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资源
蛋白质资源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95084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技术与市场、资源开发与市场、大自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交流大会、2008年生物产业技术研讨会等;蛋白质资源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金绍黑、刘升荣、刘新云等。
蛋白质资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084篇
占比:99.91%
总计:195253篇
蛋白质资源
-研究学者
- 金绍黑
- 刘升荣
- 刘新云
- 周维武
- 堵南山
- 孟宪江
- 宋宗岩
- 徐以达
- 梁长和
- 王世党
- 王兴洲
- 王学波
- 王延霞
- 王志峰
- 王海涛
- 罗远洲1
- 苏景华
- 苏海岩
- 蒋爱国
- 赵国志
- 赵晓峰
- 金鑫
- 陈继军
- 马群
- 高福胜
- Howie.M
- 丁益
- 任慧玲
- 余宏
- 佳山良正
- 俞建力
- 俞志成
- 农训学
- 冯颖
- 刘东顺
- 刘亚红
- 刘刚
- 刘勇
- 刘德海
- 刘春生
- 刘桂兰
- 刘维先
- 刘青广
- 卢世哲
- 卢金河
- 史凤文1
- 史明珠
- 史秀丽2
- 叶占胜
- 吕庆林
-
-
许合盛;
张宁;
高平;
陈正焕;
陈正鑫
-
-
摘要:
水产养殖业是世界人口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水生动物和鱼类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当将人口增长与蛋白质资源需求进行比较时,需求和生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渔业与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之间的差距必须通过水产养殖来填补。所以,世界各地的渔业对自然水资源的压力很大,因此一个优良的养殖品种以及一个优秀的配套养殖模式是当今的渔业发展所急需的。
-
-
赵前程;
赵国先;
卢金河
-
-
摘要:
蛋白类饲料原料匮乏以及蛋白利用率低严重制约我国养鸡业发展。一方面,蛋白质原料多依赖于进口,且近年大豆价格不断上涨,大大提高了饲料成本;另一方面,蛋白质利用率低更加浪费了本就短缺的蛋白质原料,同时还加剧了氮排放,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蛋白质资源和提高鸡体对蛋白质利用率成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为此,低蛋白日粮应运而生,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
-
-
肖风林
-
-
摘要:
在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制约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低蛋白日粮应运而生.低蛋白日粮是指与现有饲养标准配置的日粮相比,在不影响畜禽生长性能及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并添加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合成氨基酸配制成的日粮.文章对低蛋白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
-
-
摘要:
由原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员缪坚人先生、南昌大学周文广教授编著的《螺旋藻生物技术手册》已于2021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综合、系统地对螺旋藻开发利用的生物技术做了介绍,内容包括:螺旋藻生物学特性、原种保持与扩大培养、大生物量生产培养制式、培养基营养成分配制、提高生物产率与产量的各种技术因子的调控、采收和干燥加工技术、化学营养成分和蛋白质质量评价、产品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研究,以及螺旋藻作为健康食品和医药化学品等原料开发利用的价值等。本书侧重应用技术,充分介绍了国内外螺旋藻大生物量工业化生产的先进制式和技术,这对我国现行和中长期大规模开发利用微藻蛋白质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以大量权威性的科学试验数据为依据,内容阐述力求翔实,既具有可靠的生物学理论意义,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
-
无;
卢世哲
-
-
摘要:
从全球蛋白质资源来讲,大豆供应相对充足,氨基酸组成良好,其深加工产物,是最具性价比的饲用蛋白原料,尤其在幼龄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当前,关于大豆产品,行业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探索新的方法充分发挥其功能特性、进一步提高蛋白利用率。在此,中畜传媒有幸请到了国内外畜牧行业资深专家卢世哲博士(以下简称卢博士),就此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希望能在蛋白质原料解决方案方面为同仁们带来一些借鉴。
-
-
-
-
本刊讯
-
-
摘要:
北京工商大学蛋白质资源利用与营养食品开发团队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团队依托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国家大豆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功地完成了适合老年人食用的大豆肽、植物肉及无废水排放环保型大豆蛋白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通过产学研合作逐项成功实现产业化转化,获得了"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
-
-
周凌
-
-
摘要:
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的2位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某种属植物中发现了一个基因,当将其引入到主粮作物中时,它可以增加其蛋白质含量。这项研究涉及了大量的作物,尤其是种植在发展中国家的主粮作物,在那里,充足的蛋白质资源有时是很有限的。Li和遗传育种与细胞生物学系教授Eve Syrkin Wurtele共同对一种基因研究了多年,他们于2004年发现,这种基因仅出现在一种很小的开花植物拟南
-
-
-
王晓玲;
马美湖;
蔡朝霞
- 《2008年生物产业技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我国每年因生产咸蛋黄而遗留下近万吨咸蛋清,这一巨大的蛋白质资源应该加以充分利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咸蛋清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咸蛋清的综合利用关键在于脱盐.利用咸蛋清进行生物降解后脱盐,制各生物活性多肽是咸蛋清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文中就咸蛋清脱盐技术和咸蛋清蛋白生物降解制备多肽的酶解、分离纯化、功能性评价的方法展开叙述.旨在为咸蛋清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