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
行气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5682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武当、体育文化导刊、中华武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现代化与科技创新高层论坛暨第二届金陵名医论坛、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等;行气的相关文献由6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承平、王祥、安娜等。
行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5682篇
占比:99.88%
总计:215951篇
行气
-研究学者
- 李承平
- 王祥
- 安娜
- 金钟学
- 孟凡忠
- 施洋
- 赵洪磊
- 展月
- 张昕
- 徐云
- 徐建
- 葛红东
- 许艳茹
- 赵俞
- 赵源慧
- 不公告发明人
- 凌中鑫
- 杨应梅
- 王琳琳
- 马玉国
- 丛念滋
- 何俊保
- 刘治坤
- 史衍
- 叶璐
- 吕宏再
- 周寒利
- 姜杰
- 孙化斌
- 孙玉宝
- 安玉霞
- 尹洪强
- 常向明
- 庆旭
- 张华传
- 彭一峰
- 曾英姿
- 朱守志
- 朱敏
- 李凯
- 李建华
- 李建喜
- 李德杏
- 李明劲
- 杨雪梅
- 林永江
- 王东杰
- 王威
- 王学智
- 王峄
-
-
李凯
-
-
摘要:
心斋、坐忘属于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所研究的凝神状态,庄子达到这种状态的方式取自养生家的行气之术。庄子将行气所致的凝神体验作为灵感源泉,从中获取某种真理性认识——道。除了行气,庄子后学还将专注外物作为达到凝神状态的手段,因此,《庄子》外杂篇中既有朱利奥·贝穆德斯所谓内部诱导式凝神,又有其所谓外部诱导式凝神。庄子后学不再将凝神体验作为获取真理性认识的源泉,而是以凝神状态标示凝神者境界高深、怀藏真理,进而借凝神者之口说出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较之庄子,庄子后学的思想建构方式更趋理性。
-
-
王雨鸽;
许静茹;
王俞铧;
赵倩文;
刘阳;
孙建慧;
刘启泉
-
-
摘要:
“随变而调气”出自《灵枢·卫气失常》,此治则虽针对针刺治疗而设,但其适用范围绝不限于此,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亦有重要指导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多发病、难治病,临床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刘启泉教授临证之时,认为CAG病机复杂,虚实相兼,以气机不调为基本病机,且CAG患者同病不同症,是因多种病因交织引起气机变化,气机不畅发为呕恶,气滞生湿而生月真胀,气不行血而成痛症,气机不降发为嗳气,气行不畅以致食积。刘启泉教授承古法创新义,临证中将“随变而调气”治则,延伸至治疗CAG中,因变而随治,以调气治之,以行气、理气、降气、运气四法调治CAG,常得佳效。
-
-
王梁;
刘力;
雷根平;
周锦涛
-
-
摘要: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归纳、分析并总结雷根平治疗肾性水肿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雷根平治疗肾性水肿的有效处方173首,将所用中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通过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出用药频次及药物之间的联系。结果:所收集的173首处方内共使用中药182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肾经、肝经为主。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19味,使用频次≥95次的药物组合28个,通过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得到新处方12个。结论:雷根平善于从调补脾肾以及行气、活血、利水角度用药治疗肾性水肿。
-
-
赵德贵
-
-
摘要:
在我国自古以来,凡属导引、打坐、吐纳、行气、按跷、气功等,都离不开坐功,其鼻祖很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著名养生家彭祖,以后传入儒家。据《列仙传》载述:“彭祖,殿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
-
-
肖艳婷;
孟毅;
赵继;
胡少琼
-
-
摘要: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引起失眠的因素日趋复杂,失眠的人群愈加庞大,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极大的负担,亦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传承《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理论,基于朱丹溪"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社会环境,从郁论治失眠.
-
-
于海泉
-
-
摘要:
目的:观察以中药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为主治疗痰瘀阻络型眼底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36例(42只眼)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以化痰理气,活血化瘀.以一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为治疗期限,对治疗前后的视力及眼底血管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36例42只眼中,显效28例33只眼,有效4例6只眼,无效4例3只眼,有效率为92%.结论:以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眼底血症能有效的改善并恢复视力.
-
-
万璇璇;
徐筱玮;
郭珊
-
-
摘要:
假性黑棘皮病作为一种罕见皮肤病,多与遗传、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有关.因其皮肤表现类似中医"黧黑斑",但又有别于黧黑斑,故从湿瘀互结的角度来探讨假性黑棘皮病的病机,治疗则以利湿祛瘀为主;兼顾行气疏肝,以通畅气机,助湿清瘀祛;不忘扶正,做到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
-
赵帅;
周正华;
王威
-
-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繁杂,肝、脾、肺功能失调导致湿阻气滞是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核心病机.临床根据不同病位分别选用平胃散苦温燥脾湿、加减小陷胸汤苦寒燥胃湿、上焦宣痹汤沉降利肺气、芳香之品醒脾运中气、以及辛散风药燥湿疏肝气,运用上述5种燥湿行气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收效显著,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健康.
-
-
蓝森麟
-
-
摘要:
中医认为,佛手有补肝暖胃、和中行气等功效,能调理多种小毛病。佛手粥取佛手干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佛手洗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沸一会儿即成,每日1~2剂。可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纳差食少、咳嗽痰多、胸闷等。
-
-
黄小靖;
许禄华;
刘卓超;
林丰夏;
曾志聪;
李亮;
傅伟
-
-
摘要: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宋银枝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门诊病案的方剂药物进行整理,并对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150首处方,136味中药;使用频次居前23位的中药主要可分为活血益气温阳类、养阴生津类、理气健脾及利水化痰类;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结果显示,所用药物以温性及甘、苦、辛味药为主,药物主要归脾经、心经、肺经.分析结果提示宋银枝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倡导从心脾论治,用药以活血益气温阳为主,依据其兼夹之病机,佐以行气、健脾、利水、养阴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