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4-10-23

主办单位:中国人口学会;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会议文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鉴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人们生活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冲击,本文讨论了它对生育文化和生育观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倡导建设性后现代生育文化和生育观的必要性。同时,依据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整体协调”和“多样化”思想,提出尝试建设性后现代生育政策,把人口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在人口数量增长压力大的地方仍然实行严格的生育控制,而在人口增长压力小、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经济发达地区,实行较为宽松的“补充生育”政策,主要是将“二孩生育政策”向夫妇一方是独生子女者拓展,改善人口结构。而在全国范围内,“补充生育”政策也试向高学历者、高智商者、体格特优者、特殊贡献者与合法资产达到一定规模者延伸,提高人口素质。
  • 摘要:近10年来国际上对于“人口发展”的概念与目标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口发展的重点已不再拘泥于人口数量的控制,而是更多地关注包括家庭健康与健康促进在内的一系列新问题。“全面推进优质服务”是中国计划生育发展的新方向,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显示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发展也不平衡。rn 发达地区/城市计划生育服务发展应体现在:(1)全面实施与创建优质服务;(2)向生殖健康服务扩展;(3)以服务对象为中心;(4)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公民享有知情选择权。以家庭作为社区优质生殖保健服务的切入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家庭健康和家庭幸福,反映了新的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是新时期计划生育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
  • 摘要:“泛珠三角区域”范围人口迁移流动,人口资源重新组合现状特点表现为“泛珠三角区域”内人口向广东,主流向珠江三角洲,实质向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地区的汇聚。广东以及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调整升级,人力资源上由追求数量战略转变为追求质量战略或数量质量并重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经济发展战略尤其产业结构战略调整,都会给“泛珠三角区域”的人口资源融合重组和人口城市化造成短期、中期和长期各异的正负面牵动,引起新的变迁。在考虑经济因素对人口资源流动组合作用的同时,必须考虑人口因素本身的内在影响。
  • 摘要:21世纪前10年,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将主要表现为一种不均衡的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即上海自身劳动力供给不足与总的有效劳动力供给过剩,同时,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存在差异。rn 本文对21世纪前10年劳动适龄人口、在校学生规模、外来劳动力人口、迁移人口以及老年就业人口的预测,为21世纪前10年劳动力供给预测提供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在校学生规模,推进教育体系的改革;加强对外来劳动力人口及迁移人口规模的调控;调节老年人口的就业参与率等政策性调整的建议。
  • 摘要:让土地承担农民的养老功能,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一,土地的分配格局必须是人人有份。第二,农业生产经营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方式进行。第三,必须使家庭经营的土地产出达到保障家庭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水平。第四,必须是以土地权能的事实性继承或其他方式的传承为条件。农民被赋予土地使用权,并不必然就应该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障的体系之外。土地并不能够承担,也不该承担农村养老保障的角色。从长远目标来看,从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过渡是必然的选择,当务之急是设计合理的过渡路线。全面免除农业税,可能导致农地分配格局的固化,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考虑把农业税转化为农民养老基金,建立农村“统账模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并最终与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对接统一起来。
  •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居住于农村地区,贫困基本上是一种农村现象,城市贫困人口的比例微不足道,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中国在农村贫困人口迅速降低的同时,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和比例迅速增长,出现“贫困城市化”现象。城市贫困人口面临更多的新风险,其空间分布模式也不同于农村贫困人口,对中国而言,这是一种新型的贫困和新的挑战。在减缓贫困的战略和政策上,中国需要有新的思维。新思维的重点是通过发展和完善正规与非正规的社会保障网络,增强城市贫困人口应付风险的能力,赋予贫困人口机会和权利,并促进贫困人口的参与,减少社会排斥。
  • 摘要:社区作为一种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居民按一定的原则和形式自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基层社会组织形式,实质上是居民独立自主、平等互助意识与能力的萌醒、获得、张扬和实践。中国当代社区建设就是中国居民打破旧体制的羁绊,及自然、半自然经济的桎梏,培养和重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与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是从“体制人”到“市场人”的转变,对于乡村居民来说,是从“自然人”到“市场人”转变的这样一个中国居民的再社会化过程。
  • 摘要:新时期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人口安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的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其目的在于协调未来人口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走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时,必须坚持三个统一,即“两种生产”的协调统一、人口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统一以及人口数量、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统一。
  • 摘要:本文把计划生育困难群体定义为包括三类家庭:独生子女伤亡而且其父母未育未领的家庭、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家庭以及因病致贫独生子女家庭。由于这些家庭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相关,因此政府在这种制度性的贫困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考虑到三类家庭不同的需求和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扶助对策。rn 从目前来看,应该建立把计划生育困难群体优先纳入各种社会保障和政府扶贫项目的机制,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的筹款机制,并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困难群体的调查研究和政策后果评估。
  • 摘要:本文利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男孩偏好对农村已婚妇女人工流产的影响。rn 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普遍存在性别选择性流产,生育政策的实施激化了人们的男孩偏好行为。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在生育两孩的农村妇女中,第一胎生女孩的妇女再次怀孕进行人工流产的风险显著高于第一胎生男孩的妇女。从根本上消除性别选择性流产的关键,是弱化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观念。
  • 摘要:小城镇一直是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大问题。1997年以来,中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对农村人口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民对进镇落户的热情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高。总体看,小城镇户口是随着其吸引力的逐渐减弱而放宽的。当今中国的农村人口城镇化,已经进入了必须通过相关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才能实现新一轮再推进的发展新阶段。新形势下,很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小城镇大问题,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现代化发展中的人口城市化,实际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面对“参加工作入驻城市”和“占地农民转为市民”、“农民工”及“离土不离乡’者进城生活工作”、没有户籍的零星“务工经商”和“暂住人口”等几种主要“农进城”形式,应在“社会统筹”社会保障模式约束下,全面考虑“单位并个人自觉介入”、“以土地换保障”、“部分积累’与‘现收现付,相结合保障”及“可转移的个人账户积累”等九种社会保障具体政策和对策,且这种政策的升华会丰富我国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方面。
  • 摘要: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对此,是国内外不抱偏见的有识之士都承认的。rn 本文认为,中国人口(包括数量、结构、分布、素质)对中国今后经济增长仍有重大影响,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稳定低生育率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1)低生育率是经济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客观要求;(2)低生育水平仍然是我国今后高投资的一个重要保证;(3)低生育水平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提高投资效益,为改变增长方式创造良好条件;(4)稳定低生育水平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 摘要:上海、北京和天津是中国的三大城市。这三大城市在20世纪都经历了生育率的急剧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大幅度上升。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带来了并将继续带来大量的老年人口。rn 本文根据关于上海、北京和天津老年人口的趋势资料和人口预测资料,考察关于老年抚养的两个指标,即老年抚养比和家长抚养比。结果显示,这三个城市中对生产人口的抚养负担从过去到现在(2000年)已经加重,在今后几十年中将变得更加严重。同时,在和美国的抚养负担进行比较后也显示,这三个城市向老年人口转变的过程将十分快速。为此,本文还就这三个城市的人口趋势对老年抚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 摘要:2000年中国人口达到12.8亿,人口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很大压力。本文以中国长江流域为例,分析人口特征和现代化的关系。长江流域的现代化很不平衡,例如,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农业劳动力比例在下降,工业劳动力比例在上升,人均收入在增长;城市化、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大学普及率等在提高,婴儿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等在降低;显示长江流域的人口结构和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相关,与现代化水平正相关。同时,从长江上游到下游入海口,可以依次发现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就像是人类文明从长江上游流到了下游入海口,这是人类文明长河的“长江模型”。长江流域的不平衡性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人类文明的“长江模型”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缩影,它们可以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来解释。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和缩小地区差距。
  • 摘要:人类发展指数(HDI)是常用的人口社会经济状态综合指标。为便于国际间比较,这一指标的设计以寿命、教育程度和人均收入为基础。本文使用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0年经济数据,对中国若干省的HDI进行了新的预测。rn 本文将研究根据普查数据得出的HDI与根据户口测出的人均GDP的不同。本文还将对中国约2 800个县一级单位的HDI预测。本文将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县一级单位的结果进行绘图和分析。结果将与有竞争性的富裕指标—受教育者期望寿命指数进行比较。
  • 摘要:本文沿着人地关系主线,从当前我国土地问题入手,提出了“以土地换身份”的构想。主张进城有稳定收入和生活的农民工,城市应该提供廉价的“特种成本房”,同时进城的农民以在农村的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作为交换。这样城市获得发展急需的土地,农民获得城市居民待遇,国家再拿土地搞宏观调控,就比较方便。这也是一条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可行之路。
  • 摘要: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健康受到多种要素的制约,表现为多元状态下的难以预测与控制。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转变,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健康保障面临多风险的挑战,因慢性疾病受到重视、边缘化的传播性疾病的实际状态易于忽视而伺机大规模的爆发带来严重的后果。特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形成的大中型城市人口健康模式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需要我们关注的传播性疾病发生的特点和现状,以期引起在中国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 摘要:本文使用1982~2000年人口普查城市的详细数据,将城市化特点的变化和中国城市人口定义的变化作为首要考虑,研究和预测逐年城市化水平情况。预测方法来自于双轨城市化的概念模型。在预测结果基础上,寻找出中国省级区域1982~2000年城市化趋势。
  •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生育政策,首先讨论了我国现行生育政策出现的负面效果: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失常;孩子养育成本提高,独生子女教育困难;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突出;社会消费减少,经济发展受影响;由于人口发展惯性作用,导致“出生率下降”的连续反应;东部沿海出现劳动力紧张、流动人口问题多;易导致统计数据失实,普查资料不准。其次,讨论了我国生育政策决定的因素:妇女生育观念;社会劳动力需求;目前妇女生育水平;中国的基本国情、民情。最后,提出对未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应该采用经常性的微调,逐渐稳定开放一顺序渐进的原则,遵照社会公平的原则,局部性原则。
  • 摘要:现有研究文献显示,人口增长和消费变化是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变化的重要动因。rn 本文以舟山为例,在建立构建人口、消费与海洋渔业资源相关关系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动态地分析了舟山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转换是如何影响其海洋渔业资源的。实证研究表明:(1)由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消费方式转换比人口规模更直接地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2)尽管捕捞量持续增加,但由于捕捞强度的迅速提高,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在显著下降,预示着舟山渔场渔业资源的逐渐衰减;(3)影响海洋渔业资源变化的动因不仅包括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变化,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增长模式、市场价格、政策引导以及当地居民行为等因素。
  • 摘要: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口过多的压力,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人口领域的反映,它揭示了现代人口转变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的减少,人口外迁的流失,在中国农村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机会窗口”几乎没有出现,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与流失,造成农村人口自然结构的失衡,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老化,其结果是农村经济发展缺失相应的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村面貌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依然留在农村的真正农民的生活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从人口学的视野来看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交互发生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 摘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在本世纪前半时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同时出现高龄化趋势。它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第一,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家庭、社会、政策安全网;第三,把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第四,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
  • 摘要: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体现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的总体水平。它所反映和度量的对象是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人力资本在综合竞争中所达到的水平。而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城市在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所体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水平。研究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国民素质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要了解提高国民素质对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及影响。rn 本文通过对上海人口、劳动力资源和就业人口的现状、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构成以及现有人才资源状况的分析,阐述了人力资源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肯定了教育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及作用,指出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城市比较后的差距,提出了提高国民素质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 摘要:对人力资源和城市经济竞争力关系进行分析,应建立在对人力资源和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合理测度的基础上。rn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以10个城市1997年至2002年间的数据为基础,对城市人力资源和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分析。通过从数量、质量、产业配置和教育四个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人力资源分值;通过对人力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的若干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城市经济竞争力分值。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和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对上海等4个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经济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
  • 摘要:本文利用“浦东新区外来人口调查”数据,系统定量地研究了流动行为及个人和社会因素对妇女初婚年龄和初次流动后5年内结婚风险的影响,探讨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对中国人口初婚行为的改变及其随之而来的社会人口影响。研究发现,外出流动明显地提高了妇女的初婚年龄;居住环境反映了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是改变妇女初婚行为的最重要的变量,对妇女的初婚年龄和流动后5年内结婚的风险均有显著影响;外出的决定权、工作变更次数、受歧视程度只对妇女流动后5年内结婚的风险有显著影响。rn 研究证明,流动带来初婚年龄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的增长压力,农村女性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有利于中国人口婚育文化和行为的转变,从而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 摘要:湖南人口老龄化既有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共同特征,又有农业大省这一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突出特点:老龄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抚养比高;“底部老化”与“顶部老化”并存;老年人口比例农村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等。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将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为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积极发展老龄经济产业和老年社会福利事业。
  • 摘要:近期上海人口的年龄构成继续向着老龄化和高龄化的纵深方向发展,上海今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严峻的,因为它是在上海社会经济相对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过早、过快和过强地出现,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关心和努力克服的。rn 依据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从社会养老保障(养老的经济基础)、健康老龄化(医疗保障和健康长寿等)、社会整合和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和养老服务等)诸多方面着手,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将有利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减缓和解决。
  • 摘要:国外老年社会福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不断增长的照料成本,使得许多国家的机构设施养老正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境地;其二,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料已经成为主要照料者的沉重负担;其三,展望未来,全球人口老龄化将对老年福利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供养和照料老年人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国外老年社会福利发展对上海的启示:一是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不能忽视发展机构照料服务;二是应该关注居家养老的主要照顾者;三是应该采用市场化机制发展社会化为老服务。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2000年12月组织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经过加权处理后对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以及调查到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贫困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规模进行了估计。估计的结果发现,调查的20个地区中,老年人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云南、陕西、山东、安徽和湖北,情况比较好的除了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以外,还有浙江、福建、黑龙江等地区。估计得到2000年11月1日全国贫困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7.5%,届时全国贫困老年人口总量为2274.8万人。
  •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社区老年教育组织形式与实施机制问题。在实证分析中发现,社区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社区老年学校教育。调查数据显示,社区老年学校教育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组织机构、基本设施都需要在发展中加强和完善。应关注社区老年学校的隶属关系的规范性、社区老年学校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完善、社区老年教育和老年学校教育的基本性质的探讨。rn 本文认为社区老年教育组织结构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不仅是社会教育、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的重要模块,而且也是建立一个完整闭合的终身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
  • 摘要:城市人口适度规模不是一个静态数值,而是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先验的数值,而是一个系统决定的综合结果。rn 本文提出,适度人口规模的EFS模型,是城市人口、环境、功能和空间演化共同构成有机的城市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变动、综合决定了一定时期、一定标准下的城市人口适度规模,并决定了这一适度规模的变化趋势。基于这一研究假设,本文具体探讨了上海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有关问题,分析了影响城市规模变动的积极因素和阻碍因素,提出上海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将表现先上升再下降的特点。根据对动态适度人口规模的理论分析、对上海人口总量调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提出了优化人口动态管理、制定城市人口综合管理政策和促进城市发展若干建议和思考。
  • 摘要:人口安全是指人口规模、素质和结构处于最佳完好状态,其发展趋势有利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国家安全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子系统,与信息、金融、粮食、能源等子系统共同构筑了国家安全屏障。在人口与可持续的矛盾中,人口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人口安全状况决定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质量。其中文化力、稳定力和持续力这三个安全阀始终调节着二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中国人口规模过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控制人口过速增长,健全生态环境规划,制定持续发展的扶贫战略。
  • 摘要:我国经济和人口扩张目前已经接近自然承栽能力的边界,正处在人与自然环境严重冲突的状态,而多种促使环境退化和消耗自然资源的因素还继续存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人口问题,人口的持续增长是诱发生态环境系统灾难性问题的重大隐患。人口安全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有着直接的作用与影响。反之,生态环境的问题也会对人口的自身安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是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生态环境的问题也将是诱发人口运行系统灾难性问题的重大隐患。加强人口安全能力建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方面把人口发展的“内部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人口的“最低安全标准”。另一方面,把人口发展的“外部矛盾”化解到可以接受的“优化水平”。以此达到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和谐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
  • 摘要:新中国建立后,新疆沙漠化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利用不当两个方面。rn 本文分析了新疆人口因素和植被、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构造了人口与沙漠化作用机制图,系统地解释了人口诸变量是如何通过影响植被和水资源两个中介变量而最终造成土地沙漠化,沙漠化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反作用于人口诸变量而形成恶性循环的。
  • 摘要: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到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危机,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以及人口迁移的因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想适应,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 摘要:在中国大都市的流动人口队伍中,除了一直吸引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流动劳动力人口、流动育龄人口和近年来也备受关注的流动儿童人口外,还有一部分人至今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那就是流动老年人口。虽然目前流动老年人口比例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仍然较低(“五普”数据表明北京市流动老年人口比例占总流动人口总数的1%),但流动老年人口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呈逐年上升趋势。21世纪上半叶,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将逐渐增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也将逐渐步入老龄阶段,同时21世纪又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迁移流动异常活跃的时期,那么可以预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各种形式和出于各种目的的考虑而步入流动人口的行列。rn 本文根据对北京市四个社区流动老年人口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大城市流动老年人口的特征和流动原因,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表明,中国老年人口流动主要以家庭团聚为目的,老年人口流动是基于老年人与子女之问的理性决定。决定老年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口的自身因素、流入地子女的经济状况和与老年人的关系以及流入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
  • 摘要:本文对我国西部以成都一德阳一绵阳为轴线的成都平原地区近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分布和非农就业问题做了实证分析,并依据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的发展原则,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的成都平原大都市圈的构想。
  • 摘要:本文在肯定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全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并依据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 摘要:中国政府适时地将1994年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的精神与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实践结合起来,将国际社会关于以人为本、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知情选择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与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结合起来,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致力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普及教育、改善卫生保健、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政府的努力和中国人民的参与下,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方案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最终实现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确立的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不断提高全体国民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与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在发展中产生与形成的一切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人类发展的模式按照布朗的解释,A模式是以化石燃料作基础,以汽车工业为中心的用后即弃型经济;B模式是以太阳能/氢能为主要能源,广泛再使用/再循环和稳定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毫无疑义,布朗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否走同样的B模式,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年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能够走出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rn 笔者以为,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关键在于抓住从A向B模式发展的转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走出自己的过渡模式,即兼容A、B两种模式特点的T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最主要的是加快三个转变:发展观的转变,由传统工业化片面追求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观,转变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主要手段,转变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和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主上来;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由视环境为经济发展的子系统,转变到视经济发展为环境的子系统上来。
  • 摘要:全球化的一种普遍形式是人口迁移,经济全球化必然促使全球人口的进一步流动。中国人口国际迁移、流动的频率、广度和深度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深度的变化,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国际迁移和流动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正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积极促进正常的人口国际迁移、流动,注重国际人才交流,积极引进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海外优秀人才,努力提高自己的人口国际化水平。
  • 摘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为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rn 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构架了人本主义城乡一体化的框架,并以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人本主义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 摘要:城市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特殊性表现为收入与工作不稳定,居住与生活不稳定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rn 本项研究通过2004年3月在江苏、安徽、河南、广东、四川、甘肃六省不同规模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来说明城市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基本生活状况与存在问题研究。rn 主要初步研究结果与问题:(1)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2)流动人口收入普遍较低;(3)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相对较高;(4)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比较复杂、居住条件较差。
  • 摘要: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城市,近年来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不可谓不大,从行政的、经济的、社区管理的多种手段对流入人口进行着“调控”,然而流入地管理和调控的成效常常不理想。流动人口的管理必须从无序走向有序,将流入人口管理和调控的入口前移。
  • 摘要:人口流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前提,也是区域经济特别是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性的人口变动体现。在辽宁老工业基地,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小城镇向大中城市的流迁在城市化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rn 本文结合历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资料,着重研究了辽宁老工业基地人口流迁的历程、机制和特点,探讨工业化与人口流迁以及人口流迁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表明,近20年来,辽宁地级市的人口流迁基本呈现净迁入状态,而县级市则基本呈净迁出状态;在省内外来源上,主要表现为省内迁入,省外迁入人口的比例甚至不到1/4,迁出情况也大致如此。从流迁人口的文化和职业构成看,流迁人口文化程度呈逐渐提高之势,而职业去向则表现出明显的向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和部门的转移特征,具有显著的非农产业转移趋向。辽宁老工业基地人口流迁的特征与其制度安排和变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关系远比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密切。这表明,工业化作为一种产业化水平提高和发展过程,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与人口流迁之间虽有联系,但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密切,人口流迁更大程度上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区域生活水平和收入差异的现实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根本目标在于逐渐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只有如此,才能逐渐消解人口和劳动力流动中的不合理问题,提高劳动力资源流动和配置的有效性。
  • 摘要:本文就制约江西“三农”发展的人口因素作了深入分析,认为江西农业现代化过程主要受制于农村低素质的劳动力、江西农民“市民化”过程缺乏人力政策的支持、江西农村城镇化过程缺乏城市对农村人口足够的吸纳力。rn 本文提出,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为实现江西“三农”的全面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宜采取以下具体的措施:制订江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增加政府投入,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积极推进面向农民工的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健全农村教育法律体系。
  • 摘要:根据“五普”10%抽样调查统计数据,对南京20世纪90年代后期迁入现居住地人口的数量、速度、年龄、性别结构以及来源地、类别、迁移原因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评价,指出大规模迁移人口对南京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做相关决策时的参考建议。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在矿产资源开采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要想避免“矿竭城衰”的命运,就必须通过转型(向其他类型的城市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rn 本文认为资源型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解决再就业问题,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摘要:现代俄罗斯移民的特点与趋势,可以概括为:国际移民的结构和质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移民的经济意义增强;非法外来移民持续增长;地缘被迫移民的规模扩大、数量增长;国际移民人口在人口学发展中的意义增大。为了加强移民安置与管理,制止不法移民,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制定了移民政策,加强疏导并坚持不懈与非法移民做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俄罗斯的移民政策与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加强。中国作为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俄罗斯移民问题对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启发与思考。
  • 摘要: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市1995~2000年户籍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学特征以及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特征分析,结合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2003年“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新思路,探讨了首都未来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与分布趋势。
  •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经济结构正在经历重大调整。21世纪伊始,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就是在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进行着的。在人口迁移和流动加强的同时,地区流向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中部地区出现明显的“边缘化”特征,这是全球化效应对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旧城改造加快,城市的空间扩展迅速,城市的内部迁移日渐成为重要的迁移类型。劳动力市场也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而高校半业生的就业流动,也揭示劳动力供需关系在空间上的失衡,这种变化,将对地区劳动力市场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 摘要:城市外来与本地劳动力存在的巨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协调发展。rn 本文主要根据问卷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外来与本地劳动力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和就业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两者收入存在的差异,利用矩阵、偏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年龄轻、文化程度低、从事职业层次低;(2)平均收入、收入分布及单位时间劳动报酬差距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外来劳动力收入低于本地劳动力;(3)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职业等因素对外来与本地劳动力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但总体说来,无论单个因素还是各因素整体对外来劳动力收入的影响程度都小于对本地劳动力收入的影响程度;(4)外来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从事职业层次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他们比本地劳动力低的原因,但总体解释能力不是很强,这主要是因为与本地劳动力不同,外来劳动力收入还主要受其他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的影响。
  • 摘要:人的问题、人口的数量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中央政府在70年代制定了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些社会政策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领域和不同地域空间实现了不同的作用,最终明确了我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发展战略,使我国的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发展,我们将面临人口总量规模的问题、低出生率以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向,城市大量流动人口的集聚,城乡和地区的发展差异,劳动就业,独生子女困难家庭问题,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以及未来社会保障事业的变革等一系列问题。rn 本文提出,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政策,如社会保障政策、社会救助政策、医疗救助政策、劳动就业政策、住房政策、人口流动与迁移的政策等等,以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 摘要: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城乡居民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而固定的分界线,中国公民在户籍地、居住地、从业地“三合一”状况下生活了近40年,许多计划生育管理措施的“立足之地”,其实就是已婚育龄夫妻的不同户籍。在“三合一”的基础上进行计划生育管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不少公民的户口地、居住地、从业地出现“三分离”,使得部分公民的身分变得模糊不清,计划生育管理不时陷入尴尬。回归的“三合一”现象要求计划生育管理以变应变。
  • 摘要:虽然城市、农村死亡率差异影响了大城市人口变动情况,高生育率和低生育率国家都存在生育率不同地区人口迁移交换现象。典型情况下城市地区生育率较农村地区低。生育率经常与城市规模成反比。这一现象有诸多成因。较高的受教育程度造成就业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更高的工资水平和更强烈的消费,增加了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大城市中由于亲戚居住分散,托养孩子的公共设施不足,子女教育成本更高,而商品又非常丰富,更增加了直接用于孩子的消费,父母因此要在孩子数量和更好的(通常是更贵的)教育机会间作出权衡。大城市中通常没有使用儿童劳动力的情况,这更降低了孩子对父母的经济利益。若社会结构可以使用儿童劳动力,孩子创造的价值可以部分抵消他们的花费,但这与低生育水平城市的发展又不相一致。rn 本文对部分国家大城市生育水平进行回顾,讨论了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造成的偏见及措施,对各大城市生育率之间以及它与本国平均生育水平之间进行了比较。然后文章讨论了政策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保障系统存在与否情况下低生育率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并指出,少数大城市支持生育的措施并未达到期望结果,相反却加剧了社会分化。
  • 摘要:本调查结果显示,城乡流动对女性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以及流动人口对于艾滋病的知识和防治依然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作者在分析两项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主要就流动对女性人口在生活方式和生殖健康领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
  • 摘要:本文讨论了实施计划生育后出现的长期过低的生育水平对当前与未来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将会产生什么影响,阐述了如何调整过低的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再生产逐渐转入良性循环,为经济快速腾飞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并探寻和研究实现21世纪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途径。
  • 摘要:工业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有益处和弊病两个方面,益处主要表现为:(1)工业化增加了集体收入;(2)生活照料日益规范化;(3)老人精神生活多方面发展,主要有政治参与热情高与积极扩大知识面两方面;(4)医疗保障越来越有希望;(5)家庭关系更趋和睦;(6)住房改善最明显;(7)文化娱乐项目增加。工业化对农村养老的弊病主要表现为:(1)经济上的困惑;(2)日常生活上的困惑;(3)精神上的困惑;(4)文化上的困惑;(5)工业化废气、废水、废物等污染使老人健康受影响,容易产生疾病。rn 最后本文提出要使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做到安全老化、健康老化、积极老化,农村工业化必须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走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摘要:本文对苏州人口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揭示并探讨了持续超低生育率地区目前及今后普遍面临的一些不容忽视的新人口问题,并就与此有关的人口红利与人口亏空、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近喜远忧的持续超低生育率不应成为我国所追求的政策目标。
  • 摘要:2000年的中国人口总量和妇女的生育水平是20多年来人口学界一直关注的课题。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用计划生育指标考核干部,逐步形成我国人口统计的特殊机制,其特征是每次人口调查总是要固定地丢失一块低年龄人口。2000年普查登记人口124 261万人比年度统计公报中1999年和1998年人口还少,表明人口统计的特殊机制所固定地丢失这一块严重到我国统计体制已经无法包客的程度。如果按照我国历年小学招生提供的数字计算漏报的低年龄人口,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时的总人口应是130 885万(假使存在1.81%漏报率)或者129 889万(不存在1.81%漏报率)。按照2000年普查公报人口126 583万计算,这是1982~2000年我国大陆妇女平均生育接近2.3个孩子的水平;如果按照13亿左右的人口计算,1982~2000年我国妇女则平均生育了2.3个以上的孩子。
  • 摘要: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京、津、沪三大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O.67、O.88和0.68的超低水平。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城市工作、学习和生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人口现象之一。分析表明,大量外来人口是造成大城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超低水平的次要原因,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和户口待定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造成大城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超低水平的主要原因。在外来流入人口中,育龄人口占90%以上的比重。外来流入人口以低于大城市当地同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参与生育活动或根本不参与生育活动,在计算分年龄别生育率时,她们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分母效应”。所以,大城市各年龄别生育率的合计值大幅度下降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如果剔除掉外来流入人口的影响因素,大城市的总和生育率将全部上升到1.1左右的水平。
  • 摘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构筑以人为本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新的人口战略需要凸现两大追求,即安全的追求和积极的追求。需要注意五大人口关系的统筹,即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统筹,当代人口和未来人口的统筹,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统筹,家庭人口和社会人口的统筹,区域内人口和区域外人口的统筹。还应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注意防范人口发展的风险性。
  • 摘要:妇女与资源和环境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妇女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环境的美好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妇女发展作支撑,同时,妇女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妇女发展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之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它必将会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并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 摘要:企业素质是形成企业能力的基础,关系企业的兴衰;提高企业素质则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素质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但决定企业素质的关键是企业的人才。可以说,企业拼搏国内外市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质是企业素质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导致许多企业素质低下,具体表现在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落后,产品单一老化,而且质量差,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十分困难,甚至造成严重亏损局面。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对于各类企业,更应把开发人才作为提高企业素质的关键:强化科技与人才资源意识,创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推进企业人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人才开发与利用的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从我国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调整、高新产业和新产品开发急需大量人才这一状况出发,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人才开发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开发计划,把加强和提高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放到重要的地位,同时,把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摆上议事日程。
  • 摘要: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大都能歌善舞,对文化教育十分重视。由于在教育方面舍得投入,裕固族人口素质近年来有较大提高。在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上经济发展近几年明显高于周边地区。人均收入的提高,使群众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形成了良性循环。在这种前提下,裕固族外出打工人数及在大城市就业人数激增,成了现代社会具有竞争力的一个民族群体。
  • 摘要:本文将创新扩散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相结合,研究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的影响因素,探寻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的融合程度对这些转变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对其生育观念和行为影响的过程和模式,以及她们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融合度对其生育观念和行为(如曾生子女数、期望子女数和避孕行为等)的影响。
  •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省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国家宏观人口政策调控与群众生育愿望的矛盾,逐步暴露出了一系列人口问题,出生人口性别比由异常到失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湖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位居全国偏高省份的第五位,达到126.16,比出生人口正常值域上限107高19.16,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16.86高9.3。rn 本文主要从湖南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特点,结合湖南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动历史,分析其日益显现的严重性、危害性及产生原因,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的经验措施,提出治理对策。
  • 摘要:通过调查,本文得出七点主要结论:1.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留守老人”在居住方式上也逐渐出现空巢化和隔代化的现象;2.子女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的家务负担和农业劳动负担都有所加重,而且在生活和经济等方面面临着各种困难,他们的生活照料受到一定的影响;3.配偶、同住子女和当地子女是照料“留守老人”的主体;4.政府在针时“留守老人”的帮扶工作方面,目前还非常薄弱;5.子女外出务工后,留守老人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不仅外出子女给老年人钱的比例高于留守子女,而且在给老年人钱的数量上也高于留守子女;6.子女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增强;7.“留守老人”并没有因为子女的外出而地位下降,外出务工的子女的忠孝观念没有因为他们的外出而发生明显的改变。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五点建议。
  • 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老年人观念的改变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等诸因素的变化,我国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伴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这种家庭的老年人自身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造成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我国空巢家庭老年人的较高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从而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最终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本文在对现阶段上海城市社区的各种人口信息资源分别归属哪些部门及其不同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市徐汇区在整合社区人口信息资源方面进行的探索。首先,该区设计了全区统一的社区管理系统,将社区居民的基本人口信息与特殊人口信息区分开来,在街道层面上构建了人口基本信息库和若干个人口特殊信息库,并由街道信息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和管理;其次,制定了全区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制度。
  • 摘要: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共同的战略选择。鉴于由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老年保障和服务问题已成为圈域内各城市所共同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化为老服务的协同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制定上海大都市圈为老服务协同发展战略,旨在确立“政府协调、社会化与市场化结合”的政策思路,即: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政府间协调,利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进一步整合圈域内外的养老资源,使大都市圈内的老年人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适合自身需求的养老服务,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
  •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4县8村的30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研究,阐述了生产环境、人居环境、个人卫生、生存环境等乡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人口素质、不合理流动、坏风俗习惯、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根据上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 摘要:本文通过对已有关于定量研究人口在生态环境中作用程度所采用的方法的简单回顾与述评,认为已往人们所采用的常见方法,无论是统计学模型或是其他固定的函数模型等,由于种种原因都有较大的弊端。而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这类问题,却具有较好的优势与可行性。本文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建立了该流域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的有效性检验基础上,演示了该流域近20年来源流段、上中游段和下游段各种不同人口变动条件下下游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后果,并与实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 摘要:本文以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中国人口安全和风险问题。与传统的风险概念不同,现代风险社会中风险多是被“制造出来”的,是人为风险。在解决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问题上,我们越是强调人口数量问题重要,我们越是“制造”出更多的人口结构问题。rn 本文着重讨论的人口结构风险问题,这些由于只顾控制人口数量而引发的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已经带来了许多社会经济的负效应,更是为未来的社会埋下了隐患、留下了风险。我们需要站在人口安全和人口战略的高度认识我国的人口结构问题,调整我国人口现行政策,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 摘要:近20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总量增长迅速,居留时间明显延长,并出现了部分稳定人口特征,具有向相对稳定人口特征发展的趋势,它表明上海市20年来的人口制度环境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发展。未来的人口管理不需要进行人口政策的再造,而需要在为流动人口提供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服务机制创新。rn 第一,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将由直接管理转向以服务为主的间接管理转化,并将未来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构造成一种具有遴选机制的政策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第二,流动人口实体管理模式将向人口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化;第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在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完善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执法机制。
  • 摘要:20世纪,全球人口从16亿增至61亿,比人类出现以来400多万年增长的总量还多出两倍多。面对史无前例的人口爆炸,国际社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全球性的人口爆炸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21世纪,世界人口面临四种冲击波的冲击,即:局部人口爆炸态势仍然强烈、人口增减变动加剧、地区人均贫富的悬殊、银色浪潮和艾滋灾祸的冲击。面对更为复杂的人口形势,中国学者和中国政府率先提出要时刻维护人口安全,要让一个国家(地区)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危机。人口安全的提出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理论创新性。
  • 摘要:本调查旨在探讨HIV+/AIDS的社会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调查采用以下方法:对来自全国4个省市的11例分别经血、性和吸毒三种途径感染的HIv+/AIDS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rn 结果表明:通过血液的感染者和病人主要集中在已婚人群,比例为76.67%;而共用注射器吸毒及性感染途径者中,未婚有性生活的比例高达27.27%和44.12%;在经毒、性、血三种途径感染的被调查者中,未婚而想结婚的比例分别占到20.69%、20.00%和33.33%。艾滋病感染者往往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95%的调查对象面对的最大的困难为经济困难。他们都希望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性途径感染者和经血感染者较之吸毒感染者的家庭满意度低;(2)如果感染后生活用品分开由自己或者医生来决定和感染后家人没有减少往来的感染者及其病人的家庭生活满意度高。本调查的结论是:应广泛地开展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不再对其感到恐惧,能够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能够正常平静地生活,使得家人也能够从精神上给予支持;同时,应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使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
  • 摘要:本调查结果显示,公众主观认定的城市社会问题很多与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密切相关。西安市的外来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体。农民工群体是游离于城市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群体”,是外来人口中对城市的融入度最低的一个群体。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入不足,说明我们的城市化缺乏深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在扩张中的城市必须关注和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要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需要实现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身份重构和角色转换,这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有责任促进和加速这种融合的过程,首要的是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起码条件。
  • 摘要: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长期吸引着大量的年轻型外来劳动力。20多年来,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深圳发展争取了“先发优势”。然而,由于统一、开放、竞争型的劳动力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部分流动人口的无序流动也为深圳的城市管理、治安和就业等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21世纪初,深圳流动人口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人口与计生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准确把握深圳市流动人口特征及其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深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组织了一次关于流动人口育龄人群的专项调查。rn 结合本次调查数据,我们应用事件史的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的生育递进情况建立了COX比例风险模型。模型结果显示:一、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有着决定性影响作用;二、深圳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和多胎生育风险呈“U形”曲线,贫富两极的流动人口超生风险很大;三、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多胎生育的发生;四、省内流动人口的多胎生育风险高于省外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及计划生育服务状况对于超生的发生仍然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模型结果,本文章提出了深圳市流动人口管理改革思路的基本设想和政策建议。
  • 摘要:随着我国家庭生育孩子数的减少,家庭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动,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上升,亲子关系依然十分重要,其他家庭关系会有所增加。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动特点表现为家庭关系的松弛化、复杂化、单一化。家庭关系变动在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
  • 摘要:农村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在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反映是不同的,其中存在个人家庭与政府代表的社会利益不协调,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利益及其与中央政府利益的不协调,企业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的不协调。农民个人流出到城市由于城乡收入等利益上的悬殊差异,以及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严峻现实,这种流出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表现为流动人口汇款回家乡成为当地很大的经济收入来源。从就业上看,城市企业和政府之间对待流动人口有差异,竞争性的企业必然偏好廉价的民工,而城市政府更多地为本地人员的就业安排而焦虑。从中央政府看,越来越重视农民问题。中国协调城乡关系中流动人口问题处理是个关键。
  • 摘要: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北京人口的变动出发,阐述了由于妇女生育率下降生育数减少和人口从中心区扩散,使小学生生源总量减少,产生了小学资源的重新调整问题。从北京未来的人口和小学生源的变动,又将产生中学资源的调整问题。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小学生源锐减的时期,而21世纪前10年,则是中学生源锐减的时期,为此,我们应该有所准备。
  • 摘要:中国社会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和农民从业状态的分化。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多种,但存在着严重缺陷,因而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但同时也为多渠道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条件。当前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要点是要进行“四个统筹”,即:法律统筹、资金统筹、资源统筹和制度统筹。
  • 摘要:本文认为,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与其他诸多政策存在着不和谐。其表现为:计划生育政策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和谐;计划生育政策措施与其他法律和部门规章、政策措施不和谐。上述不和谐的表层原因是不同部门发展与政策改革目标的差异性;根本原因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统领性;机理原因是各部门政策制订缺乏系统协调性。rn 作者指出协调机理的基础是贯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协调机理的核心是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协调的体制保障是建立重大政策综合协调制度。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户籍制度及因之而派生的其他制度是保护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基于人口流动行为的分析,阐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可能使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入住城镇或者城市,达到促进城市化从而促进就业转换及扩大就业的目的,有利于人口社会政策的整合和优化。实行城市对农村人口实行多层次户籍管理办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有利于推进城市化步伐。鼓励农业人口通过不同方式进城定居,扩展非正规就业渠道,发展多种所有制,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将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实现政策配套的社会整合,包括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促使户籍制度改革的流畅贯彻。改革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从土地层面上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 摘要: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战略不是地区性的经济联盟,而是国家战略,区域关系的协调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战略不仅要对统计意义上的“整体”做贡献,还要真正惠及由各个区域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看成是目标与手段、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不是将发展与和谐对立起来,而是将和谐看成是发展的题中之义。在科学发展观之下,区域的发展不会破坏区域关系,而应该对区域关系的协调做出贡献。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战略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以发展促协调的新路子。如果将它搞成区域性的经济联盟,以此联盟与其他地区争利,这种发展战略就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将由于区域关系的恶化而影响整体的发展。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发展目标不是脱离整体而率先现代化,而是做国家整体现代化的火车头,为实现国家整体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一战略的关键是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整体发展之中,打破自我封闭、区域分割,以内部的协调发挥这一地区的潜力,以包括人口流动在内的开放式的大发展促进东西与城乡关系的协调。
  • 摘要:本文借助于指标布局系数(Location Quotient)工具,实证分析了198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就业人口集聚和非农生产分布的演变特点及其对上海大都市发展的影响,发现上海非农生产的发展不但没有遵循国际经验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海的发展。rn 本文指出:上海就业人口与非农生产分布的不一致性是导致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摘要:本文在阐述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建成区面积增长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特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演化和私人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对城市环境和人口健康的负面影响,认为中国在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发展完善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采取措施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增长,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方针、政策时也应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摘要: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的发展观,是综合的、系统的、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这是人类在20世纪对发展问题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持续发展五个子系统中,人口是关键,经济是中心,社会是根本保障,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基础。当代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来源之一是历史上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当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来源之二,马克思主义蕴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来源之三。rn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吸纳了人类关于发展认识的积极成果,形成了当代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
  •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是中国工业化快速度发展时期。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应该获得工业化的强大推动力,可是东北工业的发展却被原来的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远远超过。探其究竟,虽然有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权弱等方面的原因,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东北地区发展较慢与人才外流息息相关,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振兴和发展,关键问题都在观念的创新,也就是要从人口素质这个角度进行多层次的发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才能做到机制创新、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 摘要:上海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人口稠密,产业集中的特大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尤为迫切。上海虽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压力和矛盾,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人口环境来保证。我们应该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推动上海人口计生工作实现新发展。要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出发,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rn 1.加强上海人口发展战略研究;rn 2.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特大型城市人口总量的调控机制;rn 3.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建设;rn 4.探索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rn 5.构建人口综合信息资源平台;rn 6.增强社会组织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rn 7.积极发展社会化市场化的家庭计划服务。
  • 摘要:按照世界标准,亚洲的城市化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非洲,但是这一数据的意义值得商榷。其一,各国对城市地区的定义不同;其二,城区和郊区的界定不清晰。有文章对泰国和菲律宾的城市化做过比较分析,对中国的城市化可能预期做过评论,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也存在争议。经常有评论说亚洲国家的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再增加,这是不正确的。这些说法的根据是人口居住在官方确定的大都市边界以内,没有考虑到大都市的人口扩散到这条边界以外的因素。大都市外周地带是发生变化最大的地方。rn 本文对近10年来东南亚的主要大城市区域—雅加达、曼谷、马尼拉和胡志明市—以及上海和台湾地区台北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 摘要:中国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12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因此所谓“中国人口问题”在根本上是中国农村人口问题。至于人口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rn 本文通过对人口“问题”本质的剖析发现,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改变人的生存方式入手。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状况及其生存方式来看,中国农村人口问题折射在农业、农村问题上,并最终成为“三农”问题。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着眼,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途径可概括为:“统筹、共赢、和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