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设计史

设计史

设计史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51篇,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艺术理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3091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美术观察、美术教育研究、艺术百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上海暨长三角设计学研究生学术论坛、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等;设计史的相关文献由323位作者贡献,包括祝帅、张黎、姜岩等。

设计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9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3091 占比:99.69%

总计:113442篇

设计史—发文趋势图

设计史

-研究学者

  • 祝帅
  • 张黎
  • 姜岩
  • 杜明星
  • 李砚祖
  • 李立新
  • 杨先艺
  • 杨浩
  • 杭间
  • 于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勇
    • 摘要: 现有的设计史教材中较少涉及广西地区古代造物活动的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设计史课程中,加入广西考古成果的相关内容、加强与当地文博机构的合作等,可以使桂林理工大学获得形成设计学科特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等多重效益。
    • 宗立成; 王娜娜
    • 摘要: 随着国内设计产业、设计学的迅速发展,设计史在设计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凸显,成为设计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单元,以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的形式分析和研究国内设计史现状与进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441条核心期刊论文数据为样本,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数据分析软件,构建和分析国内设计史研究知识图谱,从文献数据的总体发文趋势、主题、引频、关键词、研究机构、高产作者等方面,对国内设计史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近年来,国内设计学界围绕设计史研究成果显著,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设计史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设计史的学科转向和设计史研究的中国主体性等方面,中国设计史的书写和主体性是国内设计史未来的发展趋势。
    • 朱伟斌
    • 摘要: 本文从文化史角度考查古籍版面栏线消失的历史,评述栏线消失对中国书籍版面设计的影响。笔者认为,书籍版面栏线的消失反映了工业化机器生产的技术变革,隐含了大众化等现代思想观念;栏线消失随同现代标点符号的应用,改变了版面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意味着中国书籍版面脱离传统进入现代设计历史阶段。
    • 李亮
    • 摘要: 设计史在学科大发展的背景下,应当承认还有诸多不足与问题,如缺少宏观的跨学科讨论及具有历史意义的思考,鲜有微观的定量化、科学化的分析和实证主义的解剖。除专注于自身的内涵外,设计史的书写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可能的外延。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范畴下的诸多领域,甚至中国古代占卜、科学及气候等层面的议题,都应当成为其开展对话的基石。
    • 黄诗淇; 谢琪
    • 摘要: 兰州卷烟厂的前身是建立于1934年的兰州华陇烟草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统称兰州卷烟厂),从建厂到1998年确立核心竞争品牌,兰州卷烟厂历经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变迁。文章从烟标的主题采用、字体设计和图案设计3个方面,对兰州卷烟厂在建厂初期、改造调整时期、改革开放时期3个历史阶段出产的烟标加以分析比较,以期见证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过程,从而挖掘中国制造之于民族情怀的历史性诉求和家园意识的深层次内涵。
    • 张欧
    • 摘要: 在多种版本的《世界设计史》中,椅子一直是出场频率颇高的设计作品。在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一书的插图中,就有出自历代设计师之手的65种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的椅子。如果把关于这些椅子的文字与图像内容裁取出来,就能组成一部由历代椅子设计中的经典作品构成的别出心裁的设计史,我们能够从中感知古往今来的设计文化、设计美学、设计风潮留下的历史痕迹。不少著名设计师将设计椅子的能力当作评估设计才能的重要依据。某些椅子设计经典已经不再是实用的坐具,而成为某种抽象的、概念性的、风格化或意识形态化的载体,或作为威权之象征。只有那些在手法、技巧、风格、流派等方面具有独创性、典范性、时代性的设计作品才可能成为经典,而博物馆收藏、典籍著录等是设计作品经典化的主要途径。
    • 于雪晴
    • 摘要: 从西汉开始,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主流地位。在这种道德的、规范的“礼”的社会文化下,在服装上体现为地位和等级的象征,严格的服制制度表现了男女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地位。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唐代“女着男装”成为了一种特殊现象。“女着男装”现象的出现,是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产物,其中根本原因是生活习俗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女着男装”的服装表现,分析生活习俗带来的影响,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 魏倩
    • 摘要: 文章从中国设计史出发,围绕汉代青铜器探究其蕴含的大匠精神。首先探析了大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通过汉代青铜器的发展背景及设计特点,提炼出其中蕴含的“保持初心,以人为本;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紧跟时代”的大匠精神并展开论述,最后提出大匠精神对如今的启示和未来的展望。
    • 夏天
    • 摘要: 对设计的历史进行探讨与研究,有助于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设计过程中进行设计方法与理念的完善与革新.想要对设计历史进行探讨,必须要对设计师方法论研究中的两种维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两种维度分别是社会经济学理论和文化整体观视野.从社会经济学维度进行设计史的探讨,是因为设计本身与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文化整体观视野维度进行设计史的探讨,是因为文化发展对设计的流变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
    • 谢治
    • 摘要: 中国陶瓷涉及向现代设计的转向,其根本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如何从传统中获得当下的历史意义?解析设计史的结构,本文从诠释学的角度将陶瓷设计史的主体、陶瓷语言及历史视野展开相关论述,进而获得陶瓷设计史在社会与文化上的意义,为当下的中国现代陶瓷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