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6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8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73982篇;相关期刊251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七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2014年江西省第八届中西结合骨伤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献由1857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振军、赵国红、孙华伟等。

皮肤软组织缺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8 占比:0.81%

会议论文>

论文:53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73982 占比:99.11%

总计:74643篇

皮肤软组织缺损—发文趋势图

皮肤软组织缺损

-研究学者

  • 谢振军
  • 赵国红
  • 孙华伟
  • 邓小兵
  • 刘宁
  • 胡大海
  • 赵军
  • 张斌
  • 曾昕明
  • 李建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江起庭; 孟丛鹏; 张锦飙; 方威; 李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例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为20~52岁,平均31.2岁,均采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4 cm×1.8 cm~5.8 cm×2.5 cm,平均4.2 cm×2.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9 cm×2.3 cm~6.3 cm×3.0 cm,平均4.7 cm×2.7 cm。参照美国手外科协会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on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手指功能。结果11例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8.4个月。皮瓣肤色红润,质地良好,厚薄适中,指掌侧面外形佳,弧度可,两点辨别觉为3.3~5.2 mm,平均4.0 mm。供区仅留有线形疤痕,无明显障碍。按TAM系统评定手指功能: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能有效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张琼
    • 摘要: 目的:探讨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对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修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收治的84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法随机将入组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二次植皮修复率、三次植皮修复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二次植皮修复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采用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护理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面修复,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张涛; 王小磊; 赵亮
    • 摘要: 目的:分析改良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对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0例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0 cm×2.0 cm~2.0 cm×3.0 cm,均采用改良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1.2 cm×2.2 cm~2.2 cm×3.2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及供区愈合情况,对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次随访时间(7.38±1.69)个月;20例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良好,皮瓣的质地及外形较好;18例供区一级愈合,2例供区再处理后愈合;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7.16±1.04)mm;手功能8例优,7例良,5例可。结论:改良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对手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刘立柱; 李超艺; 林诗炜; 曲野
    • 摘要: 目的:探究10%皮肤软组织缺损构建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样行为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32只C57BL/6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雄性,对照组-雌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雄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雌性,共四组。取创伤后应激障碍组小鼠,背部剃毛,去除背部约10%面积的皮肤软组织,深度达深筋膜层。记录小鼠体重变化,7 d后,取小鼠脑组织用于HE染色,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MAOA表达水平。结果:10%皮肤软组织缺损造成小鼠体重短期内迅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小鼠,糖水偏好摄取率、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悬尾不动时间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皮肤软组织缺损导致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水平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小鼠脑组织中MAO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0%皮肤软组织缺损构建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样行为模型是可行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MAOA表达,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表达水平。
    • 张明华; 孙涛; 周映玲; 王晓峰
    • 摘要: 在急诊手外伤中,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非常常见,这种类型手外伤通常伴有末节指骨及屈肌腱外露,同时由于手的解剖结构较复杂,功能要求高,因此,对其修复不但要保留指体长度,更要最大程度地减轻手部皮瓣供区的损伤。本次研究探讨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徐兵; 张凤蔚
    • 摘要: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研究组接受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皮瓣成活情况及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足部功能恢复,同时可减少血管危象情况,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 王浩; 王杰; 黄飞; 黄荣华; 李和
    •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23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不同程度肌腱、骨组织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基于显微外科技术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缺损软组织进行修复。术后随访,统计皮瓣成活率,观察皮瓣外观外形,感觉与足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统计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22例患者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顺利成活,1例轻度血管危象,经探查与蒂部缝合过紧有关,后经手术处理后血运恢复,血管危象发生率4.35%,皮瓣成活率100%。2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溃破感染,皮瓣与受区Ⅰ期愈合。随访观察,22例患者皮瓣外观良好,无明显畸形及运动功能障碍。1例肥胖病例术后皮瓣略臃肿,行Ⅱ期皮瓣修薄术后获得满意效果。患者皮瓣感觉功能优良率91.30%(21/23),足功能优良率100.0%(23/23),患者治疗满意度95.65%(22/23)。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术后外观理想,皮肤感觉与足功能恢复良好,安全有效。
    • 尹兆会; 孙晓晨
    • 摘要: 目的:探讨鼓式取皮法切取大张次全厚皮片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及薄断层皮片修复供区的效果。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采用鼓式取皮法切取大张次全厚皮片修复瘢痕及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在供区相邻部位切取薄断层皮片修复次全厚皮供皮区。次全厚皮片修复面积为70~200 cm^(2)。结果:鼓式取皮法切取大张次全厚皮片、薄断层皮片快速、简便。本组10例患者除1例有小面积皮片下血肿(经换药后愈合),其余均成活理想。术后1~12个月随访,次全厚移植皮片平整,无明显挛缩畸形,皮片弹性良好,质地柔软,色素沉着较轻;次全厚皮片供区及薄断层皮片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鼓式取皮法切取大张次全厚皮片,且供皮区以薄断层皮片修复方法快速、简便;而且受区移植皮片成活质量好,远期效果佳,供皮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是皮片移植术兼顾受区及供区的一种好方法。
    • 刘涛; 唐俊; 张西蓉; 尤彬; 谢小川; 敬鹏; 李存佳
    •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器在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应用皮瓣修复,观察组应用皮肤牵张器的方法进行创面修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包括创面色泽、血管分布、创面厚度和创面柔软度。结果: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HA水平、VEC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创面色泽、血管分布、创面厚度和创面柔软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应用皮肤牵张器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促进缺损创面的快速愈合。
    • 高纪振
    • 摘要: 目的 探讨吻合皮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观察组采取吻合皮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影响、疾病影响评分分别为(7.61±0.24)、(8.52±1.02)、(8.69±0.3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4±1.37)、(7.65±1.21)、(7.85±1.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3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吻合皮神经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