005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服装卖场作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部分,是产品、形象的最直接展示,对提升品牌的形象起了关键作用.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由消费者的角度,探讨服饰专门店环境设计的主要方面,试图为企业在品牌服饰的门店环境设计上提供一些参考,有利提升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