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吡喹酮

吡喹酮

吡喹酮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5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200篇;相关期刊423种,包括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一届北京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新思想 新观点 新方法”论坛、第四届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环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等;吡喹酮的相关文献由2962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明心、肖树华、梁幼生等。

吡喹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5 占比:82.16%

会议论文>

论文:53 占比:3.74%

专利文献>

论文:200 占比:14.10%

总计:1418篇

吡喹酮—发文趋势图

吡喹酮

-研究学者

  • 钱明心
  • 肖树华
  • 梁幼生
  • 戴建荣
  • 李洪军
  • 石耀军
  • 朱荫昌
  • 柴君杰
  • 汪伟
  • 王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圣彬(综述); 杨飞; 吴明灿(审校)
    • 摘要: 血吸虫病是感染血吸虫而引起的疾病。全球约2.4亿人感染血吸虫,有7亿人处于潜在感染危险之中[1]。血吸虫病主要有曼氏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和埃及血吸虫病三种。血吸虫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虫卵沉积在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肠道引起炎性肉芽肿,血吸虫卵还可沉积于大脑、脊髓、肾脏、肺部、乳腺、子宫、子宫颈、皮肤和骨髓等多个器官和部位[2]。
    • 范晓龙; 胡冰
    • 摘要: 2018年凉州区加强畜间包虫病的防控工作,采取“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的防控措施来切断病原棘球绦虫在犬与家畜之间的传播途径,降低家畜感染的概率。通过对各镇有主犬吡喹酮的投喂,对其投药后5 d内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起到消灭包虫病虫卵的作用,从而避免家畜接触到成活包虫病虫卵,最后达到防控效果。为了及时跟踪凉州区畜间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全面了解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加强包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开展包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杨琼
    • 摘要: 目的比较吡喹酮与槟榔-南瓜子治疗带绦虫病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收治的250例患者资料,分吡喹酮治疗组142例,槟榔-南瓜子治疗组10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吡喹酮组治愈率为93.66%,槟榔-南瓜子组为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粪便检查,吡喹酮组总获虫率为84.51%,槟榔-南瓜子组为8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槟榔-南瓜子组获全虫率高于吡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槟榔-南瓜子组平均获虫时间为(236.20±173.49)min,长于吡喹酮组的(82.41±51.36)min。槟榔-南瓜子组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例数较吡喹酮组多,但吡喹酮组不良反应较严重,少数病例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吡喹酮、槟榔-南瓜子治疗带绦虫病疗效肯定。吡喹酮治疗方便快捷,宜在医院进行治疗;槟榔-南瓜子治疗可作为带绦虫病普查治疗首选。
    • 何洋; 王丽君
    • 摘要: 目的探究吡喹酮联合常规护肝药物对血吸虫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血吸虫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吡喹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体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ST、ALT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吡喹酮联合常规护肝药物可改善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利于患者康复,安全性高。
    • 黄星炯; 黄显泽; 黄雅铃
    • 摘要: 世卫组织推荐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药品单一,毒副作用较大.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华支睾吸虫药物治疗现状和探索研究方向,提示国内药物治疗中国华支睾吸虫以吡喹酮与阿苯达唑为主,三苯双脒在体外试验和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抗华支睾吸虫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探讨和研究.
    • 杨琼
    • 摘要: 目的 比较吡喹酮与槟榔-南瓜子治疗带绦虫病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收治的250例患者资料,分吡喹酮治疗组142例,槟榔-南瓜子治疗组10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吡喹酮组治愈率为93.66%,槟榔-南瓜子组为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粪便检查,吡喹酮组总获虫率为84.51%,槟榔-南瓜子组为8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槟榔-南瓜子组获全虫率高于吡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槟榔-南瓜子组平均获虫时间为(236.20±173.49)min,长于吡喹酮组的(82.41±51.36)min.槟榔-南瓜子组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例数较吡喹酮组多,但吡喹酮组不良反应较严重,少数病例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吡喹酮、槟榔-南瓜子治疗带绦虫病疗效肯定.吡喹酮治疗方便快捷,宜在医院进行治疗;槟榔-南瓜子治疗可作为带绦虫病普查治疗首选.
    • 苏日娜; 木兰; 牧丹; 于晶峰
    • 摘要: 为测定单独给药及联合狂犬弱毒疫苗制剂给药后家兔血浆的血药浓度,建立了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的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吡喹酮的含量,并初步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实验组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7%吡喹酮注射剂组与狂犬疫苗-吡喹酮复合制剂组,空腹12 h后肌注,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耳廓静脉采血,处理血样后HPLC测定.采用DSA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吡喹酮峰保留时间在15.10 min、无杂峰干扰,且拖尾因子和塔板数均符合要求,HPLC方法学验证表明吡喹酮的标准曲线在2~ 16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6),其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狂犬弱毒疫苗-吡喹酮复合制剂给药后,血浆中吡喹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吡喹酮单独给药呈现相似的代谢规律,即15 min后迅速增加,在1h达到峰值,4h含量达到低值,此后代谢缓慢,在24 h仅能检测到微量吡喹酮.通过研究单独和联合狂犬弱毒疫苗制剂给药后家兔血浆中吡喹酮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初步阐明了其体内药物吸收和代谢过程,为临床安全合理给药提供参考.
    • 牟三旦
    • 摘要: 牦牛多头蚴病又被称为包虫病,是青海地区放牧牦牛发生流行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该类传染性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一方面会威胁牛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还会威胁当地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驱虫和治疗工作,人感染包虫病的概率极大增加。长期以来,牦牛多头蚴病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摘除包囊的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技术难度较大,难以在广大农牧地区推广应用。吡喹酮作为一种高效驱虫类药物,在治疗脑多头蚴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为更好地控制该类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该文主要探讨吡喹酮治疗牦牛多头蚴病的临床效果。
    • 李慧萍; 韦洪怀; 李志俭
    • 摘要: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1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A、B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接受三苯双脒治疗,研究组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研究A组、研究B组,均接受三苯双脒联合吡喹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A组、B组TNF-α、IL-4、sIL-2R、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A组、B组的虫卵减少率、转阴人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组与B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A、B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采用三苯双脒联合吡喹酮治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清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 何洋; 王丽君
    • 摘要: 目的 探究吡喹酮联合常规护肝药物对血吸虫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血吸虫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吡喹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体转阴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肝功能分级标准(Child-Pugh)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抗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ST、ALT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吡喹酮联合常规护肝药物可改善血吸虫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利于患者康复,安全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