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腓肠神经

腓肠神经

腓肠神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1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8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78821篇;相关期刊323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2012年年会、2011第七届全军手外科会议等;腓肠神经的相关文献由26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发惠、宋一平、董忠根等。

腓肠神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8 占比:1.10%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8821 占比:98.86%

总计:79732篇

腓肠神经—发文趋势图

腓肠神经

-研究学者

  • 张发惠
  • 宋一平
  • 董忠根
  • 陈雪松
  • 魏建伟
  • 刘立宏
  • 刘宏滨
  • 宁金龙
  • 林松庆
  • 管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立宏; 陶世斌; 董忠根; 魏建伟; 罗兆彪; 戴宇
    • 摘要: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跖骨中点连线以远前足创面的临床经验,比较该皮瓣修复跖骨中点连线以远及以近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20年4月间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42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资料。以跖骨中点连线为界,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分为前足组(皮瓣最远端位于该连线以远的皮瓣)和踝周组(皮瓣最远端位于该连线以近的皮瓣)。结果:前足组皮瓣部分坏死率(14.5%,10/69)高于踝周组(7.0%,25/3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跖骨中点连线以远的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该皮瓣修复跖骨中点连线以近创面的成活可靠性优于修复跖骨中点连线以远创面。
    • 李艳飞; 王晶; 陈定章; 高枫; 张颖; 郑敏娟
    •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神经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DPN患者65例,按下肢病变程度分为无溃疡组(49例,轻症)与溃疡组(16例,重症)。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为对照组。应用SWE技术对双侧下肢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进行成像,测量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峰值(E_(max))、平均弹性模量(E_(mean))、最大剪切波传导速度(V_(max))、平均剪切波传导速度(V_(mean))。比较三组胫神经、腓总神经及腓肠神经SWE参数并评价对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溃疡组胫神经E_(mean)、E_(max)、V_(mean)和V_(max)高于无溃疡组和对照组(均P<0.05)。溃疡组和无溃疡组腓总神经E_(mean)、E_(max)、V_(mean)和V_(max)高于对照组,且溃疡组高于无溃疡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SWE参数对不同程度DPN具有中等诊断效能,而腓肠神经诊断效能较低。结论:DPN患者下肢神经损害程度不一,其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SWE参数对不同程度DPN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 陆雨纯; 沃眉宏; 周晓燕; 应长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病人431例,其中未并发DPN病人183例(对照组),并发DPN病人248例(DPN组)。收集以上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血常规、血脂、生化、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MHR,利用肌电图测定所有对象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潜伏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病人并发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HR对糖尿病病人并发DPN的预测价值。结果DPN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人数所占比例、年龄、病程、尿酸、胱抑素C、右胫神经F波潜伏期、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右腓肠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的MHR水平[3.60(2.61,4.71)]×10^(9)/mmol明显高于对照组[0.28(0.21,0.34)]×10^(9)/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尿酸、MHR为病人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HR与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右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与右胫神经F波潜伏期呈正相关。通过ROC曲线检测,MHR的AUC面积、截断值分别是为0.703、0.312,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65.6%、66.9%。结论 MHR在DPN病人中呈高水平,MHR血清水平有望用于临床上DPN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 王强; 龙章彪; 钱敏; 冯俊; 郭潇潇; 杨爱明; 游燕; 费贵军
    • 摘要: 患者男,57岁,因腹泻10个月,头晕4个月入院.患者每天1~2 L水样便,不含脓血,禁食试验阳性,胃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大致正常;同时伴有双下肢感觉异常以及显著的直立性低血压症状.既往有多年的血糖异常及长期大量饮酒史.入院后经多科讨论,通过腓肠神经活检找到了淀粉样变的证据,并结合尿免疫固定电泳、血清游离轻链及心肌核磁检查,确诊为轻链型淀粉样变.予马法兰联合地塞米松化疗后病情缓解.
    • 张丽轩; 沈国良; 黄春辉; 韩未; 侯佳敏; 孙阳
    • 摘要: 目的 探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上段胫骨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小腿上段胫骨外露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0~64岁,平均41.5岁;道路交通伤4例,机械伤3例,碾压伤2例,撕脱伤3例.创面面积5cm×4cm~9cm×3cm.合并胫骨骨折6例,创面均采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10例,皮瓣切取面积6cm×5cm~19cm×7cm;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8个月,平均4.5个月.皮瓣外形满意,痛觉、触觉恢复较满意.结论 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上段胫骨外露创面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知名血管腓动脉,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洪宾; 李凤娟; 刘帅; 张海东; 张春菊; 孙丰刚; 顿爱社
    • 摘要: 目的 研究隐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在踝关节周围的走行位置、毗邻关系,为临床踝关节周围皮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用尸体标本15例,观察隐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在踝关节周围的位置及毗邻关系,测量神经压扁径,在内外踝尖连线上测量神经至内外踝尖或跟腱边缘的距离.结果 隐神经在内外踝最高点的连线上,位于大隐静脉外侧,压扁径(0.342±0.14)cm,距内踝尖(1.857±0.17)cm,距外踝尖(6.838±0.32)cm;腓浅神经在内外踝最高点的连线上,压扁径(0.264±0.13)cm,距内踝尖(5.334±0.33)cm,距外踝尖(4.424±0.46)cm;腓肠神经在踝关节周围,位于外踝沟处、小隐静脉外侧,压扁径(0.250±0.12)cm,距跟腱边缘(2.745±0.21)cm,距外踝尖(2.660±0.16)cm.结论 依据隐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在踝关节周围至内外踝尖或跟腱边缘的距离、压扁径、毗邻结构关系,可提高皮神经阻滞麻醉的精准度,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 汪帅; 陈佳; 杨涛; 成贝贝; 侯志慧; 幸超峰; 周明武
    • 摘要: 目的 探讨携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终末支穿支筋膜皮瓣修复中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携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终末支穿支筋膜皮瓣修复13例中前足皮肤缺损患者.缺损面积8 cm×4 cm~18 cm×8 cm,皮瓣设计面积9 cm×4 cm~19 cm×9 cm.结果 12例皮瓣顺利成活,皮瓣质地良好,外观臃肿不明显,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移植皮片均成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末次随访采用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11/13.结论 切取携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终末支穿支筋膜皮瓣修复中前足皮肤缺损,可不损伤腓动脉主干,还可进一步降低旋转点,操作相对简单.
    • 张功林; 师富贵; 王行高; 何如祥; 胡军; 孙萍; 龚铁军; 王耀华; 邹永刚
    • 摘要: 目的 观察腓肠神经延迟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腓肠神经延迟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6例,男22,女14;年龄26~82岁,平均(50.5±20.4)岁;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4.5 cm)~(22 cm×15 cm);皮瓣延迟时间8~12 d,平均(9.7±2.4)d.皮瓣延迟期间创面暂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延迟皮瓣修复受区创面后,供区用中厚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延迟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发生小的皮缘裂开,术后2周自然愈合.1例供区植皮发生小片坏死,经游离植皮愈合.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3.5±1.4)年,所有软组织缺损修复成功,皮瓣颜色、质地与外形较好,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腓肠神经延迟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很适用于伴高风险患者或皮瓣切取较大者.
    • 张功林; 师富贵; 王行高; 何如祥; 胡军; 孙萍; 龚铁军; 王耀华; 邹永刚
    • 摘要: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延迟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手足外科医院骨科腓肠神经延迟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36例,男22,女14;年龄26~82岁,平均(50.5±20.4)岁;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4.5 cm)~(22 cm×15 cm);皮瓣延迟时间8~12 d,平均(9.7±2.4)d。皮瓣延迟期间创面暂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延迟皮瓣修复受区创面后,供区用中厚游离植皮修复。结果延迟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发生小的皮缘裂开,术后2周自然愈合。1例供区植皮发生小片坏死,经游离植皮愈合。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3.5±1.4)年,所有软组织缺损修复成功,皮瓣颜色、质地与外形较好,本组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腓肠神经延迟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很适用于伴高风险患者或皮瓣切取较大者。
    • 刘蒙; 石芬; 梁伟强; 张剑; 苏正; 张金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与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跟腱外露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下,对坏死的皮肤及软组织彻底清除,对跟腱不选择彻底清创,仅清除液化坏死的跟腱表面,且保留之前跟腱手术缝线,清创后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血运及外形情况、足部感觉及踝关节功能.结果 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 69岁,平均45.7岁.跟腱外露处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约2.0 cm×5.0 cm~5.0 cm×7.0 cm,皮瓣面积约4.0 cm×7.0 cm~6.5 cm×9.0 cm.7例患者皮瓣供区伤口均能一期闭合.除1例术后10d发现皮瓣远端约1 cm血运欠佳,后期经换药愈合外,其余患者转移的皮瓣均血运良好,全部供区及缺损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全部患者随访10~14个月,皮瓣色泽及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术区瘢痕较轻,足跟活动良好,除4例患者足外侧仍有轻度麻木感,其余患者无感觉异常.Kofoed踝关节评分为78 ~ 97分,平均88.3分,优6例,良1例.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邻近跟腱外露缺损区,虽然跟腱断裂开放性修补术后对跟腱区域周围的皮肤软组织及其血运有一定的影响,但仍可以形成蒂部稍高的逆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跟腱外露.皮瓣供区能直接缝合,具有皮瓣切取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等优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