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同建构

认同建构

认同建构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08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九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2017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世界注意视野下的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等;认同建构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谢贵平、韦浩明、刘媛媛等。

认同建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17.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508 占比:82.47%

总计:616篇

认同建构—发文趋势图

认同建构

-研究学者

  • 谢贵平
  • 韦浩明
  • 刘媛媛
  • 唐淑娴
  • 姜铭
  • 张兵娟
  • 暨爱民
  • 杨玲
  • 沈一凡
  • 王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飞相; 毛旭锋
    • 摘要: 近几年来,业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媒介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传统文化传播领域的核心议题。2018年春节伊始,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经典咏流传》就是在弘扬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流文化价值理念下推出的一档重要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受众的追捧与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与节目本身多内容、多形式、多角度建构受众文化认同路径有密切关系。文章运用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经典咏流传》节目内容、模式、传播路径的有效分析,发现其受众整体文化认同建构经历符号设定、内容传递、身份识别、场域设立、文化认同这五个步骤,同时提出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建议。
    • 修丰义; 王发龙
    • 摘要: 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总体战略、基本理念、具体举措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继承性和创新性。通过审视历史与现实可以发现,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主导逻辑的发展路径是从权力安全主导到规范嵌入再到认同建构。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征程中,海外利益发展与维护应从国际权力提升、国际制度运用、国际认同建构等层面综合施策,同世界各国一道,根据国际法准则及相关国际规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信任危机等新威胁、新挑战,协力保障自身利益和他者利益的共同发展与安全。
    • 王敏钊
    • 摘要: 作为日本著名的文化符号,富士山在日本民族认同建构和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古代富士山的符号化、近代富士山符号的国家化和战后以富士山为媒介的日本形象国际化为线索,参考符号学、认同建构和传播学理论,追溯了日本对于富士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历史。文章研究认为,富士山符号的文化源头虽然来自民间信仰,其建构与传播却是政治精英细致规划、日本政府牵头促成的,是日本国家近代化和战后重建国际形象努力的一部分。日本的经验表明,国家文化符号应在内容上具有民族独特性,在传播中保持常新性,在国际受众中具有易接受性。
    • 蔡红梅; 牟映雪
    • 摘要: 铸牢儿童青少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根基性工程。儿童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是基于生理基础并超越基因遗传,在家庭养育关系和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而建构起来的复合观念。基于对个体民族认同发展的过程、内容及与社会环境互动特征的分析,文章提出家庭是人价值观的生发之源,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建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力量来源。家校共育要拓宽培育的目标对象和时空范围,加强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和共同性,建构协同共育的生态安全网,创造儿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佳效果。
    • 蔡之国; 刘葛一
    • 摘要: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的运用,算法推荐具有技术意识形态的新型动态媒体特征。算法推荐的中国实践因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而表现出意识形态传播的复杂性和延展性,可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建构产生如下挑战:以用户偏好为导向的算法推荐隐性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过滤气泡”式的算法推荐可能“区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媒体泛化下的算法推荐“折扣”党媒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力。为此,有必要在法治国家视域下加强算法推荐的法治管理格局、在权力规制视域下协同管控算法推荐的权力主体、在价值认同视域下汇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量等方法来应对算法推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构建可能引发的挑战,努力实现算法推荐不仅“管得好”而且还“用得好”,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技术意识形态的支持。
    • 何利娜
    • 摘要: 《觉醒年代》通过叙事主体化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一幅文化自觉的时代镜像。该剧以过去进行时态再现已知事件的历史过程,通过人物塑造主体化方式塑造出五四前后社会众生的文化群像。在此叙事框架下,剧作运用多重化叙事者的手法、多条叙事线索并进等方式展现文化主体的抉择以及主体行动背后的历史理性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互文关系的观照下,《觉醒年代》贯通了历史与现实,实现了剧外观众的认同建构,是主流影视讲述历史事件的成功范例。
    • 章淼榕; 杨君
    • 摘要: 本文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三大学科视野统合了“身份认同”研究概况。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在心理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强调独特的个体认同与鲜明的群体认同。在政治学学科应用中身份认同先是表现为族群文化身份,而后在民族国家中出现了公民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张力,又在全球化浪潮中遭遇多重身份困境。在社会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重视“身份”这一外在化标识,进而从制度安排与社会流动两个角度探讨面对社会身份系统的剧烈变化,群体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回应身份归属问题。
    • 杨银娟; 李宗开; 柳士顺
    • 摘要: 随着社交媒体在公共生活空间的嵌入程度不断加深,个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加便利,其具体实践形式越发丰富,由此集体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剧增。一个可行的研究视角是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深入考察社交媒体工具应用程序、社会网络和行动者实践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析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具体来说,社交媒体主要是通过促进信息交换、政治动员、集体认同等三个中介变量推动集体行动的产生与发展。深入理解社交媒体助推集体行动的实践机制,有利于运用这些机制实现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从而建设更加包容有序的和谐社会。
    • 孙金辉; 杨玲
    • 摘要: 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建构,特定社会环境塑造特定的大学生社会认同情境。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创造了一种流动的空间,打破了建立在原有社会基础上的各种认同,使它们重新在自媒体领域建构起来。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社会存在形式并没有完全消化人类原来存在的社会形式,而是对它们进行了吸收和消化,认同建构在这一社会形式中凸显出不同于传统现实的特点,个体的认同建构作用逐渐凸显。文章结合“媒介使用满足”理论,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青年学子在“万物皆媒介”的环境下面临的困惑,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同随着公共话语空间的转移不断改变,甚至出现角色定位错位的困境。文章基于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建构面临的困境,旨在立足认同建构的内容共通、话语共振、意义共鸣机制,加强对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掌握,全面探寻自媒体时代建构大学生网络社会认同的可行路径。
    • 蒲璐
    • 摘要: 在消费主义盛行、各类文化多元并存以及5G、VR/AR等新兴技术迅速兴起的次世代语境中,处于社会浮躁和精神世界空虚情境中的次世代青年往往具备身份认同危机,自由、可创造、不被物理现实束缚的非物质性虚拟世界顺理成章成为了许多次世代青年群体逃避社会现实的最佳去处,非物质性虚拟偶像永远不会衰老或犯错误,永远可以保持完美的形象,基于这样的特质,使他们也成为了次世代青年群体追崇的文化符号,次时代青年群体可以通过他们构建主体性认同感。与此同时,虚拟偶像是互联网资本、偶像产业发展和技术驱动共同赋能的独特媒介景观,映射了次世代下青年群体的审美取向与多元价值观,发挥着时代镜像的作用。研究当下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离不开对虚拟偶像文化现象的深入体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