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居住方式

居住方式

居住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2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0811篇;相关期刊323种,包括安家、南方人口、人口学刊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法老年医学高峰论坛2016暨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研究机构联盟大会、第20届世界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大会 ·中韩论坛、第四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等;居住方式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风笑天、孙鹃娟、王跃生等。

居住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0 占比:1.31%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0811 占比:98.64%

总计:31236篇

居住方式—发文趋势图

居住方式

-研究学者

  • 风笑天
  • 孙鹃娟
  • 王跃生
  • 陈丛兰
  • 何兰萍
  • 余昌妹
  • 佟士枢
  • 冀云
  • 叶苏
  • 吕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琼玲; 姚强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基于CLHLS2018年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相对于独居,住在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积极影响,经常锻炼、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生活来源、及时就医等因素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增长、慢性病、跌倒、更换居住地等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负向影响。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性别、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病、户籍等因素而存在差异。结论: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协同维护老年人健康;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多元化养老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爱独居老年人和流动老年人;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
    • 向运华; 杨涵一
    • 摘要: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并利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偏误,研究老人的居住方式以及独居老人子女的不同居住安排对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后发现,一人独居比亲子同住更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健康水平,对于独居老人而言,子女与老人同住一村(街道)或一乡(区)的近邻居住安排对老年人的认知健康收益最为有利。独居且子女呈近邻居住安排的老年人在认知健康收益上存在年龄、性别和户籍的异质性,高龄、女性和农村老年人群体在此种居住安排中所获的认知健康收益更大。同时,逐项检验回归系数法验证了家庭照料可及性和社会活动参与在子女近邻居住安排对独居老人认知健康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建议完善顶层设计,鼓励子女近邻居住安排;关注家庭照料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家庭照料支持政策,推动“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开展多样化文体活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提升老年人认知健康水平。
    • 张艳
    • 摘要: 从微观视角,对开封市家庭降温碳排放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基于792户家庭调研数据,针对具有不同的家庭条件、降温用能方式、降温用能消费观的家庭,分别分析了其人均年降温能耗CO_(2)排放量的差异。借助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降温生活方式各因子均为影响家庭人均年降温CO_(2)排放的显著因子,其中降温形式、降温用能期长度、空调温度的设定、降温能源消费观、人口规模等因素是对家庭人均降温CO排;放的影响程度较大。建议加强对家庭降温用能的低碳教育,并提倡大家庭式的居住方式,以降低家庭降温能耗CO_(2)排放量。
    • 伊朗CAAT Studio(设计); 麦子(编译)
    • 摘要: H to V住宅位于伊朗伊斯法罕一个高密度街区,占地约300 m~2,业主为一户中产阶级家庭。该项目实现了传统的伊斯法罕居住方式向现代城市住宅空间的转化,同时又在现代住宅中保持了传统住宅的动线和本质。
    • 袁淑婷; 陈为智
    • 摘要: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候鸟式养老顺应时代要求迅速发展。当前候鸟式养老的居住类型主要分为购买自住商品房、短租当地酒店或民房、居住地产式养老社区综合体、入住专业养老机构和借助亲友住房等五类,但养老服务平台欠缺、房地产商看重短期利益、异地养老机构缺乏经验、异地养老易发意外、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制约了候鸟式养老的发展,需从建立异地养老服务平台、险资介入养老服务供应、推动产业化进程、养老社区突出个案管理、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并重等路径来回应上述问题,以促进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候鸟式养老的新发展。
    • 孙鹃娟; 冀云
    • 摘要: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是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因素对其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居住环境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2016年中国农村老年人对生活满意的比例为59.03%;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基本呈现出随城市中心、城市边缘、农村和镇逐渐递减的“涟漪状”规律,生活满意度最低的老年群体为生活在市/县城区以外的镇、农村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社区或由农村社区转变的城市社区中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对最低。农村独居、隔代居住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空巢、两代共居、三代共居、其他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居住在楼房、住房有浴室、网络信号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社区内有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图书室、室外活动场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 张欢欢; 周鹏
    • 摘要: 文章利用追踪期跨越20年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追踪数据(1998—2018)”,通过生存分析、倾向得分匹配等多种方法来检验丧偶高龄老人的居住安排同自身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稳健地表明:没有证据显示独居或住养老院会提高丧偶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丧偶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更多还是受到性别、出生队列、早期职业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调节。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以往一些文献得出的养老机构居住或独居使得老年人死亡风险更高的错误认识,免除了老年人对于个体选择居住方式可能影响自身死亡风险的恐惧,为充分尊重老年人自身的居住选择奠定了事实基础,为满足新时代养老和老年健康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提供了基本学理支撑,也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都有着现实的参考价值。
    • 于靖园
    • 摘要: 住有其所,是新市民在城市获得幸福感的第一步,其中,租房是其主要的居住方式之一。“北京首批毕业生公寓试点项目,拎包入住了!”2022年10月初,一则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为助力新毕业大学生安居,吸引应届大学毕业生留京就业创业,北京市于今年4月启动了首批保租房青年公寓试点项目。4个试点项目分处朝阳、海淀、房山、昌平四区。近1000间房源均为全装修交新房,配置家具家电,租金均低于市场水平,受到毕业生的热烈欢迎。
    • 金霞
    •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现阶段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现阶段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提供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子女居住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心理也更健康,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能得到改善.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提出相关建议.
    • 和红; 闫辰聿
    • 摘要: 目的:探讨居住方式和子女支持对老年人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使基层卫生服务更具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居家类型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方法: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负二项Hurdle回归模型(NBH模型)分析.结果:与子女同住会显著提高城乡居家老年人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P<0.05),子女经济支持则会显著降低需求(P<0.05);当老年人至少具有一项基层卫生服务需求时,子女情感支持会显著降低其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P<0.05).此外,户口、自评健康、是否有慢病、ADL水平、子女数都是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基层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和建议:家庭照护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将家庭责任融入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制度中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居家养老老年人的家庭特征,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应当关注农村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患有慢病老年人的需求,丰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具有社区居家养老意愿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需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