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无机肥配施

有机无机肥配施

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607508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交流研讨会、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2012植物营养研究与养分管理及调控技术研讨会等;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相关文献由637位作者贡献,包括荣湘民、刘强、张玉平等。

有机无机肥配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07508 占比:99.99%

总计:2607672篇

有机无机肥配施—发文趋势图

有机无机肥配施

-研究学者

  • 荣湘民
  • 刘强
  • 张玉平
  • 谢桂先
  • 李波
  • 彭建伟
  • 王文娇
  • 翟丙年
  • 蔡葵
  • 赵征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慧芳; 李紫燕; 史雷; 张统帅; 王书停; 郝红玉; 翟丙年; 王朝辉
    • 摘要: 为了明确监控施肥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渭北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变化规律,为指导渭北旱地麦区科学施肥,实现区域小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户施肥、监控施肥、监控施肥+有机肥、监控施肥+生物炭4种处理对渭北旱地冬小麦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养分吸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控施肥与农户施肥相比,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氮、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9.16%和51.35%,氮、磷素生理效率分别提高7.05%和26.21%;监控施肥+有机肥与监控施肥相比,地上部吸磷量和吸钾量分别增加31.58%和21.99%;监控施肥+生物炭与监控施肥相比,地上部吸氮量降低17.57%,地上部吸磷量和吸钾量分别增加30.58%和40.62%。综上所述,监控施肥与农户施肥相比能够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在监控施肥+有机肥处理下的减肥增效作用最优,该处理可以在渭北旱地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 付佩; 李佳笑; 吴得峰
    • 摘要: [目的]以华阴市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以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矿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CK)、单施化肥处理(NPK)、70%化肥+30%有机肥(7F+3M)、50%化肥+50%有机肥(5F+5M)、30%化肥+70%有机肥(3F+7M)、优化施肥+硝化抑制剂(Opt+DMPP)6种施肥模式,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分别对不同施肥模式的试验区域表层及剖面土壤进行取样,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表层硝态氮、铵态氮及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施肥式下2年春玉米产量的变化。[结果]2年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春玉米产量(14.02 t/hm^(2)),增幅为6.05%,Opt+DMPP处理产量为13.38 t/hm^(2),产量增幅不显著(P>0.05);Opt+DMPP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42.18 kg/kg;与NPK(35.03 kg/kg)相比,3F+7M显著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至39.06 kg/kg, 3F+7M增加氮肥偏生产力至70.11 kg/kg, Opt+DMPP显著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增幅为19.13%。不同施氮模式之间表层硝态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0~200 cm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表现为NPK>7F+3M>5F+5M>Opt+DMPP>3F+7M。[结论]7F+3M施肥模式能有效增加春玉米产量,Opt+DMPP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降低土壤表层和剖面硝态氮含量,为有机无机配施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土壤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 梁路; 张卫杰; 徐博涵; 庄秋丽; 姜秀芳; 黄玉波
    • 摘要: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氮磷流失以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提供依据。
    • 张文洁; 马冉冉; 袁洁; 许能祥; 丁成龙; 李青丰
    • 摘要: 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k.)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施氮水平下,不同比例的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OF)与无机肥(Inorganic fertilizer,IF)配施对多花黑麦草产量、饲用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多花黑麦草高效生产提供依据。试验设置6个处理,即100%IF、75%IF+25%OF、50%IF+50%OF、25%IF+75%OF、100OF%和对照(CK,不施肥)。结果表明,与100%IF处理相比,75%IF+25%OF处理显著提高多花黑麦草产量,其中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11.02%和9.13%;50%IF+50%OF与100%IF处理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显著低于100%IF处理。75%IF+25%OF处理下头茬草的饲用品质最好,其次是100%IF和50%IF+50%OF处理。有机肥配施处理显著提高再生草的饲用品质,其中粗蛋白含量、干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与100%IF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100%IF处理。100%IF、75%IF+25%OF和50%IF+50%OF处理均得到优质的青贮料,与100%IF处理相比,75%IF+25%OF和50%IF+50%OF处理下头茬草和再生草的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均增加,而氨态氮/总氮和pH值均降低。综合分析,在南京市地区,在常规氮量投入下,不超过50%的有机肥配施比例更适宜多花黑麦草的生产。
    • 刘泰; 王洪媛; 杨波; 魏静; 贺鹏程; 王玉龙; 刘宏斌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用量粪肥增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在等氮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开展盆栽试验,通过系统分析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水稻收获后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以及水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田面水无机氮素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对粪肥增施的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192.8 kg·hm^(-2),以N计)的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相当于增施N 115.1 kg·hm^(-2))的效果最佳,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穗数、分蘖数、株高、秸秆吸氮量和籽粒吸氮量等指标均达到最高,与单施尿素相比,分别提高36.2%、46.4%、12.1%、16.1%、0.7%、48.5%和56.3%;氮素利用指标(氮素利用率、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得到显著优化(P<0.05);追施穗肥后田面水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0.4%和10.3%,表明适量增施粪肥会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的流失风险。另外,增施粪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随粪肥增施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表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可最大程度实现水稻增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氮素流失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生产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确定提供参考。
    • 王伟; 候丽丽; 崔新菊; 周大伟; 刘凡; 董世磊
    • 摘要: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比对照增加17.02%,比纯化肥增加10.68%;碱解氮含量排序为CF+M50>CF+M25>CF>M>CF+M75;CF处理有效磷积累量高于有机肥配施处理,比对照高出29.37%。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小麦产量。
    • 常宏达; 吕德生; 王振华; 朱艳; 李海强; 李诗莹
    • 摘要: 为探求新疆吐哈盆地极端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葡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作物耗水量(ET)、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W1、W2、W3和W4四个灌水水平,灌水量分别为630、675、720、765 mm,以等氮配施为原则设置4个有机肥(OF)和无机肥(CF)配比处理,分别为F1(70%OF+30%CF)、F2(50%OF+50%CF)、F3(30%OF+70%CF)和对照CK(100%CF),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16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水肥处理对无核白葡萄IWUE有显著性影响,其中W3F2处理IWUE最大;葡萄耗水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表现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在浆果生长期达到最大;葡萄产量、单串重和百粒重随灌水水平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在W3F2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24.25%~50.26%、25.26%~64.65%及47.76%~162.00%;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Vc和还原性糖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4.09%~25.95%、3.21%~27.80%及15.53%~40.59%,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69%~22.96%,其中W4F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最高,W3F2处理还原性糖含量最高。研究认为W3F2处理(灌溉定额720 mm、有机肥50%+无机肥50%)是较为合理的滴灌葡萄灌溉制度。
    • 高荣广; 张兴惠; 李耕; 赵睿; 郑宾; 赵伟
    • 摘要: 以齐黄34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夏大豆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和15万株/hm^(2)配合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大豆叶片、茎秆、籽粒等含氮量及氮素积累量,改善大豆后期籽粒中氮的分配量,提高植株氮肥利用率。
    • 张久明; 匡恩俊; 迟凤琴; 刘亦丹; 周宝库; 夏晓雨; 王晓军; 孙磊; 常本超; 魏丹
    • 摘要: 有机无机肥配施是实现土壤培肥、减少无机肥施用的有效措施。为探讨黑土区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氮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及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学氮肥,分析土壤DOC的含量及荧光光谱特征。结果表明,M(100%有机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土壤DO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含量为325.97 mg·kg^(-1)。与CK(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荧光峰各波长均有不同程度蓝移,各处理土壤DOC的荧光指数(FI)分布在1.54~1.59范围内,腐殖化指数(HIX)均小于0.85,表明DOC来源受自生源和陆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土壤腐质化程度均较低。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识别出3个荧光组分,分别为2个腐殖质类组分(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酸类物质)及1个类蛋白组分(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各施肥处理3个组分荧光强度均高于CK处理,其中M和M_(2)N_(2)(25%有机替代化学氮肥)处理下土壤DOC总荧光强度较高,C3组分荧光强度以M_(2)N_(2)处理最高,土壤DOC中3个有机组分的相对比重以荧光组分C1最高,接近50%,表明该地区土壤中小分子物质占有较大比例,施肥能够提高土壤腐质化程度,有利于土壤DOC固定,合理的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能增加DOC的有效性,提升土壤供肥能力。
    • 向开宏; 吕旭; 舒川海; 伍杂日曲; 张金悦; 朱岳梅;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 摘要: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2018—2020年,选用鸡粪型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杂交水稻品种,分别是宜香优1108、F优498、德优4727;副区为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总施氮量150 kg·hm-2水平下,设置100%化学N肥(M1)、75%化学N肥+25%有机肥(M2)、50%化学N肥+50%有机肥(M3)、25%化学N肥+75%有机肥(M4)和100%有机肥(M5)共5个处理,以不施N肥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3个品种的每穗粒数和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对于宜香优1108,M2处理的每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2018、2019和2020年分别较M1处理增产2.92%、5.53%和8.07%。对于F优498和德优4727,M3处理的每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3年分别较M1处理平均增产9.13%、7.33%、7.21%和2.7%、6.03%、8.69%。施肥处理中均以M5处理的产量最低。对于氮素转运率,M2和M3处理水稻的氮素转运率增加,其中,宜香优1108在M2和M3处理下氮素转运率3年平均较M1处理提高9.40%和11.41%,F优498提高9.63%和19.18%,德优4727提高9.40%和18.03%。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氮素表观利用率降低,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先增加后减少。宜香优1108在M2和M3处理下氮素收获指数3年平均较M1处理提高5.05%和5.54%,F优498提高4.53%和8.80%,德优4727提高4.88%和8.98%。由此表明,在精量穴直播下,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更好地调控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产量;宜香优1108采用25%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时产量最佳,而F优498和德优4727采用50%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增产效果更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