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03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5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22594篇;相关期刊1075种,包括中国民政、社会福利、社会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6年综合学术研讨会、中国人口学会2015年会、中国老年学学会2014年年会等;家庭养老的相关文献由2815位作者贡献,包括梁盼、穆光宗、刘书鹤等。

家庭养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5 占比:9.27%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22594 占比:90.47%

总计:24975篇

家庭养老—发文趋势图

家庭养老

-研究学者

  • 梁盼
  • 穆光宗
  • 刘书鹤
  • 潘剑锋
  • 姜向群
  • 徐勤
  • 梁鸿
  • 袁缉辉
  • 高和荣
  • 华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鹏飞
    • 摘要: 据统计,202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18.1%和12.6%,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高达4000余万人,且老龄化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目前,我国的养老还是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模式,家庭中医疗器械缺乏,家庭成员的医疗保健知识相对不足,老年人定期体检意识薄弱,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不到位。
    • 摘要: 前不久,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工作,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
    • 马洪旭; 李放
    • 摘要: 如何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未来农村养老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选取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Log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等,考察了政府工作满意度对准老人养老观念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准老人相比同期老人具有更强的家庭养老观念,而老人相比同期准老人具有更强的社会养老观念,准老人复合养老观念与老人差异不大;回归结果显示,准老人家庭养老观念存在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弱化效应;选取政治干预态度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后发现,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家庭养老观念的弱化作用被低估;政府行政能力满意度和社会治安满意度对准老人养老观念不存在显著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生活幸福感在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准老人家庭养老观念的弱化作用中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 魏瑾瑞; 初放; 梁缤月
    • 摘要: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构建了老年科技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了老年个体和老年群体的科技适应性,并将老年群体视为复杂适应系统,探讨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主要养老模式的科技适应性差异。研究发现:老年人与子女同住会显著降低其科技适应性,但若与子女联系频繁,则可以提高其科技适应性;仅参与单一社交活动并不能提升老年人的科技适应性,但对于参与社交活动的老年人,其社交频繁性则与科技适应性显著正相关;家庭型和社区型老年群体的内部联系越紧密其科技适应性越好,而养老机构型老年群体的科技适应性则并非群体间联系越紧密越好,其存在一个转折点;与社区型和养老机构型老年群体相比,家庭型老年群体的科技适应性整体上最高。
    • 张宏慧
    • 摘要: 魏晋南北朝,政局动荡,灾害频发,老年人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难有切实保障。当时的诸政权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大力倡导"孝"文化,加之民间力量的推动,使得这一时期家庭养老备受关注。世间养老行为既包括衣食供给,又涵盖悉心侍疾、精神抚慰、亲营葬事等方面。这些家庭养老方式的实施,对培植尊老敬老社会风尚、规范子女的赡养行为等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 李艳艳
    • 摘要: 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养老金对70岁以上老人、健康老人有显著的挤出效应;新农保有利于缩小健康状况不同老人间生活质量差距;农村子女对中高龄老人经济支持的价值取向是填补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缺口,且具有一定的交换性质。对此,提出多元主体协同养老的构想。
    • 顾哲航; 倪三红
    • 摘要: 由于传统BIM家庭养老床位交互系统对指令识别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当前养老服务的需求,因此设计基于智能语音识别的家庭养老床位交互系统。硬件上采用Cortex-A53芯片与声源采集器,软件上通过分析系统功能性需求,整体把握系统的设计功能。基于智能语音识别设计家庭养老床位交互终端,提高系统交互性,进而实现家庭养老床位交互。采用系统测试的方式验证了新系统的指令识别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周瑛
    • 摘要: 保姆是在家庭赡养老人中代替子女承担供养职能的职业群体,“儿女出钱,保姆出力”本应是解决家人无法全天候、专业护理失能或患病老人问题的良策。在老人家长地位及亲子纽带弱化语境下微观家庭养老网络的中心偏移导致养老保姆越轨行为出现,符号-障碍的规训体系以及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等微观权力的组合技术形成养老向虐老话语的转变。重塑以老人为中心的家庭共享故事是有效预防保姆虐老行为的必要前提。
    • 陈忠海
    • 摘要: 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造着人们的行为孝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与养老问题密切相关,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严峻现实下,弘扬和发展孝文化不失为缓解养老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 尚青松; 赵一夫
    • 摘要: 在传统家庭代际支持养老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不足的现实条件下,研究农村居民倾向于选择何种养老方式,家庭代际支持和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哪些因素对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产生影响,对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家庭子女代际支持和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养老目前仍是农村居民的主要养老方式,担负着农村居民养老的重任。社会转型和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冲击并未完全削弱子女提供主要养老支持力的角色,而在于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改变为代际经济支持强化和精神慰藉弱化的家庭养老。新农合和新农保减轻了成年子女赡养负担,使得农村居民对家庭养老有更多期待。基于此,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应以家庭养老为主,利用各类社会养老资源弥补农村家庭养老的缺失,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切实破解农村居民养老困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