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1798篇;相关期刊13种,包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生态科学等;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相关文献由31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严鸥、李大鹏、汤蓉等。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发文量
总计:1875篇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发文趋势图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研究学者
- 杨严鸥
- 李大鹏
- 汤蓉
- 刘伟
- 吴凡
- 宛晓春
- 岳鼎鼎
- 文华
- 艾晓辉
- 蒋明
- 刘永涛
- 吴山功
- 周启星
- 廖涛
- 李文祥
- 李新
- 杨秋红
- 王桂堂
- 王桂燕
- 耿胜荣
- 胥宁
- 邹红
- 黄亮
- 丁诗华
- 余少梅
- 刘汉元
- 刘立鹤
- 吉红
- 吕元蛟
- 吴志新
- 吴江
- 周裔彬
- 喻运珍
- 尹晓燕
- 张尧北平
- 张念
- 张恒
- 张曦
- 徐恒
- 李云
- 李海蓝
- 李瑞娇
- 李莉
- 李锋
- 杨移斌
- 桑八一
- 汪登强
- 熊光权
- 王孝宇
- 王微微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相关期刊
-
-
余少梅;
高银爱;
魏朝辉;
周裕和;
罗杨志;
董军;
张立强;
邓平;
胡亦清;
郑程鹏;
喻运珍
-
-
摘要:
为了研究姜黄提取散中姜黄素在草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规律,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按每千克鱼体重单剂量口灌100 mg姜黄提取散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草鱼各组织中姜黄素含量,用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WinNonlin5.2.1)处理药-时数据。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在0.05~5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血浆中检测限为0.02μg/L,其它组织中为0.02μg/k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7.16%~106.10%,日间、日内误差均小于10%。姜黄素在血浆中达峰时间(T_(max))为8 h,峰浓度(C_(max))为0.40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5.947 h·μg/L,消除半衰期(t_(1/2))为21.596 h,姜黄素在组织中分布呈现出组织特异性。结果表明,姜黄素在草鱼血液中达峰时间长,峰浓度低,消除快,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肾脏。
-
-
章海鑫;
余智杰;
张燕萍;
张爱芳;
王生;
李涵;
付辉云
-
-
摘要:
为了解养殖模式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模式下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精养池塘水体CODMn、总氮(TN)和总磷(TP)[(35.67~108.34)mg/L、(3.40~7.93)mg/L、(1.35~2.19)mg/L]显著高于山塘[(2.67~24.33)mg/L、(0.77~3.30)mg/L、(0.38~0.77)mg/L]和鱼菜共生池塘[(31.67~58.50)mg/L、(2.40~3.43)mg/L、(0.81~1.22)mg/L],且养殖后期呈上升趋势,山塘和鱼菜共生池塘后期呈下降趋势.(2)三种模式条件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鱼菜共生与精养池塘底泥菌群结构相似性高于山塘模式;山塘池塘底泥微生物丰富度显著低于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但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山塘菌群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但精养模式ACE指数与TN、NH4+、TP、DO呈显著负相关,Shannon指数与TN和DO呈显著负相关;鱼菜共生模式ACE指数与NH4+、TP、CODMn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NH4+、TP、DO呈显著正相关.(3)山塘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变化差异大;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均以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等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底泥微生物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小,能够达到控制水体CODMn和TN的目的.
-
-
欧阳美;
张晓宇;
张富铁;
刘焕章
-
-
摘要:
为了较全面了解长江中上游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种质情况,本研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特征,比较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大范围内草鱼3个野生群体和19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677个样本共检测到35个单倍型,1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42个多态位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d:0.769;Pi:0.00143),原种场群体次之(Hd:0.766;Pi:0.00113),苗种场群体最低(Hd:0.649;Pi:0.00084).野生群体中,万州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Hd:0.857;Pi:0.00205),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万州群体曾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草鱼野生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广泛;对比历史数据,草鱼野生群体多样性水平近10年来未出现下降.苗种场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高(Hd:0.791;Pi:0.00147)和最低(Hd:0.247;Pi:0.00024)的分别是阳新和蔡甸1群体,部分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养殖群体间存在大范围的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缺乏交流.综上,草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明显,在进行草鱼苗种繁育时要注意近交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
-
许娜;
刘馨璐;
汤蓉;
张曦;
李莉;
李大鹏
-
-
摘要:
为探讨不同流速对草鱼幼鱼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为对象,设置0、0.5、1和1.5 bl/s四个流速对其进行运动训练10周,训练结束后测定了鱼体血清皮质醇、葡萄糖、甲状腺激素(THs)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肝脏脱碘酶(ID1、ID2、ID3)含量和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显示:流速提高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未显著改变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的含量,但显著降低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升高TSH和脱碘酶(ID1、ID2)含量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基因(ttr、tr-α和tr-β)表达水平.结果 表明,不同流速的运动训练影响草鱼幼鱼体内THs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各过程,促进T3和T4的转化,进而改变甲状腺激素代谢水平,并促进鱼体生长.
-
-
张曦;
万莹;
席汝娟;
沈志远;
何亚;
李莉;
汤蓉;
李大鹏
-
-
摘要: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的提升,草鱼肌肉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的养殖模式对于草鱼的肌肉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开展了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胶原蛋白的相关研究,并与饲料养殖模式下的草鱼进行比较分析.本实验分别对两种养殖模式下的草鱼肌肉进行了组织学和肌膜微观结构观察、胶原蛋白含量测定和胶原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与饲料养殖模式相比,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的肌纤维直径和面积较小,肌膜较粗,肌膜中的胶原纤维更多且排列更加紧密有序.根据羟脯氨酸的测定结果显示,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肌肉的胶原蛋白含量高于饲料养殖模式.胶原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饲料养殖模式对比,种青养殖模式下草鱼I型胶原蛋白相关合成基因col1α1、col1α2以及调控通路TGF-β1/smad中基因smad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本实验结果表明,种青养鱼模式可使草鱼肌肉中的肌膜组织增粗,同时肌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多且排列紧密,提升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及胶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
-
-
-
-
孙怡晴;
梁骁;
熊梅;
ONXAYVIENG Kommaly;
汤蓉;
李大鹏
-
-
摘要:
为了探究亚硝酸盐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的影响,将草鱼随机暴露于0、0.5、20 mg/L的亚硝酸盐溶液中,在12、24、48、96 h后采集肝脏样品,检测血液的生化指标,nrf2、hsp70和UPS相关基因的表达,泛素化蛋白的含量以及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在亚硝酸盐胁迫12 h,血清皮质醇含量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式升高,且在24 h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在96 h显著性降低.暴露12 h时,20 mg/L暴露组的nrf2、hsp70的表达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ub、chip、psma2、psmc的表达水平和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在20 mg/L亚硝酸盐胁迫24 h均出现显著升高.在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96 h后,肝细胞出现明显的空泡化.研究表明,亚硝酸盐胁迫使草鱼产生了显著的应激反应,造成了肝组织损伤,使肝脏UPS活性上升.
-
-
- 河北农业大学
- 大马棕榈油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15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草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草鱼饲料及制备方法。所述草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包括:红棕油3‑8份,小麦胚芽肽0.05‑0.5份,4,5‑二咖啡酰奎宁酸0.01‑0.1份和6‑羟基黄酮0.001‑0.01份。将本发明提供的草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与草鱼基础日粮复配可得到草鱼专用饲料。本发明提供的草鱼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草鱼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报酬,并提高草鱼体蛋白、体脂肪含量,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草鱼肉质抗氧化能力和保水性能,延长货架寿命,改善肉质品质,使草鱼口感风味更接近野生草鱼,且不含有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或中药,不会产生激素或药物残留的问题,保障了草鱼的品质,市场应用价值较高,推广前景广阔。
-
-
-
-
-
-
-
-
-
- 河北农业大学
- 大马棕榈油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5-11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草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草鱼饲料及制备方法。所述草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包括:红棕油3‑8份,小麦胚芽肽0.05‑0.5份,4,5‑二咖啡酰奎宁酸0.01‑0.1份和6‑羟基黄酮0.001‑0.01份。将本发明提供的草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与草鱼基础日粮复配可得到草鱼专用饲料。本发明提供的草鱼饲料可以显著提高草鱼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报酬,并提高草鱼体蛋白、体脂肪含量,同时,还能显著提高草鱼肉质抗氧化能力和保水性能,延长货架寿命,改善肉质品质,使草鱼口感风味更接近野生草鱼,且不含有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或中药,不会产生激素或药物残留的问题,保障了草鱼的品质,市场应用价值较高,推广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