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0832篇;相关期刊230种,包括吉林中医药、江苏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等;肝郁气滞的相关文献由148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冠卿、陈洪波、王芳等。

肝郁气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4 占比:5.0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0832 占比:94.87%

总计:11418篇

肝郁气滞—发文趋势图

肝郁气滞

-研究学者

  • 陈冠卿
  • 陈洪波
  • 王芳
  • 不公告发明人
  • 吴培新
  • 吴曙光
  • 张树森
  • 王明镇
  • 许斌
  • 钱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邢毅
    • 摘要: 观察枳壳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CC,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用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连续用药4周),治疗组40例给予枳壳疏肝散治疗(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用,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前后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0%)高于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治疗组复发率(2.50%VS17.50%)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枳壳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 王海若; 常静玲; 阎明源; 傅嘉; 高梦霞; 刘凤智; 温春丽; 朱陵群
    • 摘要: 探析情志所致胃痛的发病机制,胃痛发病在胃,源于肝,主因情志失常,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一是忧思恼怒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肝气疏泄不及,木郁克土,横逆犯胃;二是暴怒伤肝、肝郁化火,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胃。肝气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即为“肝胃不和”。基于“肝胃不和”理论,情志所致胃病分为肝气郁结和肝郁化火所致胃痛,治疗上应予疏肝和胃止痛和泄肝和胃止痛。
    • 李康丽; 魏华
    • 摘要: 魏华认为甲状腺结节的早期病因病机以肝郁气滞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痰浊、瘀血、阴虚、气虚等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治疗早期以疏肝解郁为主,佐以健脾化痰,中后期可根据辨证配合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法,灵活应用中药汤剂、中药外敷方(四黄散、丹棱散结膏、外用紫金锭等)、情志疏导、饮食调节多种治疗方法,获得良好疗效。并附验案2则以佐证。
    • 汤星月; 张丽君; 万敏
    • 摘要: 目的探究自拟乳宁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自拟乳宁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全身伴随症状积分,疼痛积分,肿块积分,性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全身伴随症状积分、疼痛积分、肿块积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以上各分值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LH、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指标组间对比均有所提升(P<0.05),两组检测E_(2)、PRL水平相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拟乳宁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能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对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可明显缩小肿块体积,减轻疼痛程度,有效缓解全身伴随症状,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
    • 刘航; 胡秀武; 邓陈英
    • 摘要: 目的 观察西药、针刺、长蛇灸对肝郁气滞型更年期失眠的疗效对比,以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入组标准随机分组,共纳入合格有效病例90例,分为西药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30例、针刺组(普通针刺治疗)30例、长蛇灸组(长蛇灸治疗)30例。比较3组PSQI评分、SPIEGE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1)经治疗后3组PSQI评分和SPIEGE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长蛇灸组PSQI评分、SPIEGEL评分改善程度较西药组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针刺组比较,长蛇灸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和长蛇灸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长蛇灸组较针刺组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蛇灸治疗肝郁气滞型更年期失眠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杨婷
    • 摘要: 本文总结周忠明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证经验。周教授认为产后缺乳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胃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虚与郁常相兼出现。在临证时要注重肝、脾、胃三脏的调理,以“益气养血疏肝通乳饮”为基础方,随症加减。
    • 邱林杰; 任燕; 李美洁; 王皓男; 陈鹏飞; 赵全利; 张兰凤; 刘小青; 任海燕; 任胜男; 宋辛子; 张晋
    • 摘要: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的方法观察不同证型肥胖症患者上焦、中焦、下焦、头面部、手背部及足背部区域体表热值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的136例肥胖症患者。统计所有患者脾虚湿阻型、脾肾阳虚型、肝郁气滞型、胃火炽盛型4种证型分布情况,并运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获取4种证型患者上焦、中焦、下焦、头面部、手背部及足背部区域体表红外热值数据,包括绝对温度(T)及相对温度(△T,△T=区域体表平均温度-前躯干体表平均温度,△T为正数则代表热偏离,负数则代表寒偏离),并进行各证型组间比较。结果:136例肥胖症患者中脾肾阳虚型62例、脾虚湿阻型37例、肝郁气滞型22例、胃火炽盛型15例。4种证型肥胖症患者上焦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肾阳虚型患者比较,肝郁气滞型及胃火炽盛型患者中焦T明显偏高(P0.05);与脾肾阳虚型患者比较,脾虚湿阻型及肝郁气滞型患者头面部T明显偏高(P0.05);除脾虚湿阻型患者头面部呈热偏离,其他证型头面部及4种证型手足背部均呈寒偏离。结论:136例肥胖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型最多,胃火炽盛型最少,可见脾虚为肥胖症重要的发病因素。脾、肾分属中、下焦,且阳虚者寒,故脾肾阳虚型肥胖症患者中焦、下焦、头面、手足背区域体表温度较低,且均呈寒偏离;胃居中焦,且火盛者热,故胃火炽盛型患者中焦区域体表温度偏高,且呈热偏离。不同证型肥胖症患者体表区域的温度特征可与中医理论相印证,推测红外热成像可为肥胖症的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 梁喆盈; 郭智涛; 李雪真; 何远梅; 迟俊安
    • 摘要: 目的:观察膏疗1号方治疗肝郁气滞乳癖围手术期乳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肝郁气滞乳癖围手术期乳痛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表格法分为两组,各34例,研究组术前术后采用膏疗1号方于双乳房涂擦治疗及手指按摩,对照组采用安慰剂代替。比较两组疼痛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更低,且疼痛消退时间更短(P<0.01)。两组治疗后情绪评分及胀满评分显著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且仅出现2例不良反应事件(P<0.05)。结论:膏疗1号方可以疏肝理气解郁,活血散结镇痛,患者疼痛缓解,情绪也得到改善。
    • 刘晓歌(指导); 王旭
    • 摘要: 王旭教授认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兼夹血瘀、痰凝,但肝气乘脾的基本病机贯穿始终,病久可累及心、肺、肾。治疗上以调和肝脾为核心,兼顾他脏,并将甲状腺癌术后分为3期,认为疾病初起主要涉及肝脾,疾病中期累及心肺,疾病后期脾病及肾,且有久病入络之虞,故在不同时期根据病位所在,辨证论治,并中西贯通。
    • 卢正文
    • 摘要: 目的 观察归白祛斑方联合淡斑精华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8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予以归白祛斑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光透皙白淡斑精华液。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面部色斑的面积及颜色深度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改良黄褐斑面积及严重指数(modified 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M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效率为7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2%(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8周,观察组复发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归白祛斑方联合淡斑精华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可显著降低mMASI评分,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