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清胆碱酯酶

血清胆碱酯酶

血清胆碱酯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1068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实验诊断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年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血清胆碱酯酶的相关文献由692位作者贡献,包括巴立、干建新、张茂等。

血清胆碱酯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4 占比:2.3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1068 占比:97.62%

总计:11338篇

血清胆碱酯酶—发文趋势图

血清胆碱酯酶

-研究学者

  • 巴立
  • 干建新
  • 张茂
  • 何善述
  • 刘敏
  • 张锡刚
  • 徐少文
  • 江云
  • 龚成新
  • 丁显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武征; 刘颖; 李春艳; 徐东江
    • 摘要: 目的评估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作为急诊患者血流感染诊断的潜在指标。方法笔者收集了急诊115例血培养阳性并实验室证实的血流感染患者(实验组)和120例血培养阴性并细菌感染患者(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潜在肝胆疾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笔者分析了第一次血培养阳性当天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对于对照组,在两对血培养瓶阴性血培养的第一天获得相同的数据。分别收集两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γ-GT、ALP、ChE及感染指标CRP并比较两组数据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实验组血清ALT、AST、TBIL、DBIL、γ-GT、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h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变量分析发现ChE是一个独立的因素,血清胆碱酯酶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748,而ALT、AST、TBIL、DBIL、γ-GT、ALP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59、0.67、0.71、0.72、0.69、0.63。当血流感染时血清ALT、AST、TBIL、DBIL、γ-GT、ALP、ChE水平变化明显比非血流感染患者更快。结论急诊血流感染患者的ChE活性水平明显降低。ChE活性可作为快速诊断急诊患者血流感染的指标之一。
    • 陈挺; 闵琦; 张永杰
    •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E)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建立转移性胃癌患者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一线化疗的101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利用X-tile程序计算ChE、NLR最佳截断值。分析ChE、NLR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ChE、NLR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通过COX分析筛选与转移性胃癌独立预后相关的参数,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ChE、NLR、体力状况评分(ECOG评分)和糖类抗原-199(CA-199)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上述影响转移性胃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所得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73。包含ChE的预测列线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优于不包含ChE的预测列线图和ROC曲线。结论ChE和NLR用于预测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包含ChE的列线图模型符合度良好,可较准确地判断转移性胃癌患者的预后。
    • 石海燕
    • 摘要: 目的:对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8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治疗7d后观察组Cr、cTnⅠ、CK-MB水平和APCEH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h、12h、24h和48h CHE性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性炭胃肠吸附联合血液净化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血清胆碱酯酶活性。
    • 陈挺; 闵琦; 张永杰
    •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E)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接受一线化疗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建立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诊断为晚期胃癌且接受一线化疗的97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X-tile程序计算CHE、NLR的最佳截断值,并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筛选晚期胃癌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CHE最佳截断值为3167 U/L,NLR最佳截断值为3.5。CHE与NLR呈负相关(r=-0.299,P=0.003)。结果显示,CHE仅与糖类抗原125(CA125)有关(P=0.029);NLR与年龄、ECOG评分、CA125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E、NLR、ECOG评分、CA125是影响晚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包含CHE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85,0.5、1、3、5年生存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764、0.751、0.711,包含CHE的列线图模型比不包含CHE的列线图模型更有效。结论CHE用于预测晚期胃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包含CHE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符合度良好,可较准确地预测晚期胃癌预后。
    • 赵海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净化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对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9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如干预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干预组采用血液净化联合EPO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ChE活性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指标均有好转,干预组骨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hE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3.418,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低血压、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及代谢紊乱)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给予血液净化联合EPO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ChE活性。
    • 李欣烨
    •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维生素C联合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指标.方法 选取8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奥曲肽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实验组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常规组患者治疗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0.05).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6980±256)U/L、超氧化物歧化酶(46±7)U/ml均显著高于无效患者的(6510±198)U/L、(35±5)U/ml,丙二醛(27±6)nmol/ml低于无效患者的(39±8)nmol/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联合奥曲肽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同时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和氧化应激水平可以作为其预后情况的参考依据.
    • 吴勋; 何梦婷
    • 摘要: 目的 探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 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清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以及血清胆碱脂酶(CHE)检验结果 .结果 观察组在AST、ALT、ALB、CHO等指标对比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CHE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验,不仅可以反应肝组织损伤情况,还可以对当前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的评估,为临床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可考虑的依据.
    • 齐小健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6例、B级20例、C级14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的总胆汁酸(TAB)、清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和血清胆固醇(CHO)水平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TAB、ALB、CHE和CHO水平.结果 肝炎肝硬化组患者ALB、CHE和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肝硬化组患者ALB、CHE随着肝功能分级增加显著降低,TAB和CHO水平随着肝功能分级增加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hild分级C级患者的CHO升高达到(3.43±0.42)mmol/L,ALB降低达到(24.78±2.19)g/L,CHE降低至(1336.40±195.58)U/L,TAB升高到(96.11±6.94)mmol/L,分别与Child分级A级、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可准确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判断患者肝组织的受损情况,以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 杨宏丽; 赵琳
    •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有机磷中毒病人洗胃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洗胃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集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模式下洗胃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间与总用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恢复所耗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洗胃时间、达到阿托品化时间与总用量、乙酰胆碱酯酶恢复到正常耗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洗胃时间、阿托品化时间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恢复到正常时间,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陈志活
    • 摘要: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效果观察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7例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70名作为参照组,检测对比两组ALB、ALP、DBL、TBL、CHE、AST、ALT指标水平,同时对比不同Child-Pugh分级下的CHE水平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ALB水平低于参照组,ALP、DBL、TBL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CHE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且AST、ALT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Child-Pugh分级A级患者CHE水平高于B级及C级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筛查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中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可作为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重要检测指标,亦可用于肝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判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