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血管
营养血管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210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解剖与临床、解剖学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2011第七届全军手外科会议、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等;营养血管的相关文献由39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发惠、郑和平、宋一平等。
营养血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2105篇
占比:99.82%
总计:82249篇
营养血管
-研究学者
- 张发惠
- 郑和平
- 宋一平
- 田万成
- 廖进民
- 岳素琴
- 庄颜峰
- 张国栋
- 徐永清
- 李军
- 林松庆
- 丁晶
- 关宝丽
- 刘胜元
- 叶碧武
- 吴水培
- 孔禄生
- 曹爱兵
- 朱跃良
- 杨军
- 汪新民
- 王效杰
- 王竟
- 王荣
- 石鹏
- 虞宇富
- 谢其扬
- 谢泰安
- 陈向军
- 韦文红
- 黄群武
- 黄飞
- Hern S.
- Hida J.-I
- LI Jin
- Mellor R.H.
- Michacl J
- Okuno K
- Stanton A.W.B.
- TONG Zhi-hong
- WANG Jiang-ning
- Yasutomi M.
- 丁玉川
- 万传俊
- 万里
- 万麟
- 东庆山
- 丰德宽
- 乔婉晴
- 乔秀丽
-
-
申少珍;
郭晓媛
-
-
摘要: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视神经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临床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mm进入视神经处为界,分为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以前者多见。笔者近日就收治1例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总结报道与同道共勉。
-
-
王蕾
-
-
摘要: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主要多发于患有较为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中。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力刺激,比如跌倒使髋关节受到外力冲击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有较为严重的移位。出现股骨颈骨折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治疗,但是较多老年人在发生股骨颈骨折后,关节营养血管网受到破坏导致股骨头坏死,严重者需要进行二次髋关节置换手术。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以及中医护理能够对骨折部位有较好的复位,这在较大程度上可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
-
-
-
陈朝阳;
刘伟信;
杨安
-
-
摘要:
目的:探究正中神经掌皮支营养血管复合组织瓣在拇指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东莞市塘厦镇三局医院收治的9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使用正中神经掌皮支营养血管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上述9例患者肌皮复合组织瓣均成活,无组织瓣坏死或血管危象等情况。7例患者供区创面直接缝合,2例经植皮缝合,术后愈合情况良好。患指皮肤的形状、色泽与健指相近,7例患者肌皮瓣两点分辨觉在6.3~8.8 mm之间。患者指间关节以及掌指关节活动良好,无活动受限。结论:正中神经掌皮支营养血管复合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效果显著。
-
-
钟泉
-
-
摘要:
目的:分析对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彻底清创后均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1)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瓣肿胀及静脉淤血,皮瓣肿胀的发生率为25.0%,静脉淤血的发生率为10.0%。(2)本研究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出现边缘坏死合并水泡的症状,经换药治疗后全部愈合;2例患者皮瓣虽然全部成活但是因在实施手术前清创并不彻底,导致术后发生感染的症状,换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皮瓣发生掀起的现象,彻底清除创腔内不健康组织后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冲洗治疗后,伤口逐渐愈合。在半年后对其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薄厚均匀,行走功能彻底恢复。结论: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具有操作简单、血运丰富、预后好等特点,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不需借助显微技术,是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好方法。
-
-
钱雄;
刘生和;
林炜栋;
沈国强;
刘伟伟;
江万里
-
-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手指热压伤伴肌腱及指骨外露患者36例共47指.应用拇指背侧皮神经、掌背皮神经、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尺神经手背支的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并将皮瓣内皮神经与受区内指神经行外膜吻合,重建受区感觉.结果 转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1例轻度感染,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及清创后愈合良好;经吻合神经后,皮瓣能恢复部分感觉.结论 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可一次完成、皮瓣外形良好,部分皮瓣能恢复感觉,是修复手指热压伤的理想方法.%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result of neurofaciocutaneous flaps in repairing finger hot-crush injury.Methods Thirty-six cases (47 fingers) of finger hot-crush injury with tendon and bone exposure were repaired by using ipsolateral dorsal metacarpal neurovascular,dorsal thumb neurovascular,dorsal digit neurovascular,and dorsal ulnar superficial neurovascular fasciocutaneous flaps.The sense areas were rebuilt by dovetailing the cutaneous nerve and digital nerve.Results All flaps survived.Mild infection and partial necrosis of the flaps occurred in 1 and 3 cases,respectively.The complications were relieved after changing dressing.At the final follow-up,the flaps with nerve dovetailed acquired partial sense.Conclusion This single-stage completed surgical procedure provides satisfactory flap in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with a recovery of partial sense,suggesting that it is an ideal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finger hot-crush injury.
-
-
黄远清;
杨福周;
易远历;
陈奇鸣
-
-
摘要:
目的:研究带腓肠神经供应血管的逆行筋膜蒂皮瓣(FPSF)在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移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2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9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成人尸体标本6具共12侧肢体.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FPSF移植修复,9例健康体检者以彩超血管探测仪对体检者小腿部远端后外侧腓动脉的肌间隔支、终支进行探测,并对成人尸体标本6具共12侧肢体予腓肠神经及其供应血管的解剖观察.结果:(1)2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修复全部成活.皮瓣最大(18.0×13.0)cm2,最小(3.0×2.5)cm2.其中1例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有小部分坏死出现,其余24例均无并发症.经18个月随访,复诊时患者足背部皮瓣弹性良好、均未见畸形.(2)标本解剖所见,小隐静脉由足背静脉弓及其中外侧缘的汇合处发起,自外踝的后缘与跟腱直接上行,至腘窝下角穿过深筋膜,再经腓肠肌的两头间上行,注入腘静脉.小腿后部、足外侧部浅层结构静脉血汇至小隐静脉,且小隐静脉伴行腓肠神经,相距1~10 mm.(3)体检彩超组腓动脉终支、肌间隔支距外踝距离与尸检标本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腓肠神经供应血管的逆行FPSF,不仅具有皮瓣血运佳、血管神经蒂长、变异小、旋转范围大、易成活等特点,而且兼具充分的静脉回流、可靠的动脉供血、切取皮瓣时操作简单、无需血管吻合、不影响主干动脉等多方面优势,适用于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移植修复,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
-
洪乔阳;
张学敏;
吴植念;
陈基宇;
郭跃跃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均接受住院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观察患者皮瓣的存活情况,并于术后进行随访,对皮瓣的外观、弹性、病变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75例患者皮瓣成活良好,3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情况,经过换药等处理后均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其中76例患者恢复良发,4例足跟、足底创面修复患者因早期下地活动而出现水泡、溃疡等情况,经换药、减少下地活动等处理后愈合。所有患者皮瓣色泽正常,外观和弹性均良好。供区愈合均良好,足部功能有良好的恢复,行走时感觉正常,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不仅可以有效地对缺损部分进行修复,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皮瓣存活率高、血运良好,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
-
-
陈雪松
- 《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报道螺旋桨状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修复足背皮瓣供区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设计切取以外踝上穿支为蒂,通过皮下筋膜层扩大切取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肤筋膜瓣(皮肤宽度4~6cm)旋转180°修复;供区直接缝合,受区皮下筋膜层表面Ⅰ期或Ⅱ期植皮.结果:临床运用7例,最大切取面积30cm×11cm;皮瓣均全部成活,小腿外形及足踝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确切,旋转修复距离足够,小腿供区仅留线状缝合瘢痕,适用于不同面积足背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修复.
-
-
-
-
-
-
-
-
-
朱跃良;
徐永清;
杨军;
李军;
汪新民;
丁晶
- 《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四届一次学术大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为临床带血管腓骨干切取补充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24侧防腐固定的成年小腿标本上,将腓骨全长平均分为4段,解剖及观测腓骨肌肉的附着及部分肌肉的神经支配情况,观测腓骨营养血管的起始位置的特征. 结果:腓骨干上附着肌肉的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腓骨肌面、屈肌面、胫骨后肌面和伸肌面.腓骨短肌的肌支发出处距腓骨头尖9.9±2.7cm,于腓骨中2/4段和中3/4段的上半部分最贴近腓骨骨面,踇长伸肌的第一肌支起始位置距腓骨头尖10.7±1.87cm,于腓骨的中2/4段紧贴腓骨前缘,腓骨滋养动脉和第1~3弓状动脉集中于腓骨中2/4段. 结论:(1)带血管腓骨干有可能切取的"肌袖"主要为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2)腓骨肌面的中2/4段和中3/4段的上半部分为手术时容易损伤腓骨短肌肌支的部位,(3)腓骨中2/4段近腓骨前缘是踇长伸肌神经支最易损伤地部位,(4)近端截骨点位于腓骨上1/4段中点的切取可以最大程度地包含腓骨的营养血管.
-
-
-
-
- 李林生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6-24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气养血膳食营养餐,所述膳食营养餐的配方的组分及重量成分组成包括:红枣圈6‑22%,苹果干2‑8%,小麦胚芽10‑32%,黑芝麻6‑22%,低聚果糖2‑7%,鹰嘴豆4‑12%,血糯米4‑10%,红米4‑11%,黑枸杞1‑6%,胡萝卜干2‑8%,栀子1‑3%,黄精1‑3%,黑桑葚2‑5%,火麻仁1‑3%,甘草2‑4%,黑藜麦1‑3%,红薏仁2‑10%,红高粱2‑8%,红芸豆1‑4%,重瓣红玫瑰1‑4%,紫薯2‑4%,阿胶2‑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补气养血膳食营养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且在药食同源的基础上丰富传统食品口味,提升营养成分的同时,能够纤美身材、滋补气血、提升机体免疫力,针对不同原料进行不同的提取工艺,以使各原料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补气养血膳食营养餐的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无污染,符合大规模生产要求,容易实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