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评健康

自评健康

自评健康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1151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人口与发展、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中国健康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医疗改革与老年健康、福利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 、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会 等;自评健康的相关文献由495位作者贡献,包括陆杰华、陈功、吕康银等。

自评健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1151 占比:99.38%

总计:31345篇

自评健康—发文趋势图

自评健康

-研究学者

  • 陆杰华
  • 陈功
  • 吕康银
  • 匡晓明
  • 巢健茜
  • 池上新
  • 肖扬
  • 韦晓丹
  • 于宏杰
  • 何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春根; 彭树宏
    • 摘要: 大学教育除了有劳动力市场收入的物质回报外,还可能有健康等非物质回报。根据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针对16-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健康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大学对男性的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而对女性的健康状况并没有显著影响;上大学使得男性的自评健康状况和肥胖的概率分别提升了7.7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传统中介效应分析和现代因果中介效应分析均表明,大学教育对男性劳动力健康的影响机制是认知能力和收入,而非健康行为。由此说明,教育的健康效应和机制具有较强的异质性,需要区分人口特征和健康维度来深入研究。这为我们深化思考高等教育的价值和健康中国政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 姚强; 陈阿敏
    • 摘要: 目的:探析医疗保险参保地点对我国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及路径。方法: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医疗保险参保地点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及路径。结果:在居住地参保有利于流动老人参加健康体检(β=0.60,P<0.001)、小病就医(β=0.33,P<0.001);同时,参加健康体检(β=0.40,P=0.001)和小病就医(β=0.23,P<0.05)对流动老人的健康状况有正向作用。对于患慢性病的流动老人而言,参保地点除了可以通过"健康体检"和"小病就医"两条路径,还可以通过"慢性病随访"、"慢性病随访—健康体检"和"慢性病随访—小病就医"三条路径影响其健康状况。结论:医疗保险参保地点通过卫生服务利用多维路径影响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建议通过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消除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障碍,同时关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等方面,减少流动人口参保地和居住地分离而导致的健康不平等问题。
    • 胡琼玲; 姚强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LHLS2018年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相对于独居,住在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积极影响,经常锻炼、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生活来源、及时就医等因素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增长、慢性病、跌倒、更换居住地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负向影响。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性别、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户籍等因素而存在差异。结论: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协同维护老年人健康;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多元化养老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爱独居老年人和流动老年人;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
    • 李雪; 张艳菊; 李晓玲; 徐宁
    • 摘要: 目的:探讨自评健康状态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1年—2015年的两次横断面调查的11 094名成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自评健康与高血压的关联关系。结果:6.8%研究对象报告自评健康状态为"差"。自评健康状态"非常好""好""一般"和"差"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1.3%、33.4%、39.9%和50.1%;以自评健康"非常好"为参照,自评健康状态"好""一般"和"差"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1.101,1.456和2.197;进一步在高血压病人中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态越差,高血压知晓率越高;上述分析在进一步调整其他影响因素后,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成人自评健康状态与高血压紧密关联,应该更多关注高血压病人的自评健康状态评估。
    • 柴琪; 高博; 吴念韦; 何蕾
    • 摘要: 目的探讨微观社会资本与自评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失地农转非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符合条件的居民共2669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自评健康采用主观评分的方式,微观社会资本从家庭和个人两个层面测量,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微观社会资本对自评健康的影响。结果个人社交网络(OR=1.011)、人际支持(OR=1.010)为农转非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个人社交网络和人际支持与健康自评具有相关性,应重视拓宽农转非中老年人的个人社交网络,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农转非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 张志坚
    • 摘要: 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寝室是大学生从事劳动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以山西省3所职业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探究了寝室劳动参与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劳动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其自评健康、客观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基于研究发现,建议从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注重寝室劳动实践、严格寝室卫生管理等三方面着手,激发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提升劳动品质,在劳动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王思宇
    • 摘要: 老旧社区作为城市中最脆弱的地区,其环境与居民健康问题十分明显。本文基于2016年CFPS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了居民感知的社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老旧社区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健康高风险人群和环境要素,且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环境质量、社区治安状况、医疗服务质量等物质环境和邻里关系、社区归属感等社会环境对居民健康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将对健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武玉
    •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迁移流动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老年流动人口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群体。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不同户籍老年人背后附带的福利和社会优待政策大不相同,故从城乡差异视角研究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公平问题十分重要。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非农户籍老年流动人口主观自评健康情况优于农业户籍老人,但客观患慢性病比例明显高于农业户籍老人。进一步纳入人口特征、家庭经济、流动迁移、医疗卫生服务等属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城乡老年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家庭月总收入、流动时长、距离最近医疗机构时间对农村老年流动人口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受高等教育、拥有自主产权房、参与社会医疗保险对城市老年流动人口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应针对不同户籍老年流动人口,提供差异化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服务配置精准度,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提升不同户籍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福祉。
    • 程佳玉
    • 摘要: 本文基于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公布的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具体解释了生育数量对于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利用OLS回归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的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生育子女的数量作为一种早期的生活事件,以及与此同时个人特征以及所形成的一些生活方式均会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生育子女的数量会导致老年人自评健康产生两方面正反效应。本文数据分析得出生育数量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即生育数量每增加一个会使得老年人健康度降低24%。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国家应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服务并加强宣传引导,以及规范彩礼市场等建议。
    • 马瑞丽; 朱明宝; 刘二鹏
    • 摘要: 生命历程理论指出,早年行为或生活事件会影响健康状况。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生育行为是一种典型的早期生活事件,如何影响老年健康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2016年全国12个省份36个县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生育行为对农村老年健康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数量对农村老年自评健康、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均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生育数量每增加1个孩子,农村老年自评健康、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更差的概率将分别增加51.6%、1.52倍和51.4%;生育结构对农村老年躯体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生育子女数中儿子与女儿数量的比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村老年躯体健康更差的概率将增加94.6%;生育间隔对农村老年自评健康和躯体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育间隔每增加一年,农村老年自评健康和躯体健康更好的概率将分别增加2.9%和3.4%。政策启示在于:尽快出台适当的鼓励生育政策,加强教育引导,消除性别歧视,规范农村“彩礼”市场,通过奖惩并重的方式,弥补农村育龄妇女生育行为的健康损失,有助于从长远角度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