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信息与知识传播、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70篇;相关期刊232种,包括青年探索、广西社会科学、台湾研究集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等;群体认同的相关文献由3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菲菲、殷融、佐斌等。

群体认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0 占比:7.2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570 占比:92.70%

总计:3851篇

群体认同—发文趋势图

群体认同

-研究学者

  • 张菲菲
  • 殷融
  • 佐斌
  • 张书维
  • 安秋玲
  • 汪怀君
  • 王元元
  • 王小慧
  • 赵玉芳
  • 刘睿睿

群体认同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凡云
    • 摘要: 俺答汗四次求贡文书的书写及与明朝交涉的过程就是明蒙和谈过程,双方存在着很大共同点,因明朝特别关注细节差异,以至屡谈而不和。隆庆四年,明朝官吏抓住时机,对四点争议问题进行智慧处理,双方达成共识,重建了朝贡体系政治秩序。明蒙和谈持续三十年、蒙古对明朝的尊崇、双方对通贡体系的认同、互市态度积极、各自都有一批知彼知己官员的出现、对和谈流程的逐步走向一致等,均表现了双方在历史、经济、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共同认知,双方达成高一层次的群体认同
    • 赵玉琛
    • 摘要: 群体心理认同对体育参与动机的影响是改善体育参与的一项积极举措,自行设计微信朋友圈群体认同量表和体育参与量表,对沈阳市7所高校随机分层抽取1 05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Tamhane多重比较,考察大学生朋友圈群体认同与体育参与的特点,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性分析,明确群体基于微信交流产生的群体认同与其体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影响力定位、归属感认定、参与目的、参与方式、参与反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交往目的、影响力定位、归属感认定、角色的扮演、角色的反馈、参与目的、参与方式、参与反馈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群体认同和体育参与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1)大学生影响力定位明确、积极影响他人或者容易受到他人鼓舞能够拓展其体育参与方式;(2)大学生交往目的和归属感能够影响其运动参与的目的与反馈;(3)大学生高影响力定位、积极的归属感认定以及角色反馈能够调动其运动参与的主动性。通过影响大学生虚拟互动来触发其体育参与的动机,本文提出3点建议:建立全新的体育参与模式;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激发其体育参与行为;密切关注大学生业余体育生活。
    • 罗玉华
    • 摘要: 单位组织生态恶化历经个体释放、群体感染和组织确认三个发展阶段。社会资本视角下,个体资本“断裂”、群体资本“维护”和组织资本“巩固”是造成组织生态恶化的关键原因。对此,单位改良组织生态环境应出台政策,界定生态底线;改良环境,创设合作氛围;提高站位,推进生态教育。
    • 崔诣晨; 夏琪; 封卫东
    • 摘要: 探索医患信任危机的外源性动力和内源性动力,是揭示和考察医患信任危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的首要前提。医患信任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应围绕医学人文与医院文化协同建设、医患信任危机三级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医患沟通与信任修复路径建设,开展系统论证与应用研究,从而确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信任模式。后续应用对策研究可围绕医患沟通模式、医学人文与医院文化协同建设2个层面展开。
    • 沈文倩; 郑红玉
    • 摘要: 随着“粉丝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在其中的消费行为渐趋多样化。既有研究表明,性别、家庭、月生活费水平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实证调研,对影响大学生追星消费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受心理认同的影响,且消费行为还对心理认同有反向影响。大学生在追星过程中,存在着主观与客观方面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包括个体对偶像的正确选择;偶像、社会、高校对粉丝的及时指引;优质粉丝群体的良性互动。
    • 金彩; 李艳军; 李林竹; 包玉泽
    • 摘要: 基于流动人口数量日益庞大的现实背景,本研究以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例,探讨了当旅居者在旅居地感受到地域文化差异时,这种差异对旅居地的品牌是否以及如何产生消极影响?消减这一负面影响的可能机制是什么?来自枝江和重庆的消费者实验数据表明:相对于感知地域文化差异小的被试,感知地域文化差异大的被试对旅居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结会降低。这一影响是通过群体认同实现的,即感知地域文化差异大,会降低消费者对旅居地当地居民的群体认同,继而减弱消费者对旅居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结。但旅居地对旅居者的社会接纳可以调节地域文化差异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结的影响。在存在社会接纳的情况下,地域文化差异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自我-品牌联结的负面作用被减弱。
    • 宋红娟
    • 摘要: 本文选择20所地方本科院校的500名教师作为调查样本,从群体认同、共享领域和共享规则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对学习共同体的认知水平,并从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四个方面分析了他们对学习共同体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地方高校教师群体认同水平整体较高,认可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共享领域偏向利于自己,弱化他人利益;共享规则倾向于资金专项化、制度和政策精准化;女性、年轻、低学历、低教龄和低职称教师更愿意加入学习共同体。
    • 童湄清; 徐斌; 张亚平
    • 摘要: 城市近郊的绿道作为区域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居民使用率较高的绿地类型。基于社会生态记忆视角,以青山湖环湖绿道规划设计为例,研究如何保护绿地格局的完整性与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并让游客在场所中获得归属感与群体认同。规划设计正视场地变迁的时代印记,结合现阶段绿道发展的定位,针对每个发展阶段遗留的特征,保留、修复、融合及重构,赋予场地全新的功能定位并构建新的平衡态,实现地域文明与新兴城市风格的和谐共存。青山湖绿道场景构建策略探索了景观营建与记忆延续的相互关系,为受城镇化进程影响的城郊空间更新如何兼顾生态、人文与记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 高兴
    • 摘要: “:苏玛”不仅是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的常用语,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实践。“苏玛”原意为“抱歉”“道歉”,但在西双版纳傣族和布朗族的实践中,“苏玛”的意涵被扩展为“抱歉”“感恩”“尊敬”,并成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个人层面的“苏玛”实践,实际是一种“延时回报”机制,看似自愿,却是义务的回赠,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深层关联,并且在社会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村寨之间的“苏玛”实践,则是村寨历史记忆和群体认同的呈现,弥合了村寨的当下与历史、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断裂。
    • 章淼榕; 杨君
    • 摘要: 本文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三大学科视野统合了“身份认同”研究概况。身份认同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在心理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强调独特的个体认同与鲜明的群体认同。在政治学学科应用中身份认同先是表现为族群文化身份,而后在民族国家中出现了公民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张力,又在全球化浪潮中遭遇多重身份困境。在社会学学科中身份认同研究重视“身份”这一外在化标识,进而从制度安排与社会流动两个角度探讨面对社会身份系统的剧烈变化,群体如何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回应身份归属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