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褐土

褐土

褐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三届农业水土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等;褐土的相关文献由67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等。

褐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93.0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3.67%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3.27%

总计:245篇

褐土—发文趋势图

褐土

-研究学者

  • 周怀平
  • 解文艳
  • 杨振兴
  • 张电学
  • 韩志卿
  • 关春林
  • 常连生
  • 刘志平
  • 王秋兵
  • 介晓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紫杭; 张林; 冯固
    • 摘要: 【目的】如何实现磷肥高效利用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土壤微生物在磷肥形态转化与高效利用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理解作物-磷肥品种-土壤微生物匹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盆栽试验选用褐土,速效磷为4.53 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试验土壤首先进行高温灭菌和不灭菌处理,然后分别施用磷酸一铵(MAP)、钙镁磷肥(CMP)和聚磷酸铵(APP),肥料施用量均为P 100 mg/kg,同时,设置不施磷肥对照(CK)。玉米收获后测定地上部干重、磷吸收量,土壤pH、速效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施磷处理与不施磷对照的差值作为各指标的磷肥效应,以不灭菌与灭菌处理的差值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效果。【结果】土壤在灭菌条件下,肥料利用率表现为MAP>APP>CMP,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灭菌条件下,MAP和APP处理的肥料利用率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CMP处理。不灭菌土壤CMP处理的玉米植株磷吸收量和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较灭菌土壤分别增加了116.3%、128.0%。不灭菌土壤APP处理的肥料利用率、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磷吸收量和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较灭菌土壤分别增加了40.7%、34.2%、41.2%、38.2%。与不施磷肥相比,不灭菌土壤CMP处理的根际pH值的增加值显著低于灭菌土壤,不灭菌土壤APP处理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值显著高于灭菌土壤。【结论】在试验磷肥用量100 mg/kg下,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磷肥的作用存在差异。土壤微生物促进了枸溶性磷肥(CMP)和聚合态磷肥(APP)的活化,水溶性磷肥(MAP)能够满足植物对磷素的需求,因此土壤微生物对MAP的活化未表现出显著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针对不同磷肥研发微生物调控技术,实现土壤-磷肥匹配提供理论支持。
    • 郝士横; 吴克宁; 吕欣彤; 郭梦; 杨淇钧
    • 摘要: 选取位于河南中西部褐土土类的7个典型单个土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确定了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诊断标准,供试剖面中诊断出包括黏化层、钙积层、雏形层、氧化还原特征、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7个剖面中,4个划归淋溶土纲,3个划归雏形土纲;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杨岭系、诸葛系等7个土系。从高级分类单元和基层分类单元分别对7个土壤进行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之间的参比。此外,在高级分类单元级别上进行了中国土壤发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之间的参比研究,并建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新增"钙积干润雏形土"土类。
    • 刘志平; 周怀平; 解文艳; 杨振兴; 马晓楠; 胡雪纯
    • 摘要: 为探明不同氮磷化肥配施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以山西寿阳褐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托,选择5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N_(1)P_(1)(N:60 kg·hm^(-2);P:37.5 kg·hm^(-2))、N_(2)P_(2)(N:120 kg·hm^(-2);P:75 kg·hm^(-2))、N_(3)P_(3)(N:180 kg·hm^(-2);P:112.5 kg·hm^(-2))和N_(4)P_(4)(N:240 kg·hm^(-2);P:150.0 kg·hm^(-2)),采集玉米收获后耕层(0~20 cm)土样,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16S rRNA的V3-V4区进行测序;采用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氮磷配施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与CK相比,N1P1、N2P2、N3P3和N4P4处理中,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及玉米产量的增加率分别为3.3%~60.9%,120.1%~862.6%,7.9%~18.4%和63.9%~86.1%。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细菌α-多样性在N1P1处理中达到最高,之后呈现下降趋势;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不同氮磷配施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结构。RDA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对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贡献率最大。随着氮磷施用量的增加,脲酶活性逐渐升高,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因此,化肥施用过量,不利于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维持和提高。
    • 陈浩宁; 周怀平; 文永莉; 向云; 程曼
    •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褐土养分含量和与土壤有机质水解、碳氮磷有效性相关的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以深刻认识农田土壤元素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方法】依托1992年开始的山西寿阳旱地农田生态系统野外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其中不施肥对照(CK),4个单施无机肥处理(N_(1)P_(1)、N_(2)P_(2)、N_(3)P_(3)、N_(4)P_(4)),3个无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处理(N_(2)P_(1)M_(1)、N_(3)P_(2)M_(3)、N_(4)P_(2)M_(2))和1个单施有机肥处理(M_(6))进行研究。于1992、2001、2006和2016年,分析了表层土壤(0—20 cm)中有机碳(C)、全氮(TN)、全磷(TP)、有效氮(AN)和有效磷(AP)含量及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β-1,4-glucosidase,BG)、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1,4-N-acetylglucosidase,NAG)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计算土壤养分之间和酶之间的化学计量比(C∶TN、C∶TP、TN∶TP和lnBG/lnNAG、lnBG/lnALP、lnNAG/lnALP)。计算酶向量角度(vector angle)和向量长度(vector length)。以向量角>45°或者45°越多表示微生物受磷限制越强,向量角0.05)。土壤C∶AN平均为2.11~2.29,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土壤C∶AP和AN∶AP随化肥和有机肥投入量增加而降低,4个有机肥处理的土壤C∶AP和AN∶AP降幅大于4个化肥处理。2)长期N_(2)P_(2)、N_(3)P_(3)和N_(4)P_(4)处理下,土壤lnBG/lnNAG、酶向量角度和酶向量长度略高于各有机肥处理(P>0.05),而lnNAG/lnALP略低于各有机肥处理(P>0.05);与1992年(试验开始年)相比,施肥处理后土壤lnBG/lnNAG均升高,lnNAG/lnALP均降低,向量角整体>45°,向量长度增加了11.1%~52.4%。3)相关性分析表明,AN与BG、NAG、ALP活性、lnBG/lnNAG及lnNAG/lnAL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C∶TN、C∶AN与酶活性lnBG/lnNAG、土壤TN∶TP与lnNAG/lnAL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lnBG/lnALP与任何环境因子间都不存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单施化肥易增加作物对有机碳的消耗和土壤稳定态磷素固持,微生物面临的碳、磷限制加剧;有机肥带入土壤的有机氮,加速了有机质分解,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缓解资源限制,促进褐土元素周转。综上,长期施肥显著改变了褐土元素化学计量特征,引起酶化学计量非稳态变化,土壤酶活性表现出强烈的资源依赖性。
    • 刘志平; 解文艳; 杨振兴; 胡雪纯; 马晓楠; 周怀平
    • 摘要: 为探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细菌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以山西寿阳褐土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采集5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N_(0)P_(0)M_(0),N_(2)P_(1)M_(1),N 4 P_(2)M_(2),N_(3)P_(2)M_(3)和N_(0)P_(0)M_(6))0~20 cm土层土壤样品,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褐土中细菌群落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和绿弯菌门。不同处理土壤共同抗性基因亚型有256个,土壤特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亚型随施肥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N_(3)P_(2)M_(3)处理中达到最高。土壤中丰度较高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有大环内酯类、多药类、万古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其中含量最高的抗性基因亚型为MacB、BcrA、MexW、MexF和pbp_(1)a。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细菌群落及ARGs的组成和变异,冗余分析进一步表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变化受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抗生素抗性基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潜在污染物,农业生产中施用畜禽粪污时应充分腐熟并与化肥配合施用,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 赵子璇; 马娟娟; 孙西欢; 郑利剑; 任小通
    • 摘要: 为了研究生物炭在黄土高原东部褐土区的改良作用,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对水分入渗规律的影响。利用室内一维土柱垂直入渗试验,设置6个施用量(0、1%、3%、5%、7%、9%),监测3 h内土柱湿润锋的运移情况及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变化情况,测量3 h时土柱深度为2.5、5、7.5、10、12.5、15、17.5和22.5 cm的土壤含水率。用Kostiakov、Philip模型与Horton模型对入渗率进行模拟,拟合效果较好的是Kostiakov模型,适宜对不同生物炭施用量进行模拟分析。用幂函数可以很好地分析生物炭对湿润锋运移的规律。施用生物炭对褐土区土壤有减渗作用,生物炭施用量越大,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越小,土壤含水率越高。
    • 沈子雅; 程金花; 赵溦; 管凝; 曾合州; 秦建淼; 赵梦圆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灌草配置方式对褐土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种植灌木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以及草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褐土坡面为研究对象,设计3种降雨强度(30,60,90 mm/h)、3种灌草覆盖度(灌草覆盖度比例分别为1∶2(Ⅰ),2∶1(Ⅱ),1∶1(Ⅲ))以及3种灌草空间配置方式(灌木位于坡上(US)、坡中(MS)、坡下(LS)),分析降雨条件下不同灌草覆盖度及不同灌草空间配置交互作用下产流产沙及减流减沙特征。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产沙量在降雨初期大幅度增加,随后增加趋势逐渐减缓,最后趋于稳定。当灌丛位于坡下(LS)且灌草覆盖度为Ⅱ时,产流产沙量显著低于其他灌草配置方式。(2)不同灌草覆盖度减流减沙率大小关系为Ⅱ>Ⅰ>Ⅲ;不同灌草空间配置下减流减沙率大小关系为LS>MS>US。其中最大减流率达61.58%,最大减沙率达93.27%。不同灌草配置方式间的减流率及减沙率具有显著差异。(3)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灌草空间配置方式对坡面总产流产沙量的显著性和贡献率发现,灌草覆盖度和灌草空间配置对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灌草覆盖度和灌草空间配置交互作用对坡面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影响并不显著。(4)灌丛于坡下、灌丛覆盖度为50%、草本覆盖度为25%的灌草配置方式有最好的减流减沙率,能最好地削减径流泥沙。研究结果可为北京褐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支撑。
    • 杨振兴; 周怀平; 解文艳; 刘志平
    • 摘要: 通过长期施肥对褐土锰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以明确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锰形态转化及其有效锰的影响,为指导类型区域施肥、充分发挥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研究选取连续布置27 a的氮磷有机肥配施定位试验9个处理,即不施肥处理(CK)、单施无机肥处理(N1P1、N2P2、N3P3、N4P4)、有机无机配施处理(N2P1M1、N3P2M3、N4P2M2)、高量施用有机肥处理(M6),进行土壤锰形态分级测定以及植株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施用无机肥各处理(N1P1、N2P2、N3P3、N4P4)土壤有效锰含量较试验初显著降低,连续施肥27 a后土壤有效锰年降低速率分别为0.39、0.43、0.41、0.43 mg/kg;施用有机肥后可以有效维持土壤有效锰含量,有机无机配施各处理(N2P1M1、N3P2M3、N4P2M2)土壤有效锰含量比施无机肥各处理平均提高1.76、5.55、1.85 mg/kg;高量施用有机肥M6处理的土壤有效锰达到18.10 mg/kg,能够维持在试验初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弱酸溶态锰和可还原态锰与有效锰呈显著正相关,是土壤有效锰的主要来源。M6处理(有机肥投入135 t/hm2)在满足玉米高产对锰素需求的同时,可维持褐土农田锰的供给平衡。因此,合理施用锰肥才是实现褐土类型区域锰素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 马琳杰; 霍晓兰; 靳东升; 刘平; 霍晨; 惠薇; 李丽君
    • 摘要: 农业氮磷淋溶已经成为地下水污染最普遍和突出的问题。为揭示氮磷在包气带不同土层的淋溶特征,以典型褐土的5个土壤发生层(耕层、淋溶层、钙积层、黏化层和母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淋溶试验,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不同形态氮磷淋溶量,研究氮磷在不同土壤发生层中的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进行5次淋溶,耕层、淋溶层、钙积层、黏化层和母质层淋溶液中可溶性总氮总量分别为2412.63 mg·L−1、3028.94 mg·L−1、244.16 mg·L−1、3648.99 mg·L−1和3356.51 mg·L−1,淋溶层、黏化层和母质层可溶性总氮淋溶量显著高于耕层,而钙积层可溶性总氮淋溶量较耕层显著减少;耕层淋溶液中可溶性总磷总量为0.52 mg·L−1,且显著高于其他4层。2)在试验初期,耕层、淋溶层的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和正磷酸盐淋溶量显著高于黏化层和母质层,进行到第4、5次淋溶,黏化层、母质层的硝态氮和可溶性总氮淋溶量显著高于其他3层,而各发生层间正磷酸盐淋溶量无显著差异;单次淋溶黏化层和母质层铵态氮淋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层,而耕层可溶性总磷淋溶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各层。3)耕层和钙积层的淋溶液中硝态氮是氮素淋溶的主要形态,占可溶性总氮比例分别为69.0%和85.4%,而在淋溶层、黏化层和母质层中分别为41.3%、5.1%和4.6%;在可溶性磷中,以无机态正磷酸盐为主,最高占可溶性总磷的75.9%。4)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对土壤氮磷的迁移转化有明显主导作用。有机质与氮磷淋溶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高,会增加淋溶初期氮磷的淋溶风险;而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含量则与氮磷淋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阳离子交换量大和黏粒多能减少氮磷素的淋溶风险。该试验结果说明,由于5种发生层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各发生层氮磷淋溶特征及其淋溶形态也有差异,并且氮磷的淋溶受土壤本身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杨振兴; 周怀平; 解文艳; 刘志平
    • 摘要: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下褐土锌形态变化规律及对有效锌的影响,以山西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续27 a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9个处理土壤样品进行分级测定,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效锌的变化过程、不同形态锌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形态锌与有效锌的关系.结果表明,除N2 P2处理外,其他施用无机肥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较试验初无显著变化,连续施肥27 a后,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72~0.84 mg/kg;施用有机肥后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锌含量(P<0.05),N2P1M1、N3P2M3、N4P2M2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年增加速率分别为0.057,0.151,0.074 mg/(kg·a);高量使用有机肥M6处理,土壤有效锌达到7.37 mg/kg,远远超过了我国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限定.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均表明,土壤中可还原态锌是褐土有效锌的主要来源,水溶性锌、弱酸溶态锌与有效锌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是间接效应造成的.因此,有针对性地促进锌素向水溶态锌、弱酸溶态锌和可还原态锌转化,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促进锌素的高效利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