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变成形
触变成形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96605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精密成形工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19届学术年会、第十四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甘肃省铸造学术年会等;触变成形的相关文献由40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体军、郝远、谢水生等。
触变成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6605篇
占比:99.80%
总计:96796篇
触变成形
-研究学者
- 陈体军
- 郝远
- 谢水生
- 路贵民
- 崔建忠
- 李元东
- 马颖
- 姜巨福
- 王平
- 罗守靖
- 徐骏
- 姚喆赫
- 梅德庆
- 陈子辰
- 张志峰
- 杜之明
- 潘洪平
- 石力开
- 闫洪
- 毛卫民
- 程远胜
- 阎峰云
- 丁志勇
- 田战峰
- 赵大志
- 赵爱民
- 钟雪友
- 王开坤
- 崔成林
- 王迎
- M.S.SALLEH
- M.Z.OMAR
- 唐培
- 唐钟雪
- 唐靖林
- 孟毅
- 宋仁伯
- 张发云
- 徐峰
- 曾大本
- 杨必成
- 游晓红
- 管仁国
- 赵海静
- 陈刚
- 马春梅
- 黄国杰
- 黄海军
- C·C·德弗雷塔斯
- C·J·帕里什
-
-
Kaio NIITSU CAMPO;
Caio Chaussêde FREITAS;
Éder Sócrates Najar LOPES;
Suk-Chun MOON;
Rian DIPPENAAR;
Rubens CARAM
-
-
摘要:
研究触变成形Ti−Cu合金的力学性能。Ti−Cu(25%,27%,29%Cu,质量分数)锭的制备流程为:先进行电弧熔炼,再在950°C均匀化处理24 h,然后在900°C热锻,最后在1035°C热处理300 s后以8 mm/s的速度触变成形。结果显示,触变成形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力学强度,但其在拉伸载荷下的塑性一般,在压缩载荷下的塑性尚可。随着Cu含量的增加,包晶Ti_(2)Cu相(转变液相区)的体积分数增加,与α+Ti_(2)Cu相区(转变固相区)相比,其力学强度和塑性更低,导致合金的力学强度和塑性降低。这些结果表明,Ti−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半固态加工性之间的平衡主要取决于Cu含量。
-
-
-
-
-
-
-
牛海侠;
朱松波;
张琼;
李蕾
-
-
摘要:
半固态合金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触变性能,深入研究半固态触变成形过程的力学行为,对于掌握半固态金属的流动规律和半固态触变成形制件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此研究也为制定合理的半固态触变成形工艺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实验研究了A357铝合金在不同的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下受到高温压缩时的力学行为,通过实验数据绘制了A357铝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
田寅丰;
陈刚;
韩飞;
张宇民;
姜巨福
-
-
摘要:
目的 研究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在感应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实现复杂构件近净成形.方法 对7075-T6铝合金挤压棒料进行感应加热条件下的半固态等温处理,观察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并对其进行金相分析,研究晶粒粗化机制;随后采用梯度感应加热坯料进行触变-塑变复合成形试验.结果 晶粒随保温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增加,尺寸逐渐增加;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圆整度逐渐增加.晶粒的长大主要以Ostwald熟化机制为主,合并长大为辅,且由于感应加热速率(5°C/s)较快,最终形成的晶粒较小.计算得出,晶粒在590,600,610,620°C时的晶粒粗化速率分别为165,226,309,497μm3/s.采用梯度感应加热坯料,实现了某型铝合金尾翼构件的近净成形.结论 适用于7075铝合金触变成形的感应加热工艺参数为:在610~620°C下保温5~10 min.集成感应加热半固态重熔处理和触变-塑变复合成形技术,可实现复杂构件近净成形.
-
-
刘兴丹;
阎峰云;
赵红娟;
陈体军;
马郁柏
-
-
摘要:
借助于直热法粉末触变成形,通过控制加电方式,压制成形并烧结制备SiCp/Al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及热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及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复合材料内气孔减少,热膨胀系数先减小后增大,热导率逐渐增大,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烧结温度为600°C,此温度下制备的含SiCp体积分数60%的SiCp/Al复合材料中,SiCp颗粒分布均匀,材料组织致密;室温至250°C平均热膨胀系数小于5.0×10?6°C?1,其室温热导率为165 W/(m·°C),密度为3.01 g/cm3,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为340 MPa.
-
-
郭晓琳;
东栋;
王志敏;
姜巨福
-
-
摘要:
利用锻态变形铝合金具有大量等轴晶和高能状态的拉长晶的微观组织优势,提出了锻态变形铝合金直接半固态等温处理制备半固态料坯(WASSIT),实现低成本半固态坯料制备.利用2A12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制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利用热轧状态的2A12板材,在620°C半固态等温处理温度,保温时间为25mins,能够制备出晶粒细小、球化程度高的半固态坯料.在此基础上,还成功触变模锻成形了高性能复杂零件.力学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抗拉强度最高为490MPa,延伸率最大为18.2%.
-
-
宋仁伯
- 《第十二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6)》
| 2016年
-
摘要:
针对应用前景广阔的不锈轴承钢零件,为改善其凝固和变形组织及碳化物的分布、形态等,以保证其高耐磨性与高强韧性二者兼顾的使用性能,本项目采用与传统生产工艺不同的半固态坯料制备技术及触变锻造成形工艺生产不锈轴承钢零件.本项目旨在探索出具有功能梯度材料特性、高耐磨性与高强韧性的不锈轴承钢零件的触变成形控制理论及应用技术基础.
-
-
Wang Yongjin;
王永金;
Song Renbo;
宋仁伯;
Li Yaping;
李亚萍
-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触变成形工艺制备9Cr18不锈钢材料制件,与传统热处理工艺对比,探讨触变成形制件的强韧性及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在半固态触变成形过程中,固液两相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性.熔融液态金属流动至材料表层,形成一层细小枝晶的表层,覆盖保留在内部的固相奥氏体组织,显微组织呈梯度分布.由于内部的固相奥氏体组织,材料的塑性得到提高,加工硬化能力显著上升,使材料表现出内部强韧性,与外侧硬度较高的枝晶层共同配合,表现出功能梯度特性.触变成形制件的电化学行为不同于常规热处理材料,腐蚀电流密度有所降低,但过钝化区出现了化学反应阶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