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1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9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37361篇;相关期刊386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微循环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医学影像中西医结合青年医师论坛暨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委会会议、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等;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由1606位作者贡献,包括阮长耿、孔毅、王鸿利等。

血栓性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9 占比:1.83%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7361 占比:98.06%

总计:38102篇

血栓性疾病—发文趋势图

血栓性疾病

-研究学者

  • 阮长耿
  • 孔毅
  • 王鸿利
  • 李家增
  • 王兆钺
  • 娄红祥
  • 孙斌
  • 宋善俊
  • 彭礼飞
  • 金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恒飞; 韩燕星; 蒋建东; 王玉红
    • 摘要: 血栓性疾病是指血栓的形成及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等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据统计,全球心血管疾病年死亡人数高达1860万,而冠心病及缺血性脑卒中是造成全球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静脉血栓的年发病率也近千分之一[2],血栓脱落迁移极易造成致命性肺栓塞。此外,大量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了较高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尤其是在重症患者中,新冠病毒感染特有的机制引起了机体高凝状态[3],中外新冠治疗指南均指出了抗凝、抗栓治疗的必要性[4]。多年研究表明,一些中药有效成分在防治血栓性疾病方面作用显著,如葛根素注射剂、灯盏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等,药理学研究已证实它们具有较强的抗凝、抗血小板功能。本文对具有抗血栓性疾病作用的植物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冶怡; 常荣
    • 摘要: 缺氧是组织细胞供氧不足或因氧化过程障碍不能利用氧而引起的病理过程。高原环境下,随着海拔的上升大气压逐步下降,而空气中氧的百分数不变,氧分压随海拔上升而递减,形成天然的低压缺氧环境。流行病学数据表明〔1〕,在海拔超过3000 m的缺氧环境长期逗留后,脑卒中及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30倍;现有的研究显示〔2〕,暴露于高海拔地区与血栓形成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即高原缺氧环境下易发生各种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等。血小板是由骨髓成熟巨核细胞所产生并释放入外周血中的一种直径为2~3μm的盘形小体,参与止血、血液凝固及血凝块的收缩过程。病理情况下,当血管内皮损伤或受某些病理因子刺激,血小板会发生黏附、聚集及释放等活化反应,在血栓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探究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与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变化的关系对临床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 李博; 杨童; 刘锦; 蒋鹏; 周倩
    • 摘要: 血栓性疾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突然、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血栓病灶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溶栓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现阶段临床影像学技术尚无法识别急性新发血栓,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且临床溶栓治疗主要利用纤溶酶原激活剂(PA)实现,但PA治疗窗口期短、体内清除迅速,存在引发颅内出血的风险。基于纳米技术的靶向递送系统已成为血栓诊疗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针对血栓生物标志物设计开发的靶向纳米体系是实现血栓早期诊断及溶栓治疗的研究热点。
    • 戴光强
    •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您知道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血栓也被称为“卧底杀手”“隐蔽杀手”。据相关资料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数的51%,远远超过肿瘤造成的死亡。
    • 侯海维; 颜建国
    • 摘要: 目的研究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检测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血栓性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共32例,对其进行分组观测,采取乳胶凝集法对两组观测者血液中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对受试人群进行血液采集,将试剂滴入血液样本中,待血浆与试剂充分融合之后,对患者混合后的血浆样本进行观察,发现样本中出现乳胶凝集说明样本呈阳性,如果无凝集现象发生说明样本呈阴性,在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上述检测后,同时测定急性脑梗患者与恢复期的脑梗患者的TT、PT、KPTT、Fg、3P试验。统计两组的检测阳性例数与阳性率,及对其他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测结果显示出具有统计上的显著特点,从各种不同性血栓疾病来看,阳性率均已经超过85.0%,而对照组的健康体检患者在测试后的结果显示出阴性,阳性率为0.0%。两组结果有明显的显著差异,P<0.05。同时,对急性脑梗患者与恢复期的脑梗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各项指标上恢复期的脑梗患者的指标更加接近健康人群。结论通过判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检测结果的价值具体体现在通过对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能够预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栓性疾病,从而加强对疾病的诊断效果。
    • 张帅; 陈卓; 王心意; 徐浩
    • 摘要: 血栓性疾病现已成为我国及全球的重大健康问题,中医药具有一定防治优势。把握病机是中医诊疗的特点,全面、深化的梳理、诠释血栓性疾病发生、演变的中医共性规律,更有利于指导疾病的中医诊疗与科研。气机气化失常,痰湿、瘀血互结、互化,是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基础;久积成毒是疾病转归和恶化的关键;火邪、风邪是不稳定因素,是急性血栓事件的直接动力;形气神受损、被扰,气血、脉络不通,是必然结果。
    • 戴光强
    •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但你知道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8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血栓也被称为“卧底杀手”“隐蔽杀手”。据相关资料统计,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数的51%,远远超过肿瘤造成的死亡。比如,冠状动脉血栓可引发心肌梗死,脑动脉血栓则有可能诱发脑卒中(中风),而下肢动脉血栓则有发生坏疽的风险,肾动脉血栓有可能引发尿毒症,眼底动脉血栓则增加了失明的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会诱发肺栓塞(可猝死)。
    • 袁洪志; 谷涌泉; 齐书山; 廉亮亮
    • 摘要: 随着对血栓性疾病的深入认识,积极抗凝成为公认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方法,普通肝素及及低分子肝素以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成为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然而不良反应也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过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1],其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过程中由抗体介导产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血栓形成(HIT with thrombosis,HITT)或不伴血栓形成(孤立HIT)[2]。HIT患病率虽然较低,为0.1%~5.0%[3],但可继发形成致命性血栓,病死率高达5%~10%[3]。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因肝素类药物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往往会忽视HIT和HITTS的发生。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科接受血管介入治疗的610例中,28例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3~7 d出现HIT,其中24例Ⅰ型HIT,4例Ⅱ型HIT,现将4例Ⅱ型HIT报道如下。
    • 魏显桂
    • 摘要: 随着年龄的增加,多脏器功能趋于衰老,罹患内科疾病的风险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均可影响妊娠后母婴的安危。因此对于合并有内科疾病的高龄女性,需系统评估其全身状况是否能够耐受妊娠。鉴于高龄女性不仅生育力低下,而且损害生育能力的疾病发生率增加,故应积极评估年龄大于35岁试妊娠半年后未成功女性的妊娠能力并积极干预。所以除了需要关注卵巢功能以外,还需要关注其他四个方面。
    • 吴凯
    • 摘要: 目的:判断D-二聚体对血栓性疾病的鉴别价值。方法:根据研究需求,筛选21例血栓性病变患者为研究组,并纳入同期体检的19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样本均在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需对各样本行D-二聚体检测,观察D-二聚体数值差异,并判断D-二聚体对研究组的检测价值。结果:针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和检验后,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各样本中,在D-二聚体检测后,有23.81%的深静脉血栓,有33.33%的心肌梗死,有28.57%的脑梗死,有14.29%的肺栓塞。针对各类疾病检验D-二聚体数据,在肺栓塞患者中均比其他疾病高,其中深静脉血栓、脑梗死等群体所检测的D-二聚体值经检验后,均比心肌梗死高,P<0.05。结论:在D-二聚体检测中,能判断机体凝血及纤溶状态,可准确辨别各血栓性疾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