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脱水
乙醇脱水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6895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膜科学与技术、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等;乙醇脱水的相关文献由578位作者贡献,包括金照生、李亚男、徐菁等。
乙醇脱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895篇
占比:99.67%
总计:47048篇
乙醇脱水
-研究学者
- 金照生
- 李亚男
- 徐菁
- 邵百祥
- 杨为民
- 沈伟
- 周海春
- 刘军
- 胡燚
- 金萍
- 孙兰萍
- 刘杰
- 孙素华
- 朱慧红
- 杨光
- 蒋立敬
- 金浩
- 杨卫胜
- 钟思青
- 黄和
- 刘俊涛
- 朱瑛
- 李慧
- 黄祖娟
- 胡耀池
- 苏国东
- 何霖
- 常学良
- 张久顺
- 李强
- 李蕾
- 杨克勇
- 谭亚南
- 韩伟
- 张敏华
- 盛清涛
- 陈伟
- 余英哲
- 吴治国
- 吴砚会
- 洪爱珠
- 肖文德
- 肖荔人
- 舒兴田
- 艾珍
- 谢文华
- 邢波
- 郭湘波
- 陈庆华
- 韩毓旺
-
-
曾姝;
徐舒涛;
魏迎旭;
刘中民
-
-
摘要:
本文采用原位连续流动条件和间歇条件下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以及二维^(13)C-^(13)C基于偶极耦合的结合R2(COmbined R2 Driven,CORD)自旋扩散序列的核磁共振实验捕获了H-SSZ-13分子筛催化乙醇脱水过程中多种中间物种,并揭示了各种中间物种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发现H-SSZ-13分子筛催化乙醇脱水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吸附构型的乙醇、活化态的乙醚、乙氧基以及三乙基氧鎓离子,并首次通过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观测到乙烯的生成.这些结果加深了相关研究者对乙醇脱水反应的认识.
-
-
牛培蓉;
陈旭松;
吴耀;
韦昭洲;
熊德元
-
-
摘要:
为了获得具有优良乙醇脱水制乙烯性能的催化剂,对桉木木屑进行水热处理制得高比表面生物质碳基催化剂(HPC);采用SEM、XRD、BET、NH_(3)-TPD、FT-IR和TPD等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在自制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乙醇制乙烯反应评价催化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PC催化剂具有更均匀的孔道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HPC-600的比表面积为1748 m^(2)/g;在氮气氛围中采用HPC-600催化剂,在温度为350°C,重时空速为3.5 h^(-1)时,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达到99.60%和100%。以水蒸气为载气进行10次循环实验后,实验结果表明初始乙醇单程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相差较小,但催化剂的稳定性得到一定提升。
-
-
江卫红(摘译)
-
-
摘要:
传统工艺每生产一吨乙烯,产生约1.5吨二氧化碳。202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为340亿吨,其中乙烯生产排放二氧化碳超过2.6亿吨,几乎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0.8%。化学品制造商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乙烯碳排放问题。1980-1990年,研究人员就探索了甲烷氧化偶联和生物乙醇脱水等方法,降低乙烯生产碳强度,但商业化效果并不显著。
-
-
丁婉月;
马晓华
-
-
摘要:
SAPO-34分子筛膜因其独特的孔道结构和优异的稳定性被广大学者所青睐,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催化、吸附和气体分离等方面,而关于其在液体分离中的研究鲜少报道.本文在Al2O3中空纤维支撑体表面分别一次和二次合成制备了SAPO-34分子筛膜,考察了四种不同硅铝比对SAPO-34分子筛膜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并用于乙醇溶液的渗透汽化脱水,考察了操作温度、原料液中乙醇浓度以及分子筛合成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铝比为0.5的二次合成的SAPO-34分子筛膜具有连续而致密的分离层和良好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60°C下对乙醇(90%)-水(10%)的分离因子可以达到1170,渗透通量为0.9 kg/(m2·h).
-
-
-
-
李敬;
周佳欣;
尤颖;
穆娟
-
-
摘要:
亲水性渗透汽化分离技术可打破传统的分离方式理念,以更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式实现对乙醇脱水.综述了近年来亲水性渗透汽化膜材料的结构特点、物化特性,以及对乙醇/水混合物的渗透汽化性能,最后对亲水性渗透汽化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
-
-
李敬;
胡广敏;
林亮;
卓猛;
吉亚丽;
孙宾
-
-
摘要:
研究了蟹腿关节壳聚糖溶液的流变行为,以及该种壳聚糖湿法纺丝成形中喷丝头拉伸倍数、凝固浴组成、干燥温度和脱水介质对壳聚糖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最佳成形条件:喷丝头拉伸倍数为1.05,凝固浴为NaOH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和乙醇的复配液(体积比为6∶4),干燥温度为70°C.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初生纤维力学性能较好,进一步分别以甲醇和乙醇溶液作为脱水剂对初生纤维进行浸泡脱水处理.结果 表明:经醇脱水处理后,壳聚糖纤维的直径和平衡溶胀率减小、强度和结晶度增大,并且纤维表面更加致密,丝束之间易于分离;甲醇溶液脱水处理效果更好,可使壳聚糖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24.1%.
-
-
-
姜健准;
张敬梅;
谢伦嘉;
张明森
- 《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以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混合模板剂,采用两步法制备了ZSM-5/MCM-4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温度、凝胶pH、晶化时间等因素对复合分子筛晶化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在乙醇脱水过程中的催化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成功实现了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的制备;铁离子负载的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乙醇脱水催化性能。
-
-
-
程晓维;
汪靖;
郭娟;
肖文德;
龙英才
- 《第14次全国分子筛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27Al固体核磁共振(MAS NMR)、低温氮吸附、NH3-TPD、吡啶吸附原位红外光谱(in situ IR)等手段表征酸处理、水蒸气处理及其混合处理改性的无黏结剂H-ZSM-5沸石催化剂,考察不同改性方法对其组成、晶体结构、孔结构以及表面酸性质的影响,揭示了水蒸气处理对催化剂物性的强烈调变作用.对比改性前后上述催化剂用于50%稀乙醇脱水制乙烯催化反应中所得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发现水蒸气.HCI处理相结合改性的催化剂活性最佳.
-
-
陈宇;
吴玉龙;
代斌;
杨明德;
陈镇
-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10年
-
摘要:
SAPO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以三乙胺、四乙基氢氧化铵以及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作为模版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SAPO-34分子筛,XRD、SEM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无机铝源和硅源比有机硅源和铝源更适合SAPO-34分子筛的合成,以无机硅源和铝源为原料,在同样的模版剂下可导致SAPO-34和SAPO-5混晶的形成;晶种的加入有利于SAPO-34分子筛的结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以S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水制备乙烯,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
-
-
李恒;
余定华;
朱婧瑶;
黄鑫江;
胡燚;
胡耀池;
黄和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一系列P改性H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生物乙烯体系的催化性能,并通过Nh3-TPD、TG-DSC和BET等表征方法研究P改性催化剂的表面物性结构。反应结果表明,P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乙烯的选择性,而且能够抑制由于积碳导致的催化剂性能的下降。此外,P物种有选择的和HZSM-5表面羟基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了强酸量,提高了乙烯选择性及催化剂稳定性。
-
-
谢杨;
程可可;
张建安
- 《2008年生物炼制技术交流和产业化研讨大会暨第三届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利用XRD、NH3-TPD和TGA等方法考察了硅沉积处理对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晶体结构、酸性和积碳的影响,并评价了处理前后催化剂在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中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硅沉积对改性ZSM-5分子筛预处理后,其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催化剂的总酸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强酸下降比例为原分子筛的53.7%;催化剂的乙醇转化率和乙烯产率分别维持在98%和90%;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增强,并进一步表明过多的强酸位存留在催化剂上会引起积碳的生成,降低催化剂的稳定性,而硅沉积能除去了分子筛外表面的部分酸位.
-
-
王飞;
罗漫;
肖文德
-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了乙醇在亚微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脱水反应及积炭行为.结果表明,催化剂活化时的焙烧温度以550°C为宜,此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在230 °C水蒸气预处理12 h 后,起始活性升高,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在低温时均有较大提高.随着重时空速的升高,起始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均有所降低,相同时间内积炭量也降低;但重时空速过低时,催化剂活性随时间延长降低很明显.原料乙醇中适当含量的水能够提高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并降低催化剂的积炭量.
-
-
王飞;
罗漫;
肖文德
-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了乙醇在亚微米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脱水反应及积炭行为.结果表明,催化剂活化时的焙烧温度以550°C为宜,此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在230 °C水蒸气预处理12 h 后,起始活性升高,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在低温时均有较大提高.随着重时空速的升高,起始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均有所降低,相同时间内积炭量也降低;但重时空速过低时,催化剂活性随时间延长降低很明显.原料乙醇中适当含量的水能够提高乙醇转化率和乙烯收率,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并降低催化剂的积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